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12月4日下午,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在海埂會堂召開「COP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林草局、中科院昆明分院就COP15雲南省籌備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等相關工作進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介紹,雲南地處中國西南,屬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南接中南半島,擁有除海洋、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是中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核心和交匯區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是中國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林草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具體體現為4個率先和3個創新。
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
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2010年,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十三五」以來,全省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從2000年的14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數量增長約2倍,在雲南省越冬黑頸鶴從1996年的16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
率先在全國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
為有效解決野生動物肇事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等問題,1993年雲南在全國率先建立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制度。2010年率先啟動了野生動物公眾責任保險試點,引入商業保險模式,完善補償機制,並於2014年實現了省域全覆蓋。2014年以來,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群眾損失。
率先在全國開展國家公園新型保護模式探索
1996年,雲南率先在全國開展了國家公園新型自然保護地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實踐。頒布了中國大陸首部國家公園地方法規《雲南省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出臺了中國大陸第一批國家公園管理政策與建設標準,形成了國家公園建設的雲南模式,貢獻了雲南智慧。香格裡拉普達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保護好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統籌發揮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率先在全國理順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
雲南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雲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將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分別明確為正處級和副處級,人員經費統一納入轉移支付預算。2015年底,省編委逐一批覆了林業系統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和編制,全省新增44個處級機構、1425個省級編制,切實理順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夯實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
創新開展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
雲南邊境線長4060公裡,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為切實維護好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2006年以來,雲南加強與寮國、緬甸、越南等毗鄰國家聯合開展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了面積約20萬公頃的「中國西雙版納—寮國北部三省跨邊境聯合保護區域」;舉辦了「中緬森林資源保護與社區發展論壇」「中緬邊境北段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研討會」「中緬林業合作組第一次磋商」;與越南籤署了邊境林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合作協議;加強與泰國、柬埔寨合作共享。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瀾湄合作」新亮點。
創新開展林業科技「雙十行動」
以熱帶雨林、乾熱河谷、高原沼澤溼地等10個重要生態系統和雲南松、思茅松、沉香等10個重要樹種為重點,出臺「雙十行動」林業科技專項規劃,科學開展保護和利用。建立了15個森林、溼地、荒漠、草原等生態系統定位站。「十三五」以來,列入國家林草局成果管理庫科研成果160個,30餘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項,推廣林業優良品種和技術234項,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33個,「雲南核桃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成果獲2018年度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創新建立較為完備的林業種質資源保存體系
為促進雲南林草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目前,已建立各類林木種子生產基地5551個、82.8萬畝。建成國家和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8個。建成重點種質資源庫16個,收集鄉土樹種800餘種、近萬份,初步建成了雲南特色鄉土樹種保障性苗圃體系。審(認)定林木良種810個,審查授予註冊登記植物新品種581件。收集核桃種質資源2005份,建成了全球保存深紋核桃種質資源數量最多的基因庫。建立了鎮沅千家寨、雙江勐庫等13處野生茶樹和古茶樹種質資源原生境保護區和保護點。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持續增加,國家種質勐海茶樹分圃已成為中國大葉茶種質資源保存的重要基地和世界大葉茶樹資源保存數量最多的資源圃。
下一步,全省林草系統將堅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生態安全大局,守好生物多樣性寶庫,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態資源,弘揚生態文化,展現生態文明,共享生態福祉,推動綠色發展,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掌上春城記者:孫吉祥
責編:黃璐
編審:吳晨萍
終審:錢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