臺灣頂新承諾拿30億設食安基金 資金預計年前到位

2020-12-13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灣頂新承諾拿30億設食安基金 資金預計年前到位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頂新集團去年承諾,將拿出30億元(新臺幣,下同)成立食安基金,如今事情終於有下文。頂新集團副總賈先德22日表示,目前資金已在最後準備階段,預估農曆年前即可到位。

  賈先德22日表示,頂新集團本打算在臺北101股權交易案完成後,拿出30億元成立食安基金,但面對外界質疑聲浪不斷,公司決定食安基金與101股權出售案脫勾,預計年前資金就會到位。

  賈先德指出,原本的計劃因外在不可控制因素影響,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目標,因此為避免給外界「有錢不還」的印象,30億的資金也將從海外匯回。

  而在這次的資金規劃中,頂新除了從海外匯回65億先行償還貸款,30億元食安基金也將接力到位;至於出售頂率開發、臺北101股權,以及三重土地、敦南華票大樓等計劃也將陸續進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頂新扛不住了 賣了臺北101大廈
    臺灣媒體日前報導稱,今年以來,接二連三捲入黑心食油風暴的頂新集團,傳出將臺北101大樓37%持股以250億元新臺幣(折合約62.3億港幣)轉售給馬來西亞最大地產集團IOI(IOI Properties)。頂新集團12月6日證實這項交易。這意味著,臺北101大樓正式易主。
  • 頂新正式退出臺北101 股份轉售馬來西亞地產公司
    原標題:頂新正式退出臺北101 股份轉售馬來西亞地產公司 圖為臺北101外觀,臺灣「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灣頂新集團正式退出臺北101金融大樓,將37%持股以250億元(新臺幣,下同)轉售給馬來西亞最大地產公司之一的
  • 頂新正式退出臺北101 股份轉售馬來西亞IOI集團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灣頂新集團正式退出臺北101金融大樓,將37%持股以250億元(新臺幣,下同)轉售給馬來西亞最大地產公司之一的IOI集團。頂新發言人賈先德表示,頂新處分101持股主要是回應「政府」和社會的期望,出售股權的利得將優先捐出30億元作為當初承諾的食安基金,另外,則用來償還銀行貸款。
  • 頂新宣布全面退出臺灣油品市場
    昨天傍晚,深陷地溝油、飼料油雙重醜聞的頂新集團魏氏兄弟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陪同,在臺北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退出臺灣油品市場,並捐出30億元新臺幣建立食品安全基金。新聞發布會上,臺灣之星董事長魏應交代表魏氏兄弟發言。他說,他心裡很清楚魏家現在無論做什麼都很難讓大家信任,所以現在請一位優良管理者,即尹衍梁作見證,以第三方身份為他們做監督和指導。
  • 臺媒稱頂新欲撤出臺灣:急售101大樓股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1日報導,受到「滅頂」效應衝擊,頂新魏家今年初正式結束臺灣康師傅,將事業重心轉回中國大陸。根據財經周刊報導,魏家繼去年取得上海靜安區華敏大廈主導權後,又想趁機砍價吃下讓永豐餘集團官司纏身的上海1788大樓,至於臺灣的不動產部分,除擬急售臺北101大樓股權外,位於新北市三重工業區的新燕廠也待價而沽。
  • 黃安痛斥頂新集團幾十年前便搞地溝油 餓死也不吃康師傅(圖)
    張震嶽昨在臉書怒譙沒良心的食品企業老闆正慢性謀殺臺灣人;黃安昨在微博痛斥頂新集團幾十年前便搞地溝油;炎亞綸前晚也在臉書酸頂新是「頂腥」;作家張大春則加入串聯抵制頂新及味全公司旗下產品。 「豐厚的身價是臺灣人犧牲健康所堆積出來的!」張震嶽犀利用詞,表明對不肖業者的憤怒與失望,他以「謀財害命」指控無良企業,食安危機接二連三,大廠一個接一個中鏢,「這些企業是沒在怕還是笨?」
  • 食安風波 連勝文呼籲頂新退出臺北101大樓董事會
    東南網10月2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食安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也重創頂新魏家形象。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表示,食安風波後,很多民眾都認為臺北101的股權有調整必要,未來若就任後,將利用財經專業知識,全力協助「財政部」促成。
  • 康師傅放棄臺灣市場幕後 大陸市場求穩是關鍵
    此後一個月,頂新集團旗下企業以飼料油混制食用油又被曝光,再加上2013年11月在臺灣地區曝出的橄欖油摻銅葉綠素事件,頂新集團一年連曝三起食品安全事件之後,頂新宣布退出臺灣油品市場。迫於形勢,在2014年12月份,康師傅250億新臺幣轉售101大廈37%的股權,退出臺北101金融大樓,將其中30億新臺幣作為當初承諾的食安基金。
  • 淺析食安風暴過後 臺灣食品、餐飲業的未來
    食安問題連環爆對食品股和餐飲股的影響,從股價表現來看,周二已出現利空出盡的意味,是關鍵的轉折點。此次食安連環爆的過程,食品股幾乎全面受到打壓,預計在短、中、長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影響;至於餐飲股因屬「非戰之罪」,受到衝擊應屬短期。    此次油品風暴對臺灣食品產業品牌價值傷害非常大。
  • 建行(00939)攜手教育部設1000億高校創業基金 一個月共設三家基金
    10月15日上午,教育部與建設銀行(00939)共同宣布,將聯合發起設立中國高校雙創產業投資基金,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智通財經了解到,中國高校雙創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是為了讓高校科技成果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實現有效的轉移轉化。建行將通過有效的投融資模式,直接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方式,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形成一批真正具有盈利模式和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群體,促進大學生創業和就業。據悉,早在今年4月,建行就與教育部行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 臺灣網友發起「拒買頂新」行動 籲揪出黑心商品
    原標題:臺灣網友發起「拒買頂新」行動 籲揪出黑心商品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頂新集團屢次捲入黑心油品事件,臺灣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號召會員,全面抵制頂新集團產品與服務;網友也成立「拒買頂新」臉書粉絲專頁,發動拒買頂新產品。
  • 傳頂新集團撤出臺灣 急售臺北101大樓股權赴上海經營房地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31日報導,受到「滅頂」效應衝擊,臺灣房地產呈現出能賣儘量賣的慘景。頂新魏家今年初正式結束臺灣康師傅,將事業重心轉回中國大陸。根據島內財經周刊的報導,魏家繼2016年取得上海靜安區華敏大廈主導權後,又想趁機砍價拿下讓永豐餘集團官司纏身的「上海1788」大樓,至於臺灣的不動產部分,除了擬急售臺北101大樓的股權外,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新燕廠也待價而沽。《今周刊》引述知情人士說法表示,向來對房地產情有獨鐘的頂新二董魏應交,已定居上海專心經營中國房地產事業。
  • 傳美國黑石集團洽購臺灣坐標建築臺北101大樓
    臺灣第一地標——臺北101大樓再度傳出將被出售,這次的出售對象變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黑石集團,交易的金額預計在150億至250億新臺幣(1新臺幣約合0.196元人民幣)。   10月27日,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黑石集團正在洽談收購臺北101近38%的股權,同時向當地政府承諾投資臺北101的資金中不會包含大陸資金。
  • 阿里巴巴在臺灣啟動100億新臺幣創業者基金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 攝   中新社臺北11月19日電 (記者 賈靖峰 陳小願)阿里巴巴集團(紐交所代碼:BABA)19日在臺北啟動臺灣創業者基金,基金總額100億新臺幣(約合3.06億美元),旨在為臺灣本地創業者提供初創、成長及擴展等階段的資金支持與創業指導。  基金投資計劃網站19日同步上線,當天開始接受申請。
  • 周玉蔻拿「聽說」當證據 指馬英九金庫擁10億臺幣
    原標題:周玉蔻拿「聽說」當證據 指馬英九金庫擁10億臺幣 臺灣「名嘴」周玉蔻靠聽說指控馬英九。(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以臺北市長競選補助款捐助成立的「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認為島內「名嘴」周玉蔻針對「頂新獻金案」,年初不斷在毫無憑據下,誣指該基金會坐擁10億(新臺幣,下同)資產,且是馬英九的金庫,並曾代為支付馬英九競選活動的媒體廣告經費等,提告求償1元並要求登報導歉,臺北地院今(29)日上午首次開庭。
  • 阿里在臺灣設100億新臺幣投資基金 扶植年輕企業家創業
    阿里在臺灣設100億新臺幣投資基金 扶植年輕企業家創業 2015-03-02 18:50:59預計總額新臺幣100億元的投資基金,將用於支持更多企業家在臺灣發展事業。  基金的核心宗旨是協助臺灣年輕企業家在阿里巴巴集團電商生態系統的各交易市場和平臺上成立和發展自己的事業,讓他們能將產品和服務拓展到大中華區市場。  基金將委由專業投資團隊管理,投資於由臺灣年輕企業家成立的新創企業。在投資當中產生的獲利將重新投放到基金上,以確保基金能保持永續運作。
  • 臺知名餅店爆食安醜聞 制度假還是良心假?
    日前,臺灣手信店維格餅家竄改鳳梨酥保質期後作為新鮮食品重新出售,事件震驚兩岸三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維格餅家以鳳梨酥聞名,在大陸享有盛譽,這樣在兩岸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商家竟然沒有吸取近年臺灣食安事件頻發的教訓,把自己多年來建立的良好聲譽毀於一旦,實在令人遺憾。
  • 臺灣全民發起抵制頂新集團、味全公司食品行動
    一而再,再而三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的臺灣知名食品企業頂新集團、味全公司的產品,正在受到民眾普遍的抵制。除了網友發動全民抵制行動,並瘋傳「頂新集團產品懶人包」外,臺北市教育局10日晚發表聲明指出,鑑於頂新集團包括味全公司,屢屢發生食品安全重大違法疑慮情事,令民眾感到該公司沒有誠信且質疑其質量管理能力。
  • 臺灣機構在大陸設合資基金公司持股可超50%
    來源:上海證券報 | 發布時間:2013年01月30日 06:44 | 作者:馬婧妤   兩岸資本市場資金雙向流動及機構準入獲突破  □ 考慮適當放寬臺灣證券商申請QFII資格標準  □ 允許符合條件臺資券商在大陸設立合資基金公司,臺資持股可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