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上出現了不少主持能力出色的年輕的主持人,但這些選手始終無法搶走坐在點評席上的董卿和康輝的風頭。
倒不是後者的資歷老、人氣高,而是康輝、董卿兩人的點評總是能一針見血,完美指出選手主持方面的不足。
無論面對什麼主持風格的選手,康輝的點評能讓所有人心服口服,指出問題的同時也不會讓選手感到反感。
不妨重新回顧下康輝在主持人大賽上對選手的精彩點評:
許吉如無疑是帶著光環登上主持人大賽的舞臺,在亮相之前,觀眾已經通過《奇葩說》對這位畢業於哈佛的女生有所了解。
然而許吉如這兩次參加比賽的成績都不理想,《奇葩說》被淘汰之後,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也沒能多留她一會兒。
觀眾在了解許吉如被淘汰的事實之後,又是否了解她被淘汰的原因呢?從康輝的點評中,相信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針對許吉如的表現,康輝坦言她的陳述太過表面化,很難引發觀眾共鳴或者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對於新聞從業者來說,無疑是需要改正的缺點,因為這一點,也讓許吉如止步於主持人大賽首輪比賽。
和許吉如一樣,李莎旻子同樣是帶著光環登上主持人大賽的舞臺,甚至李莎旻子的光環要比許吉如更加耀眼。
因為主持娛樂類型節目走紅的李莎旻子看起來似乎和主持人大賽的氣場有些不符,首輪比賽之後,觀眾對她的表現同樣不太滿意,然而康輝卻表現出和觀眾不同的看法。
康輝曾不止一次稱讚李莎旻子在主持過程中的「真誠」特質,對於觀眾而言,這種「真誠」反倒像是詩朗誦,缺少主持應該有的風格。
儘管觀眾不認可李莎旻子的能力,但得到康輝肯定的李莎旻子一路進入總決賽,這倒也能說明康輝的看人眼光。
康輝是新聞類賽道的點評嘉賓,所以對新聞類選手的表現能夠分析得更加透徹。
以主持人大賽新聞類賽道冠軍鄒韻來講,在參加比賽之前,她是央視的國際記者,因為工作的緣故,曾多次和康輝同框。鄒韻之所以選擇參加主持人大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康輝的影響。
鄒韻在主持人大賽總決賽上袒露心聲,從一名記者到優秀記者,再從優秀記者到主持人最終成為優秀主持人,這是傳媒工作者最為正確的一條路。
鄒韻的表現證明了她作為記者的優勢,康輝也不止一次稱讚鄒韻的立意,畢竟這位年輕的主持人曾是康輝身旁的搭檔,而她也按照康輝分享的成長路線在不斷前進。
主持人大賽上的選手能力出眾毋庸置疑,而作為點評她們表現的嘉賓,康輝的主持水平自然更加出眾。
康輝於1993年從傳媒大學畢業,畢業之後直接進入央視新聞中心工作,算起來距今已經過去27年,康輝可以說是央視當之無愧的前輩主持人。
1994年康輝正式在鏡頭面前亮相,主持新聞節目《世界報導》,不同於綜藝類節目,大眾對於新聞節目的關注度並不高,如果以一檔新聞節目來判斷主持人在央視的位置,《新聞聯播》會是大多數觀眾的選擇,所以那個時候的康輝在央視並不夠出眾。
2006年,已經過了13年的康輝登上《新聞聯播》的主持臺,他的事業發展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觀眾習慣將新聞聯播主持人稱為「國臉」,他們的主持能力無疑是主持圈的最高水準,如今14年過去,康輝依然堅守在《新聞聯播》的主播臺,依然代表著主持圈的最高水平。
27年的努力讓康輝的主持能力會當凌絕頂,這也是他在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上點評選手總能一針見血的根本原因,因為熱愛、因為堅持,康輝成為年輕主持人心中的標杆人物,成為她們的學習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