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一」 這些鄉村到處是人人人……
海南民宿火爆「一房難求」
遊客在什寒村戶外拓展遊玩。(什寒村旅遊公司供圖)
瓊中
什寒客棧格外火爆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8日訊(記者 石祖波)「與山青綠水為鄰,和花草鳥魚為伴,遠離大都市的喧囂,盡享大自然的靜謐。」這個國慶假期,位於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za黎語讀音)寒村的一處民宿點——什寒客棧格外火爆,10月1日至7日,什寒客棧「一房難求」,呈現爆滿行情。
什寒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高山上,藏身在黎母山和鸚哥嶺之間的高山盆地中,如今,這裡發展起特色民宿,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當地村民生活也迎來巨變。
遊客在什寒客棧垂釣。記者 石祖波 攝
遊客:依依不捨踏上返程
10月7日下午,國慶假期臨近尾聲,帶著女兒從海口前往瓊中自駕遊的潘群芳女士從什寒客棧退房,依依不捨踏上返程的路途。
「我們一行三個家庭共8人來到這裡,體驗了民宿,探訪什寒村,這裡民風淳樸,氣候宜人,感覺不虛此行。這幾天,我還不斷通過朋友圈發布在什寒客棧體驗的日常。」潘群芳告訴記者,國慶節前,她很早就跟海口的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到瓊中什寒民宿體驗,但因這裡客房預訂搶手,只訂到10月5日至7日的客房,最終與另外兩個家庭一起結伴前來。
「經統計,10月1日至7日,超過8000人來到什寒村旅遊。」瓊中旅文局局長趙建光介紹,什寒村通過發展特色民宿,帶動鄉村遊,一方面,遊客感受到這裡的好山好水,另一方面,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給村民帶來直接和間接的收益,讓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黎家姑娘: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在瓊中什寒客棧賓客中心,今年23歲的符惠珍,是這裡的客服主管,也是什寒村的村民,還是一位能歌善舞的黎族姑娘。
「我來這裡工作已經快三年了,以前每天幹農活,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一份工作。」符惠珍告訴記者,她從小就在什寒村長大,7年前,村裡只有一條泥巴路跟外面連接,由於交通閉塞,她和村裡的很多村民幾乎很少出村,很多村民種植的稻米、養殖的家禽,以及本地的土特產都賣不出去,幾年前,政府修好了路,在政府的支持下,這裡被打造成了特色鄉村旅遊點,村民的土特產都不愁賣。
在什寒村,不少村民收入提高,不少村民還買了小汽車,進出村子越來越方便,家裡的農副產品通過微信朋友圈就能找到客戶。年輕村民還「抱團」成立合作社,通過文藝匯演、手工藝品等旅遊附加產業增收致富。
這裡的民宿:「一房難求」
「什寒客棧現有52間客房,早在國慶前半個月,我們這裡的客房就已提前被預訂一空了,除了什寒客棧,一些村民家裡也有民宿點,還有村民開了小賣部和農家樂。」談到客棧「一房難求」的火爆行情,退伍軍人、瓊中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什寒客棧相關負責人鍾治軍介紹,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底,什寒被瓊中確定為打造「奔格內」鄉村旅遊的扶貧示範點。在海南省委辦公廳的定點幫扶和大力支持下,瓊中先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2000多萬元,對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升級改造。
「在什寒村開民宿,這裡的好山好水好空氣,是發展特色鄉村民宿的核心資源,同時,注重對什寒村本村人才的培養,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讓他們從普通的農民,轉變成職業經理人,為未來的瓊中特色旅遊發展接軌。同時,提升鄉村遊的內涵,改善服務質量,讓更多遊客享受到這裡獨特的旅遊資源和黎苗風情文化。」鍾治軍說,「如今,在什寒客棧的帶動下,村裡年輕人還成立了歌舞合作社和徒步合作社,文旅結合提高收入。每逢節假日,遊客白天可體驗垂釣、徒步遊、射箭等項目,傍晚則可參加篝火晚會,體驗竹竿舞等互動節目,此外,長桌宴上,可品味各種什寒美食。」
瓊海
瓊海博鰲及周邊地區
民房變客房 家家客滿
「報告老船長12間客房1日至6日客滿」「鳳凰客棧7間客房前面6天都客滿」「潭門老碼頭7間客房滿了」……10月7日,記者隨訪國慶假期瓊海民宿的接待情況時,發現博鰲及周邊地區的民宿「一房難求」,各家民宿均有不錯的接待量。
報告老船長民宿公益學堂成了孩子畫畫的好去處。
「客棧,其實是一戶戶村民的居所改造而來,復古典雅的民宿環境與當地的民房格局緊密結合,很有土著氣息。」一名來自廣東的房客告訴記者。
瓊海鳳凰客棧民宿也天天客滿。
據瓊海市民宿協會秘書長鍾賢介紹,近年來,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產業支撐下,瓊海市為服務保障博鰲亞洲論壇,重點建設博鰲及博鰲周邊地區的博鰲鎮留客村、南強大路坡村、沙美印象等美麗鄉村,周邊環境美了,所以國慶期間出現民宿「一房難求」的現象也很正常。
(記者 蘇桂除)
三亞
美麗鄉村、私屬庭院、特色美食……
博後村民宿 你打卡了嗎?
三亞博後村民宿,遊客慕名而來。 記者 林師堂 攝
精心打造的客房與庭院,茅草屋與樓房相映成趣。在海南三亞美麗鄉村博後村的鄉間民宿裡,你可以在院子裡聆聽泳池嬉戲聲,或一本閒書、一杯清茶、一杯咖啡,享受午後的陽光。
如今,博後村共有44家民宿,可提供1300多間民俗客房。這些民宿與周邊的星級酒店不同,更注重本土化、親和力、時尚化,「網紅民宿」比比皆是。
博後村黨支部書記蘇少洪介紹,博後村節日裡「網紅」民宿人氣飆升,10月1日當天,博後村近50家民宿平均入住率91%;10月2日,平均入住率高達99.3%。
蘇少洪表示,立足亞龍灣的區位優勢,博後村因地制宜,闖出了一條以民宿業帶動產業興旺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子。(記者 林師堂)
臨高
趕海、垂釣、撿貝殼……
「觀海民宿」成新寵兒
海風徐徐吹,不時還從海邊吹來陣陣笑聲,海邊不少遊客正在撿貝殼、弄潮水。這裡就是臨高縣東英鎮博縱村的「觀海民宿」,與其配套的還有燒烤、趕海、垂釣、休閒咖啡等。
臨高觀海民宿引來遊客入住。(由臨高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9月28日至10月7日,入住率達到了100%,太火爆了。」臨高縣民宿協會會長陳曉傑興奮地說,當前,「觀海民宿」已經成為臨高民宿業的領頭羊,並於2019年獲評海南「銀宿」稱號。
「除了這裡,臨高其他民宿入住率也創新高,今年臨高民宿深受遊客歡迎。」陳曉傑說,今年國慶期間營業更是喜人,入住率達到100%。由於民宿的紅火,也帶動了周邊的產業發展,餐飲、住宿及配套也相應發展起來。 (記者 梁振文)
文昌
享受慢生活
僑鄉民宿帶你回「家」
文昌市東郊鎮南洋兄弟民宿、潭牛鎮鹿飲溪民宿、龍樓鎮雲捲雲舒民宿、海暇民宿等迎來了客流高峰,出現了一房難求。這些民宿不僅超有範兒,還獨具設計感,它們是浪漫文藝的化身,更是旅途中溫暖的「家」。
遊客在文昌南洋兄弟民宿玩海。記者 吳嶽文 攝
南洋兄弟民宿系文昌首家民宿,面朝廣闊無垠的南海,環抱天然礁石港灣,民宿風格清新、自然,從客棧的整體建築、裝飾,再到家具、飾物都蘊含著詩情畫意,僑鄉的民俗個性和地域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廟村通過租賃閒置農房打造民宿,在盤活閒置農房的同時還幫助村裡解決了閒置勞動力的就近就業問題,真正讓村民既住在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又能收穫優美環境給予的發展紅利。 (記者 吳嶽文)
昌江
山美水好
「茅草屋」住著真舒服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昌江王下鄉·黎花裡以其豐富的熱帶森林資源和原生態的山水之美,吸引了八方遊客紛至沓來,在綠水青山間領略濃鬱的黎族風情。
昌江棋子灣開元度假村五樓大堂吧觀景臺,眾多遊客在拍海上落日。(左曉航供圖)
位於浪論村的民宿項目,也讓遊客們住上極具黎族特色的「茅草屋」。「我們一共13客房,入住率達到85%。」民宿項目方相關人士跟記者說,不僅住的舒適,他們還準備了原生態的黎家美食,讓遊客們大飽口福。
除了黎族風情小鎮,昌江棋子灣也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今年國慶期間,我們總接待量同比增長63.24%,平均入住率同比增長 54.27%,總營收同比增長72.96%。」棋子灣開元度假村相關負責人左曉航說,很多入住酒店遊客都是為了特意打卡棋子灣唯美的海上落日。 (記者 姚傳偉 通訊員 符健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