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好酒好詩來相伴

2020-12-07 飯糰文學

1、

立夏以後,氣溫逐漸升高,已經漸漸開啟了入夏模式。在有些悶熱的夏夜裡,備一些冰鎮的小酒,做幾個消暑小菜,或是呼朋引伴,或是月下獨酌,或是與良人共飲,都不失為一樁樂事。既可以緩解白天工作的疲勞,也可以增進朋友或者愛侶之間的感情。

古時候的文人,很多也是極愛喝酒的。要說起其中的緣由嘛,無非幾點。第一,酒能激發文人的靈感。文人大多感性,酒也屬於比較感性的,二者自然惺惺相惜。第二,酒能排遣文人的情懷。人生不那麼順利的時候,喝上一壺小酒,飄飄然欲仙乎,便什麼都看得開了。第三,酒能增進與朋友之間的感情。朋友之間多年不見,一杯小酒一首詩,濃濃的情意便都寄托在詩酒之間了。

2、

要說其中最有名的詩酒文人,可能就是李白了。既能文又能武,既浪漫又豪放,兼具文人的儒雅,與劍客的俠氣。李白,就像銀河中的星辰,燦爛至極,卻又可望而不可即。

今天,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下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李白寄托在詩酒之間的豪放情懷。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在芬芳的花叢之間,擺上一壺好酒。身畔無人相伴,便只好舉杯邀明月共飲。明月和影子雖然能與我為伴,卻都不會飲酒。暫且不管那麼許多了,趁著春宵美景,及時行樂最重要。放聲高歌之時,月亮隨著我徘徊。翩然起舞之際,影子在我身側零亂。清醒的時候,我們一起尋歡作樂。醉酒以後,便四散東西。希望可以結成永遠的好友,他日在浩瀚雲海中重逢。

其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天如果不愛酒,酒旗星(星宿名)也就不會遙遙地掛在青天之上。地如果不愛酒,就不會有酒泉郡(地名)這個地方。既然天地都愛酒,那我愛喝酒自然就無愧於天。清酒用來比喻聖人,濁酒用來比喻賢人。既然聖賢都愛喝酒,又何必去求什麼神仙?通於大道,合乎自然。飲酒的樂趣,不好酒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其三三月鹹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三月的長安城(鹹陽城,借指長安),繁花似錦。誰能像我一樣春來憂愁,對著此地美麗的景色一直飲酒呢?富貴與貧賤,長壽與短命,都是造化使然。杯酒之間,生生死死,全無差別。世間萬事,千頭萬緒,難分難辨。醉酒之後,天地顛倒,連自身都忘卻了。昏昏沉沉地倒在枕席之上,這種快樂最是美妙。

其四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憂愁千頭萬緒,美酒三百多杯。雖然愁多酒少,但是只需小酌一杯,憂愁便消散了。愛飲酒的人,酒醉之後心情自然開朗。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齊,隱居首陽山。貧窮困苦,顏回(孔子的弟子)也會挨餓。如果不能及時飲酒行樂,要那些虛名有何用呢?螃蟹腿配上美酒,酒池便好似海外仙境。姑且飲上一杯美酒,趁著月色在高臺之上大醉一回吧。

相關焦點

  • 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好酒好詩來相伴
    在有些悶熱的夏夜裡,備一些冰鎮的小酒,做幾個消暑小菜,或是呼朋引伴,或是月下獨酌,或是與良人共飲,都不失為一樁樂事。既可以緩解白天工作的疲勞,也可以增進朋友或者愛侶之間的感情。古時候的文人,很多也是極愛喝酒的。要說起其中的緣由嘛,無非幾點。第一,酒能激發文人的靈感。文人大多感性,酒也屬於比較感性的,二者自然惺惺相惜。第二,酒能排遣文人的情懷。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月下獨酌四首》李白
    本文由作者豪言詩詞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平生非常喜歡月亮,寫了大量詠月的詩篇。從這首《月下獨酌》詩,可以看出李白對明月懷有濃厚的感情。「花間一壺酒」,時令正值春天,地點又在月下,這是飲酒的環境。花下飲酒,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種雅興樂事,應該是賞心快意的吧?然而,「獨酌無相親」,無一知己,悶酒獨傾,真是大煞風景。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月下獨酌四首》李白
    本文由作者豪言詩詞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平生非常喜歡月亮,寫了大量詠月的詩篇。從這首《月下獨酌》詩,可以看出李白對明月懷有濃厚的感情。「花間一壺酒」,時令正值春天,地點又在月下,這是飲酒的環境。花下飲酒,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種雅興樂事,應該是賞心快意的吧?然而,「獨酌無相親」,無一知己,悶酒獨傾,真是大煞風景。
  • 月下獨酌四首 「唐」 李白
    【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 李白《月下獨酌》:酒、月意象下詩人的浪漫與孤獨
    酒和月,是李白於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常客,是他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裡,也不管他身處何方,總會留下一些有關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李白詩歌《月下獨酌》中的無情遊,怎麼理解
    我們讀李白的詩歌,感覺他非常豪爽,朋友很多,講義氣重感情。他說「千金散盡還復來」,與朋友飲酒甚至不惜五花馬、千金裘。雖然是詩家的語言,但確實是體現了他的真性情。但是李白在寫《月下獨酌四首》的時候,怎麼那麼孤單寂寞呢?
  • 李白詩詞精選十二:月下獨酌四首 其一
    3月我們推薦的是李白專題詩集,詩集將根據內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難不斷延伸,陽春3月讓我們一起體驗詩仙的曠世奇才吧!I:正文: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Ⅱ譯文:提著一壺美酒在花叢間,自斟自飲無親友相伴。只能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 李白的《月下獨酌》,表達了什麼樣的意象?又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第一,這首詩涉及了李白詩歌中最常用的兩個意象:月和酒。月亮的意象在李白詩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得到了非常多的描寫。然而,對於同樣的一個客觀存在的月亮,李白卻給我們展現出了五彩繽紛的形象。在《靜夜思》《峨眉山月歌》《夢遊天姥吟留別》和這首《月下獨酌》中都有月的意象,但是,這四首詩中月的形象卻各不相同。
  • 品讀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據說是隴西成紀人(無確切說法),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詩作多以酒助興,醉時而作,代表作品有《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靜夜思》等多首。
  • 讀《月下獨酌》,獨自一人飲酒的夜,我們都是李白
    李白與月亮是分不開的我有酒一壺,聊以慰風塵。可滿腹心事訴於何處,訴於何人。《月下獨酌》全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月下獨酌》2012-06-18 15:41:2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評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 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 一種複雜感情。 
  • 李白的《月下獨酌》,你不能只知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詩中有許多豐富多彩的詠酒詩,更有不少的精彩詩篇都是詩人酒後所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好的唐詩幾乎有一半是在酒興中寫出來的。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首酒醉後的精彩詩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的奇思妙想,就是李白,若不在醉中,也很難想像得出來 。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很出名,其二開篇就驚豔了,很多人卻不熟悉
    而李白有了金樽美酒,才更加了不起。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評價李白:「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由此可以看出酒後的李白有多麼狂,連天子的號令都不放在眼裡。詩仙李白的詩,大多是沾有酒氣的,其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是流傳甚廣的,我們都知道這兩聯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卻很少談及《月下獨酌》此組詩的其他三首。在筆者看來,《月下獨酌·其二》重在議論,在意象上自然是沒有第一首拿捏得好,但也是豪氣滿滿的一首詩,開篇就驚豔了眾人。
  • 小學生古詩詞每日一首——《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作品賞析】《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共四首,以第一首流傳最廣。第一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
  • 雲河璀璨:感於李白月下獨酌四首
    曾看過一部電視劇,主人公在划船經過江流中心時深情誦讀李白月下獨酌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當時被深深地震顫感動。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酌:飲酒。對影成三人:明月、我及我的影子恰恰形成三人,也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是三人。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唐 ·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李白 經典解析
    月 下 獨 酌---李白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李白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這首詩的每句解釋如下:花間一壺酒 花叢中間擺放一壺美酒獨酌無相親
  • 【唐詩三百首】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12)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13)期:約會;(14)邈(miǎo):遙遠;(15)雲漢:銀河。【翻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花叢中擺下一壺好酒,無相知作陪獨自酌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舉杯邀請明月來共飲,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月亮本來就不懂飲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後。[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詩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李白
  • 李白《月下獨酌》說了什麼?其詩大多與修道有關,有何不解之緣?
    作者:拈花夢遊《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月下獨酌》是組詩,共四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組詩的大主題是飲酒。從這首詩的字面意義上也可以看得出來,就是李白在月下花園裡獨自喝酒這麼點事。跟後面三首直接談飲酒的詩不同,這第一首詩明顯偏向酒伴,也就是月亮。李白用一種熱鬧的方式,寫出了自己孤獨冷寂的處境,表達了要對人生戰略重心進行調整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