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密山」

2020-12-21 林夕探長

以前一直以為,密山的名字源於其四周「山多而密」,後來才知道,其名字的來歷只跟一座山有關,那就是市東南25公裡處、矗立於穆稜河與興凱湖之間、海拔574米的蜂蜜山。它山勢陡峭、林森草茂,相傳很久以前,有成群的野蜂在此築巢,甘甜的蜂蜜流淌在巖巒上,甚至匯成小溪,人們因此稱它為「蜂蜜山」。

清光緒二十五年,曾在今知一鎮設蜂蜜山招墾局,統管今密山、虎林和饒河一帶的墾荒事宜;到光緒三十四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奏請設「蜜山府」,但在批准鑄造印鑑時,將「蜜」改成了「密」,「密山」一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密山火車站

如今的密山,隸屬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是雞西9個區縣中戶籍人口最多的一個縣市,開車行駛在市區裡,你會對這一點深有體會,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根本不給你開快車的機會,反而會讓你有種每天都是休息日的錯覺,這大概也與屬於小城的閒適有關,當然,人一多,繁華的意味也就出來了。

東轉盤應該是將繁華與熱鬧相連接的中心所在吧,在它北偏西大概三百多米的位置,就是密山火車站,它頗具俄式風情的建築外觀,承載著多少人對這座邊陲小城的最初印象。天氣晴朗的時候,別忘了在站前廣場上拍張紀念照,六十多年前拍攝於此的一張照片就被珍藏在了博物館,那時的火車站還沒有修建得如此亮麗壯觀,卻迎來了它歷史中最高光的時刻。

那是1958年4月12日,北大荒開發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那一天的密山火車站廣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在激昂的樂曲聲中,王震將軍走上了懸掛著「歡迎開發北大荒的轉業官兵們」醒目標語的主席臺,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做了題為《向捍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戰士致敬》的講話,第二天,雲集在密山縣城的轉業官兵們就邁開雙腳,徒步進軍荒原了……

如今的密山站早已將鏗鏘鐵馬之意,消弭在北大荒的歷史煙雲裡,平日,它多半是靜默的,靜默地歡迎著每一位來此領略今日北大倉魅力的過客。與火車站一路相隔的客運站,可就熱鬧多了,記得以前,停靠著的一輛輛大客車,總會拉來一群群金髮碧眼、身材豐腴的「老毛子」(俄羅斯人)。

密山海關

那時,從客運站通往東轉盤的大路兩旁,滿是掛著俄文匾額的店鋪,是專門為俄羅斯人開設的,售貨員們都要學簡單的俄語與其交流。夏日的夜裡,也總能見到拎著酒瓶子的老毛子,坐在店門口,向每一個路過的人伸手打著招呼:「哈拉少!」

現在這些店鋪大都「改旗易幟」了,只有幾家賣俄貨的還留著俄語招牌,不過他們的顧客都已轉變為本地人——向本地人出售俄羅斯商品。蜂蜜、餅乾、咖啡、奶粉、巧克力、魚子醬等食品是我最喜歡買的,價格比哈爾濱要便宜些,當然也有套娃、望遠鏡、刀具等標誌性紀念品。

密山與俄羅斯的淵源,其實遠不止隔了一座興凱湖這麼簡單。在東轉盤正中的高臺上,矗立著一座並不算太高大的紀念碑,即使是當地人也很少能注意到碑上的文字,當我穿過車流靠近它,才知道此碑是於1945年8月,為紀念蘇軍遠東第一方面軍第三十五集團軍擊敗東亞日本侵略者及解放東安市(密山的別稱)而設立的,碑的側面還刻著犧牲的紅軍戰士們的名字。

除了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密山各地還散落著三五九旅解放密山烈士紀念碑、抗聯烈士紀念碑、第九醫院烈士紀念碑、柳知一烈士紀念碑、朱守一烈士紀念碑等等,豐碑林立,詮釋的是這座紅色之城的無上光榮和歷史。

的確,作為國務院命名的國家一類革命老區,密山曾是英雄輩出的一片紅色沃土:抗日戰爭時期,抗聯第四軍和蘇聯紅軍曾在此聯手抗日;解放戰爭時期,密山是東北局的第一個根據地,也是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所在地,軍工廠、裝甲兵學校、後方醫院等部隊建制的單位遍布,難怪後來會被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射藥製造業、電器修造業、裝甲兵和人民空軍的搖籃」,這些頭銜正是對密山成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大後方這一特殊地位所作的最好註解。

2006年,密山解放六十周年,建於市政府西側500米的東北老航校紀念館正式開放,館外的空地上,展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贈送的9架各式型號的退役飛機和18個高級木雕飛機模型,密山,成為獲贈空軍退役飛機最多的地方

密山市政府大樓

追溯過歷史,再回到繁華的中心,看看現代密山,總免不了一番唏噓。東轉盤的南側,正對著密山市人民醫院新建的高樓,高樓前面的廣場,是晚上最熱鬧的地方,扭秧歌的、跳健身操的、擺地攤的、談戀愛的、看熱鬧的、賣小吃的、吹拉彈唱樣樣不少,到了周末,噴泉一開,就又成了孩子們玩鬧的天堂。

東轉盤往西走就是密山最主要的商業街——東安街,對於街道的名字,密山人大都沒什麼概念,公交沒出現以前,出門都是乘坐那種招手即停的麵包車,我們叫線車,一輛車最多能擠九個人,一塊錢從頭坐到尾兒,沒有正兒八經的站牌,開得飛快,要下車就提前喊一嗓子:「六中!」「工會!」「三小!」「樓外樓!」「東轉盤」!「朝中道口!」而對於這些商業街,也有約定俗成的稱謂:「正街」、「一道街」、「二道街」……

正街或叫一道街就是東安街,街兩邊集中著滿足人們各種購物需求的專賣店,也有東糧商廈、東北亞、大世界等大型購物商場。或許是來自黑土地的富裕滋養,又或是作為邊境城市的開放,密山雖小,卻從不閉塞與保守,當地人對於生活品質有著很高的要求,吃穿用度更是樣樣講究。

說到吃,密山的美食大多符合東北菜系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密山是公認的「烤冷麵的發源地」。沒錯,雖然全國各地的夜市都貼著「哈爾濱烤冷麵」的牌子,但火遍全國的烤冷麵,的確是密山發明的。

據官方調查與整理,最先發明烤冷麵的人叫老蓋,他原來在密山市第二中學附近做燒烤攤的生意,無意中發明了將冷麵片放炭火上烤制的吃法,然後這種美味的小吃很快火了起來,不到10天的時間,一、三、四中全都鋪開,一個月後就傳遍了密山。

學生時代最好吃的零食大概就是烤冷麵了吧,那時的烤冷麵可不像現在哈爾濱的這樣複雜,沒有什麼香菜洋蔥辣條火腿腸,頂多就是加個蛋,口感也要軟一些,五毛錢就能收穫一份舌尖上的幸福。我尤其喜歡吃炸冷麵,過了油的冷麵片噴香又柔軟,刷上一層特製辣醬,那滋味!可惜離開家鄉後至今未曾再吃過。

如果說烤冷麵是帶著煙火氣走出密山卷席全國的夜市寵兒,那麼興凱湖大白魚則是多少人望而未及的餐桌珍品。獨屬於密山市的特產,卻帶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它被譽為中國北方四大淡水名魚之首,與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和綏芬河的灘頭魚並稱「邊塞三珍」,即使不提這些名頭,它二百多一斤的價格和並非月月都能買到的野鮮,也足以證明其珍稀。

吃白魚最貴的地方,自然是興凱湖邊,但你也可以說這裡是最新鮮最正宗。雖然湖邊沿岸可見湖水燉白魚的吃法,但最好吃的做法還是清蒸。我老公的爸爸廚藝了得,尤為擅長料理白魚,他告訴我們,清蒸白魚的精髓在於大道至簡,勿使佐料喧賓奪主,要依靠魚本身的味道,所以選魚很關鍵,其次要注意火候,就是蒸的時間,時間過長魚肉會硬,魚蒸好後原汁倒掉,重新勾汁,不然魚肉會腥。他做的清蒸大白魚,其肉鮮嫩,其湯色白如乳,其味鮮美異常,連平時不怎麼喜歡吃魚的我都吃到舔盤吮指。

興凱湖給予密山的饋贈,不止是鮮嫩肥美的白魚。這片4380平方公裡的水域,如果不是與沙俄的一紙《北京條約》,本應是睥睨華夏的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如今站在北岸極目南望,煙波浩渺的大湖有三分之二已是俄羅斯領土,但這並未影響它在密山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國家AAAA級度假、養生旅遊勝地,它的旅遊季在五一到十一之間,真正能下水暢遊卻只有七、八兩個月份,此時擁有沙灘和潮汐的興凱湖總能帶給當地人大海般的歡暢。

「去大湖!」是密山人最喜歡的度夏方式,為什麼稱為大湖呢?是因為興凱湖是由大、小兩湖組成的,雖然離得近,景觀卻不同。大湖水面開闊、橫無際涯、如一片汪洋,小湖平如明鏡、溫柔秀麗、水草茂密,隔斷兩湖的是一條寬約一公裡的天然湖崗,這裡鋪就了40公裡的公路,兩側湖景宜人。

小興凱湖美景

湖崗公路從東向西串聯起興凱湖旅遊區的三個主要景點,分別是二閘、新開流觀景平臺和興凱湖溼地公園。二閘是大、小興凱湖之間兩個洩洪閘之一,蓋有仿古風格的建築;新開流是因在這裡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的新開流文化遺址而得名的,22米高的船形觀景平臺很壯觀,登上去即可欣賞到大、小興凱湖的不同魅力;溼地公園位於小興凱湖畔,3公裡長的水上棧道串聯起一座座造型各異的觀景亭,遊走期間可觀賞各種水生植物隨波蕩漾,更有珍禽水鳥飛掠而過。

觀景平臺

農墾當壁鎮度假區也是我們遊湖常去的地方,它所在之地曾是王震率領十萬官兵開發北大荒的農場之一,與俄羅斯一線之隔,所以,在遊湖之前,你可以先去打卡鎮南的密山口岸,那裡有世界上最小的界橋——白稜河橋;又或者,去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轉轉,走出展覽館,不遠就可以看見一汪墨藍的興凱湖了。

夏日的湖濱浴場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租來的棚子裡擺上自帶的食物,也要去旁邊的燒烤攤上買幾條烤魚,將西瓜與啤酒埋在淺水區柔軟的金沙之下,換上漂亮的泳衣到大湖裡嬉水暢遊,累了就上岸大快朵頤……偶爾能碰上遠道而來的知情返鄉團,看他們載歌載舞,以歡鬧熱烈的方式,酣暢淋漓地抒發著沉澱了幾十年的複雜情感:這片瀰漫著青春厚味的熱土,也是我摯愛的故鄉……

相關焦點

  • 密山,不止是烤冷麵的故鄉
    以前一直以為,密山的名字源於其四周「山多而密」,後來才知道,其名字的來歷只跟一座山有關,那就是市東南25公裡處、矗立於穆稜河與興凱湖之間、海拔574米的蜂蜜山。蜂蜜、餅乾、咖啡、奶粉、巧克力、魚子醬等食品是我最喜歡買的,價格比哈爾濱要便宜些,當然也有套娃、望遠鏡、刀具等標誌性紀念品。
  • 我驕傲!火遍全國的烤冷麵是黑龍江密山發明的!
    4月15日,密山市委宣傳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密山發布」發出了《密山烤冷麵,那叫一個「絕」》的文章,文中稱烤冷麵於1996年前後發源於密山市第二中學附近,是用炭火烤制的。有人說:「烤冷麵當然是發源於我們牡丹江的,我1999年吃到的時候別的地方都沒有啊!」牡丹江太平路附近出攤的李大姐卻認為,應該是密山的,因為她就是在密山那邊學的烤冷麵。烤冷麵真是密山起源的嗎?這不,記者聯繫到文章的作者,發布官微的工作人員小柳。11日,記者與小柳一起拜訪了據說是發明了烤冷麵的老蓋。
  • 密山美食順口溜,太經典了!
    密山美食順口溜,太經典了! 說我想出一身汗 一定要吃刀削麵 晚飯叫上小夥伴 街邊地攤擼個串
  • 【密山故事】在浴火中誕生的密山鐵路
    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橫貫東西的鐵軌猶如一條墨色蒼龍連結祖國各地,為密山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80多年前,密山鐵路誕生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各個歷史時期,這條鐵路默默地承載著重任,鐵軌上的汽笛時而低吼,時而嘶鳴,從沒停歇,用不同的節奏講述著「密山故事」……
  • (歷史)講述 「密山故事」——偽滿時期,在戰火中誕生的密山鐵路
    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橫貫東西的鐵軌猶如一條墨色蒼龍連結祖國各地,為密山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80多年前,密山鐵路誕生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各個歷史時期,這條鐵路默默地承載著重任,鐵軌上的汽笛時而低吼,時而嘶鳴,從沒停歇,用不同的節奏講述著「密山故事」……
  • 密山「清蒸興凱湖大白魚」被央視評為「年度魅力特色美食」稱號
    通過參演《魅力中國城》再次為密山帶來了「魅力」效應。 在央視《魅力中國城》的舞臺上,市委書記張雷用「密山、蜜水、覓親人,我在密山等您來」的口號,向全國人民發出盛情邀約。藉助央視播出的巨大影響力,讓密山旅遊可謂是「這邊獨好」。
  • 八一農大離開密山始末
    清朝末年,東三省總督向清廷奏請添設蜜山府,清政府下發批文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疏忽,將「蜜」字寫成「密」字,從此有了「密山」這個名字。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地處邊疆的密山以及完達山南北仍有大片沉睡的荒原。 1958年春,開發北大荒的十萬復轉官兵雲集密山。當時,密山是鐵路線的終點,大江南北來的復轉官兵匯集在此,再分赴密山、虎林、寶清、饒河4縣境內的各個墾荒點。
  • 哈爾濱周邊遊必打卡羅勒密山景區!
    剛參加完由黑龍江省方正林區、方正林區旅遊局主辦,大之齊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響水河旅遊有限公司承辦的黑龍江省方正林區羅勒密山景區推介會,對哈爾濱周邊適合周末遊的「羅勒密山風景區」有了更詳盡的了解,同時也讓我萌生了即刻出發,感受那裡刺激驚險,又是天然氧吧的獨特旅遊風格。
  • 哈爾濱市方正羅勒密山景區:山水寶地、避暑勝地、康養福地
    【黑龍江旅遊食品網】(高偉)哈爾濱市方正縣境內的羅勒密山景區,憑藉自然風光,2016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9年榮獲「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稱號,2020年被評為「全國生態旅遊康養最佳目的地」。
  • 密山貿興「人氣兒」旺
    密山金達利塑業出口到俄羅斯的魚袋供不應求。張忠厚是哈爾濱人,是個「老外貿」,當年在外貿行業工作時就與白瓜子打交道,後來,他開始創業,密山白瓜子的「江湖地位」吸引他把事業重心從哈爾濱搬到這裡,他說,密山是白瓜子主產區,有百年以上的種植歷史,因為皮薄肉厚品質優聞名。
  • 我的名字叫chi(十八)
    我的名字叫chi(十八)張弛
  • 長假來密山丨聽紅色故事,逛湖崗樹洞,品特色美食……
    新開流、海東青、大白魚、紅燈記、老航校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1949年國慶大典,天安門上空飛行的17架飛機就是密山東北航校的飛機,國慶大典行進的坦克,也是從密山開出去的。,密山不僅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旅遊名城」、「中國最美休閒小城」。
  • 我的名字叫涇川
    藍瑩瑩的天來 /綠油油的山,敦厚厚的民風來 / 純樸樸的言,我的名字叫涇川紅彤彤的地來/血染過的塬綠油油的坡來/香噴噴的山我的名字叫涇川齊整整的村來/別墅樣的院清瀅瀅的水來/暖融融的泉白生生的饅頭/酸茹茹的面我的名字叫涇川(作者:楊好學,原涇川一中校長)來源:涇川大雲寺
  • 發揚老航校、北大荒精神 推進密山紅色旅遊業發展
    密山被譽為中國空軍、人民裝甲兵、電器製造業、發射藥製造業的搖籃。密山,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多年來,密山市委、市政府為弘揚老區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教育警示後代愛國激情,組織專門人員對革命遺址和相關資料進行了挖掘整理。發揚老航校、北大荒精神,推進密山紅色旅遊業建設發展,打造密山紅色旅遊集合區,取得了一定成績。
  • 床車吃住東北沿邊行:虎林-密山口岸-雞西市
    8月4日路線:虎林-密山口岸-雞西市行駛:260公裡,全天路況不錯駐車:夜駐雞西體育館,宿車上?,距俄方圖裡洛格口岸2千米密山口岸留影我也來一張興凱湖小乾魚,買了點,還挺好吃興凱湖大乾魚,我對它沒興趣口岸邊有很多小店,賣魚乾、還有些俄貨,東西都不貴,我買了點興凱湖小乾魚與蝦皮
  • 咱們密山「九哥」又出名了——九哥到省城哈爾濱領獎來了!
    密山「九哥」又出名了 XINGKAIHU 密山九哥 徵戰中國美食《城市味道代言人》 絕對不是一個人再戰鬥 密山各界人士
  • 領會新思想 激發新動能 以解放思想 大討論譜寫密山轉型崛起新篇章
    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就是要找準思想思路層面的癥結,著力破除因循守舊的僵化思想、固步自封的保守狀態、坐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和安於現狀的落後思維,以思想大解放推動密山大發展。結合密山發展實際,我們需要在三個方面解放思想,實現「三個新提升」。
  • 今天去哪兒吃 密山中餐館名錄大全
    密山吃喝玩樂祝您中秋愉快!
  • 密山:冰雕為冰雪旅遊「套餐」加道菜
    隨即,密山市冰雪雕塑遍及景區、湖泊、公園、車站、校園、路口、街道,又給密山冰雪旅遊加上一道「硬菜」。「套餐」+冬捕+雕塑+花樹,構成了密山「賞冰樂雪」的冰雪旅遊整個框架。冰雪雕刻出的冰雕、雪塑的視覺盛宴,在興凱湖冰面、沙灘、溼地上合盤託出,為密山市冰雪旅遊添枝加葉。以興凱湖的冰雪為原料,打造了純天然的興凱湖湖灣漁港。
  • 漢語學習者:請叫我中文名字
    留學生們很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中文名字。   「我想要一個真正的中國名字」   如果你在大學校園裡結識一個外國留學生,十有八九他會告訴你他的中文名字,並強調說:「請叫我的中文名字。」事實上,一般外國人在剛開始學習中文的時候,往往都會給自己起一個中文名字。這樣既可以激發自己學習中文的興趣,又可以使自己儘快融入中文的語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