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標誌性建築「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9月8日公布後,其中「移除堂體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蔣介石銅像」的計劃引發島內輿論熱議。據臺灣媒體「中央社」報導,9月8日,臺灣「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規劃有1個構想主軸、2大轉型方向與3大處置措施。「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稱,預計以「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將園區變為歷史教育素材,建議大廳蔣介石銅像應予移除、堂體功能及外觀應予改造。
根據上述規劃,「中正紀念堂」園區內牌樓、廣場、大道、角亭、堂體、銅像大廳、階梯、丹陛等都將進行調整。葉虹靈還表示,未來等堂體的改造用途確定後,「中正紀念堂」才會有更名的問題。
該方案引發中國國民黨陣營輿論譁然,江啟臣、朱立倫等下一屆黨主席候選人均已向民進黨當局「開炮」。
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9月8日表示,民進黨政府要反省威權應先反省自己,如果不喜歡就要拆掉,與「塔利班」有何不一樣,不喜歡就拆、炸,那不是轉型正義的宗旨。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稱,民進黨不但抹殺歷史,還要篡改歷史。他提到,上次民進黨執政時,自己擔任桃園縣長,把各地遭拆除的蔣介石銅像在桃園整理成為兩蔣文化園區。
對於「促轉會」提出的方案,同樣參選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指出,這根本就是政治追殺,「促轉會」是不公不義的組織,臺灣民眾無法接受移除蔣介石銅像。前彰化縣縣長卓伯源說,做任何分裂團結、傷害人民感情的事情是最愚蠢、不道德的。
國民黨籍民意代表、蔣介石曾孫蔣萬安也表示無法認同民進黨當局的做法。
9月9日,蔣萬安接受採訪時表示,「促轉會」的做法只是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及仇恨,無助社會和解,實在無法認同。他指出,「中正紀念堂」未來的規劃,應跟社會各界充分溝通對話,還原歷史真相,形成最大共識,才能撫平歷史傷痕,促進社會和解。
蔣萬安認為,目前疫情持續延燒,島內上下都在共同防疫,各行各業因疫情受到衝擊,民眾生活苦不堪言的時候,民進黨這時還藉由「促轉會」進行政治操作,根本是在轉移疫苗不夠、疫苗施打政策毫無章法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臺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曾遭遇過「更名風波」。
據中新網此前報導,2007年5月,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主持「臺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宣稱「中正紀念堂自此走進歷史」。同年,「中正紀念堂」花崗巖牌匾被取下,更換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坊「大中至正」也被換為「自由廣場」。
時隔一年,2008年5月,國民黨島內重新執政,「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被撤回,「中正紀念堂」恢復原貌,已被拆的「中正紀念堂」花崗巖牌匾又掛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