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為少見的清代皇宮冰箱與空調,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珍寶

2021-01-21 走遍世界博物館

作者:M·辰

#瀋陽故宮篇-2#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伊朗、中國一直走到歐洲系列的俄羅斯以及亞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現在,中國篇之——瀋陽故宮篇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

(本文圖片由M·辰、色影拍攝,版權所有)

瀋陽故宮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始建自努爾哈赤時期,建成於皇太極時期,康熙、乾隆時期又曾多次擴建修繕,是清朝在關外時期營造的龐大宮殿建築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

今天,咱們就來見識一下清乾隆時期在瀋陽故宮所使用的冰箱(空調):

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

現代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冰箱,但在清代冰箱則是一件極為稀缺的奢侈品,在全國範圍內也只有皇宮和少數王侯權貴家中才能擁有。目前,據說是僅存的兩件掐絲琺瑯冰箱分別珍藏在北京故宮與瀋陽故宮博物院中。上圖即為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乾隆時期的冰箱。

(註:本文圖片所示器物皆為瀋陽故宮博物院藏「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不再復注)

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為乾隆皇宮宮廷儲物器。冰箱呈木鬥狀,上下口均為正方形;器身飾兩圈銅鎏金箍、四如意雲頭形銅提環;箱表面均為藍底纏枝寶相花紋;底部為淺藍色地滿飾雲朵紋,其上飾有一條黃色五爪盤龍(綠色鬚髮),身側繞彩雲,中央楷書「乾隆年制」方框款(底部因擺放原因其紋飾不可見)。

該冰箱內側為錫板材質,內加隔層木板,附方形底座,表面雕飾花卉紋,四足雕飾獅面紋(擺放原因,內側不可見)。

掐絲琺瑯冰箱局部細節:寶相花紋。(寶相花,傳統吉祥紋飾之一。是吉祥三寶:寶相花、搖錢樹、聚寶盆三寶之一,常用來做裝飾紋飾,寓意吉祥)

冰箱是清宮中專門用來保存或冰鎮食物、瓜果或飲料的器物。使用時先在箱體內放上天然冰塊,再將食物、瓜果和飲品放在冰上冰鎮。由於冰箱製作成本較高,因此能享用它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宮廷或王侯貴族家中才有可能使用,故而清代冰箱極為少見。

上圖為「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的蓋子,它由兩片組成,可摺疊、可拆分;一塊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塊為活板,使用時可取下。

可拆分和摺疊的冰箱蓋。

冰箱蓋蓋面上的藍地纏枝花卉紋。

冰箱蓋的蓋面上有兩個鏤空的團壽紋孔。冬天時,食物放在冰箱裡,團壽紋孔可以起到散氣通風的作用;夏天時,此冰箱還可以做空調使用,冰箱裡的冷氣通過團壽紋孔散發到室內可降低室內溫度,既節能又環保,一舉兩得,一物兩用。清代皇上也真是會享受。

本文冰箱更多細節敬請移步視頻觀看。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百家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相關焦點

  • 【觀展記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
    展覽名稱: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時間:2020年12月31日—2021年3月底主辦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館關鍵詞>:瀋陽故宮、清代宮廷、皇家精品具體位置:館內北4展廳日期:2021年1月24日本次觀展用時:1小時「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瀋陽故宮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大型展覽。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開展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講述了清王朝開創者奠基創業的矢志初心,康乾嘉道恭貯聖物、以敬法祖的虔誠告慰,向韓國民眾直觀的展示清代文物從清初的實用性轉至盛世的藝術性。展覽通過歷史與文物相結合的方式,介紹大清王朝從崛起至興盛的發展過程,以及盛京皇宮自清王朝的重要歷史地位,帶領韓國民眾探尋滿族皇室的龍興之路。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博物館開展
    中國網12月13日訊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
  • 瀋陽故宮「擺駕」國博 邀你飽覽宮廷珍寶
    走進「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序廳,仿佛來到瀋陽故宮大政殿中。大氣、考究的布景和復原陳列將大政殿「搬進」國博展廳,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皇家殿堂的威嚴氣派。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並列為目前中國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博物院是以盛京皇宮為基礎建立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有十分豐富的清代宮廷藝術珍品。
  • 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近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為脈絡,展出瀋陽故宮館藏清代宮廷文物200餘件(套),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為觀眾揭開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神秘面紗
  • 瀋陽故宮:清王朝第一座帝王宮殿建築,珍寶無數、價值連城
    說起瀋陽的旅遊景點,瀋陽故宮是當仁不讓的穩坐第一把交椅,是這座城必去的景點之一。雖然沒有北京故宮的雄偉壯麗,但是作為清入關前的「皇宮」,這裡留存有太多早清時期的故事。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約四百年歷史。故宮內古建築一百多座,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富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
  • 瀋陽故宮簡介
    瀋陽故宮又名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是中國現在保留下來的第2大故宮,它跟北京故宮不相同的是,瀋陽故宮建築具有鮮明的滿族文化特點,瀋陽故宮一共住過3位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努爾哈赤把後金都城從遼陽向南搬到了瀋陽;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則在瀋陽建立了清政權;最後從瀋陽出發進北京紫禁城的,是他的兒子福臨。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1月7日,記者從瀋陽故宮了解到,「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自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來,大受觀眾的歡迎。在為期3個月的展覽期間,將為觀眾揭開中國最後一個皇朝的神秘面紗,展現清代宮廷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最高工藝。
  • 瀋陽故宮博物院19日宣布珍貴文物赴臺灣展出計劃
    新華社瀋陽10月19日電(記者 魏運亨)瀋陽故宮博物院19日對外宣布,經各方商定:明年年底,臺灣歷史博物館將舉辦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清代宮廷繪畫展覽;2011年和2012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舉辦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的有關康熙文物展覽和院藏清代宮廷珠寶展覽。    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日前對臺灣進行了訪問。
  •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它是清代定都瀋陽後至遷都北京前的帝王宮殿,又稱盛京皇宮,與北京故宮並稱為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早在20世紀20年代,瀋陽故宮就被闢為博物館並開放參觀。2019年10月,隨著大清門東側的太廟完成修繕並開放展覽,瀋陽故宮實現100%對公眾開放。作為收藏明清歷史與藝術精品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館以其珍貴的古建築、富有特色的文物藏品吸引著海內外觀眾。
  • 瀋陽故宮的歷史變遷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瀋陽故宮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說起瀋陽故宮,別覺得它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大,就瞧不起它。其實瀋陽的故宮裡不但珍寶數量大,精品也有不少,今天就給各位介紹幾件。
  • 瀋陽故宮博物館五個展覽延期
    3月17日,瀋陽故宮恢復對外開放,線上轉線下,為滿足廣大觀眾的觀展需求,瀋陽故宮博物館館特將「金玉滿堂——瀋陽故宮的奢華典藏」、「館藏珍寶展」、「皇帝賀歲——清宮年事文物特展」、「春色滿園——瀋陽故宮藏清代書畫展」、「盛京禮物——瀋陽故宮迎春文化創意展」五個展覽延期。
  • 點翠和花絲鑲嵌,故宮博物院典藏首飾的靈魂所在
    從故宮的首飾典藏珍品之中,我們能看到清代工藝匠人們對線條動靜的表現能力和對色彩張力的掌控度。清代后妃的首飾是當時民間飾品工藝的集大成者,每一件必定是精雕細琢,即便以現代人的審美看來,依舊是美不勝收。在故宮博物院之中,花絲工藝品不佔少數,美輪美奐,工匠們的製作工藝已經是登峰造極。其實花絲鑲嵌這門工藝早在3000年前已經在中國出現,我國剛發現的最早的花絲飾品文物是在商周時期,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於明清兩代發展到鼎盛時期。
  • 故宮博物院,典藏清代珍品錫器!還是第一次見到!
    桃式倒流錫壺,清代。通高12.9釐米。故宮博物院藏。壺錫質。壺體為碩大的桃形,流、柄均作桃枝狀,壺底有圓口。腹部一面刻有詩句:「武陵如可問,載酒任怡情。」另一面刻:「一枝嬌欲助」及「王勝萬制」名款。故宮博物院藏。此杯外體為錫質,方鬥形,白玉柄,內裡為江蘇宜興紫砂掛藍釉。錫套上刻有「願持此鬥浥酒漿,黃姑織女同飛觴」詩句及「戊子蒲夏石梅作」款。「戊子」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石梅」即清代著名的錫器製作者朱堅。錫刻詩句鼓式溫壺,清代。高11.9釐米、口徑7釐米、底徑6.3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 三個皇帝分期建造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提起故宮,大多數人會想到北京那座氣勢恢宏的明清皇家宮殿。而在遼寧瀋陽,也有一座故宮。它是清代定都瀋陽後至遷都北京前的帝王宮殿,又稱盛京皇宮,與北京故宮並稱為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早在20世紀20年代,瀋陽故宮就被闢為博物館並開放參觀。
  • 清代宮廷珍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開幕以來受到觀眾熱捧。該展通過「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五個單元,集中展示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同時還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圖片來源:ic photo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開幕以來受到觀眾熱捧。
  • 2021開年大展:230多件珍寶亮相,還原清宮生活
    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北京 國家博物館 北4展廳//免費,需提前預約/杏黃紗平金彩繡金龍單袍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等級的森嚴彰顯在器物上,無不透露著清代皇權的威嚴及其背後的政治權力與秩序。下圖這個大箱子,就是乾隆時期的「冰箱」。裡面有錫板和木板,先放上冰塊,再將瓜果飲料放在冰上。這個冰箱製作成本很高,現存的比較少見。
  •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它是清代定都瀋陽後至遷都北京前的帝王宮殿,又稱盛京皇宮,與北京故宮並稱為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早在20世紀20年代,瀋陽故宮就被闢為博物館並開放參觀。2019年10月,隨著大清門東側的太廟完成修繕並開放展覽,瀋陽故宮實現100%對公眾開放。
  • 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品一品臺北的故宮和北京故宮有何區別?
    清朝的紫荊城如何變成故宮?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