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石梅山莊「深呼吸」

2020-12-18 海南日報數字報
  ■ 卓東榮

  到海南旅遊,很多外地客人都衝海而來,夢海而歸,對於山的關注度明顯式微。根究原因,有人認為還是那句「海之南,天之涯」的廣而告之牽絆。其實,海南的山真的不能低看,它的旅居價值不僅頗具尊貴,而且也有「大家」氣度。除五指山、吊羅山、毛公山、尖峰嶺等這些標示海南符號意義的名山大川外,一些雖不見經傳但樸拙而玲瓏,素雅而婉約的疏林山寨也值得去領略一番。石梅山莊就是一個品質十足的「撩人範兒」。

  石梅山莊地處萬寧石梅灣熱帶雨林景觀區內,是興隆三大國際旅遊度假圈中的「絕響」。這裡距東線高速、高鐵3公裡,離海直線平面2公裡,出行方便快捷,出遊省心省事。更難得的是,這裡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親湖,典藏並釋放著山、湖、海、林、泉、谷、園七重境界,堪稱上蒼垂顧、雅境垂綸的全資源覆蓋的度假養生福地。在那原生雨林的懷抱裡,衍生、幻化出一個「千畝雙湖」和一潭「九天溪谷」的山水形勝,各種草色樹氣與別處不同,在湖谷中倒映出一天的藍,一山的綠,儼然一幅滄桑淡墨的生態譜系,如絲如黛的綠韻足以穿透人的「末梢神經」。

  當我們非常詫異這「千畝雙湖」和「九天溪谷」是如何造化時,當地人便講起了一段「古」:傳說遠古年代這裡十年九旱顆粒無收,老百姓認定是地魔作孽,每逢初一、十五便拜山求神賜降甘霖。也許虔誠感動了盤踞高天的「二郎神」大爺,他對著此山射出兩箭,一箭橫跨經緯射成「千畝雙湖」,另一箭用力過猛,直從巖壁貫穿雙湖,形成近3000米落差的「九天溪谷」。從此,這裡便山重水複,瀲灩楊波,滔滔汩汩滋潤著山莊沿岸。

  我們來時適逢夜月羞面、山風輕吟的早春時節,山莊裡雖然顯得恬淡、悠然,但又有它的氣場和隱語。你看,一群長者在綠地上作「月下太極」,那樂曲把整個方陣陶醉成一道「風景線」,讓人駐足片刻便也想做起「深呼吸」,並感染著山莊賜予人的心境遼遠和品性高闊。

  如痴如醉流連放達之際,冷不防迎面走來一位提籃小賣的中年婦女,她向我們推銷本地產的蓮霧和香蕉兩種水果。不吃不知道,一吃不得了。上下牙關一咬,芳香溢出,細碎粗短的纖維旋即引發適度的唾液分泌,舌尖上好似嘗到了整個田園的春鮮味蕾,釋放著生機和希望。至此,我們不得不首肯這裡的氣候變化、環境汙染和生物擾攘為零存在。

  旅遊地產的成功開發是石梅山莊的一大亮點,但它又遠遠超出純粹意義上的建房架屋商業模式,營造出一種讓人「且把相思寄此山」的人文情愫。放眼山莊群落,有獨棟別墅、合院別墅、多型多層花園洋房、高端酒店、會所及商業步行街,且均以村落式布局連襟打造,彰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風情。最難能可貴的是,這裡的開發既自覺又自守,不管手筆再大眼界再高,容積率均低於0.3以下,絕不走向自然的對立面,儘可能體認大地上每一株植物的靈氣,堅篤友好和善並視當不能逾越的「底線」,熱鬧和興旺沒有膨脹感。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產品,整個山莊呈現和流變著天人相通、天人合一、天人相類的仙風禪氣,給人的印象是:雖新建但卻復活古舊格調,小資之中盡顯大氣,又有著居家的煙火味,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啟迪可謂至深至極。

  野猿弄客,山鳥呼人。請你利用機會到此「深呼吸」,讓你的心性和感悟得到「充值」,做一個有深度的山水旅人。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等你,在滿山遍野的木棉花裡
    此外,今年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主會場活動將於4月21日至23日在昌江黎族自治縣舉辦,主題為「山海黎鄉·純美昌江·激情三月三」。屆時將有開幕式主題晚會、原生態民歌比賽、微電影大賽、黎錦苗繡技藝展示比賽、黎陶技藝演示、黎族苗族本地特色小吃、臺灣美食、棋子灣海上狂歡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及趣味活動和群眾遊園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從三亞「宰客門」、「天價房」輿論風波教訓的深刻記取,到西南部電廠落地時面臨「妖魔化」、引發多次群體性事件的最後成功處置;從南海網連發網評文章化解「威馬遜」颱風中「發黴麵包事件」的網上憤怒情緒、消除輿論「次生災害」,到三江鎮群體性事件的全省媒體統一科學釋疑、一錘定音;從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所拍攝的形象宣傳片《請到海南深呼吸》經央視強勢播出,走進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引起包括彭博社、美國廣播公司等全球數百家媒體關注和報導
  • 海南日報數字報-冬日石山乳羊火鍋香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潘媚  冬天陰冷的日子裡,海南人最喜歡的就是圍著暖暖的火鍋與家人大快朵頤地飽餐一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昌銅鼓嶺國際生態化旅遊區雲梯寶陵河區域...
    海南億興城建投資有限公司擬建海石灘安置區項目位於龍樓鎮銅鼓嶺國際化生態旅遊區鑽石大道北側地段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坐落於南海的海南省,是中國唯一的全熱帶省份,鳥類多樣性高,有較多的熱帶鳥種。海南也是每年候鳥遷徙路線的中途站之一,曾經記錄過的鳥種達440多種。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濱海風情被髒亂臭糟蹋
    ■ 本報記者 劉笑非  遠處是碧海接藍天、近處是漁船連排停,8月9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海尾碼頭探訪發現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寧推動旅遊市場轉暖
    書屋負責人陳潤崛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他這幾天忙得「腳不沾地」。  數據顯示,2018年,萬寧接待過夜遊客468.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5%,這也是近5年來接待過夜遊客增長最多的1年;旅遊總收入達到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98%。  「旅遊市場由寒轉暖,體現出萬寧旅遊市場競爭力正不斷上升。」
  • 海南日報數字報-養生聖品 石上仙草
    這些「石上仙草」的莖葉飽含汁液,不易折斷。折斷之後,嘗起來甘甜有清香味,咀嚼時殘渣特別少。特別是那些枝葉肥潤、含糖量及含水量多的成品火山石斛,是養生的上上之品。海南石斛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貴陽表示,海口火山石斛在海南島火山地區種植,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加上當地的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左右,讓石斛能實現全年的溫潤生長;同時,這片位於北緯19°—20°的黃金生長帶本身就適於孕育珍貴南藥。
  • 都說海南島天氣熱 這地方你來試試 海南石梅山莊
    乘飛機在海口美蘭機場下 再坐環島高鐵到萬寧火車站下 再坐公交車或計程車 到興隆鎮石梅山莊即可地址:興隆鎮石梅大道1號石梅山莊正門石梅山莊地處博鰲與三亞的中間位置萬寧市,夏天比三亞涼快,冬天比海口暖和,年平均氣溫24.5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到五指山 不算遊海南
    ■ 海南日報記者 張靖超    五指山是中國的著名山嶽,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主峰坐落在五指山市境內,海拔1867米,是海南最高山峰,被譽為「海南屋脊」。
  • 海南萬寧石梅山莊價格約22000元/㎡
    作者: 海口誠房網石梅山莊坐落於海南興隆石梅灣興梅大道1號,屬於興隆。開盤時間為2017年12月14日。佔地面積275305.8,總建築面積220000,小高層為該小區主要建築類型。規劃戶數2764。上一張下一張效果圖社區實景位置交通圖樣板間圖解看房石梅山莊在售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林深處尋好水 氤氳暖泉潤人心
    海南農墾轄區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比如三亞境內的「南田溫泉」以及儋州境內的「藍洋溫泉」,在業內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由於地處偏僻,位于澄邁縣南部山區的海南農墾西達農場境內的九樂宮溫泉卻鮮為人知。  春水綠青山,沉醉溫泉鄉  「池在林中落,水自天上來。」九樂宮溫泉山莊地處南渡江上遊,靠近澄邁加龍坪熱帶雨林區,這裡植被茂盛,生態環境極其優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嘉木話桄榔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今年是蘇東坡登陸海南920周年,這位在海南留下眾多美好逸事的北宋大文豪
  • 海南日報數字報-似曾相識燕歸來
    海南日報記者專訪了項目組主要負責人及專家,聽他們講述這段人與燕的情緣。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它是什麼寶——  爪哇金絲燕 我國珍稀物種  褐色的背部羽毛、狹而尖的翅膀、微彎且開闊的小嘴,又大又圓又亮的眼睛……推開海南省大洲金絲燕研究所所長林斌辦公室的門,只見桌上的照片、書櫃裡的書、牆上的宣傳畫,到處都印有這種可愛的小生靈——爪哇金絲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代海南論壇'2014冬季峰會徵文公告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擬於今年12月中上旬召開當代海南論壇冬季峰會,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為此特組織徵文。有關事項如下:  1、徵文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法治海南建設。  2、論文要求:所寫論文(對策建議)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每篇3000—5000字。論文末尾註明作者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和聯繫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毒植物 不可觸摸的美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編者按:  7月份,一則關於海口市碧海大道上種植有毒海檬樹,果實長得像芒果的新聞報導引起人們的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熱帶雨林「博物館」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1752年,瑞典植物學家奧斯伯克乘船前往中國。途經爪哇時,他看到一棵樹的樹幹上長出很多美麗的花朵。奧斯伯克認為自己發現了無葉的寄生植物新品種,並把這些花命名為寄生楝。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