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具有重慶特色的城市與建築風貌?專家這樣支招

2021-01-10 上遊新聞

如何塑造具有重慶特色的城市與建築風貌?9月10日,由重慶國瑞控股集團承辦的2020重慶·中國城市風貌大師論壇在南岸區施光南大劇院舉行,國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為重慶城市風貌設計建言獻策。在專家看來,在城市風貌的設計上,重慶要著重打造山水城市,傳承歷史文化。

應注重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統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董事長何鏡堂

「城市風貌設計應妥善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係,高度重視城市風貌營造過程中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和諧統一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董事長何鏡堂在論壇上表示,城市風貌是一個城市歷史積澱過程中形成的個性特徵,反映出城市的空間特點和景觀面貌。因此,城市風貌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城市風貌設計要體現獨特的文化性、城市風貌還要展現強烈的時代性。

具體來說,城市建築和風貌是地區的產物,總是紮根於具體的環境之中,與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具體的地形地貌和城市環境相融合,與當地的經濟、社會、人文等因素相適應。在他看來,地域是從事建築創作的基礎,從地域的環境中,從本土的文化和技術中去尋根,形成設計的創新點,設計就能量身定做,城市建築和風貌就會具有特色。

「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和諧統一的整體。」何鏡堂說,地域性是城市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體現城市的內涵和品位,時代性體現城市的發展前景。在城市建設中,挖掘城市的地域特徵,彰顯城市的文化內涵,緊跟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從整體性和可持續性的高度去認識城市風貌問題,才能體現城市獨一無二的個性,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使之成為美好生活的載體。

山水城市是重慶的特質 歷史文化需要傳承

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原理事長宋春華

「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之一便是城市建築貪大、媚洋、求怪等亂象叢生,導致的特色缺失和文化傳承堪憂。」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原理事長宋春華指出,一座城市的特色風貌,是綜合其特有的山水地形、空間格局、形態面貌等方面,要讓城市體現出其形神兼備,這就需要全面認識城市的價值所在,正確解讀城市綜合實力的內涵,選擇新型的城市發展道路,摒棄重經濟發展、輕文化的建設。

在他看來,城市風貌的塑造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保護和傳承城市的歷史文化遺傳,只有保持其原真性,才能體現遺存的價值。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曹嘉明則表示,一個城市的城市風貌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質,就拿重慶來說,重慶和上海、深圳一樣,是一個高密度的城市,一眼看過去到處都是建築物。但重慶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自然風貌好,依山傍水,所以山水城市就是重慶的特質。那麼,重慶在城市規劃設計上一定要將這個特點顯露出來,再就是重慶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這種歷史文化一定要傳承下去。

「城市風貌還必須具有時代性,在保留老的歷史建築外,還要有新時代的體現。」曹嘉明說,這一點重慶就做得很好,原來外地人只知道解放碑、朝天門,現在還有洪崖洞、李子壩等,這些都是具有城市特色的建築。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相關焦點

  • 塑造城市建築風貌特色 提升城市風貌管理水平
    城市風貌是城市特色與文化的載體,城市風貌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城市空間及其風貌的內涵代表文化。城市風貌主要是通過城市的山水環境、開敞空間和城市中的建築表現等多種因素來綜合體現的。山水環境是城市自然稟賦,城市的山水格局是城市風貌的感知基調,城市開敞空間是市民感知城市風貌的場所,而城市建築是展現城市風貌的焦點。因此,建築設計可以說是塑造城市風貌的要素。
  • 重慶如何打好文創「特色牌」 業界大咖來支招
    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6時50分訊(記者 周曉雪)重慶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資源,如何打好文創「特色牌」?日前,成渝雙城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高峰對話在渝舉行,知名美術館館長、策展人、藝術家展開「頭腦風暴」,為重慶文創產業發展支招。
  • 歷史風貌建築如何認定和保護?請您來支招!
    歷史風貌建築如何認定?建成五十年以上的建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確定為歷史風貌建築:★建築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反映本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與重大歷史事件或者重要歷史人物相關聯;★在革命發展史上具有特殊紀念意義;★在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碼頭
  • 用心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史立軍提出,讓城市更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用心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市委書記史立軍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按照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做強城市」的部署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借鑑他山之石,扛起責任擔當,用心塑造城市特色風貌,讓城市更具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圍繞城市美學主題,學習會專門邀請中科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段進教授作輔導報告。
  • 塑造太原特色!太原市發布建築景觀風貌規劃管控導則
    為了塑造太原城市特色,加強建築景觀風貌管控,提升公共空間品質,推進城市設計引導系統化、精細化、規範化,依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太原市建築工程規劃管理辦法》(2017)、《山西省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2年)》、《太原市建築設計專項指引》(2018)和太原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與設計推動太原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規範、文件相關要求
  • 留住城市底片 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
    2020年11月26日,中共重慶市渝中區委宣傳部、渝中區委網信辦主辦的"留住城市底片——'打卡'重慶傳統風貌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渝中區大溪溝傳統風貌街正式啟幕。此次活動盡顯渝中母城文化、渝中傳統珍貴記憶,為重慶市整體文化塑造奠定了一個堅實基礎。
  • 重慶恢復傳統風貌街區 讓歷史文脈綿延相傳
    記者 謝智強 攝  「對城裡的每個人而言,一座城市不過是幾條巷道、幾間房子和幾個人的組合。沒有了這些,一座城市如同隕落,只剩下悲涼的記憶。」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曾經這樣描述老街區的價值。  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因水而建、因水而興,兩江環抱、地勢起伏,形成了鮮明的城市特色和街巷肌理,造就了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看似凌亂實有韻律的風貌,生動展示著重慶美麗山水城市的獨特魅力。
  • 《長沙市城市和建築景觀風貌品質提升行動方案》原文
    長沙市城市和建築景觀風貌品質提升行動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城市和建築景觀風貌品質引導與管控,突出長沙城市特色,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提升城市設計成果。加強總體城市設計,結合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從歷史文脈發展、自然景觀資源特點和城市功能結構三個方面把握城市整體環境風貌特色,提升長沙市總體城市設計成果。深化總體風貌特色、藍綠空間、城市形態控制、重點地區風貌指引等高品質空間塑造相關內容,塑造城市整體特色,提升城市空間環境質量,實現城市空間人性化。
  • 城市與建築風貌中的 「大同小異」與「和而不同」
    所謂的城市與建築風貌,就是一座城市在人的感知層面上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形態表徵。我認為,城市與建築風貌可以從「風」和「貌」兩個維度加以認識。「風」者,即風土、風物、風情,由人文、歷史、習俗等構成的一種氣場和氛圍;「貌」者,可以感知,得以外顯,具有訴諸視覺整體環境的可識別性。二者疊加,就展現出一種顯性層次,呈現為地域氣候、地理環境、文化傳承、歷史習俗等在空間上的綜合表達。
  • 塑造可持續發展的韌性城市|全球專家這樣說
    作為「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動之一,「塑造可持續發展的韌性城市——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學術高峰論壇」已成功落幕。出於對當下城市建設的新思考,以及對大會的總結,院士大師、行業專家等就韌性城市建設及建築行業未來發展等深入分享觀點,分享主題包括: *疫情對各界都帶來巨大的衝擊,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反思。韌性城市之「韌」應當具備怎樣的品格?
  • 「全國建築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在渝舉行 中國好建築如何...
    重慶日報消息,如何用設計引領城市、用建築記錄時代?11月13日至14日,「全國建築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在重慶舉行。兩天時間裡,與會院士、專家圍繞建築設計行業的創新、創優工作,提升建築師的創作力及統籌力,打造更多中國好建築積極建言獻策。
  • 助推城市建築風貌規劃,這個學術研討會不一般
    編者按我市作為國際旅遊城市,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旅遊品牌知名度,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特色旅遊城,建立科學完善的城市風貌體系迫在眉睫。作為城市的規劃師、建築師們,需要不斷總結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集思廣益,通過舉辦這場學術講座和研討活動,在行業內部和市民之間開展關於傳統建築風貌運用的廣泛討論,思考如何找回土家吊腳樓的「神魂」和這座城市的根本,更好地將傳統建築元素融入到規劃、建築設計中去……1土家吊腳樓除了實際的使用功能外,有藝術美感嗎?美在哪裡呢?
  • 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城市建築(當今聚焦)
    特色和個性是建築品位、建築水平的重要體現。不同風格的建築形成城市的特色,代表城市的品質與形象。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城市建築得到長足發展,但也存在一些認識與實踐誤區,「千城一面」就是一個突出問題。「千城一面」使城市建築喪失了特色和個性,與城市建築現代化的價值取向不相吻合,是亟待改變的城市景象。
  • 王建國:城市與建築風貌中的「大同小異」與「和而不同」
    所謂的城市與建築風貌,就是一座城市在人的感知層面上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形態表徵。我認為,城市與建築風貌可以從「風」和「貌」二個維度加以認識。「風」者,即風土、風物、風情,由人文、歷史、習俗等構成的一種氣場和氛圍;「貌」者,可以感知,得以外顯,具有訴諸視覺整體環境的可識別性。兩者疊加,就展現出一種顯性層次,就呈現為地域氣候、地理環境、文化傳承、歷史習俗等在空間上的綜合表達。一座城市與建築的風貌特色是由許多代人共同創造的,每一代人創造的公共空間和建築精華都會凝凍在一座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是拼貼,是積澱,有梯度,有層級,而並非一成不變。
  • 開州漢豐湖怎麼做好文旅融合 文化專家這樣支招
    人民網重慶9月21日電 如何打好漢豐湖這張「天然牌」,做好開州文旅融合發展?9月20日,「中國漢豐湖,三峽新生活」漢豐湖區域文旅融合發展專家研討會在開州舉行,30餘位文化專家走進開州暢所欲言,提出金點子,為開州漢豐湖的文旅融合支招。
  •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與建築風貌中的「大同小異」與「和而不同」
    所謂的城市與建築風貌,就是一座城市在人的感知層面上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形態表徵。我認為,城市與建築風貌可以從「風」和「貌」二個維度加以認識。「風」者,即風土、風物、風情,由人文、歷史、習俗等構成的一種氣場和氛圍;「貌」者,可以感知,得以外顯,具有訴諸視覺整體環境的可識別性。
  • 旅遊專家論道重慶最亮眼「空中不夜城」觀景平臺
    新華網重慶12月18日電 夜晚的重慶,從不缺少故事。  重慶,一座山水之城、一座魔幻3D城市,一座充滿時尚、文化和藝術氣息的城市。這樣的城市是獨特的,帶著千與千尋夢幻街景的唯美畫風,擁有著堪稱一絕的霸道夜景,相比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氣勢磅礴中不乏人間煙火氣,沒有領略過重慶的夜景絕對是人生一大遺憾。
  • 評論:「傳統風貌建築」應該如何保護
    評論:「傳統風貌建築」應該如何保護 2015-11-02 14:20:57然則,被通過的條例,剔除了「傳統風貌建築」的保護條則,這一動作,令長期關注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問題的學界專家學者倍感茫然。  據負責解釋的市人大法制委負責人表示,剔除有關條則,主要是因為上位法沒有依據。言下之意,就在於「傳統風貌建築」這個概念,是擴大了上位法的保護對象,會限制房產業權人的權益。
  • ...與城市美學發展論壇舉行,專家獻策——讓重慶夜景燈飾更耀眼奪目
    隨著城市發展,重慶現代夜景更是聞名中外。1月9日,2019重慶(國際)燈光藝術與城市美學發展論壇舉行,眾多專家來渝建言獻策,讓重慶的夜景燈飾更耀眼奪目。山城夜景的主體是建築重慶依山而建、臨水而居,建築結構具有特色。在專家們看來,這是重慶夜景燈飾應該抓住的核心。
  • 突顯歷史建築元素提煉 注重杭州建築特色營造
    不同的地域總有不同的建築特色。在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經歷過滄桑歲月的歷史建築,又能用什麼樣的詞語來概括呢?日前由市城市科學研究會開展的「杭州歷史特色建築研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三吳都會風範、江南水鄉特色、中西交融風格、東方園林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