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月月下訪解民憂

2020-12-16 南通網

如皋丁堰鎮鞠莊社區居民婁建女兒車禍、孫子突發白血病,家庭陷入困境,在家門口的「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接訪日反映後,享受到了慈善救助和大病醫療救助。

四川人楊琴,19歲嫁到江安鎮周莊社區,一直沒有戶口。今年8月10日,同樣在家門口的「兩代表一委員」接訪日和盤託出,當月底拿到了身份證。

九華鎮六甲村、馬橋村的村道上,線柱雜亂,影響車輛出行,村民在「兩代表一委員」接訪日說了一下,相關責任單位立即奔赴現場拿出整治措施,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奔著問題去,盯住難題攻,去年10月,如皋啟動「兩代表一委員」接待日以來,1006名「兩代表一委員」每月10日走進347個村(社區),當面聽訴求,現場會辦,累計解決民生問題2072個,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書記市長奔著問題去

「我們老兩口都是病罐子,我有嚴重的心臟病,老伴是退役軍人,身體也一直不好,家中的平房二三十年沒有維修過,早已破敗不堪。」7月10日,如皋市委書記張建華來到城北街道雙龍社區「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聽取民意,得知2組76歲戴廣秀老兩口陷入困境,當場叮囑雙龍社區、城北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一起發力,儘快幫老兩口修繕房屋。

「張書記接訪一結束,我們就召集施工隊技術員一起趕到戴廣秀家裡察看危房,迅速籌集了萬餘元,幫助該戶實施安居工程。」雙龍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兆青告訴記者。

「現在社區門前村道寬敞了,兩邊也有了綠化,但交通事故也多了。」聽到社區居民張賢如的反映,張建華當場要求相關部門摸清事故易發原因,在適當的位置樹立交通警示牌、安裝減速帶,確保老百姓有一個安全的出行環境。不久,雙龍社區村道上立起了交通警示牌,4個道口上安裝了減速帶。

「老百姓反映的問題,無論大小,一定要認真對待、及時回應,一樁接著一樁向前推進,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就是在這一件件小事的落實中逐步提升的。」張建華每月10日帶頭進社區,帶隊接待,現場解決實際問題,與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一道,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共同架起了黨群、幹群連心橋。

「南門橋市場改造後,原有的停車位變少了,不少商戶將車停放到健康東村小區內,導致小區居民的車子沒處停放……」如皋市委副書記、市長何益軍來到如城街道城南社區,面對健康新村華順物業管理人員曹華林的反映,他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從增加供給、共享資源、加強管理等方面多管齊下,合理規劃、改造設置停車位,緩解小區停車難。得知皋南新村、健康西村小區內的下水道經常塌方、化糞池堵塞,他叮囑相關部門立即解決。

如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道健將「兩代表一委員」接待室搬到長江鎮中心沙社區破損道路的現場,協調相關部門現場會商大修方案,如今,三條道路修繕結束,一座危橋加固到位。

吳窯鎮長莊村菊陽路、長莊東路道路狹窄,破損嚴重,在「兩代表一委員」接待日活動中,如皋市政協主席張元健與相關部門進行協商,拿出解決方案,目前拓寬改造的施工隊已經進場。「村民呼籲道路拓寬工程完工後,加裝路燈,方便村民夜間散步休閒和上下班。」村民郭再軒的心聲得到張元健的支持,經過協商,形成解決方案。

「接待日」變身「實事日」

「接待日變成實事日,沒有了『匯報、研究了再告訴你結果』的扯皮話,有的是馬上辦。」如城街道長巷社區錦繡苑居民丁平激動地說,「15年沒解決的車棚問題,黨代表很快給解決了。」

錦繡苑是1996年建的安置小區,2005年,丁平與其他11戶鄰居共用的車棚,被精神病患者一把火燒了。為了維修,丁平年年跑腿向有關部門反映,由於多種原因,一直得不到解決。江蘇南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公室黨工委副書記、如皋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崔建村來到社區接訪時,詳細了解,當場聯繫如皋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要求儘快解決。 (下轉A2版)

如皋:月月下訪解民憂

(上接A1版)在接待日當天下午,有關部門現場勘察,請來專家制定加固方案,經全體車棚業主的同意後,委託社區對修繕車棚公開招標,挑選技術過硬的維修工程單位施工。得知維修資金缺口大,經如皋工業園區黨委會討論列入民生項目給予補助。目前,60平方米的受損車庫維修到位,12戶居民終於有了久違的車棚。

「兩代表一委員」進村(社區),聽民意,遇到問題不推諉,不扯皮,一錘定音,「能解決的馬上辦」。

「我們4組與7組交界處的排水溝被兩個田塊相鄰的村民推來推去,最終擠沒有了,影響近百畝農作物排澇。」今年4月10日,長江鎮黨代表、鎮黨政辦副主任鄒建斌來到謝樓村接訪,聽到這個村民心急如焚的問題,直奔現場察看,當場拿出解決辦法:「馬上用混凝土澆築,資金我來協調。」村裡隨即組織施工,4月下旬新澆築的排水溝投入使用。

「一到夜裡,村道上經常發生車禍,6組張臺蓮等好幾個婦女騎電動車上下班摔傷了,實施亮化工程迫在眉睫。」「有的十字路口,是交通盲區,經常出現撞車事故。」長江鎮黨代表吳建美聽到範劉村村民的心聲,當場與在座的黨員代表會商主幹道安裝路燈、廣角鏡的經費籌措途徑。

「這兩件事,事關村民安全出行,我捐資3萬元。」「我出2萬元。」黨員張安祥、鄒建安都是創業能人,他們帶頭捐資為民辦實事。當場大家捐資9.3萬元。7月1日,160盞路燈照亮村民回家的路。8月2日,10個廣角鏡開始堅守十字路口,守護村民平安出行。

鎮蒲黃路與郭園村路交叉路口人員流動量大,多次出事故希望安裝攝像頭或警示燈。政協委員李勝馬上與相關部門對接,長江鎮農村工作局局長季愛明和九華交警中隊負責人第一時間到現場查勘,不到一周攝像頭安裝到位。

常態化下訪暖民心

從「背靠背」到「面對面」,訪民情紓民困解民憂,每月10日,1006名「兩代表一委員」走進347個村(社區)接待村民代表,傾聽群眾所思所想,群眾所需所盼解決在一線,在如皋已成常態。

不等群眾來上訪,主動下訪找事做,如皋嘗試通過搭建「兩代表一委員」聯合履職平臺,建立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統一民意表達體系,闖出一條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新路子。

2019年10月,如皋市出臺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建立健全「兩代表一委員」密切聯繫群眾工作機制的試行意見,建立定期接待、分類交辦、承辦反饋、督查考評」四項工作制度,以「提前對接、發布公告、現場接待、會商轉交、匯總上報、分類交辦、事項辦理、結果反饋、辦理評價」閉環工作體系,推動問題高效解決。

「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訪」「一攬子解決」,和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化解難題。如皋強化制度保障,注重結果運用,激發履職為民內生動力,實行「編號制」臺帳式管理,對辦理進程中事項實行結轉待辦、重點督辦,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辦結一個,「銷號」一個。

目前,如皋「兩代表一委員」下訪接訪已步入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軌道。領導幹部帶頭約訪,訪清了社情、訪出了民意、訪暖了民心,取得了幹部改作風、群眾得實惠、社會更和諧的多重效應。

本報記者 楊新明 本報通訊員 邵亞麗 朱登峰

相關焦點

  • 【媒體聚焦】人民法院報:法官入鄰裡 司法解民憂
    【媒體聚焦】人民法院報:法官入鄰裡 司法解民憂 2020-12-1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警察為人民 不辭千裡解民憂
    人民警察為人民 不辭千裡解民憂 2020-12-17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急事急辦顯真情 綠色通道解民憂
    急事急辦顯真情 綠色通道解民憂 2021-01-04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戴啟遠深入社區開展「淮北夜話解民憂」活動
    戴啟遠在開展「淮北夜話解民憂」活動時指出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記在心上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7月24日晚,市委副書記、市長戴啟遠深入相山區東街道民生社區,開展「淮北夜話解民憂」活動,聽取居民代表對市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現場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 太原網民「有話說」,政府部門及時解民憂!
    太原網民「有話說」,政府部門及時解民憂!1月8日11時53分,王振宏通過市委網信辦的「網民有話說」網絡問政平臺,反映了家中暖氣不熱的問題。 他寫道:「去年12月以來,家裡暖氣就是溫的,鄰居家的室內溫度基本也都在15℃左右,在家穿棉衣也不覺得暖和。兩次寒潮天氣來時,很多人家裡都使用電暖氣、空調來取暖,不少老人、小孩凍感冒了,廚房水管凍住不能出水……希望政府部門能督促城北熱力公司,讓我們也能溫暖過冬。」 令王振宏沒想到的是,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 地暖外機運轉噪音擾民 多方協商移機解民憂
    地暖外機運轉噪音擾民 多方協商移機解民憂來源:如東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12-09 09:10 查看數
  • 最美檢察人 | 趙珈:嫩肩挑重擔,用心解民憂
    最美檢察人 | 趙珈:嫩肩挑重擔,用心解民憂 2020-09-14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皋董小宛的傳說
    南通旅遊如皋著名景點水繪園是江南才子冒闢疆與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住所,而董小宛不僅多才多藝,與如皋也有著不解之緣。​​董小宛在(如皋旅遊)如皋城裡的豔月樓定居之後,只因自己體弱多病,不惜代價求醫訪藥,以至連定慧寺的老和尚也成了她醫病的祖師了。這年春季三月,小宛病體有了好轉,恰逢老和尚八十壽誕,冒闢疆預先把這件事告訴了她。董小宛想畫一幅畫送給老和尚作壽以表達謝意。
  • 玉屏法院迅速掀起「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熱潮
    玉屏法院迅速掀起「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熱潮 2020-12-18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柏廬•如皋•女人
    ·女人 前不久做一套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選文是《書如皋二烈士事》。 一是因為如皋。 我一向親近如皋。我是李堡人,李堡自古屬於如皋。一九四九年之後政區調整,劃歸海安。李堡名人李漁、李昌鈺等等均見載於如皋縣誌。我嶽父的族兄許家屯,所做傳記裡也自稱如皋人。李堡人口音和如皋城裡人極其相似,而跟海安鎮上人卻差異頗大。當初去南通進修,晚上去教室自修,一張嘴,馬上有如皋人過來搭訕,問我如皋哪裡的。
  • 三橋街道桃園北路東社區:小網格大作用 暖人心解民憂
    三橋街道桃園北路東社區:小網格大作用 暖人心解民憂 2020-03-02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皋年鑑:大事記_2010版_如皋年鑑_專輯_資料頻道_中共如皋市委...
    如皋港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月2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宣布如皋港一類口岸自2009年3月2日起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新世紀首家被國務院批准在縣(市)級設立的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標誌著如皋市經過五年沿江大開發,昂首邁入大港時代。如皋港曾於2006年1月,經交通部批准臨時對外開放。此後3年間,如皋港先後歷經6輪「臨時開放」。
  •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柳蔭街社區:社區治理解民憂
    2019年10月8日,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到柳蔭街社區調研,與社區居民和駐區部隊戰士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在柳蔭街社區黨委的引領下,還活躍著一支成立10餘年的便民服務隊。這支隊伍不論寒冬酷暑,十餘年如一日地開展志願服務,將幫扶社區孤寡老人、困難群體視為責任。
  • 如皋:別有「鹹」味如皋鄉愁
    圖 // 通揚運河(前身為漢代邗溝)古代如皋濱江臨海,茫茫的海水和廣闊的灘涂草蕩,為「煮海水製鹽」提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長達兩千多年的煮鹽史,如皋鹽業日益繁榮和昌盛,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讓如皋揚名海內。
  • 如皋大事記(2010)_大事記_資料頻道_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工程2009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11年4月前全面竣工,旨在實現長江與內河運輸對接,包括新建如皋港水利樞紐和戴案閘;拓寬沿江公路橋下遊段如皋港引河,形成3000~5000噸級港池5300米,拓寬頭案河下遊段戴案河,形成500~1000噸級港池3200米,疏浚四號港、頭案河;拆除原如皋港閘、二案提水站、向陽閘,重建交通等基礎設施。
  • 江蘇如皋香腸,是如皋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江蘇南通,如皋人曬臘肉香腸可是個很壯觀的事,每年冬至過後,幾乎各家各戶的窗戶上,曬衣架上都是掛的各種醃製年貨。如皋人過年的準備大都是從灌香腸開始的。冬至一過就有人家陸陸續續灌起了香腸,而進入臘月,家家戶戶便掀起了灌香腸的熱潮。屋簷下、天井裡、陽臺上掛著一排排的香腸成了城鄉一道靚麗的風景,預示過年的日子快要到來了。
  • 護安全、保穩定、創滿意|入戶問民需 用心解民憂
    帶著問題「精準訪」「張奶奶,高層住的還習慣嗎?生活中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們幫您協調解決的?」「朱警官,這事您可得幫幫忙!隔壁鄰居家裡養了一隻狗,有時候夜裡會亂叫,我們老年人歲數大了,睡眠不好,吵醒了就很難睡得著了。」「張奶奶,您別擔心,我們這就和物業工作人員一起上門勸導,一定幫您把問題解決了!」
  • 國家級如皋經開區:為如皋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提供硬核支撐
    1至9月,全部工業應稅銷售同比增長19.12%、規模工業應稅銷售同比增長20%;服務業應稅銷售同比增長60%;規模工業投入同比增長8.43%;已申報高企36家,完成數居全市之首;新增7家新開業規模工業企業,7家企業首次成功邁入億元企業俱樂部,經濟運行回暖向好……最近,如皋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捷報頻傳。
  • 如皋開發區:為建設「江北最強」提供硬核支撐
    「1至7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銷售額增長1.4%,已連續數月實現正增長!」8月12日,如皋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會議舉行當日,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外貿出口企業——南通榮威娛樂用品公司,發布最新業績報告,總經理王海青在會議期間第一時間分享了這一喜訊。
  • 寶藏如皋|聽說過如皋村、如皋港和唐代「邊檢」嗎?
    聽說過如皋村、如皋港和唐代「邊檢」嗎?——如皋古運鹽河沿線消失的十個重要古蹟 古運鹽河如皋段自漢代開掘以來, 在物資、人員交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催生了如皋古城及沿線鄉鎮, 留下眾多的歷史人文古蹟, 不過隨著時代和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