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並不是京都嵐山名氣最大的寺院,卻是遊客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寺院裡有嵐山最讓人留連的紅葉秋色,有人說它是「伏在山坡上的美人」。
深秋初冬到京都嵐山,尋了一處民宿住下,打算找一二處景美的地。和民宿老闆簡單交流,推薦我們去常寂光寺,一個適合拍照的地方。而我們到了卻發現這不僅僅適合拍照,色彩斑斕讓人醉心。
常寂光寺是京都嵯峨野的日蓮宗的佛教寺院,原是平安時代的貴族藤原定家的私人山莊「時雨亭」,後在十六世紀末改為佛教寺廟。「常寂光」出自佛典,意為阿彌陀佛所居的淨土,乃是佛教的理想境地。
寺院坐落在小倉山麓,從它的名字可以想像閒時的這裡應該是一處靜謐修心之地。燦爛的紅葉季,這裡當然成了另一番熱鬧景象。
從嵐山的住處徒步而行,途中經過一篇茂盛的竹林,許多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據說嵐山嵯峨野竹林還是京都知名的景點之一,電影《臥虎藏龍》曾經在這裡拍攝取景。
嵐山的寺廟和神社極多,但是隨著人流便能找到賞楓葉的最佳之所—— 常寂光寺 。
山門在山腳處,牌匾上寫著「常寂光寺」,樸實無華,淺淺地隔開了將寺內的景色和外面的世界。門口正對著有一棵古老高大的楓樹,葉子的顏色從淺黃漸變至緋紅,藍天下的映襯下,好不鮮豔。
山門正對著仁王門,仁王門建於公元十七世紀,是寺內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厚重的茅葺屋頂已有青苔覆蓋。 沿著參道前行,山腳溫度稍高,兩旁的葉子並未轉紅,人們的注意力早被仁王門後的斑斕色彩所吸引,匆匆掠過。
穿過仁王門拾階而上,兩旁的楓樹依山而上,高大茂盛,層林盡染,葉子的顏色也變得豐富,金黃的、橙紅色的、殷紅的。目及之處都是遮天蔽日的紅葉,小小的石階步道到處都是邁不動腳步往上走的遊人,每走一步都會發現更美的景象。
本堂旁的鐘樓設有休息處,這裡被紅葉包圍,在此處休息賞景。
陽光下,樹影斑駁,大部分人被各種紅色黃色的楓葉牢牢抓住,無暇其他。我們閒逛發現有一處竹林,間隔著些紅葉,光線剛好落在紅葉上,像極了油畫。
沿著石坂往上,可到達日本文化財產之一的多寶塔,這裡是寺院的高處,旁邊設有展望臺可以遠眺京都市。
在賞楓時節,寺院將上山和下山的路分開。往下走的路上楓葉同樣色彩豔麗,一路上總忍不住回頭看,生怕看漏了風景,戀戀不捨。
意外發現青苔之美,苔蘚像地毯一般鋪滿山坡,厚厚一層,甚至建築物也是青苔,綠色襯著紅色黃色,恰到好處。後來才知道,這裡的青苔養得很好,也是特色之一。
常寂光寺平時並未列入嵐山名所,卻是京都賞楓十大名所之一。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初,是最佳的觀賞季,最可怕的就是洶湧人潮。
賞楓時節,遊人絡繹不絕,原來幽靜的寺院也變得熱鬧,快門聲、驚嘆聲不絕於耳。
有些人會成為遮擋風光的障礙,有些人卻成了別人鏡頭裡的風景。
佛語的「常寂光」是佛教是四大樂土之一,也就是最高境界的理想之地,常寂光寺因此得名。
常寂光寺也有429多年的歷史,然而現在卻是秋日裡的人們心中賞楓的理想境地。
如果你不住在嵐山,可以從京都車站出發,搭乘JR嵯峨野線在嵯峨嵐山站下車,或者搭乘嵐電到嵐山站下車,步行15分鐘到達。
在京都車站可以乘坐28路公交車,到嵯峨野小學站下車步行前往大約10分鐘。門票:400日元/人(成人)建議參觀時間:1~2小時開放時間:9:00~17:00。
寺廟每年還預測紅葉的最佳觀賞季,根據最新發布的預測,今年的11月17日到27日是2017年賞紅葉的最好日子,如果去日本京都看紅葉,就不要與常寂光寺擦肩而過 。
寺廟是出家人的修行之所,而楓葉則是凡人遊玩鍾愛之物, 常寂光寺兩者兼具,便成了雅俗共賞的好去處。
行走江湖不忘初心
長按識別作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