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蚌埠市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9年11月21日
(此件主動公開)
蚌埠市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為落實《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9年—2025年)》(蚌政辦〔2019〕12號)部署要求,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
1。健全工作機制。成立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協調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制定支持產業發展重大政策,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規劃、土地、資金等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落實領導小組議定事項,研究提出支持產業發展政策,健全產業發展推進機制,開展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情況評估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和招商引資、企業發展、產品推廣、要素保障、產業人才等專項工作組。(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制定產業發展考評獎懲制度,每年底制定次年度工作要點任務清單,建立月調度、季度推進、半年督查、年考核工作機制,將考核結果納入單位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目標考核。(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委督查考核辦)
二、加強產業創新能力建設
3。加快創新平臺建設。依託豐原集團、雪郎生物等龍頭企業,加快建成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聚乳酸新材料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依託利夫生物、豐原生化、豐原福泰來等骨幹企業,積極創建工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生物基材料產業規上企業省級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50%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4。強化核心技術攻關。設立生物基材料技術攻關市級專項,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支持豐原集團等龍頭企業和重點院所建立創新聯盟或行業創新平臺,組建蚌埠生物基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每年新獲專利授權40件以上、制定國家/行業標準2件以上、引進科技成果在蚌轉化10件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5。爭創技術標準創新平臺。積極開展切片、纖維、製品等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加快安徽省生物基材料檢測中心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生物基材料製品檢測平臺。積極創建安徽省生物基材料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爭創國家級生物基材料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三、加快擴大產能提升
6。打造固鎮聚乳酸產業基地。以固鎮經濟開發區為載體,依託豐原集團及其上下遊企業,加快建成豐原福泰來年產150萬噸乳酸、100萬噸聚乳酸、豐原生化年產70萬噸聚乳酸纖維、30萬噸聚乳酸聚酯、上海傑事傑生物基高性能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形成聚乳酸塑料製品加工、纖維加工及部分配套下遊紡織服裝加工等產業集群發展。(牽頭單位:固鎮縣政府)
7。打造淮上「兩聚一塑」發展基地。以蚌埠淮上經濟開發區為載體,依託雪郎生物、利夫生物及其上下遊企業,加快建成雪郎生物年產2.5萬噸順酐、2萬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糧生化年產20萬噸果葡糖漿、利夫生物年產6000噸呋喃聚酯、城市藥業年產2億隻一次性血袋等重大項目,帶動下遊PBS塑料製品加工、生物醫藥製品加工,PEF塑料瓶、薄膜製品及塑木複合建築材料加工等產業集群發展。(牽頭單位:淮上區政府)
8。強化生物基材料產業招商引資。圍繞「三聚一塑」產業鏈缺失環節,聚焦下遊應用企業發展,制定年度招商引資方案和計劃,落實好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政策,全市生物基材料產業年落地億元以上項目不低於60個,固鎮縣、淮上區不低於20個,懷遠縣、五河縣不低於10個。(牽頭單位:市招商和對外合作中心、懷遠縣政府、五河縣政府、固鎮縣政府、淮上區政府)
9。推動建成項目加速釋放產能。加快生物基材料產業培育,年新增規上企業5家以上。(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四、強化產品推廣應用
10。系統有序推進產品應用。落實《蚌埠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廣應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防止白色汙染的實施意見》(蚌政秘〔2019〕56號),制定年度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強化督查考核力度,力爭2020年12月底前,全市範圍內對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100%替代。(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11。推動典型示範引領。制定頒布《蚌埠市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推廣目錄》,將生物基材料製品納入政府採購目錄,在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大型商場等場所,開展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推廣試點示範。積極推進省級層面出臺產品推廣政策,拓展生物基材料製品市場空間。(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共資源局)
12。打造生物基材料產業區域名牌。加快生物基材料產業品牌培育,推動建立生物基材料產品標識,在國家環保產品、生態產品設計、星級飯店、國家A級旅遊景區等認證體系中增加生物基材料標識,年申報中國馳名商標1件、安徽省新產品5件以上。(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五、加速提升產業承載能力
13。加速打造產業發展主陣地。推進固鎮經濟開發區、蚌埠淮上經濟開發區等兩大載體二次擴區,提昇平臺承載能力。加快園區道路、供配電、給排水、供熱、汙水處理、中水回用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推進五河經濟開發區紡織服裝集中區建設。(牽頭單位:固鎮縣政府、淮上區政府、五河縣政府)
14。強化約束性指標保障能力。全市統籌協調,建立固鎮經濟開發區、蚌埠淮上經濟開發區生物基產業發展所需約束性指標傾斜機制,推進建立重大項目能源消耗指標、大氣汙染物排放指標、水汙染物排放指標、工業取水指標等單列。(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15。提升融資保障能力。設立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生物基材料產業研發、產業化和應用示範項目、創新和服務平臺建設、高端人才引進等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制定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產業融資規劃,成立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產業投資基金,採取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多種方式,構建扶持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多層次融資體系。(牽頭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6。夯實產業發展人才支撐。出臺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產業高層次人才引育專項扶持政策,積極利用蚌埠學院、安徽科技學院、蚌埠醫學院、安徽財經大學等資源,通過冠名班、委託培養、聯合培養等方式開展校企合作,大力培育行業技術人才,構築全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人才高地。(牽頭單位:市人才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7。加強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重點推進澮河港口碼頭、水鐵聯運、固蚌高速、北部快速通道、淮宿蚌城際鐵路等項目建設,加密蚌埠—寧波—上海鐵海聯運班次,提升二類水運口岸外貿航線運輸能力,利用好蚌西歐中歐班列,提升B型物流保稅區服務能力,謀劃建設綜合保稅區,著力打造集約高效的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立體化集疏運系統。(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外事局)
(文章來源:蚌埠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