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鹽」並不美 反而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

2021-02-08 鹹鹽淡語


 

近日,青海省鹽務局在對海西地區鹽業市場進行調研時,發現格爾木市4家烤肉店使用的玫瑰鹽存在安全隱患。

經初步調查,烤肉店給顧客食用的「玫瑰鹽」主要是作為烤肉蘸料給顧客食用,鹽產品來源是烤肉店加盟重點提供及烤肉店為吸引顧客自行從網上購買,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執法人員現場沒收4家烤肉店27瓶及9罐「玫瑰鹽」,並交由格爾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理。


其實,因玫瑰鹽不符合我國食鹽安全標準,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因經營或使用玫瑰鹽被處罰的案例並不少見。


2018年11月,海口市檢察院發布的公益訴訟案例「海南南風海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上賣假食鹽買家遍全國案」引起行業內部關注。

南風海味公司購進了1700公斤主要用途是汗蒸房和裝飾配件,僅供工業用途,不能食用的鹽石後,未經任何加工處理,只是簡單分裝,以「三個椒農」喜馬拉雅玫瑰鹽的名稱在其淘寶店鋪上銷售,其包裝袋上未標示執行標準、產品生產許可、營養成分表等信息。其銷售範圍涉及全國多個省份,而購買該喜馬拉雅玫瑰鹽的除個人買家外,還包括西餐廳、火鍋店、茶餐廳、咖啡店等餐飲經營者。海口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委託海南大學食品安全領域專家進行專業認定,「三個椒農」喜馬拉雅玫瑰鹽產品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海口市人民檢察院認為該公司不僅違反了食鹽專賣的法律規定,將工業用途的鹽石當作食用鹽進行銷售,而且,所銷售的喜馬拉雅玫瑰鹽經檢測不符合國家標準,存在明顯食品安全隱患,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向海口中院提起侵害消費者權益公益訴訟。海口中院審理後當庭宣判,判令該公司在新聞媒體上發布公告,提示消費危險並召回其銷售的產品;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承擔本案專家諮詢費用824元。

 


網紅的「玫瑰鹽」,大部分是來自巴基斯坦地區的鹽礦,其實是一種未經精製、含有較多雜質、呈現粉紅色的粗鹽,這種鹽礦中含有比較多的鐵和其他一些礦物質,使它呈現出了特別的粉紅色,因此被叫作「玫瑰鹽」。「玫瑰鹽」產品未經任何加工處理,只是簡單進行分裝,在包裝袋上未標示執行標準、產品生產許可、營養成分表、生產廠商等信息。其作為食用鹽銷售和食用,其中的雜質種類和含量存在明顯視頻安全隱患。



在有關玫瑰鹽的「營養」、「保健功效」宣傳中,「豐富的礦物質」是一個主要的賣點。不少賣家宣稱,與精製食鹽不同,玫瑰鹽含有「84種人體所需的礦物微量元素」,因此它們的營養也非常豐富。

著名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分析指出,目前發現的化學元素有118種,其中99號之後的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存在的只有98種。其中,氫、氧、碳、氮、惰性氣體(6種)等從來不被當作「礦物元素」,還有砷、鉛、鋁、鎘、汞、稀土(17種)等已被證實人體不需要、甚至對人體有害,其他的元素也有相當一部分在人體中從未被發現,由此可見,湊出84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元素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玫瑰鹽元素成分表中,很多元素的含量都<0.001 ppm,也就是說,它們在玫瑰鹽中的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對人體自然也產生不了任何作用。

 


在海口「海南南風海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上賣假食鹽買家遍全國案」中,海口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委託海南大學食品安全領域專家進行專業認定,專家意見結論為:喜馬拉雅玫瑰鹽產品的氯化鈉含量遠低於國家標準,若作為食用鹽銷售和食用,其中的雜質種類和含量存在明顯食品安全隱患,不排除消費者食用後會造成潛在食品安全風險。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喜馬拉雅巖鹽貨值達1220萬元,其中除部分品牌包裝成品自美國進口以外,我國9成以上的喜馬拉雅巖鹽進口產地是巴基斯坦。

海關總署特別提醒,喜馬拉雅巖鹽和普通食用鹽在我國進出口稅則中的分類並不相同。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子目2501.0011食用鹽,是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商品,供人食用。食用鹽技術指標可參照《GB/T5461-2016食用鹽》和《GB 272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鹽》的相關規定。根據國家標準《GB/T5461-2016食用鹽》,食用鹽特徵為色白、味鹹、無異味,無明顯與鹽無關的外來異物。但喜馬拉雅鹽外觀為粉紅色結晶體,不符合食用鹽國標中白度大於等於45的要求,因此不歸入稅則號列2501.0011項下(食用鹽)。

 

根據我國海關總署有關規定,目前我國進口的所謂「玫瑰鹽」,均是以非「食用鹽」的名義進口的,但到了國內以後,一番簡單的包裝,既以食用鹽的名義出售。除去其存在的嚴重食品安全隱患外,也違反了我國有關鹽業法律法規。

一是由於玫瑰鹽不符合我國食鹽標準,均是以工業鹽或其他非食用鹽名義進口,引進到國內後包裝成食用鹽對外銷售,明顯涉嫌違法。

二是國家三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食鹽專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工信廳聯消費〔2019〕92號)明確規定,「無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的企業和個人不得開展食鹽電子商務。」顯然,利用電商平臺銷售玫瑰鹽違法了我國有關鹽業法律法規。

 

根據國家三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食鹽專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對銷售主體查驗相關定點批發資質,督促其在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發現其平臺上的食鹽銷售主體無食鹽定點批發資質,應當立即停止為其提供服務。」顯然,非國家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不得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銷售食鹽。

電商平臺應對本平臺內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銷售玫瑰鹽的違法行為,及時叫停,並給予違規經營者必要的懲戒。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上,仍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玫瑰鹽在出售。



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江蘇南通三家85℃門店被責令整改
    85℃南大街店江蘇南通市區的3家85℃門店,因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對85℃門店的食品安全檢查,屬於例行檢查,而三家門店暴露出的問題也並不嚴重,都是一些常規性的問題,所以並未對三家門店作出過於嚴苛的處罰。
  • 「三個椒農」喜馬拉雅玫瑰鹽不能吃
    原標題:「三個椒農」喜馬拉雅玫瑰鹽不能吃 在淘寶出售不能食用的鹽石 海南南風海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乳製品批發零售及進出口貿易。從2017年11月起至今年4月,該公司購進了1700公斤鹽石,稱之為玫瑰鹽塊、進口喜馬拉雅水晶礦鹽,主要用途是汗蒸房和裝飾配件,僅供工業用途。但是該公司在淘寶網店上,卻公然出售不能食用的鹽石。
  • 存在嚴重消防安全隱患 金華婺城區華派大酒店被停業整頓
    存在嚴重消防安全隱患 金華婺城區華派大酒店被停業整頓 2016年05月24日 16:43:13來源:浙江在線邢小琴   浙江在線5月24日訊 為全力做好「G20峰會」消防安保工作,加大火災隱患整治力度,堅決整治火災隱患,確保轄區火災形勢持續穩定。
  • 存在安全隱患 安徽品客食品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航空杯
    日前,安徽品客食品有限公司按照《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主動向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了召回計劃,將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5月28日生產銷售的200ml PP航空杯,涉及數量為180包。
  • 因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南寧盛世聯邦廣場被依法查封了
    位於南寧市興寧區上海路8號的盛世聯邦廣場,因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且對火災隱患問題久拖不改。5月31日,興寧區相關部門對其實施臨時查封措施。實施臨時查封區域為盛世聯邦廣場重大火災隱患密集區域——地下第二層停車場和地上第五層商場部分。
  • 喜馬拉雅玫瑰鹽
    -題記(喜馬拉雅商人編輯) 耶穌基督的登山寶訓說:你們是世上的光,你們是地上的鹽……。 鹽是最家常的東西,卻又是最寶貴最不可缺的東西。 很多年前在一家德國生態食品超市裡第一次注意到了一種不平常的鹽:喜馬拉雅鹽,或稱玫瑰鹽。
  • 蘇泊爾,美的召回部分電水壺 或存安全隱患
    上周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布產品召回信息,其中涉及蘇泊爾(002032,股吧)的2.53萬臺電水壺、3.01萬件保溫杯以及美的近8.33萬件電水壺。  召回信息顯示:蘇泊爾本次召回範圍內的電水壺,部分壺嘴可能存在銳利邊緣,清洗過程中可能存在劃傷皮膚的安全隱患;美的電水壺的壺嘴防塵蓋由於尺寸製造偏差,倒水時可能出現漏水現象,存在燙傷的安全隱患。
  • 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值得注意!
    就在這種冰寒的天氣內,大家都想著來一頓美滋美味的火鍋暖身子。天冷的時候吃火鍋,是人生中特別讓人覺得幸福的事情,火鍋也有很多做法,家裡的和店裡的就是兩個味道,大多數人都喜歡去店裡涮火鍋吃,但是有些奇葩的事情,也就在外邊可以遇見的,比如接下來所說的這件事。
  • 福建這20家單位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檢查中發現部分商家、單位存在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福建消防對部分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單位予以曝光。  隱患單位:廈門天天漁港大酒樓有限公司郵輪中心店  存在隱患: 消防控制室部分電氣線路敷設不符合要求;個別常閉式防火門處於常開狀態。
  • 大連超市食品安全隱患大 送達意見書整改三隱患
    家樂福超市香腸貨櫃下鑽出蟑螂食品安全隱患大  新商報記者 韓順兆  日前,以大連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大連市消協的「食品安全社區『五個一』」活動為依託,大連市消協組織了一批3·15義務監督員進行了歷時10天的大連市首次超市食品安全調查活動。
  • 白楊派出所加大消防安全檢查力度處罰存在嚴重消防隱患的海鮮市場
    原標題:白楊派出所加大消防安全檢查力度處罰存在嚴重消防隱患的海鮮市場11月27日晚,艮山西路東門大廈的那場大火驚動了整個杭城,雖然火災未造成人員尚未,但導致的經濟損失卻是無法估計的。針對艮山西路的火災,白楊派出所領導高度重視,利用每日晨會剖析「11.27」火災原因、吸取慘痛教訓,並迅速部署工作,要求社區民警在日常檢查的基礎上加大消防安全檢查力度,力爭消除轄區消防安全隱患。11月30日,月雅苑網格長程青松與消防專管民警徐磊對轄區內盛泰時代山海鮮市場進行了消防檢查。「這海鮮市場雖然不大,但人員比較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 六盤水這些店存在隱患,太嚴重!
    六盤水這些店存在隱患,太嚴重!為全力做好長假期間消防安全工作,維護火災形勢平穩。近日,六盤水消防加大火災隱患排查力度,曝光一批火災隱患場所!存在隱患:使用木板搭建夾層夾層與經營區域未進行防火分隔夾層與店面共用逃生通道店鋪內未配備滅火器
  • 火鍋店「芭比肥牛」菜品引爭議 專家: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別樣的餐飲擺盤造型其實是一種宣傳手法以及營銷噱頭」,專家表示,除了容易引起爭議外,塑料擺盤用品其實也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而且重複裝盤的芭比娃娃很難清洗徹底,容易滋生細菌,衛生堪憂」。重複使用放置食品是否衛生?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這些別樣的餐飲擺盤造型其實是一種宣傳手法以及營銷噱頭,「如果跟現在的精神文明建設格格不入的,就屬違規操作。」
  • 井蓋破損下陷 存在安全隱患
    12月16日,多位市民致電本報反映,在位於濰城區福壽西街與月河路交叉口附近的月河西小區,有一個井蓋破碎後掉進井中,一米多深的窨井"張著大嘴",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在奎文區濰州路與幸福街交叉口東側的車道上,一個井蓋下陷嚴重,低於路面十多釐米,經本報協調,相關部門已及時更換。
  • 散裝熟食安全隱患大
    安全、營養都有隱患     消費者的不良反應是否與熟食質量有關?央視《是真的嗎》節目組參考預包裝熟食衛生標準所做的一次檢測顯示,家樂福、物美、美廉美超市的多種散裝熟食大腸桿菌嚴重超標。本報記者聯繫多家食品檢測機構,也希望對超市熟食進行細菌總數及大腸菌群檢測,但檢測機構均表示不願承接,並直言,真正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的難度較大,若僅做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的檢測,意義不大。     「散裝的肉類熟食確實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監測部郭雲昌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肉及肉類製品是相對容易被汙染的食品。
  • 新昌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行動
    據了解,此次排查整改行動旨在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有效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檢查組在先期要求學校(幼兒園)食堂開展自查的基礎上,重點抽查了23家食堂,其中高中食堂4家、初中食堂6家、小學食堂8家、幼兒園食堂5家。
  • 城中村活動板房存安全隱患
    昨天又有讀者給本報反映,南郊大居安村活動板房連成排,存在火災安全隱患。另有多條熱線反映,一些小區普遍存在消防通道被佔情況。村裡活動板房連成排市民董先生反映:「長安區郭杜街道辦大居安村活動板房搭建臨時建築,並且在活動板房內開辦小作坊。多次給土地部門反映,但效果不明顯,現在活動板房已經連成排,情況越來越嚴重。」
  • 湖北境內一冷鏈車側翻,傾洩物疑似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相關部門...
    據網民舉報,該冷鏈車傾洩物疑似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 事故發生後,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已於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冷鏈車承運人及冷凍物已被嚴格管控,交通事故及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正在調查中。
  • 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熱點 普洱茶致癌並不可信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因為人們都知道食品對於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所謂是病從口入,只有嚴把食品安全關,才能給健康多一份保障,因此,網絡上關於食品安全的很多說法,一時間讓人們也是難辨真假,比如普洱茶可以致癌,白酒可以抗癌、喝王老吉能夠延長壽命等,這些說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可信嗎?
  • 華文食品擬上市 「勁仔」風味小魚食品安全存隱患
    產品結構單一、食品安全存隱患,得到「聯想系」加持的華文食品能否成功上市?食品安全存隱患《投資者網》注意到,華文食品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產品抽樣檢查不合格的情況。2011年,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膨化食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中,湖南省華文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勁仔」薯1薯2(膨化食品)(生產日期(批號):2011-06-13)鋁殘留量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