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韻堂—《知否知否》與宋時點茶

2020-12-18 國際產業網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知否》展現了宋朝士大夫的生活,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一個以「雅」文化為主流文化的朝代,人們羨慕「梅妻鶴子」的生活,作詞要雅不俗,連柳三變的詞在當時也被認為太俗。

一個追求雅文化的時代離不開雅致的生活,茶作為貴族生活的象徵,在茶的選材、衝飲、品茶上都下足了功夫。

《知否知否》中有宮中的嬤嬤教盛家三姐妹點茶的技藝,明蘭早已看過陸羽的《茶經》,卻藏拙,並且繼續細心聽教,墨蘭的母親一邊抱怨墨蘭笨,一邊卻不動手干著急,如蘭的母親王若弗雖然也責怪如蘭,但卻身體力行教導如蘭,三種不同的態度,即是三種人生觀、處世觀,可見茶能養性,亦能識人。

一杯好茶不僅需要好的茶葉,還需要合適的衝泡過程。宋代的點茶技藝是宋代一大文化風貌。如果說唐代的煎茶重於技藝,那麼宋代的點茶更重於意境。

備水是基礎,古代愛風雅,「無根之水最是清淨」,古代的水質沒什麼汙染,口感一定是極好的。

碾茶考研功夫,先用純棉紙包茶,壓碎茶葉,然後入茶碾,迅速碾茶。

點茶是關鍵,宋代鬥茶就是比試誰的茶湯湯花──沫餑在盞面上的時間保持更久,稱為咬盞,宋代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分茶是情趣,點茶完後,要將茶湯分盛入盞,供人飲用,一勺一盞,分茶時行茶藝禮儀,更顯雅趣。不過,茶藝從元朝起逐漸衰落,最後於明代消失。

聖潔高雅、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在宋代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茶類。在唐代,茉莉花茶作為香料茶的身份供士大夫賞玩,在宋朝盛行,明朝末期開始商品化,清朝時被列為貢品。慈禧太后尤為偏愛茉莉花茶,並將其作為禮物贈送給外國使節,茉莉花也一度被稱為是「國花。」

梧韻堂茉莉花茶來自「中國茉莉之鄉」的廣西橫縣,由於天時地利,光照充足,土壤有機含量高,以福建烘青綠茶,作為茶坯,七次窖藏而成,外形條索緊實,白毫顯露、香氣馥鬱,滋味爽口。

梧韻堂傳承宋代點茶注意細節的傳統,設計與推薦最適合茶的衝泡方法。

選用玻璃材質的杯子作為衝茶器具,能夠觀賞到茶葉舒展之態,在茶葉的沉沉浮浮中,感悟人生。

在玻璃杯的三分之一處注水,略微搖晃,待茶充分被水浸溼後,快速倒水。

再次注水至七分滿,三至四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再次續杯一兩次。

五十克茶葉,二百毫升至二百五十毫升水,八十五度的溫度,一杯茶,恰到好處,一本書,便是一下午。

一杯茶、一份愜意,一種態度,恬淡、自然,「雅」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期望,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像茶一樣濃香醇厚,芳香四溢,飲梧韻堂茉莉花茶,過嫻雅安逸人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宋代點茶原來是這樣的,感受茶文化
    看官宣夫婦的《知否知否》,這對夫妻在劇中也甜的不要不要的,還有一點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裡面有很多喝茶的場景。《知否知否》的時間背景是在宋朝,劇中也準確的刻畫了宋代點茶的情景。這對愛茶的觀眾來說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 知否知否 「點茶」盛於宋代 跟著知否學習點茶技藝
    前不久,在位於漢寧西路258號的葉子故事茶館,一群女性聚在這裡,學習宋代點茶技藝。「關於宋代點茶,在宋徽宗撰寫的《大觀茶論》中就有所提及。經過多年的流傳,這項技藝慢慢衰落,今天我所講解的『七湯點茶法』,是我根據該書的內容一步步還原出來的……」當天,在老師的講解指導下,眾人聚精會神,了解了宋代點茶技藝的由來與方法。
  • 《知否》風雅,宋代人怎樣點茶?
    《知否》小說呢,雖然是古裝現實題材,但的的確確在創作上面,《知否》的導演編劇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年代或者朝代,劇本裡對環境的描寫,還有當時的家庭裡面人去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描寫得非常詳細。對於《知否》劇本裡面描述的年代,相對來說是比較開明一點的朝代,大家生活也比較幸福,作為劇組的每個演員要表現這些歷史人物,古代人怎麼生活,對於演員來講只能根據史料去猜測,史料裡面寫的這些東西把它加進去可能就會更有生活氣息。
  • 知否知否應是宋人點茶最為精妙
    電視劇《知否》已經播完了,我也是追著看完的,能看出劇中的服道化非常用心,各花入各眼,我愛茶自無法忽視劇中精美的茶具和良心的茶藝「教學」。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上承唐朝下啟明清,無論是達官貴胄還是文人雅士,亦或是普通民眾,飲茶已經成為宋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以「柴米油鹽醬醋茶」才從宋朝開始傳開。
  • 知否知否中的點茶,在歷史上到底是怎樣的
    現在電視連續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劇中泡茶的方法和現在不同,講究點茶,劇中明蘭三姐妹跟隨孔嬤嬤學習,其中一項就是學習如何點茶,使用一個類似毛刷的工具先在碗中充分攪拌,再注入熱水。那點茶和現在喝茶方法有何不同?
  • 《知否》明蘭跟著孔嬤嬤學點茶,現在想喝要去日本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要數《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了讓家裡的女兒們學禮儀,請來了曾在宮裡當差的孔嬤嬤來教課。孔嬤嬤的課並不好學,只是點茶一樣就把如蘭難住了,看了明蘭點茶發現和我們現在的茶道相差甚遠。《知否》的歷史框架是宋朝,宋朝的點茶和現在的喝茶不是一回事。我們現在喝的不管是紅茶綠茶都統稱「散茶」,製作工藝是將新鮮的茶葉進行殺青炒制等工藝,成品是一片一片的,茶道無非是「沏賞聞飲」。在宋朝點茶就複雜多了,宋朝人不經過炒制直接將茶葉製成茶餅,點茶時取下一點磨成粉末,和現在日本的抹茶有幾分類似。
  • 知否知否,宋代吃貨最愛樊樓
    圖片來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熱門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將於今晚迎來大結局,除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吸引看官外,劇中的插花、刺繡、焚香、稱謂、禮儀、吃食、點茶,也無不透著宋代生活氣息的雅致。
  • 宋人美學:《知否》中出現的點茶茶具,在歷史上到底是怎樣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概算得上是2018底到2019年初最火的電視劇之一了。這部劇以宋代為背景,以盛家庶出的六姑娘盛明蘭為主線人物,講述她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勵志傳奇故事。尤其點茶的場景,在《知否》中出鏡的頻率極高。劇中出現的茶器有茶筅、黑釉盞、帶託盞、茶匙、茶磨、湯瓶等等。這些茶具也有很多流傳下來的宋代時期文物精品,我們一起來對照欣賞下吧!
  • 《知否知否》中的茶道在宋代有多日常?
    宋朝人喝茶,喝的是「點茶」(這個點茶的「點」它是調製茶湯的一種方式)。最近火爆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不管是盛府幾位小姐,還是工於心計的顧家秦大娘子,或者是已經下線的林小娘,無一不精通點茶。
  • 這裡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知否同款點茶、國內版叢林飛躍快來get
    蒙頂山必體驗 2 | 知否知否同款點茶知否知否同款點茶
  • 知否:劇組真考究,宋朝風靡的「點茶」講究太多!難怪不宜累家
    喝茶在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然而把喝茶融入細緻的情節,進行詳細的表現,突出生活情趣和個人品味的,恐怕只有在《知否》一劇中才能體會到吧。因為一次「失禮」,盛老太太便請了宮裡的孔嬤嬤,教授明蘭、如蘭、墨蘭禮儀規矩。
  • 知否知否,宋代「文青」必備技能了解一下?
    知否知否,宋代「文青」必備技能了解一下?兩人在熱播電視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中飾演的六姑娘 盛(趙)明(麗)蘭(穎)
  • 看完《知否》中的點茶,才知道:在宋朝,喝杯茶究竟有多麻煩?
    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其中有一集明蘭三姐妹跟隨著一個從宮裡來的嬤嬤學習,其中有一項卻是點茶。我們卻發現:咦?這茶不是用來泡的嗎?為何宋朝喝茶卻先用給一個類似毛刷工具在碗中充分攪拌,再注入熱水呢?感覺跟日本茶道有些類似啊!
  • 《知否》中,明蘭點的茶,在宋代到底是怎麼點的呢?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千年前,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寫下這千古名句。千年後,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爆紅。該劇以宋代為朝代背景,劇中還原了「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宋代文人雅致「四藝」,給觀眾展示了幾千年前的日常生活場景,尤其是宋代文人雅士的日常——點茶。劇中,盛老太太請來了宮中的孫嬤嬤,教三個孫女規矩和技藝,她們的第一節課程,便是學習點茶,點茶可以說是貫穿了整部劇。
  • 從《知否》看盛明蘭為什麼要學茶道
    《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向我們展現了宋代背景下名門貴胄的日常生活畫面。特色的竹簾、幽靜曲折的花園、亭臺樓閣、色彩鮮麗的衣飾、日常喝茶吃飯用湯,處處良心製作。劇情裡的角色性格分明,在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林噙霜是個妾,她的身份雖不能與正妻同日而語,但是她卻得到了盛府老爺的心。
  • 《知否知否》登錄韓國中華TV,正在熱播,盛明蘭成「國際蘭」!
    而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即將走出國門,登上韓國中華TV,將每晚十點與韓國觀眾見面。回想之前看過的很多韓國的電視劇,《爛漫滿屋》《來自星星的你》可以說韓劇在中國的市場是很大的,然而隨著我們國家的逐漸發展,如今,我們在影視劇方面也是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因此,中國的電視劇也逐漸走出國門 。
  • 看知否,揭秘宋代喝茶的正確方式,舌尖上的美味!
    最近大家心心念念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終於開播,且開播以來熱度一直不減,身邊很多網友都在追,大多網友都稱此劇是良心製作,知否,知否,應是不容錯過的一部好劇,小編也很熱衷於這部劇呢。《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古代社會家庭題材電視劇。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
  • 風雅《知否》,跟著明蘭學點茶焚香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如火如荼的播出,不愛看電視劇的小編也被成功吸引,裡面有諸多宋代閨閣女子的日常生活以及需要掌握的生活雅事:點茶、焚香、插花、掛畫。電視劇在道具以及小細節上非常用心,最大程度上還原當時的情景,使劇情更加豐富,也讓觀眾了解了更多的傳統文化。
  • 《知否知否》:追完這部劇,我迷上了宋人風雅入骨的生活
    文/羅小可最近由趙麗穎和馮紹峰夫婦主演的古裝劇《知否知否》大火,並在網絡上掀起了大範圍的討論,有關於子女教育的話題,也有婚戀愛情的話題,也有傳統文化的探討。而我卻深深地迷戀上了劇裡宋人風雅入骨的生活。雖然宋朝不及唐朝的雍容華貴,卻是滿載著風雅和清麗。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最近各位小夥伴們都被趙麗穎和馮紹峰小兩口飾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給刷了屏了,本身知否這部劇就很好看還有和趙麗穎剛剛完婚有一定的關係吧,小編這幾天也在天天追劇,說真話這是近期看過的製做較為精良的電視連續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