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全國生態文化村昌溪村吳氏祖祠太湖祠,首先引入眼帘的當屬那高高懸掛於門枋上的朱元璋御賜「第一世家」牌匾。你可千萬別小看這塊長2米、寬70釐米的匾額,對昌溪吳氏族人來說,那可是莫大的榮耀。
話說元朝末年,政治腐敗,賦役沉重,再加上災荒不斷,眾多老百姓在死亡線上掙扎,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出生鳳陽的朱重八(朱元璋),少時窮苦,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蒙元暴政,因作戰勇敢,機智靈活,戰功卓著,起義軍力量不斷壯大,後以戰功連續吳國公,十年自稱吳王,擁兵十萬。
這一年,朱元璋在皖浙交界處與元軍正面交鋒,展開了殊死搏鬥,雙方傷亡殘重。由於義軍人數遠不及元軍規模,朱元璋決定退據徽州重整隊伍,細謀軍事,率領大軍幾萬人拖著疲憊的身軀撤退徽州。由於當時昌溪是徽杭古道的必經之路。朱元璋路過昌溪時,見昌溪前有昌源河為屏,後有來龍山為障,在軍事上有利於屯兵修整,加之義軍士兵近日連續奔走,糧草亦日趨匱乏,於是率軍在此駐留。熱情好客的昌溪村民,特別是吳氏家族,財力雄厚,對起義軍的到來很是歡迎,傾盡家中所有,盛情款待。
月餘後,義軍修整完畢,臨走之時為感激昌溪吳氏村民的熱忱幫助,朱元璋親自揮筆題寫「第一世家」,以表謝意!昌溪吳氏族人歡送朱元璋一行至村後山崗,後此地命名為「朱崗嶺」,一直沿用至今,意為當年朱元璋的軍隊曾路過此地。
後來,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制,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昌溪吳氏族人聞此喜訊,族中長者立即召集族中有威望的人商議。當年吳氏家族曾幫助過朱元璋,朱元璋成為明朝開國皇帝,吳氏家族有一定的功勞,理應受到封賞,於是決定安排當時有威望的族人代表上京討封。
昌溪吳氏族人代表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見到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見到故人,甚是歡喜,隨即熱情款待並頒布聖旨,重新御賜昌溪吳氏「第一世家」牌匾。領回牌匾後,吳氏眾族人商議,牌匾不僅代表著家族的榮耀,也代表著樂善好施的昌溪吳氏家族,當高懸於吳氏宗祠門枋。
歷經600多年的歲月滄桑,世事變遷,御賜「第一世家」牌匾仍保存完好,足以說明當地村民對祖上遺傳的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