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再無蔣中正?國民黨陣營痛批

2021-12-18 京彩臺灣

臺北市標誌性建築「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9月8日公布後,其中「移除堂體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蔣介石銅像」的計劃引發島內輿論熱議。據臺灣媒體「中央社」報導,9月8日,臺灣「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規劃有1個構想主軸、2大轉型方向與3大處置措施。「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稱,預計以「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將園區變為歷史教育素材,建議大廳蔣介石銅像應予移除、堂體功能及外觀應予改造。

根據上述規劃,「中正紀念堂」園區內牌樓、廣場、大道、角亭、堂體、銅像大廳、階梯、丹陛等都將進行調整。葉虹靈還表示,未來等堂體的改造用途確定後,「中正紀念堂」才會有更名的問題。

該方案引發中國國民黨陣營輿論譁然,江啟臣、朱立倫等下一屆黨主席候選人均已向民進黨當局「開炮」。

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9月8日表示,民進黨政府要反省威權應先反省自己,如果不喜歡就要拆掉,與「塔利班」有何不一樣,不喜歡就拆、炸,那不是轉型正義的宗旨。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稱,民進黨不但抹殺歷史,還要篡改歷史。他提到,上次民進黨執政時,自己擔任桃園縣長,把各地遭拆除的蔣介石銅像在桃園整理成為兩蔣文化園區。

對於「促轉會」提出的方案,同樣參選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指出,這根本就是政治追殺,「促轉會」是不公不義的組織,臺灣民眾無法接受移除蔣介石銅像。前彰化縣縣長卓伯源說,做任何分裂團結、傷害人民感情的事情是最愚蠢、不道德的。

國民黨籍民意代表、蔣介石曾孫蔣萬安也表示無法認同民進黨當局的做法。

9月9日,蔣萬安接受採訪時表示,「促轉會」的做法只是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及仇恨,無助社會和解,實在無法認同。他指出,「中正紀念堂」未來的規劃,應跟社會各界充分溝通對話,還原歷史真相,形成最大共識,才能撫平歷史傷痕,促進社會和解。

蔣萬安認為,目前疫情持續延燒,島內上下都在共同防疫,各行各業因疫情受到衝擊,民眾生活苦不堪言的時候,民進黨這時還藉由「促轉會」進行政治操作,根本是在轉移疫苗不夠、疫苗施打政策毫無章法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臺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曾遭遇過「更名風波」。

據中新網此前報導,2007年5月,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主持「臺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宣稱「中正紀念堂自此走進歷史」。同年,「中正紀念堂」花崗巖牌匾被取下,更換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坊「大中至正」也被換為「自由廣場」。

時隔一年,2008年5月,國民黨島內重新執政,「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被撤回,「中正紀念堂」恢復原貌,已被拆的「中正紀念堂」花崗巖牌匾又掛了回去。

相關焦點

  • 「中正紀念堂」再無蔣中正?國民黨陣營痛批
    臺北市標誌性建築「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9月8日公布後,其中「移除堂體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蔣介石銅像」的計劃引發島內輿論熱議。
  • 蔡英文外甥募款拆中正紀念堂 國民黨:蔡英文兩面派
    摘要: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針對臺灣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近日有網友在臉譜網(Facebook)發起活動,號召民眾小額捐款,募集3000萬元(新臺幣,下同)拆除經費。   中國臺灣網5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針對臺灣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近日有網友在臉譜網(Facebook)發起活動,號召民眾小額捐款,募集3000萬元(新臺幣,下同)拆除經費。
  • 國民黨將在中正紀念堂慶祝抗戰勝利
    黨主席吳敦義將率中央黨部和臺北市黨部,前往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獻花致意,肯定蔣中正帶領國民黨贏得抗戰勝利並光復臺灣的歷史貢獻。這應是自蔣經國後30多年來,國民黨主席首次在光復節前往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致意。
  • 「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要被移除 國民黨批民進黨「文化臺獨」
    民進黨當局所謂「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8日公布了「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擬將臺北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規劃為所謂「反省威權歷史公園」,蔣介石銅像也將被移除。對此國民黨方面痛批民進黨這是在製造社會對立用「文化臺獨」洗腦下一代
  • 「二.二八」臨近 「去蔣化」終於對「中正紀念堂」下手了
    現在去「中正紀念堂」,已經看不到也買不到以往這些人氣頗高的蔣公公仔了。不少遊客都表達失望,導遊說,一旦「中正紀念堂」少了這些故事,觀光客還願意來嗎?更有業者諷刺,執政黨不如把蔣公銅像拿掉,換成李登輝或者鄭南榕,再把「中正紀念堂」的藍色全漆綠色,看看遊客接受程度高不高,「保證沒人來了啦」!
  • 中正紀念堂被潑漆 民進黨去蔣時間表浮現
    七月二十日,中正紀念堂遭潑漆汙損情況   七月二十日上午,寥寥幾個「臺獨青年」到位於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大廳潑漆,一時之間,旗倒像汙,這些「臺獨青年」更現場拉起橫幅「所謂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願景工作坊」,多數發言者都是綠營安排,內容無非污衊 蔣中正  從去年底開始,文化部針對改變中正紀念堂的現況
  • 「二.二八」臨近 「去蔣化」終於對「中正紀念堂」下手了
    現在去「中正紀念堂」,已經看不到也買不到以往這些人氣頗高的蔣公公仔了。不少遊客都表達失望,導遊說,一旦「中正紀念堂」少了這些故事,觀光客還願意來嗎?更有業者諷刺,執政黨不如把蔣公銅像拿掉,換成李登輝或者鄭南榕,再把「中正紀念堂」的藍色全漆綠色,看看遊客接受程度高不高,「保證沒人來了啦」!
  • 「中正紀念堂」見天日助馬選舉
    臺海網7月21日訊 中評社記者康子仁分析報導,在大批警力的層層戒護之下,扁時期被硬生生拆下的「中正紀念堂」牌匾,經過792天之後,昨天終於重見天日,卻也引發民進黨和親綠電視臺的強烈抨擊。不過,藍營「立委」認為,經過此番風波之後,綠營的反彈越猛烈,即將在周末登場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率可望因此而提高,將使得馬英九的選情開出紅盤。 回顧過去民進黨執政期間,陳水扁為了拼選舉,以及掩飾扁家海外洗錢遭到艾格蒙組織通報「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從2007年初開始大搞「去蔣化」和「去中國化」,進行一系列的更名行動,在野的泛藍陣營始終無力阻止,成為深藍人士心中永遠的痛。
  • 「中正紀念堂」轉型計劃難有共識 國民黨至今仍無具體方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參觀「中正紀念堂」要趁早?臺「政務委員」林萬億30日稱,「行政院」對「中正紀念堂」目前正安排跨部會協調會議,預計農曆春節後召開,將邀請「文化部」及「促轉會」等相關單位參加。臺灣聯合新聞網稱,「文化部」去年年底提出兩套轉型方案,林萬億透露,方案中包含許多建議做法與細節,但沒有拆除「中正紀念堂」的建議。去年年底,「促轉會」公布進度報告。代主委楊翠稱,應該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意涵。如何處理「中正紀念堂」一直是蔡英文當局「轉型正義」的重點,但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 「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款不足500元
    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臺當局的縱容和默許行為引發島內痛批,被斥「既沒文化,又沒水平」,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
  • 國民黨"立委"提議恢復中正紀念堂並掛回大中至正
    國民黨"立委"提議恢復中正紀念堂並掛回大中至正 2008年04月07日 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二00七年十二月七日,臺北中正紀念堂前牌坊上的「大中至正」牌匾被拆,換成「自由廣場」字樣,同時「中正紀念堂」也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 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記憶 - 聚焦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據報導,5月19日,中正紀念堂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當日下午舉行揭牌儀式,陳水扁、蘇貞昌到場。場外藍綠民眾數度發生衝突,國民黨對中正紀念堂改名表示強烈批評。陳水扁此舉使「去蔣化」達到高潮,以「政治縱火」的方式叩響了2007年~2008年臺灣「大選年」的扳機。「去蔣化」其實跟「去中國化」一個脈絡,其目的都是要搞「臺獨」。
  • "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臺當局的縱容和默許行為引發島內痛批,被斥「既沒文化,又沒水平」,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
  • 臺灣"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臺當局的縱容和默許行為引發島內痛批,被斥「既沒文化,又沒水平」,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獨派」青年潑漆僅被罰2000新臺幣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桃園地方法院7月20日對「大溪慈湖陵寢228遭潑漆」一案首度開庭,涉案者為10名「獨派」青年。
  • 臺灣「文化部」宣布中正紀念堂「228」閉館 稱為避免對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月27日報導,臺灣「文化部長」鄭麗君27日宣布,中正紀念堂2月28日閉館一天,在轉型修法未完成前,未來每年2月28日都循此模式辦理。鄭麗君表示,這是為了尊重二二八紀念活動,避免社會對立。「文化部」會持續促進社會討論,提案修法,正式推動轉型。
  • 「中正紀念堂」轉型計劃難有共識 國民黨至今仍無具體方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參觀「中正紀念堂」要趁早?臺「政務委員」林萬億30日稱,「行政院」對「中正紀念堂」目前正安排跨部會協調會議,預計農曆春節後召開,將邀請「文化部」及「促轉會」等相關單位參加。臺灣聯合新聞網稱,「文化部」去年年底提出兩套轉型方案,林萬億透露,方案中包含許多建議做法與細節,但沒有拆除「中正紀念堂」的建議。去年年底,「促轉會」公布進度報告。代主委楊翠稱,應該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意涵。如何處理「中正紀念堂」一直是蔡英文當局「轉型正義」的重點,但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 臺「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蔣介石有關商品遭下架停售
    2·28事件將屆滿70周年,民進黨當局藉機再拋「去蔣化」議題。臺「文化部」2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目前已初步將「中正紀念堂」商店內有關蔣介石的商品下架停售,且開閉館也要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
  • 「中正紀念堂」內不得出現蔣介石肖像看板臺退將怒批蔡當局卑鄙無恥
    相關看板被蔡英文當局要求拆除(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月3日報導,島內民間團體上周五(3月31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內舉行向蔣介石銅像致敬活動。然而,他們搭建的演講臺,原本有「永懷領袖」的文字與蔣介石的半身肖像,但遭到「中正紀念堂」禁止陳列,被迫拆除,有民間團體對此大表不滿。而對於「中正紀念堂」裡禁止紀念蔣中正,一位臺軍退役將領就批評這是民進黨當局卑鄙無恥的作為。這項紀念活動是由「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四個團體舉行。
  • 中正紀念堂改名
    紀念堂舊有匾額及兩側已被大型「臺灣民主紀念館」綠色布幕遮住   中新網5月20日電  臺北「中正紀念堂」被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引來藍綠陣營數百名群眾到場抗議及聲援,雙方人馬頻頻發生口角及肢體衝突,有人因而受傷流血。
  • 「中正紀念堂」更名之爭的實質
    一、中正紀念堂的結構與文化內涵 臺灣中正紀念堂是為了紀念蔣介石而建設的,佔地一萬五千六百平方公尺,其基地的街廓過去曾是臺灣陸軍總部的舊址。不能不承認,「中正紀念堂」在當年確實具備著政治圖騰之涵蘊,但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它的旅遊文化休閒功能,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它的價值,仿佛是香港的太平山或是東京的鐵塔,提供著人們旅行的去處。 二、更名折匾的真正意涵 李登輝登上「總統」寶座,借民主之名悄然解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中正紀念堂」於是成為統獨爭議焦點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