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平陰「杏壇遺響儒鄉孔村」文旅品牌,專家學者這樣建言獻策

2020-09-07 掌上平陰


編者按:

8月22日,平陰縣孔村鎮文旅規劃研討會在濟南平陰縣舉行。會議邀請國內文旅專家對孔村鎮的文旅資源進行梳理,為編制文旅開發規劃出謀劃策。與會專家現場考察了孔子山、杏壇遺響碑、平陰綠澤畫院、土林景觀、平陰縣委舊址、七彩谷、廉氏故居等文旅資源,圍繞孔村鎮孔子山上的孔子教書堂遺址等核心文化資源進行研討,就全面開發孔子山,打造「杏壇遺響 儒鄉孔村」文旅融合品牌,建設山東西部重要文旅融合旅遊區提出建議,現就專家發言要點摘登如下(按發言順序)。


張從軍(山東工藝美院教授、山東省民俗學會副會長):

從孔子山遺址來看,教書堂等建築是北宋始建的。我國最好的建築就是在宋朝,這是中國建築文化的高峰。我們可以按宋代建築風格復建。因為孔子在這裡講過學,留下了傳說。要利用好講學遺址,關鍵是繼承先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眼光,理解為什麼能從北宋流傳到現在。以此來振興鄉村教育,這是我們獨特的東西。我們坐擁孔子山寶貴的資源,可以持久發展。山下的古村落證明孔子山有文化,要納入孔子山的文化體系。
我是做文物工作的,文化其實是引領性的東西。文化如何傳承?一家人吃飯端碗講規矩就是傳承。晴天種地,雨天讀書,讀書明理,這是引領性的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要通過傳承發揚光大,還有鄉村集市,都可以在這裡演示。像非遺文化,非遺本來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可以用非遺表演比賽的形式來復原。必須與孔村結合,把傳統生活方式煥發出來。孔村古村落的建築和長清一樣,屬於移民文化、還有紅色文化,要凸顯泰西地區抗日根據地的地位。無論是孔子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紅色文化,都可以用博物館的形式呈現。更重要的是再現生產模式、發展模式、教育模式、文化模式等,旅遊的亮點也就起來了。

燕生東(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第一要進一步梳理文化資源。整理文物古蹟進行研究,特別是孔子教書堂遺址,要考慮是就地復原還是別地重建。第二是紅色文化。要重新梳理和提升,像我們出的元帥、將軍都有在這裡奮鬥的足跡。要放在歷史文化中研究,展示方式和內容都要上檔次。第三應該打造傳統村落,將傳統文化做到位。第四要有意識地搜集傳統生產生活工具。所有這些的前提是要高標準做好規劃,孔村的文旅發展大有可為。

夏文晶(山東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高級工程師):

孔村鎮交通便利,生態宜人,經濟實力強,孔子山儒家文化底蘊深厚,為旅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目前處於初級階段,孔子山沒有知名度,更沒有品牌形象,需要很好地設計。孔子山儒家文化是一個核心點。要通過規劃建立起產品和業態體系,比如說研學遊、鄉村休閒遊、工業旅遊,通過文旅融合、農旅融合等,背靠濟南這麼大市場,潛力巨大。
文旅融合要考慮文化產品的體驗度,像孔子山教學堂遺址能否搞一些考古體驗活動。鄉村旅遊發展要與城市形成反差,要注重對鄉村風貌的保護性開發。要健全產業鏈,做好配套,像綠澤畫院要完善配套設施,增加吃飯住宿場所,商品展賣要兼顧遊客多元需求。還有雞腿菇文化、廉氏家族文化、康養文化、鄉村集市文化等開發,都要有類似的思路。

王敏(齊魯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副院長、博士、副教授):

從資源、市場、開發基礎、開發思路4個方面來談。首先從資源上看基礎非常好,既有自然資源,也有人文資源。作為一個鎮域,地形風貌東邊是平原,西邊是丘陵山地,地形有起伏變化,就有開發的基礎。另外像土林、土洞、黃土崖壁,這些資源在其他地方也不多見,都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人文旅遊資源像紅色文化、孔子文化,都有一定的基礎。在鎮域裡邊都屬於資源比較好的地方。
第二是市場潛力大。首先因為區位好,在濟南西南端,又和聊城、泰安連接,通過聊城又和河南省連接,它的整個市場背靠濟南省會城市圈,然後再向前通過聊城面向整個中原都市圈。交通便利,有兩條高速公路在這裡交會。對於中原市場、京津冀市場的開拓,都有良好的基礎。
第三是開發有了一定的基礎。像綠澤畫院是2A景區,它的油畫、石雕、制陶還有制香,都是非常好的旅遊商品,旅遊購物展廳如果再提升一下,能做成比較好的參與性體驗性旅遊產品。中共平陰縣委舊址通過提升也可以成為一個級別較高的黨性教育基地。洞藏雞腿菇養殖已經建成七彩谷,有一定開發基礎。以上進一步做開發提升,能形成較好的鎮域旅遊區。
第四是開發思路。孔村鎮的開發核心是孔子山和孔子村,其名字就代表著開發核心。從布局上,第一是傳統文化,可以形成一個傳統文化體驗帶;另一個是紅色文化體驗帶。還可以形成幾個組,由點到線到面地開發。有這麼好的資源,再加上玫瑰、阿膠,能夠形成平陰的旅遊精品,成為濟南市文旅發展的一個高點。

吳洪斌(大眾報業集團審讀委員會總監、傳播學博士):

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像孔村鎮這種以工業為主導的強鎮,今天來發展文旅產業,代表著新時代文旅發展的一種模式。在更高的起點上產業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後發優勢,與早期沂蒙山區開發文旅產業走的路徑不一樣。
孔子山是平陰的王牌,意義重大。不僅僅是恢復重建孔子教書堂,從空間結構上應該作為一個文旅區域產品來看待,包括山下的古村落和周邊生態。孔子山背後的文化品牌就是「杏壇遺響」,現在全國沒有叫「杏壇遺響」的地方,因此「杏壇遺響」這個品牌,是唯一的、壟斷的,它未來的影響力不僅是孔村,屬於平陰,屬於濟南,更是山東的一個文化品牌。代表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要開啟民間智慧,以開放理念開發這一文化品牌。
孔村土林地質地貌體量大,國內罕見,開發價值巨大。土林的開發可以兼顧體驗性、互動性,這是面向青少年市場的旅遊產品,市場價值極高。目前此類景區包括玻璃棧道建設技術已非常成熟,可以空中看土林,峽谷遊土林,市場前景看好。其他像中共平陰縣委舊址作為黨性教育基地,綠澤畫院作為勵志教育基地,都是成形的產品,重在包裝、提升、串聯。

吉小青(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

平陰孔村是經濟強鎮,下一步就是文化強鎮,以旅遊和文化的開發利用來建設文化強鎮,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通過發展旅遊帶動孔村鎮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
孔村鎮文化旅遊資源稟賦好,首先要有一個總體規劃,把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因為規劃是個取捨優化的過程,最終變成產品。
孔子講學堂的恢復重建是一個方面,關鍵是品牌和內涵。可以注入傳統文化傳承培訓的內容,與中學、大學合作,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研討傳統文化傳播,把孔子講學堂的品牌推廣出去。現在山東省高度重視人才培訓,這裡如果發展起來,可以作為一個培訓傳承教化研學基地。

孔子講學堂、土林、七彩谷,這三個作為重點打造好。土林要體現新奇、宏偉、獨特。七彩谷要突出鄉村旅遊的概念,吃住遊玩,做好洞的文章。綠澤畫院做好勵志的主題。輔以接待設施配套和營銷,孔村鎮的文旅產業就崛起了。

陳國忠(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第一個大方面是總體定位,現階段抓文化和旅遊恰逢其時。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西興」,平陰提出「文化興縣」,從哪裡「興」?切入點有四個。第一是黃河流域保護發展,平陰是黃河進入濟南的第一個縣,十分具有自己的特點。第二是論證中華文化樞軸,東到章丘西到平陰,文化軸九千年一天都沒斷,尤其是和孔子的關係。第三是文化西興戰略。第四是文化興縣戰略,在平陰找到突破點。這個地方的落腳點在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打造上。孔村作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以文化振興作為突破,有特色的好做。具體怎麼做?要以文化振興引領,產業振興跟進,生態振興保障,人才振興支撐,組織振興推動的方式,以文化引領五大振興,凝結打造孔村模式,對接濟南市西興戰略,興文化、興鄉村。要緊緊抓住孔子山具有的文化價值、文化品位,在振興上起巨大的支撐作用。這個定位要高。總體來講,在孔子文化振興方面,除了三孔就是尼山聖地,平陰要打造「杏壇遺響 儒鄉孔村」。儒學起源中國鄉村,要振興還要從鄉村找血脈,對接的是鄉村文化治理,回歸傳統文化。孔村的打造,總的定位就是孔子講學堂。這個牌子高高舉起來做,核心在山上,文章在山下,產業坐在業態當中。三五天的研學,是價值所在。打造以儒學為內涵的鄉村生活方式,真正的教化潤物細無聲。孔子循循善誘以身作則,我們要立足於這個牌子,孔子作為主講人能講,其他的儒學大師也可以講。某些方式可以借鑑書院。以宋制為主,以學院方式來進行恢復,以講學堂的方式進行學術交流、學術研究以及文化休閒等。
布局上強調四個再現。第一是再現紫蓋神奇。紫蓋山是有淵源的,皇帝坐的車馬的頂子。「紫蓋鬱蒼蒼,孤峰標聖堂。」這兩句說孔廟在上。「四時誰俎豆,萬仞見宮牆。聖運千年在,風流自世長。」遠看就是孔子車馬的車頂。在景觀上,紫氣繚繞的山頭。恢復紫蓋景觀。「高山多仰止,寧北舊甘棠。」甘棠是詩經當中的典故。「紫蓋山中雲樹蒼,傳來孔子教書堂。列侯霸業煙銷盡,唯有尼丘聖澤長。」恢復紫蓋山的煙嵐氣象,需要個好的角度,打造出山的神奇,可以考慮利用高科技。將來有一天講學堂在紫蓋正中下面,是非常神奇的。要恢復這一塊,山上還有泉水。第二是再現歷史文化主體建築的活力。把古村作為文化遺址,系統恢復。中國古代農家院子是忠厚傳家的載體,是最好的文化社區,孔子村要營造一個戶戶忠厚人、家家讀書聲的氛圍。第三是人文再現。選100個孝子,這是活生生的東西。兩個重要的人物一是高柴,第二是廉氏家族,恢復地道古村落,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第四是再現鄉村生活,非遺回到身邊來。傳統古村落拱衛講學堂,意境悠遠,孔子村會成為鄉村孔學的聖地。山下留出空間,做學堂、會議室、講壇,突出孔子一系列特色。把各種底蘊加進去,真正打造鄉村儒學聖地。鄉村是孔村的本色。
第二個大方面,孔子山的價值,絕對是不可替代的。王大慶老師整理得非常有意義。當下第一是文化挖掘整理、探索和深化,第二是最重要的要打造孔子鄉村儒學時代價值,促進鄉村治理和鄉村現代化,還有孔子文化當代傳承。當地企業也可以打儒學企業的品牌,以善德、大同思想來體現。綠澤畫院圍繞價值觀突出打造,為殘疾人謀福利,這是獨有的核心價值體現。
第三個大方面是空間。孔村、玫瑰和東阿,是平陰旅遊振興的「金三角」。三張牌:阿膠、玫瑰、孔子山。「金三角」崛起,能在濟南整個旅遊板塊中佔有較大的權重。要立足兩個核心,一個是孔村,一個是李溝。打造兩個軸線生態廊道,玉帶河沿河而下到東阿,沿線也能到肥城。
第四個大方面是各個分板塊的布局。西北打造「三土」優勢。一土是要注重生態廊道,黃土崖壁的景觀效果已經出來了。二土是土洞,抓住產業化比較好的做個立體農業,洞中菇香,洞上花豔,樹上果盛。《老殘遊記》寫到,平陰人有住土洞的習慣,可挖掘做休閒娛樂、餐飲咖啡和禪修。洞穴療養也是很好的選擇。土洞體驗館,山東只此一家,這是留住人的方向。三土是土林,齊魯大地的驚世大發現。這就叫孔村土林,把鎮的品牌加進去,作為地質奇觀,要普查資源並進行鑑定,包裝規劃,這個土林會成為平陰旅遊的亮點、焦點和爆點。李溝板塊,北毛峪的亮點是打造標準民宿。再就是綠澤畫院,第一做強自己的特色,勵志研學藝術體驗和藝術交流。這裡學作畫學做人學做事。第二是做好自己的品牌,這個品牌現在側重藝術,比如硯臺,可以命名孔子山聖石硯。下一步針對孔子主題,雕刻一批孔子像,用孔子山的石頭雕刻孔子,把藝術創作的根扎在孔村。要把藝術品變成商品。第三是實現規模化生產。第四是環境,展品要精細、留白。第五展示要體驗化,工作室要封閉起來,隔著玻璃參觀。第六畫院要生活化。團隊藝術創作要紮根孔子特色,推出孔子題材的油畫。關於平陰縣委王樓舊址,最起碼要建成吸引周邊兩三百公裡的黨員教育點,在布局上精緻生活化;教育性要突出,要感人;增強體驗性,把周邊房子整合,向外擴展。
另外,產業發展要求上,要結合工農文旅的融合,做統籌文章,做好農業園區、農莊、農場、採摘園的配套,要區域串聯。市場方面,最起碼打造成濟南市研學研修基地。立足多業態打造,借鑑引進濟南市其他地方的好做法和先進經驗。

相關焦點

  • 打造平陰「杏壇遺響儒鄉孔村」文旅品牌 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會議邀請國內文旅專家對孔村鎮的文旅資源進行梳理,為編制文旅開發規劃出謀劃策。與會專家現場考察了孔子山、杏壇遺響碑、平陰綠澤畫院、土林景觀、平陰縣委舊址、七彩谷、廉氏故居等文旅資源,圍繞孔村鎮孔子山上的孔子教書堂遺址等核心文化資源進行研討,就全面開發孔子山,打造「杏壇遺響 儒鄉孔村」文旅融合品牌,建設山東西部重要文旅融合旅遊區提出建議,現就專家發言要點摘登如下(按發言順序)。
  • 平陰擬開發孔子山,打造「杏壇遺響」文旅融合品牌
    會議組織國內文旅專家對孔村鎮的文旅資源進行梳理,編制文旅開發規劃。大眾日報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平陰將利用位於孔村鎮孔子山上孔子教書堂遺址等文化資源,全面開發孔子山,打造「杏壇遺響」文旅融合品牌,成為山東西部重要文旅融合旅遊區。
  • 英德市沙口鎮邀請專家學者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來自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韶關市華實現代農業創新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及市鎮相關部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為該鎮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目前,全鎮以傳統農業、工業和生態旅遊業為主,致力於打造以休閒農業為主的農旅結合產業。 「圍繞沙口鎮目前具有一定種植規模和發展潛力的優勢特色產業,通過加大對企業的扶持,進行資源整合,推動特色產品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向發展,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要簡化水果和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用地指標的審批手續,擴大經營面積,確保土地流轉有序進行。」
  • 中投文旅總經理出席太原西山生態文化旅遊品牌研討會
    8月19日,太原市政府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文旅企業家等齊聚并州飯店,共同探討如何打響「西山生態文化旅遊」品牌,為太原市旅遊業發展,為西山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如何更好更快發展建言獻策,副市長焦斌龍主持研討會,中投文旅總經理李明明作為企業家代表出席並發言。
  • 專家建言獻策 助力我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市文化旅遊產業應如何加快發展?哪些地方急需改善?8月6日上午,許昌市召開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7名省文旅專家齊聚一堂,為我市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許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文物和旅遊資源特色鮮明。
  • 鶴壁淇縣雲夢山要創建國家5A級景區,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奮進新時代,如何以旅遊高品質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打造淇縣旅遊升級版?如何緊抓雲夢山古靈山創建5A級景區及打造朝歌古都文化旅遊區的時機,實現文旅融合,促進淇縣全域旅遊發展?3月3日,淇縣組織召開雲「夢山創建5A景區和打造朝歌古都文化旅遊區專家研討會」,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家明、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所長吳普、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劉愛利等知名文化旅遊專家相聚朝歌古都,分別考察了雲夢山
  • 中外文旅專家建言獻策漳州港雙魚島 讚許其開發前景
    來自美國和國內的文化旅遊領域學界、業界專家齊聚一堂,為高標準、高質量開發運營雙魚島建言獻策。  此次峰會包括雙魚島規劃定位和產品體系、雙魚島主要產品的開發思路、雙魚島開發策略等三個議題。發言中,與會專家紛紛表示,雙魚島的地理位置優越,獨具特色,對其開發前景給予讚許,並分別從各自擅長的專業領域,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眾多文旅案例和市場現狀,針對雙魚島的總體定位、規劃功能分區、業態空間布局、消費市場、產品體系、產品定位、投資體量、IP選擇、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為雙魚島的開發方案提出許多更具合理化和前瞻性的建議和思考。
  • 兩岸及港澳專家學者為澳門特區發展建言獻策
    中新社澳門八月十二日電 (記者 龍土有 畢永光)適逢國務院任命崔世安為澳門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之際,澳門於八月十二日舉行了「澳門特區未來發展研討會」,邀集兩岸及港澳專家學者為澳門特區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 讓「西山生態文化旅遊」品牌火起來
    8月19日,太原市政府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文旅企業家等齊聚并州飯店,共同探討如何打響「西山生態文化旅遊」品牌,為太原市旅遊業發展,為西山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如何更好更快發展建言獻策。副市長焦斌龍主持研討會。
  • 【督查關注】專家把脈獻策!淄博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
    9月20日上午,淄博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淄博會展中心舉行與會嘉賓就如何打造全域旅遊路徑、資本賦能文旅融合、區域文旅產業發展等關鍵問題建言獻策。在主旨論壇上,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遊研究院院長、教授張輝發表了《全域旅遊打造路徑》主旨演講。
  • 戲曲專家學者為川劇《草鞋縣令》再升級建言獻策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12月7日上午,「川劇《草鞋縣令》提升打造專家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位戲曲藝術工作者、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對這部作品的觀感和看法,就作品進一步升級發展建言獻策。川劇《草鞋縣令》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什邡市委市政府聯合打造,陳智林擔任主演、藝術總監,楊椽任編劇,裴福林、陳國禮任導演,李天鑫任作曲。全劇突出表現紀大奎睿智清廉、務實為民的「草鞋縣令」形象。劇中人物性格鮮明,矛盾衝突尖銳,情感張力十足,情節環環相扣,節奏跌宕起伏,極具時代氣息。
  • 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 為成都公園城市建設建言獻策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博導李樹華認為,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正是「綠康城市」的典範……7個分論壇分別從理論探索、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外延、具體實踐案例等角度,會聚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集思廣益,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建言獻策。【來源:成都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雲南文旅業內人士為半山酒店建言獻策
    半山酒店作為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的重點項目,是最近我省文旅行業探討的熱詞。當天的網絡沙龍上,業內人士針對半山酒店的特點和新要求、建設和運營、升級方向、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建言獻策。圍繞「度假住宿產品創新與半山酒店開發」這一話題,「雲旅四季網絡沙龍」將持續討論3期。
  • 漳州雙魚島開發研討峰會召開 中外專家建言獻策
    7月19日,雙魚島開發研討峰會在漳州開發區召開,來自北京、上海、臺灣、深圳以及美國等地的文化旅遊領域學界、業界專家齊聚一堂,為高標準、高質量地開發運營雙魚島建言獻策。  除了基礎設施和景觀設計方面,現場還有許多嘉賓提出要注重導入文化價值體系,以打造雙魚島特色。
  • 雙魚島開發研討峰會召開 中外專家建言獻策
    來自美國和中國臺灣、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文化旅遊領域學界、業界專家齊聚一堂,為高標準、高質量地開發運營雙魚島建言獻策。  招商局集團董事、招商蛇口董事長孫承銘,招商蛇口常務副總經劉偉,招商蛇口黨委副書記、招商漳州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勇,招商蛇口東南區域總經理、招商漳州總經理黃強中,招商局集團戰略發展部副部長萬臻、區域發展部副部長許薇娜等出席峰會。
  • 推進土壤汙染防治上新臺階 國內專家齊聚東莞建言獻策
    【視頻】推進土壤汙染防治上新臺階 國內專家齊聚東莞建言獻策 2020年12月12日 20:45科技手段介入  東莞積極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活動中,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土壤汙染防治最新的治理技術、管理方法;活動還邀請行業代表就城市更新過程中,土壤汙染防治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共同就推進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進行建言獻策。
  • 專家學者齊把脈:多彩貴州打造"山地公園"旅遊品牌
    活動邀請了中國旅遊報、浙江日報、北京晚報、錢江晚報、浙江在線等30家媒體兵分五路,以「山地公園之旅」、「民俗體驗之旅」、「探尋古鎮之旅」、「紅色文化之旅」、「美食養生之旅」五大主題深入貴州,進行了為期7天的微採風,全方位、多角度探索了貴州之美。採風期間同步開展「微直播」活動,通過全媒體方式對我省旅遊資源進行立體全方位的宣傳推廣。
  • 幻城對話 專家學者建言獻策峨眉文旅發展
    來自四川省文聯、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戲劇家協會等機構的30餘名專家學者,圍繞《只有峨眉山》的主題立意、人物塑造、舞美設計、體驗感受等暢所欲言。會上,專家學者對該劇給予一致肯定和高度讚譽,同時對於項目中存在的可提升路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為峨眉山文旅產品、方向定位、景城聯動及營銷策略等獻智獻策。戲劇國潮傳遞正能量中式審美像彩色的雲,精彩紛呈,變幻莫測。
  • 柴達木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7月24日,柴達木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舉行,專家學者共聚柴達木,圍繞鄉村旅遊、區域規劃旅遊、大數據助力全域旅遊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分享,為海西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建言獻策」參加論壇的專家們分別作了《全域旅遊背景下文旅產業如何融合創新發展》《旅遊大數據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柴達木不僅僅是用來穿越的》等主題演講,演講將理論知識與實操案例緊密結合
  • 讓三峽千年美景煥發新風採 專家學者在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上...
    原標題:讓三峽千年美景煥發新風採 專家學者在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上建言獻策 近年來,我市持續打好「三峽」牌,擦亮大三峽旅遊黃金品牌,讓千年美景展現出新魅力、煥發出新風採。 12月10日,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重要活動之一——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在萬州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為三峽旅遊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