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風雅,宋代人怎樣點茶?

2020-12-20 凡星點點說

《知否》小說呢,雖然是古裝現實題材,但的的確確在創作上面,《知否》的導演編劇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年代或者朝代,劇本裡對環境的描寫,還有當時的家庭裡面人去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描寫得非常詳細。

對於《知否》劇本裡面描述的年代,相對來說是比較開明一點的朝代,大家生活也比較幸福,作為劇組的每個演員要表現這些歷史人物,古代人怎麼生活,對於演員來講只能根據史料去猜測,史料裡面寫的這些東西把它加進去可能就會更有生活氣息。

在宋代,貴族階級、文人生活的一些情趣,比如說品香、插花、做茶,打馬球、下棋等等在《知否》這部劇裡,展現得非常淋漓盡致。今天就跟大家細講一下宋代人是如何進行做茶、點茶的。

茶典記載,中國上下幾千年的飲茶習俗,在唐代得以普及,在宋代時達到了鼎盛時期,此時茶葉生產空前發展,飲茶之風極為盛行。不擔王公貴族經常舉行茶宴,皇帝也常以貢茶宴請群臣。在民間,茶也成為了百姓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之一。

宋朝前期,茶以片茶(團、餅)為主,到了後期,散茶取代了片茶,佔據主導地位,在飲茶方式上,除了繼承隋唐時期的煎、煮茶法外,又興起了點茶法。為了評比茶質的優劣和點茶技藝的高低,宋代盛行了「鬥茶」,而點茶法也就是在鬥茶時所用的技法。

那麼,宋代的點茶具體有哪些步驟呢?看過知否的人都知道,盛家五姑娘有一場跟王大娘子的對手戲,戲裡的臺詞是如蘭說「母親能不能跟孔嬤嬤說一聲,以後別再讓我上她的課了,這行禮問答倒還容易些,可是這點茶實在難學,別說茶山水,就是咬盞也咬不起來。」王大娘子回懟道「茶都做不好,你還有臉說難。」足以說明一點,點茶的確是門技術活。

點茶已經是在唐代的煎茶法上面,發展出來的一種更純粹的更加會體會到茶的真味的這樣一種做茶的一個方式。

宋代人如何點茶?先將茶餅碾碎,置茶盞中待用,以壺燒水,微沸初漾時,先在茶葉盞裡注入少量的沸水一點一點的滴入,調成膏狀,然後經過三道七次不等的沸水注入,每次加入以後,左手扶住茶碗,右手握住茶筅,不停得呈一個波形上下的攪動,不急不緩,就會出現一些非常美麗的白色泡沫,即可。

相關焦點

  • 梧韻堂—《知否知否》與宋時點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知否知否》展現了宋朝士大夫的生活,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一個以「雅」文化為主流文化的朝代,人們羨慕「梅妻鶴子」的生活,作詞要雅不俗,連柳三變的詞在當時也被認為太俗。《知否知否》中有宮中的嬤嬤教盛家三姐妹點茶的技藝,明蘭早已看過陸羽的《茶經》,卻藏拙,並且繼續細心聽教,墨蘭的母親一邊抱怨墨蘭笨,一邊卻不動手干著急,如蘭的母親王若弗雖然也責怪如蘭,但卻身體力行教導如蘭
  • 宋人美學:《知否》中出現的點茶茶具,在歷史上到底是怎樣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概算得上是2018底到2019年初最火的電視劇之一了。這部劇以宋代為背景,以盛家庶出的六姑娘盛明蘭為主線人物,講述她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勵志傳奇故事。不僅如此,劇中還原了宋代香道、茶道,花藝等風雅的生活場景。尤其點茶的場景,在《知否》中出鏡的頻率極高。劇中出現的茶器有茶筅、黑釉盞、帶託盞、茶匙、茶磨、湯瓶等等。
  • 知否知否中的點茶,在歷史上到底是怎樣的
    現在電視連續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劇中泡茶的方法和現在不同,講究點茶,劇中明蘭三姐妹跟隨孔嬤嬤學習,其中一項就是學習如何點茶,使用一個類似毛刷的工具先在碗中充分攪拌,再注入熱水。那點茶和現在喝茶方法有何不同?
  • 《鶴唳華亭》:讓觀眾認識了宋代點茶,卻還未能展現風雅全貌
    但若反過來想,把《鶴唳華亭》當做中華文化精粹的科普宣傳,讓大眾乃至全世界認識華夏文明的風雅,這也是一樁美事。正好,我在今年師從「點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學習宋代點茶,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影視劇中的「點茶」。
  • 點茶,焚香,正午陽光的宋朝古裝戲有多精緻?
    有意思的是,《清平樂》的製作班底也是之前製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班底,兩部同樣都是宋朝大戲。其實一直以來,宋朝在我國的歷史上都是一個被低估的朝代。原因是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宋朝十分羸弱,對外戰爭基本上沒有獲得過優勢,被遠在北邊的夏和金壓得喘不過氣,國土面積也一再縮水。
  • 知否知否,宋代點茶原來是這樣的,感受茶文化
    看官宣夫婦的《知否知否》,這對夫妻在劇中也甜的不要不要的,還有一點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裡面有很多喝茶的場景。《知否知否》的時間背景是在宋朝,劇中也準確的刻畫了宋代點茶的情景。這對愛茶的觀眾來說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 知否知否 「點茶」盛於宋代 跟著知否學習點茶技藝
    前不久,在位於漢寧西路258號的葉子故事茶館,一群女性聚在這裡,學習宋代點茶技藝。「關於宋代點茶,在宋徽宗撰寫的《大觀茶論》中就有所提及。經過多年的流傳,這項技藝慢慢衰落,今天我所講解的『七湯點茶法』,是我根據該書的內容一步步還原出來的……」當天,在老師的講解指導下,眾人聚精會神,了解了宋代點茶技藝的由來與方法。
  • 要不是因為《鶴唳華亭》,我可能真的get不到宋人點茶的精緻風雅
    60集的篇幅,數目雖驚人,但看的時候完全不會快進,一方面沒什麼廢話,另一方面服道化十分走心,值得細細揣摩,從瘦金體到流行織物「羅」,尤其是「點茶」的兩場戲,先把茶餅碾成細末,置於茶碗中,倒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再注入沸水,用茶筅攪打,使茶末與水相融,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雪沫乳花浮午盞,宋朝風雅展現地淋漓盡致。
  • 《知否知否》:追完這部劇,我迷上了宋人風雅入骨的生活
    文/羅小可最近由趙麗穎和馮紹峰夫婦主演的古裝劇《知否知否》大火,並在網絡上掀起了大範圍的討論,有關於子女教育的話題,也有婚戀愛情的話題,也有傳統文化的探討。而我卻深深地迷戀上了劇裡宋人風雅入骨的生活。雖然宋朝不及唐朝的雍容華貴,卻是滿載著風雅和清麗。
  • 知否知否應是宋人點茶最為精妙
    電視劇《知否》已經播完了,我也是追著看完的,能看出劇中的服道化非常用心,各花入各眼,我愛茶自無法忽視劇中精美的茶具和良心的茶藝「教學」。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上承唐朝下啟明清,無論是達官貴胄還是文人雅士,亦或是普通民眾,飲茶已經成為宋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以「柴米油鹽醬醋茶」才從宋朝開始傳開。
  • 宋朝穿越指南|宋代點茶法和現代泡茶有多大不同?
    今人泡茶方式與宋代點茶法大相逕庭,具體有什麼區別?如果不小心穿越回宋代,怎樣在文人茶會中偽裝成宋代人?被長期遺忘的宋代點茶法現代人喝茶是散茶撮泡為主,從明代開始的習慣。倒回宋代,飲茶方式就大不相同。▲趙麗穎、馮紹峰主演宋代背景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點茶場景,其中茶盞也使用的仿宋建盞。宋代點茶法的詳細步驟是怎樣操作的?
  • 風雅《知否》,跟著明蘭學點茶焚香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如火如荼的播出,不愛看電視劇的小編也被成功吸引,裡面有諸多宋代閨閣女子的日常生活以及需要掌握的生活雅事:點茶、焚香、插花、掛畫。電視劇在道具以及小細節上非常用心,最大程度上還原當時的情景,使劇情更加豐富,也讓觀眾了解了更多的傳統文化。
  • 《知否》明蘭跟著孔嬤嬤學點茶,現在想喝要去日本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要數《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了讓家裡的女兒們學禮儀,請來了曾在宮裡當差的孔嬤嬤來教課。孔嬤嬤的課並不好學,只是點茶一樣就把如蘭難住了,看了明蘭點茶發現和我們現在的茶道相差甚遠。《知否》的歷史框架是宋朝,宋朝的點茶和現在的喝茶不是一回事。我們現在喝的不管是紅茶綠茶都統稱「散茶」,製作工藝是將新鮮的茶葉進行殺青炒制等工藝,成品是一片一片的,茶道無非是「沏賞聞飲」。在宋朝點茶就複雜多了,宋朝人不經過炒制直接將茶葉製成茶餅,點茶時取下一點磨成粉末,和現在日本的抹茶有幾分類似。
  • 宋代人優雅的極致「點茶」
    本文說的就是宋人追求的極致優雅的點茶生活。宋 劉松年 攆茶圖 軸中國飲茶方法先後經過了唐代烹茶、宋代點茶、明清泡茶以及當代飲茶等幾個發展階段。中國茶史上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宋代點茶在中國茶道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且看宋代點茶步驟(完整版)
    且看宋代人如何飲茶?曠古爍今的宋代點茶法是怎樣的?宋代點茶法的顯著特徵有什麼?宋代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裡,注少量沸水成糊狀,再注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趙麗穎、馮紹峰主演宋代背景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點茶場景筆者現詳解宋代點茶法步驟▼第一步:備器宋代點茶法相比於現代,繁複許多。
  • 知否知否,宋代「文青」必備技能了解一下?
    知否知否,宋代「文青」必備技能了解一下?兩人在熱播電視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中飾演的六姑娘 盛(趙)明(麗)蘭(穎)
  • 《知否》戲中雅韻走進現實 非遺茶百戲再現梅園
    曾取景於無錫梅園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不少人對劇中展示的宋代精緻生活心嚮往之。昨天,作為無錫梅花節的系列活動之一,主題為「宋代四藝」梅花雅集的梅園茶會在古梅奇石圃梅琴書屋布景開幕,再現盛極一時的宋代「四般閒事」。
  • 知否:劇組真考究,宋朝風靡的「點茶」講究太多!難怪不宜累家
    喝茶在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然而把喝茶融入細緻的情節,進行詳細的表現,突出生活情趣和個人品味的,恐怕只有在《知否》一劇中才能體會到吧。因為一次「失禮」,盛老太太便請了宮裡的孔嬤嬤,教授明蘭、如蘭、墨蘭禮儀規矩。
  • 看完《知否》中的點茶,才知道:在宋朝,喝杯茶究竟有多麻煩?
    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其中有一集明蘭三姐妹跟隨著一個從宮裡來的嬤嬤學習,其中有一項卻是點茶。我們卻發現:咦?這茶不是用來泡的嗎?為何宋朝喝茶卻先用給一個類似毛刷工具在碗中充分攪拌,再注入熱水呢?感覺跟日本茶道有些類似啊!
  • 【非遺】一盞泡沫裡的美學盛宴,若蘭點茶茶藝帶你細品留香
    16道極為講究的點茶工序將風雅演繹到極致去年大熱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就還原了宋代點茶掛畫插花以及香篆的場景讓我們得以一睹宋代點茶文化之雅趣現在若蘭點茶茶藝若蘭點茶茶藝是一種傳統煮茶方法於去年成功入選渝北區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若蘭點茶茶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