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婷亭
「 3月緩慢復工,4月發愁缺貨,5、6月船公司減船自保,7月漲價求生存,8月貨櫃短缺,9月爆艙,10月海運價格飛漲,11月爆單甩櫃,12月未知。」
這是流傳在朋友圈的跨境電商物流年終總結。
無疑,2020年的疫情是一場災難,但同時也造就了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異常繁榮。
有數據顯示,今年空運價格是往年同期的2倍,海運價格是往年同期的3倍;中歐卡航倍受關注;國內快遞、保險、銀行等直接入場;還掀起了一波融資熱潮。
在魔幻的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相信跨境電商物流從業者們都有一些感慨。
本文將結合由易倉科技、跨境眼、搜航網聯合舉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大會」中部分演講嘉賓的分享內容,盤點2020年跨境電商物流的五大關鍵詞。
01資源
「誰掌握資源,誰就掌握成功。」這句話一直流傳在跨境電商物流圈,在今年尤其深刻。今年的疫情雖造就了一波紅利,但也揭露了整個行業最大的短板——運力不足。直到如今跨境電商物流的的壓力還沒有得到解決。
「跨境電商物流,在疫情前期更多是市場端的較量,拼的是價格;但是疫情後期,大家都在拼上遊資源、拼海外資源的可控力度。拼誰能有更好的通關渠道,更好的海外倉儲布局,最後1公裡有哪些可控的資源等,這些都決定這這個企業在前端獲客上的競爭力。」跨境電商物流百曉生王永強在大會上表示。
另一方面,國內端的航空艙位、鐵路的資源,海運的柜子,還有中歐卡車的車輛資源,包括快遞帳號等也是電商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今年應該有大量跨境物流企業從原來單一的隨行就市的銷售運營模式,已經開始紛紛轉型為資源結合型的運營模式。」佳成國際華南區總經理白敏說。
但也有不少人擔心,今年對車隊、倉庫等重資產的投入,在疫情結束後可能會成為包袱,這個行業會進入「內卷」。
02資本
回顧2020年跨境電商物流的融資事件:
*內容來自網絡公開信息,跨境眼整理
資本的青睞一方面說明了跨境電商物流行業整體向好的趨勢,另一方面大量的資本入場意味著行業將加速洗牌,進入」龍頭之爭」。拿到融資的物流企業可以去整合上下遊供應鏈,也能去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或是引進高端人才。規模效應將會逐漸凸顯,頭部優勢會越來越大。
正如白敏在本次大會的圓桌論壇上所言,「通過資本的注入,佳成國際布局了中東等新市場,同時還加大了自動化硬體設備的投入,以及高端人才的引進。可以說,資本的注入促進了佳成國際內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推進公司快速發展。」
那麼,什麼樣的企業更受資本的青睞?
《跨境眼觀察》在此前發布的專訪隱山資本張之晨:長期主義者更值得投資、跨境物流的命脈在海外一文,點擊查看詳細解析。
03中歐卡航
中歐卡航,因為較為穩定的時效和低價格在今年倍受關注,並迅速佔領部分市場。九方通遜的創始人陳儉在演講中也提到,中歐卡車的數量比2019年增長了超過一倍,且預測2021仍持續高增長。
其迅猛的增長,一方面作為補充運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空運、中歐班列運力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折射出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已有大量的後來者湧入,這批後來者們正在搶佔新的賽道或產品,進一步加大行業競爭。
*圖片來自九方通遜創始人陳儉分享PPT
但也正因為當大量競爭被引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資源利用率在激烈的競爭中才會被不斷優化,這個行業才會逐漸變得成熟。
此外,在喀什疫情的影響下,中歐卡航也正面臨一次大挑戰——堵塞在口岸。未來將會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
04海外倉
今年無疑是海外倉最火熱的一年。從3月份亞馬遜宣布FBA限制入倉後,海外倉成了眾多賣家快速補貨的選擇。但需要思考的是:等到疫情結束,或是亞馬遜FBA倉庫恢復正常後,海外倉的需求是否會有所回落?
「在明後年賣家對海外倉還會有更大的需求,即便是小件產品也需要在海外倉暫存。」四海商舟的創始人周寧在大會上表示。
其原因在於很多賣家將大量貨物存儲於亞馬遜倉庫,導致倉庫的周轉率較低。從2019年開始亞馬遜已經在放慢了建倉的腳步,並且在有意控制大件產品的入庫數量以提高倉庫周轉率。所以,將會有更多的賣家將貨物存儲在海外倉,以用於快速補貨到FBA倉。
同時,亞馬遜的SFP計劃也在促使更多的賣家使用海外倉。「明年對於大件賣家來說很重要的機會是SFP,華東的中大件賣家都在用這個項目。」周寧說。
亞馬遜SFP,是Seller Fulfilled Prime (SFP)。有資格加入SFP的賣家,可以將商品存儲在自己的倉庫中(需要符合某類標準),然後就可以將產品配送給Prime會員並獲得Prime標誌。
05合規化
今年關於日本海關逆算、歐盟VAT改革、出臺9610等海關監管代碼等政策消息不絕於耳。
此前《跨境眼觀察》也發布了關於日本海關逆算的文章,零關稅≠不逆算!RCEP協定下,跨境電商日本市場的喜與憂
這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陸續出臺監管,助推了跨境電商物流合規化。
一方面,我國海關總署已經增列了1210(跨境電商保稅倉進口零售)、9610(跨境電商B2C出口)、9710(跨境電商B2B出口)、9810(跨境電商B2B出口海外倉)等適用於跨境電商進出口的監控代碼,以規範跨境電商進出口行為,同時給予清關的便利性,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國外的進口關務、稅務和法務也在陸續完善,包括日本海關逆算、歐洲VAT改革、電商平臺代扣代繳VAT等政策陸續出臺,讓跨境電商物流的「灰色地帶」不斷被擠壓。
結語
中信證券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前B2C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的景氣度和行業競爭格局,類似於10年前的國內快遞行業。那麼,跨境電商物流行業能否複製國內快遞市場的「黃金十年」?
答案尚不得知,但可以預見的是,跨境電商物流的「春風」將繼續吹。
在此環境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們需要抽絲剝繭地看清楚,哪些是霧霾,哪些是辰光。
*本文由 跨境眼觀察 原創出品,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