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在石庫門裡的鍋貼館子
從早上5點40賣到下午1點
店裡只有3樣東西
牛肉咖喱清湯只要5毛1碗
已經賣了20多年
在這家店,客戶得自己找零
1992年開張的鍋貼館子
在「晉陽裡」石庫門的老房子中,有家1992年開始營業的鍋貼店,每天大清早的就人來人往。只有8個位置的小店,穿戴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飲食店風格的阿姨,一下就讓人想起當年需要拿糧票換鍋貼的情景。
只賣3樣東西
這家開了26年的老店,人均12塊,只賣3樣東西:鍋貼,牛肉湯和牛肉清湯。被大家戲稱為「活化石般活著的上世紀點心鋪」,性價比也很高,鍋貼5元1兩,牛肉清湯竟然只要5毛錢1碗!
早上5點40就營業
點心店就開在惠民路的弄堂裡,大清早地5點40營業,附近居民下樓就可以吃到,還有很多住得比較遠的,特地開著車過來買。
招牌鍋貼5元4個
店裡的招牌就是阿姨現包現做的鍋貼了。鍋底金黃酥脆,個個皮薄汁多,5元錢4個,好吃又實惠,我們當天看到有個小夥子打包了1斤回家.
鍋貼皮薄厚適中,很有嚼勁,內裡的肉餡很嫩,會淌汁。剛端上桌時可要慢點吃,小心燙嘴。
阿姨們做的鍋貼有點像家裡媽媽自製的味道,清淡可口,微微帶甜,嫌口味不夠重的可以自己到點辣椒蘸一蘸。
堂食用搪瓷盤裝
擔心太膩的話可以澆點醋。這兒的堂食餐盤幾乎都是搪瓷的,醋瓶也是。恍然間有種回到小時候,跟媽媽去逛供銷社的感覺,放眼過去都是搪瓷用品。
一兩鍋貼吃完如果還嫌不夠,可以轉身就問阿姨再拿一份,這兒的鍋貼,管夠。
3分鐘1鍋,1鍋50來個
和外面用機器做出來的鍋貼不同,他家從麵皮到肉餡,都是幾位阿姨手工做出來的,調味料都跟二十幾年前一樣,保管是正宗的老上海味道。
喏,連麵皮都是用木製擀麵杖擀出來的。
每個人得做幾份工作
我們去的那天,店裡有3位阿姨,每個人都忙得不行,負責煎鍋貼的阿姨順帶上菜,給大伙兒端牛肉湯的阿姨是和面的...不過阿姨們手腳麻利,做得有條不紊。
等我們回過神來,就看到案板上整整齊齊地碼了一排排的鍋貼,大小均勻,強迫症看了表示阿姨的手可真巧。
「唰唰唰」地拎起4,5個放到鍋裡,阿姨一次能煎50來個,白白胖胖的鍋貼放進去,等3分鐘後掀蓋子的時候可就變得金燦燦香噴噴的了!
牛肉清湯只要5毛1碗
吃鍋貼的時候,強烈推薦加一份牛肉湯。用搪瓷大碗裝著,上面撒滿了蔥花,老上海人嘗過就知道,這才是上世紀的正宗本幫口味!
湯分為牛肉湯和清湯兩種,區別是裡面有沒有牛肉,最貴的那一碗也只要3塊錢,而牛肉清湯連1塊錢都不要,想問問5毛錢還能在上海買到什麼?
很多人喝過後會說咖喱味重,這喝得其實就是個情懷。上個世紀物質匱乏,吃點鮮肉鍋貼已經很奢侈了,一般會輔佐配5分錢1碗的豬骨吊的白湯或者牛骨吊的咖喱湯,能更好地襯託出鍋貼的噴香濃鬱。
其實牛肉湯中的牛肉還是不少的,一勺子下去能舀個4,5片上來。
私心表示還是很喜歡咖喱清湯,喝到最後咖喱粉會沉下去,開開心心攪勻照樣喝個底朝天,5毛一份的配湯,還能順便回味下小時候,已經很滿足了。
在這裡,顧客可以自己找零
點了幾份點心後,我們和阿姨聊天,她說自己以前是國營點心店的員工,每個月薪水不少,但是他覺得賣點心不配湯很不爽,所以就自己出來幹了,第一天營業額7塊,第二天140塊.到今天越來越多人的特地跑過來吃,聽到大家吃完說一句「好吃」,她就覺得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而店裡的其他幾位阿姨也和她年紀相仿,大家一起搭配著幹活也好幾年了。店鋪小小的不大,但是一切準備工作都在這兒進行,你能親眼看到剁餡和擀麵,無比懷念的市井氣息。
這兒的很多都是老客,很自然地把錢放進搪瓷杯裡,再自己找零,阿姨看都不會看一眼,這種店家和顧客之間的信任度讓人覺得很是溫馨。
也有客人偶爾會和阿姨聊幾句,問道虹口北外灘在發展,最近惠民路一直在拆,這兒會不會被影響,阿姨笑著說自己也不知道,能營業到什麼時候就營業到什麼時候吧~所以要去打卡的可趕緊嘍!
攝影丨奶黃包
作者丨酒葫蘆
1、店裡位置較少,只有8個座位,可以選擇打包帶走
2、店門口不可以停車哦,可以停在前面的遠洋賓館,20元/天
3、5毛錢一碗的牛肉清湯裡是沒有牛肉的!沒有肉!沒有肉!
店名:為民點心店
地址:惠民路62號
營業時間: 5:40-13:00
價格:12塊
你有沒有來過這家店,留言和我說說你跟這家店的故事吧~
微信公眾號要改版啦!
如果不想錯過小分隊每天的美食分享
請把我們設置為「星標」哦~
戳這看:果汁串串來了,店裡男女不平等
戳這看:39元換和牛暢吃的店,1個包間8道門
戳這看:雙層海鮮寶塔飯,1碗有10種口味
戳這,看比出省還方便的境外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