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上市 機密檔案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

2020-12-25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孟秀麗

2020年7月,一部再現和還原車諾比核災難及其地緣政治影響的權威史學作品——《車諾比:一部悲劇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作者、東歐史頂尖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沙希利·浦洛基的全新力作,沙希利·浦洛基利用新近公開的政府檔案,結合大量目擊者的訪談素材,詳盡而富有條理地敘述了車諾比事件的背景、起因、過程、後續,及其對人類與自然、對國際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該書於2018、2019年分別斬獲英語世界非虛構標杆貝利·吉福德獎、俄羅斯研究權威獎項普希金俄語圖書獎兩大國際頂尖大獎,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 A. 阿列克謝耶維奇推薦。

災難猝不及防,車諾比成「悲劇史」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出了一聲巨響,之後帶來的卻是此地數萬年的陰霾。車諾比核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最慘痛的核電事故,受害人群高達兩百多萬。儘管前蘇聯政府起初試圖隱瞞車諾比核災難,弱化其後果,該事件在蘇聯和西方還是引起了廣泛的公眾關注。在爆炸發生的最初幾天裡,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其後各類紀錄片、專題片、紀實調查和小說鱗次櫛比出現。

輻射涉及每個人,從政黨領導人到普通民眾,車諾比事故使各個民族和各行各業的人對莫斯科及其推行的政策愈加不滿。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不僅挑戰,而且顛覆了蘇聯舊有的秩序。公開性政策使媒體和公民有權縱論時政、褒貶當局,而這一政策正是源於後車諾比時代。烏克蘭作為廢棄核反應堆的故鄉,此次事件對其造成的政治影響,比起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深刻。1991年12月,當烏克蘭人投票贊成國家獨立時,他們已將龐大的蘇聯拋向了歷史。就在烏克蘭大選數周后,蘇聯正式解體了。當然,將蘇聯政治公開性改革和烏克蘭及其他加盟共和國民族運動的興起,僅僅歸因於車諾比事故是不正確的,但此次事故對上述相關事件的影響怎麼描述都不算言過其實。

災難發生得猝不及防,但事故的災難性後果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沙希利·浦洛基調查發現:車諾比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總計5000萬居裡,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的500倍。出現這般災難性的後果,只不過是核反應堆不足5%的核燃料外洩。最初它包含超過113千克的濃縮鈾——足夠汙染和毀滅大半個歐洲。如果車諾比核電站另外三座核反應堆也因第一座核反應堆的爆炸而受損的話,一切有生命、有呼吸的生物體都將難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在事故發生後的數周裡,科學家和工程師皆難以判斷,車諾比的這座放射性火山噴發後,是否還有更加致命的災難。即使沒有出現更糟糕的情況,僅第一次核爆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就將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內持續存在。此次核爆產生的鈽-239被風吹到了瑞典,而它的半衰期是24000年。

普裡皮亞季是當年車諾比核電站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組成的5萬人城市,被譽為「當代龐貝城」。沙希利·浦洛基說:「並不是火山噴髮帶來的炙烤與巖漿吞噬了生命,而是不可見的放射性顆粒迫使當地居民離開家園。大部分植物活了下來,野生動物回歸此地,重新佔領了昔日屬於人類的定居之地。」

機密檔案解密,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

車諾比核洩漏事故震驚世界,成為意義複雜的全球性文化符號。無數文學、非虛構作品曾對其進行哀悼和演繹,然而即便是2019年的HBO同名神劇也未能還原這一事件的複雜真相。但人們不知道,那個不同尋常的夜晚究竟發生了……雖然這場災難的起因、結果和經驗教訓屬於歷史脈絡化研究和歷史解讀的範疇,但是到目前為止,鮮有歷史學家對此課題展開過深入研究。直到沙希利·浦洛基著手寫作《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一書。

沙希利·浦洛基認為,這是一次技術的失敗,更是危機管理的失敗,最終演變成全人類的災難,藉助新近公開的蘇聯和烏克蘭政府機密檔案,沙希利·浦洛基為讀者呈現了災難的全景細節。沙希利·浦洛基在《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一書中,利用新近公開的政府檔案,結合大量目擊者的訪談素材,詳盡而富有條理地敘述了車諾比事件的背景、起因、過程、後續,及其對人類與自然、對國際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從1986年4月核反應堆發生爆炸,到2000年12月核電站關閉,再到2018年5月對受損核反應堆最新覆蓋的完成,沙希利·浦洛基首次詳述了車諾比核事故的來龍去脈。全書涉及400多個人物,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捲入這場核災難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響亮和微弱的聲音均被記錄,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認識都被釐清……是一曲令人心碎的英雄主義悲歌,一次迫近歷史深處的智性探險。

本書兼具文筆與見識: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兼具閱讀快感與史學洞見,全面解讀圍繞在災難前前後後的宏觀背景與微小細節,深刻揭示蘇聯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政策如何引發災難,而這場災難又是如何掀起蘇聯解體的徐徐大幕,堪稱《大國的崩潰》前傳。斬獲兩大國際頂尖大獎:英語世界非虛構標杆貝利·吉福德獎(2018)、俄羅斯研究權威獎項普希金圖書獎(2019)。

譯者宋虹在《譯後記》中坦言:敘述平實,文風清冷是他(浦洛基教授)一貫的作風。相比文學家而言,歷史學家通常是隱藏情感的高手,大廈將傾也罷,烈火烹油也好,在歷史學家的筆下不過是時間長河中偶然或必然激起的幾朵浪花。然而,即使在波瀾不驚的描述下,在細枝末節的堆疊下,在時空交錯的羈絆中,每一位用心的讀者依然能感受到冰山下炙熱的情感。浦洛基教授沒有訴諸大量修辭去描摹事物,而是揮舞著一支素筆,以最簡潔的線條、最具透視效果的畫風,試圖直接臨摹出事件的本貌。

「如果說車諾比事故是烏克蘭人民心上一道深深的傷痕,那麼,我們記住這道傷疤,恰恰是為了未來能更安全地利用核能。」 災難已矣,我們仍需銘記和警醒。宋虹認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全人類的通力合作。正如中國所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面對氣候變化、戰爭等重大考驗時,只有直面危機,攜手共進,才能幫助人類取得最終的勝利。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準備自己翻拍《車諾比》,用不同視角還原真相
    2019年6月HBO迷你劇《車諾比》即將正式完結,這是一部反映時代的電視劇,也是一部有關國家之間的電視劇,其實這部電視劇在剛開始播出的時候,在俄羅斯和美國都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和反響,有很多俄羅斯媒體非常不滿意這部迷你劇的劇情,他們認為這有一些刻意抹黑蘇聯的嫌疑,但另一些媒體則覺得這部電視劇反映了當時的歷史
  • 車諾比:「災難」的現代形象
    (楊進:《車諾比悲劇的重新審視》)事故發生之後,全歐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輻射影響,在三十多年後,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部分地區的土地依舊存在相當劑量的輻射。在談起車諾比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將其與廣島原子彈相比較。
  • 史上最嚴重核災難《車諾比》事件,謊言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它就是同為HBO出品的《車諾比》。關心歷史和人類重大事件的小夥伴們,也一定聽過這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故事。HBO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就真實還原了車諾比核災難事故。——劇透解析——車諾比事件,在蘇解體的今天,很多當時的秘密,現在看來已經是不爭的真相和事實。我們通常說一部影視作品,最重要吸引觀眾的一個指標,就是獵奇性,但對於這部被多次搬上熒幕的事件,這個指標還存在嗎。
  • 豆瓣8.5分,「鬼城」車諾比,核災難背後的謊言和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用三年時間採訪了這場災難中的倖存者,比如第一批到達災難現場的救援人員的妻子、攝影師、教師、歷史學家、科學家,還有被迫撤離的人……《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所講述的,就是他們見證災難的故事。
  • 熱度百科|完美還原世紀災難 一部神劇讓車諾比再上熱搜
    聽到車諾比幾個字,很多人都會想到1986年那一次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沒錯,當這五個字出現在最近的熱門劇榜單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希望看看,時隔數十年,人們會怎麼通過影視劇的方式,重現這一世紀大災難。沒錯,最近神劇製造機HBO推出了一看就是神劇品質的電視劇《車諾比》,截至目前已經播出了三集,全劇評分高達9.7分。
  • 再看車諾比:「死亡遊行」為何無法避免
    33年來,記錄、反思事故的文字、影像不計其數,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 車諾比核事故從來不是一起單獨、偶然的事故,而是一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被裹挾的人類悲劇,加速了腐朽、臃腫的蘇聯走向崩潰。 八個小時後,戈巴契夫收到了層層上報來的消息,他被反覆告知: 車諾比核電廠發應堆發生火災,但沒有爆炸。 《車諾比》中更戲劇化地還原了類似場景—— 事故發生一天後,中央領導們在克裡姆林宮開會。
  • 掩蓋,欺瞞,一場死亡遊行,再看車諾比
    當他們為是否應疏散普裡皮亞季(核電站所在小城)爭吵不休時,一位拄著拐杖的年長官員起身發出「靈魂拷問」。 隨後他將拐杖指向掛在牆上的列寧像,並用一段慷慨激昂的話做出最終決定——封鎖城市,切斷電話線,控制謠言。理由是: 我們要防止人們破壞自己的勞動成果。
  • 圈錢沒商量《新世紀福音戰士—機密檔案》中文版上市
    在全新劇場版動畫推出前,在5月16日將推出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機密檔案」中文版遊戲中,玩家將扮演NERV的情報員,從另一個角度來一窺人類補完計劃的真相。用解開四號機的神秘面紗代價繼續圈錢!!      原創新角色觀點下的EVA世界  「機密檔案」遊戲以動畫的17~24話與劇場版「Air真心為你」為基礎。
  • 車諾比式的悲劇,會不斷重演嗎?| 風向書單200811
    《車諾比:一部悲劇史》這本書,將這起事件視作蘇聯體制終結的序幕,核輻射之下無人能逃,致使蘇聯人對莫斯科及其推行的政策愈加不滿,民眾開始要求政府公開信息,保密文化逐漸退卻,首批蘇聯民眾團體和政黨也在生態運動中出現。蘇聯解體後,相關保密檔案逐步解禁,好像所有這些與蘇聯這個國家一樣,成為有待研究的歷史。然而,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生再次敲響警鐘,人類尚未能遠離災難。
  • 豆瓣7.0,揭秘「高塔」、「車諾比」背後真相!
    這幾年在網上,隨著絕地求生的興起,和《車諾比》的熱播。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蘇聯歷史的探索也開始變成一種熱潮!隨著全網自媒體瘋狂蹭熱度的同時,發現似乎很多人都去過車諾比爆炸現場,和DUGA-3遠程警戒雷達現場(就是絕地求生中的高塔)。
  • 在《車諾比》裡被「黑」後,蘇聯扳回一局
    時光網特稿要說近段時間裡最火的美劇是哪部,想都不用想,必然是《車諾比》無疑。火的不僅僅是這部劇本身,還包括隨之延展開來的話題。美國講述完前蘇聯這段噩夢般的歷史,一些俄羅斯民眾似乎很買帳。其中有人評論說:「4月26日,在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周年紀念日,沒有一個俄羅斯頻道,沒有一家俄羅斯報紙提到這場災難。
  • 《車諾比的悲鳴》:走進廢墟才知曉車諾比是最可怕的戰爭
    我寫過關於車諾比事件的書,也是我曾經創作的一個主題。我也親歷過車諾比區域。你在那兒的時候,隨時會被一種感覺包圍:忘記你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的,只是覺得,我是因為這樣的災難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一個人。災難,特別是像車諾比那樣的核災難,它的發生幫助我們喚醒自己反思自己,從自身上考慮問題。
  • 《車諾比》完結,IMDb評分9.7一部像紀錄片一樣真實的美劇
    《車諾比(Chernobly)》是HBO推出,今年5月6日首播的核災難5集迷你劇,並已於昨日完結。《車諾比》是對發生在三十多年前這場核災難的真實回顧,借用西方影評人的評價:《車諾比》的畫面製作和細節設計是「非同尋常的」(Extraordinary)。這樣的用心,也是它能在IMDb獲得史無前例9.7高分的關鍵。9.7分,什麼概念?就連現在火得一塌糊塗的《權利的遊戲》目前在IMDb也才9.4分。
  • 《車諾比》後,俄羅斯上線電影《絕殺慕尼黑》!_遊俠網 Ali213...
    其中有人評論說:「4月26日,在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周年紀念日,沒有一個俄羅斯頻道,沒有一家俄羅斯報紙提到這場災難。對撲滅車諾比核火焰的人們沒有一句感謝。美國人做了我們長期以來必須做的事情。感謝他們。」       還有人說:「我認為這部劇不可能由俄羅斯製作。我們不會如此坦誠地展示當局的行動,也許會拍成一部滑稽的警匪劇。
  • 車諾比和「黑暗旅遊」的危險地帶
    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提起車諾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車諾比是前蘇聯時期,坐落在現在烏克蘭境內普裡比亞季市附近的一座核電站。核電站爆炸後,產生的核廢料粉塵隨著大氣擴散,造成了大面積的核汙染,據說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直接導致了之後的數萬人因此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搬離家園,生活在車諾比附近的家畜、寵物、野生動物全部遭到毀滅。
  • 探尋9大世界禁地 神秘的梵蒂岡機密檔案室
    近年來,這裡受到一系列部分受控的不明細菌的侵蝕人的出現會給這些壁畫帶來毀滅性的的災難。正常情況下,每周只有一位保安人員會進去待幾分鐘。1979年,這裡同法國韋澤爾谷的其他史前遺址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波維利亞島 義大利波維利亞島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礁湖中,介於威尼斯和利多之間。
  • 《車諾比》:最真實的恐怖,超過一切恐怖片
    所有的這一切,發生在一個聽起來令人顫慄的地方——車諾比。HBO將這個災難拍成了5集迷你劇《車諾比》,剛播出兩集,評分高達9.7分。「你聞到金屬味兒了嗎?」《車諾比》劇中真實地還原了這場世紀浩劫的經過,並揭開了隱藏在這場意外之下的殘酷真相,被稱為 「最震撼最真實的年度恐怖神劇」。《大西洋月刊》這樣評價:該劇一半是歷史劇,一半是對貶低真相嚴峻代價的研究。
  • 9.6分新美劇《車諾比》:真正危險的,是人的謊言
    很多人看完後的感受都是:這簡直像是一部讓人透不過氣的恐怖片!從名字可知,《車諾比》講的是1986年前蘇聯發生的那場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同樣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我們都知道鐵達尼號是如何沉沒的,卻似乎很少人知道車諾比是怎麼發生的。我想要通過這部劇來填補這個空白。」談到拍攝這部劇的原因時,導演CraigMazin如此說道:「在車諾比,真正危險的並不是核輻射,而是人的謊言。」
  • 明日之後新副本輻射高校來襲,廢墟下掩藏著真相的車諾比
    《明日之後》是一部以喪屍為主題的射擊類遊戲,獨特的劇情和暗黑的畫風吸引了不少玩家的加入。雖然是射擊類的遊戲,但是,實力和運氣同樣重要,想必不少氪金抽配方的小夥伴,對這句話十分認同吧!車諾比事件有多少小夥伴們知道呢?在蘇聯統治期間內,曾發生過這樣一起嚴重的事件,至今提起來,仍有不少人嘆息。作為首例特大核電事故,被核電影響的人,數不勝數。因此,作為一款大型多人遊戲,《明日之後》也是首次將劇情歌現實聯合起來,讓人們適當娛樂的同時,也不忘記歷史性的災難帶給我們的影響,此番致敬歷史,可以說是非常有意義了。
  • 車諾比事故的教訓:原來撒謊的是蘇聯,現在卻是西方
    作者:王德華廣受好評的電視劇《車諾比》講述了1986年的核災難,當時的蘇聯當局試圖淡化這場災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33年過去了,西方領導人需要學會如何誠實和透明。蘇聯的改革家們,以及戈巴契夫本人,都以車諾比事故為例,要求加強問責制和更大程度的坦率,因為蘇聯當局最初的反應絕不是透明的。《星期日快報》援引《共產主義的興衰》一書作者阿爾奇布朗教授的話說:「它成為蘇聯體制問題的一個象徵。」車諾比事故發生僅僅三年半後,柏林圍牆倒塌;1991年,蘇聯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