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檔案 | 1984年國慶閱兵:中國戰略飛彈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

2020-12-26 中國軍網

1984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第十二次國慶閱兵。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車檢閱了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並發表了國慶講話。秦基偉任閱兵總指揮。人民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首都民兵10000多人組成的受閱部隊接受了檢閱。

這次國慶閱兵,規模大,裝備新,機械化程度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閱兵。這次閱兵由中央軍委主席檢閱受閱部隊並發表講話;參閱部隊不進佔公園、機場,在「閱兵村」集中駐訓;女兵方隊、武裝警察部隊第一次受閱;國產戰略飛彈首次亮相;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的。

1983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書記處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國慶35周年的慶祝和閱兵籌備工作,確定成立首都國慶35周年慶祝活動領導小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萬裡任組長,總參謀長楊得志任副組長。為貫徹中共中央的決定,11月15日,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主持會議研究部署35周年國慶閱兵工作,決定:

1、改變以往的閱兵程序,國防部長不再發表講話,閱兵總指揮向中央軍委主席報告後即開始閱兵;

2、受閱部隊著新式軍裝,武器裝備要新一點、精一點、好一點;

3、受閱部隊人數規定為1.5-2萬人,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

4、受閱部隊集中北京後不佔公園,可進駐機場,要搞好閱兵基礎訓練、合練和預演;

5、整個受閱部隊的組織工作,由閱兵領導小組負責。

12月10日,萬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國慶35周年慶祝活動問題。會議決定成立閱兵領導小組,由總參謀長楊得志任組長,北京軍區成立閱兵總指揮部,吸收各軍兵種和總部有關人員參加。萬裡還作出指示:這次閱兵,陸海空三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都要參加,一定要搞好,以振奮人心,鼓舞士氣,擴大國際影響。

12月下旬,建國35周年首都閱兵總指揮部成立,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任總指揮。隨後,閱兵總指揮部迅速展開了閱兵的各項準備工作。秦基偉等主持研究制定了閱兵方案,規定受閱部隊1.037萬人,各種作戰飛機117架,飛彈189枚,火炮126門,火箭布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組成共46個方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空中梯隊4個。按照閱兵方案要求,1984年3月20日,受閱方隊組建完畢,隨即進行閱兵前緊張和嚴格的訓練。

閱兵村裡的刻苦訓練

由於此次閱兵與以往國慶閱兵相比,受閱隊伍中摩託化、機械化部隊數量大,軍兵種多,技術裝備複雜,物資技術保障要求高,以往那種各自分散駐訓的方法已經無法適應要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閱兵指揮部決定,分別在北京沙河、通縣、南苑三個機場修建臨時訓練區,實行集中駐訓。按照這個決定,僅用兩個月的時間,修築了道路50餘公裡,鋪設訓練場90萬平方米,並設置了配套的生活設施。就在昔日雜草叢生的機場空地上,數千頂草綠色帳篷和一幢幢銀灰色的木板房排列得井然有序,一條條水泥方磚砌成的公路平坦開闊,還有配套的官兵服務中心,太陽能浴室、圖書閱覽室和便利的供水供電設備,整個營區顯得乾淨清潔,即有軍事化色彩,又透著濃濃的人性化,人們將這裡稱之為「閱兵村」,這個稱呼也一直沿用至今。

開訓前,閱兵總指揮部根據歷次國慶閱兵的經驗,擬制頒發了《國慶三十五周年受閱院校、部隊訓練要點和要求》、《一九八四年國慶受閱部隊隊列動作規定》、《受閱部隊單個軍人隊列動作毛病的糾正方法》、《徒步方隊閱兵訓練成績評定標準》、《機械化方隊閱兵訓練成績評定標準》,使閱兵訓練有了具體論據。

整個閱兵訓練分為五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1984年3月至5月),進行徒步方隊的單兵基礎訓練和車輛方隊、飛行梯隊駕駛技術訓練;第二階段(6月1日至7月15日),地面方隊和空中梯隊分別進行綜合訓練,逐步達到整齊劃一、威武雄壯的要求;第三階段(7月16日至8月15日),按閱兵程序組織各方(梯)隊進行四次合練,重點模擬演練閱兵式和分列式;第四階段(8月16日至9月5日),在天安門廣場進行夜間適應性訓練,熟悉閱兵程序、指揮方法和場地環境;第五階段(9月6日至23日),按閱兵程序進行兩次預演。受閱部隊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認真投入到訓練當中。

為練習端正挺拔的軍姿,戰士們對著鏡子緊緊貼著牆根站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為練習正步,戰士們在兩條腿上都綁上了一個一斤重的沙袋,跑操時還往腿上各加了3斤。為了練腰功,身上綁木架,捆背包帶,頭上頂帽子;為練繃腳尖,跪在地上壓腳面。在7個月裡,受閱的徒步方隊平均完成訓練日208個,2023小時;地空飛彈方隊平均完成訓練日154個,709個摩託小時;空降兵徒步方隊走過的路程達到1萬公裡;空中梯隊組織訓練1.66萬架次,飛行1.1465萬小時,平均每個飛行員飛行142.5架次、98小時30分鐘,經過強化訓練,受閱人員個個精神抖擻、軍容嚴整、動作標準,方隊隊列達到了「三等」(等間隔、等距離、等速度)、「三線」 (隊列縱、橫、對角一條線)、「兩不差」(時間不差分秒、間隔距離不差分毫)。9月6日夜間至7日,第一次預演開始了,中央軍委領導、閱兵領導小組和閱兵總指揮部審查了這次預演;笫二次預演於9月22日夜至23日拂曉進行,受閱部隊與群眾遊行隊伍參加。黨和國家領導人審查了這次預演,並給予以很高評價。

天安門前的的閱兵盛典

為了迎接建國35周年國慶慶典,天安門城樓修飾一新。大殿廳內,安放了重新製作的17盞古雅的大型玻璃官燈。其中,正中大廳的一盞重450公斤,其餘16盞均為350公斤。每盞皆呈6邊形,6角各引一盞傘形小燈,別具特色。乳白色的玻璃燈罩上繪有金龍圖案,古樸莊重。14個紅彤彤的大宮燈點綴紅城樓四周,金碧輝煌,絢麗多彩,更增添了一份喜氣。城樓正中央高掛著毛澤東主席的巨幅畫像,廣場南面呼應掛起了孫中山的大幅畫像,城樓對面的東、兩兩側,豎立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巨幅畫像。

1984年10月1日,清晨天還沒亮,人們就從四面八方趕來,湧向東西長安街和天安門廣場。眾人臉上都綻放著歡樂的笑容,心潮澎湃地等待著一個歷史時刻的到來。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廣場上到處是花的海洋,到處是飛揚的氣球,到處是如花的笑臉。

突然,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原來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鄧小平、李先念、陳雲等,以及全國各界代表和各國駐華使節、外國專家和當時在京訪問的外賓,出現在了天安門城樓。

10時整,國慶35周年盛典開始了!

1200人組成的軍樂隊奏起了國歌,28響禮炮響徹雲霄,鮮紅的五星紅旗在朝陽中冉冉升起。萬人仰頭肅立,向國旗致敬。

升旗儀式結束後,廣場上響起了激昂的檢閱進行曲旋律。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紅旗牌黑色敞篷轎車駛出天安門城樓。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向鄧小平主席大聲報告:「軍委主席,受閱部隊準備完畢,請您檢閱!」

鄧小平乘坐紅旗閱兵車檢閱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

接下來,在秦基偉陪同下,鄧小平首先檢閱了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的儀仗隊,而後依次檢閱各方隊。檢閱車徐徐駛過長安街,1萬多名陸、海、空軍和武警部隊組成的受閱大軍,身著新式軍裝,排成整齊劃一的綠色方陣,精神抖擻地迎接首長的檢閱。鄧小平神採奕奕地站在敞篷車上,由西向東緩緩通過隊伍前面。他滿意地注視著煥然一新的人民子弟兵,左手握住車欄,右手有力地揮動著,不斷地向受閱官兵致以親切的問候:「同志們好!」

官兵們齊聲回答:「首長好!」

鄧小平再次問候道:「同志們辛苦了!」

精神抖擻的官兵們以震天的呼喊聲回答:「為人民服務!」

領袖激勵的聲音和官兵們豪邁的聲音此起彼伏,連續不斷,從一個方陣到另一個方陣,在廣場上空久久迴蕩。在過去的幾次閱兵中,領導人檢閱部隊呼喊的大都是「中國共產黨萬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這兩句口號。這一次,鄧小平提出,要呼喊「同志們好!」和「同志們辛苦了!」這無疑是小平同志對廣大官兵的莫大關懷與愛護,他把慰問官兵的感情濃縮在了這短短的兩句話當中,讓人久久回味,又備受感動。

檢閱完畢,鄧小平回到天安門城樓主席臺,在毛澤東主席35年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地方,發表了鼓舞人心的國慶講話: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同志們,全國同胞們,同志們和朋友們:在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的這個光榮時刻,我向為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為保衛祖國安全而奮鬥的同志們、同胞們、朋友們,致以最熱烈的節日祝賀!

35年前,我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在這裡莊嚴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我們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35年來,我們不但完全結束了舊時代的黑暗歷史,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也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在全國實現安定團結、民主法制的基礎上,我們把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我國的經濟獲得了空前的蓬勃發展,其他工作也都得到了公認的成就。今天,全國人民無不感到興奮和自豪。

黨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我國的工農業年總產值,要比1980年翻兩翻。最近幾年的情況,表明這個宏偉目標是能夠達到的。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要對妨礙我們前進的現行經濟體制,進行有系統的改革。同時,要對全國現有的企業,進行有計劃的技術改造。要大大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大大加強各級教育工作,以及全體職工和幹部的教育工作。全黨和全社會都要真正尊重知識,真正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這樣,我們就一定會逐步實現現代化。

我國的對外政策是眾所周知和持久不變的。我們堅決主張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裁減軍備,首先是裁減超級大國的核軍備和其他軍備,反對一切侵略和霸權主義。我國將長期實行對外開放,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一切國家建立、發展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關係。我們主張用談判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如同我國和英國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一樣。現在國際局勢並不太平,我們必須鞏固國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全體指戰員,務必時刻保持警惕,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政治素質,努力掌握和提高應付現代戰爭的知識與能力。

我們主張對我國神聖領土臺灣實行和平統一,有關的政策,也是眾所周知和不會改變的,並且正在深入全中華民族的心坎。大勢所趨,祖國遲早總是要和平統一的。希望全國各族同胞,包括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共同促進這一天早日到來。」

鄧小平講話結束後,10時23分,分列式開始。

行進在前面的是三軍儀伏隊。伴隨著雄壯的《解放軍進行曲》的旋律,儀仗隊方隊護衛著「八一」軍旗,率先走過天安門。這是張思德生前所在部隊,現在成為代表國家、軍隊迎送國賓的專業儀仗隊。儀仗隊方隊一舉一動帥氣十足,步伐鏗鏘,只聽見軍靴踏在地面上發出的整齊而有力的「啪,啪,啪」的聲音,絲毫感覺不出來這是一支由156人組成的龐大方隊,遠遠望去,形成了一個直線與方塊的巨型綠色圖案,充分展現出中國軍人的風採,引得周圍觀看的群眾不禁齊聲喝彩,拍手叫好。毫無疑問,此時此刻,沒有什麼比閱兵方隊的腳步聲更能激起一個民族的自豪感了。

受閱的三軍儀仗隊

隨後,軍事院校方隊、步兵方隊、水兵方隊、空降兵方隊、女衛生兵方隊、武裝警察方隊和男女民兵方隊,依次進入天安門廣場。軍事院校方隊由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炮兵學院、裝甲兵學院和石家莊陸軍學校組成。軍事學院的學員們一律頭戴金黃色風帶大簷帽,身著墨綠色純毛料軍服,佩戴金光閃閃的肩章、領章,英姿勃勃地向前邁進。等他們走近了,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些學生身穿將軍服,可帽簷下面卻是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在他們當中,有與共和國同齡的團長,有剛過不惑之年的司令員,有合成集團軍的參謀長……他們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棟梁。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高贍遠矚,親自選調劉伯承、羅榮桓、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陳賡、蕭勁光等一大批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大辦軍事院校。1950年7月,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會議,專門研究創辦正規院校問題,大規模地改建、組建正規化軍隊院校的工作由此拉開序幕。毛澤東主席親自為軍事學院、總高級步校、後勤學院、軍事工程學院頒發訓詞:與現代化裝備相適應的,就是要求部隊建設的正規化,就是要實行統一的指揮、統一的制度、統一的編制、統一的紀律、統一的訓練。鄧小平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後,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改革方針,使我軍院校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軍事院校方隊通過天安門

步兵方隊由許多英雄部隊組成,他們中有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屢建戰功的英雄部隊,有在保衛祖國領土、領海、領空和搶險救災、軍民共建、培養軍地兩用人才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部隊。他們以嶄新的面貌,大踏步行進在受閱的行列裡。進至天安門前,他們由肩槍齊步走變為端槍正步走,整齊劃一,橫看豎看,都是一條筆直的直線;左聽右聽,都是一個雄壯的聲音。

步兵方隊通過天安門

水兵們身穿白上衣、藍褲子,頭戴新式水兵帽,佩戴黑底金色鐵錨肩章,手握衝鋒鎗,顯得分外威武。此時,海軍擁有的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等主要作戰艦艇比建國初期增加了近10倍,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海上長城」也巍然屹立在萬裏海疆。

空降兵方隊走過來了,他們個個挺拔剛健,頭戴傘兵銀盔,身穿上綠下藍小翻領跳傘服,胸佩跳傘證章,威風凜凜地行進在廣場上。這個部隊的八一跳傘隊曾經在許多國際跳傘比賽中為我軍和國家爭得榮譽。在強大的合成軍中,空降兵是一個現代化的新兵種。參加閱兵的傘兵由「黃繼光連」和「上甘嶺特功八連」組成。他們的前輩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功勳卓著;新一代又在為人民建立新的業績。

接著通過的女兵方隊成為閱兵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之初就有女軍人,各個時期都有相當數量的女軍人和女兵建制連隊,她們隨軍轉戰南北,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在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女軍人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是我國閱兵史上第一次出現女兵方隊,由著名的「白求恩衛生學校」學員組成。從少女到軍人,從學校到天安門廣場,她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閱兵歷來是男子一統天下,世界上也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女兵參加過閱兵,此次我軍女兵第一次參加國慶受閱,其要求又同男兵方隊完全相同,困難程度不言而喻。雖然艱難,但這群堅強的姑娘們以自身的汗水作證明,向著一個真正的軍人,向著天安門廣場走來。她們以嚴整的軍容,向世人展示中國女軍人的風採。青春靚麗的女兵們頭戴一色的紅邊圓頂大簷帽,一色的綠呢翻領制服,一色的中西合璧新式筒裙,一色的長筒高腰皮靴,臂帶紅十字袖章,既威武雄健,又不失女兒的風採,步調一致、英姿颯爽地走在廣場上。過去一直穿長衣長褲的女兵穿起了馬靴、裙子,精神抖擻,令人印象深刻。她們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場上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照相機的鏡頭一時間閃爍個不停。閱兵指揮部對她們以分列式通過天安門的考核結果是:「橫、豎、斜線整齊,踢腿、擺臂、步幅、步速合乎標準,規定通過時間為3分22秒75,實走時間3分22秒整,誤差僅0.75秒,創造了徒步方隊最佳成績。」

第一次參加受閱的女兵方隊

女兵方隊走過之後,一抹橄欖新綠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是剛剛組建不久的武裝警察方隊。共和國的土地上到處都有象徵國威和尊嚴的武警官兵的身影。此時此刻,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在人們殷切的注視中昂首闊步向前行進。

第一次參加受閱的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警方隊

民兵方隊走過來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和國家更加重視民兵預備役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大政方針,實現了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指導思想上的戰略性轉變,使我國民兵預備役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堅持人民戰爭思想,堅持「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他強調指出:「我們是『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相結合的戰爭,就是人民戰爭。民兵就是要提到戰略地位。」在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我國民兵、預備役工作為適應新形勢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和改革。男民兵方隊由首都鋼鐵公司民兵組成,女民兵方隊成員來自北京市朝陽區17個工廠企業,她們當中有工程師,有技術操作能手,還有首都治安工作模範,她們和女兵方隊一樣,走出了女軍人的英武軍姿。

首都民兵方隊通過天安門

8個徒步方隊剛剛過去,24個機械化方隊又向天安門前走來。炮兵、火箭布雷車、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自行火炮、地空飛彈、戰略飛彈等摩託化機械化方隊接踵而來,匯成一條鋼鐵巨流。火箭炮方隊由兩種火箭炮組成。前一個方隊,是40管的122毫米自行火箭炮,這支火箭炮方隊,是我軍最早的炮兵部隊。當年他們參加北平入城式和開國大典閱兵時,用的是美式榴彈炮、日式野炮;建國10周年時,他們使用進口的捷克牽引車拉著蘇式加農炮參加閱兵,如今,他們開著清一色的國產40管火箭炮接受檢閱。這支部隊裝備的變化,是我軍現代化進程的縮影。後一個方隊是30管的130毫米的自行火箭炮,均以國產大型汽車牽引,每輛車裝載8發火箭布雷彈。

受閱的火箭炮方隊

受閱的榴彈炮、加農炮方隊

受閱的自行加榴炮方隊

受閱的火箭布雷車方隊

步兵戰鬥車和裝甲輸送車方隊,是由1個輪式裝甲運輸車方隊和3個履帶裝甲輸送車方隊組成的。第二和第三個裝甲輸送車方隊中,每輛車的最後兩名戰士,每人肩扛一具飛彈發射筒。

受閱的裝甲輸送車方隊

裝甲自行火炮方隊是由自行榴彈炮、自行火箭炮和自行加農榴彈炮各16門組成的。

國產戰略飛彈首次亮相

在震天動地的歡呼聲中,馬達隆隆,鐵流滾滾,海軍飛彈方隊、空軍飛彈方隊和戰略飛彈方隊出場了。

海軍飛彈方隊載有3種不同類型的飛彈,第一排車上裝載著4枚艦艦飛彈,笫二排車上裝載著4枚潛艇水下發射的潛地飛彈,第三排車上裝載著4枚岸防飛彈。

緊接著的是空軍地對空飛彈方隊。由8排共32枚地空飛彈組成,32輛飛彈車做牽引。這支部隊1959年組建以來,先後擊落入侵的u-2型飛機、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7架。1964年,國防部授予他們中的飛彈2營以」英雄營「稱號。

在空軍防空飛彈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時,隆隆的飛機引擎聲在天空響起,94架由噴氣式轟炸機、強擊機和殲擊機組成的四個空中梯隊,成3機編隊、6機編隊、9機編隊,拉著長長的彩煙掠過天安門上空。空中第一梯隊由一架轟6型飛機領航,8架殲教5型飛機分列兩旁,放出絢麗的彩帶向祖國和人民獻上美好的祝願。由轟6型組成第二梯隊的18架飛機緊隨其後,向天安門上空飛來。廣場上的人們紛紛鼓掌,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接下來,壓軸好戲上演了。戰略飛彈方隊的9輛大型牽引車,載著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飛彈首次公開展現在人們面前,特別引人注目。鮮紅的彈頂,乳白色的彈體,橫臥在幾十米長的起豎車上。這個龐然大物的出現,頓時使十裡長街沸騰了,神州大地沸騰了。看臺上的各國武官們一片驚呼,這是中國的新式戰略飛彈啊!鄧小平等領導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漢白玉的欄杆前,俯視著一支支倚天長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戰略飛彈方隊通過天安門

戰略飛彈方隊中的中程、遠程和洲際戰略飛彈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可世界並不太平。為了增強我國的自衛能力,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955年4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莊嚴宣布:「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的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1956年,黨中央、中央軍委果斷作出研製飛彈、原子彈,創建我國戰略核力量、打破核壟斷的歷史性決策。從1957年起,我國逐步組建了戰略飛彈的科研、訓練、教學機構;1964年10月16日,茫茫沙漠上,一朵碩大的「蘑菇雲」直上九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從那一天起,中華民族有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核盾牌」!從依賴外國技術、簡單仿製到獨立研製成功,我國的飛彈家族迅速成長壯大起來。

受閱的潛地飛彈和岸艦飛彈方隊

海軍攜帶多用途反艦飛彈受閱

地空飛彈方隊

1983年以前,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武器裝備和作戰能力雖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作為國家最高機密被「隱藏」了起來,引來許多推測和猜疑。此次新中國成立35周年之際,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威武的長劍戰車以昂揚的姿態向世人表明: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已經肩負起捍衛祖國安全的神聖使命。1984年春節期間,飛彈部隊領導機關在北京召開第一次閱兵會議。會議決定,把這次受閱任務作為飛彈部隊頭等大事來抓,抓緊、抓細、抓好。整個方隊隊形寬為26.5米,長為170米,每小時以5公裡的速度行進,通過天安門的時間不得超過4分鐘。方隊從正式開始訓練到受閱,跨過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為國爭光,揚我軍威,成為每個受閱人員心中堅定的信念。作為最具轟動性的新聞,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等國家媒體都迅速作出反應進行大量報導,紛紛評論:中國已經擁有核戰略威懾力量。他們沒有想到,被視為核心軍事機密的戰略飛彈部隊,居然會在天安門廣場上公開向全世界露出真面目。從擁有核武器那一天起,中國政府就向世界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英國《泰晤士報》寫道:「中國今天第一次將它的飛彈家庭展現在世界面前,足以證明它有覆蓋地球每一個角落的能力和自信。一個沉睡的東方巨人醒了,它敢於向世界說:『不』。」

參加受閱的空軍戰機

這時,空中第三梯隊的32架強5型飛機分編為4個中隊,低空飛過天安門上空。接著,第四梯隊的35架殲7型飛機分編為5個中隊,飛越天安門上空。此時,北京周圍各機場和受閱航線被濃霧籠罩,能見度非常低,只有100多米,天氣條件極不利於飛行,而且參加受閱的各型飛機都是高速噴氣機,編隊大、間隔小,如果稍有不慎,極有可能有機毀人亡的危險。但是,英勇的飛行員們以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忠誠,以高超嫻熟的技術,準確、安全地完成了預期受閱任務。

在觀禮臺上的觀看的解放軍陸海空軍軍官

10時56分,分列式結束。

分列式結束之後,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遊行隊伍陸續有序地通過檢閱臺。當參加遊行的北京大學學生高舉寫著「小平您好」的橫幅走過檢閱臺前時,觀禮臺上下一片喝彩聲。隨著電視鏡頭,全世界都看見了「小平您好」這個著名的口號。簡短的四個字,就像是對家人、對親朋的問候,飽含了人民群眾對領袖誠摯的問候和深厚的感情,飽含了人民群眾對軍隊建設成就的充分肯定。

盛大的群眾遊行

這次盛大的閱兵式,是我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受閱部隊10370人,各種作戰飛機117架,飛彈189枚,火炮126門,火箭布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組成46個方(梯)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每個徒步方隊為14個排面,每排25人,共計352人,比10周年國慶閱兵增加4個排面、110人。空中梯隊比國慶10周年閱兵空中編隊增加4架飛機。各種作戰飛機、飛彈、火炮、火箭布雷車等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製、自行生產的,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電子化、自動化。其中19種是新裝備,具有現代水平,有的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

10月5日,鄧小平向參加國慶閱兵的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發布了嘉獎令,稱讚道:這次國慶閱兵,你們以嶄新的風貌,嚴整的陣容,雄壯的氣勢,顯示了國威,顯示了軍威,深刻反映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我軍武器裝備已經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生動表現了人民軍隊優良的軍政素質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億萬人民看到了人民解放軍的強大陣容,看到了我國鞏固的國防,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鼓舞了愛國熱情,增長了實現「四化」的志氣。

此次35周年國慶閱兵的盛況,引起了當時國內外的強烈反響。人們高度讚揚這次國慶閱兵所展現的人民解放軍的建設成就和精神風貌。國慶35周年閱兵,不僅揚國威,振軍威,堅定了全國人民改革開放的信心,而且展示了中國軍隊正在進入到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一個新階段,在新中國閱兵史上具有重大的地位和意義。

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特點與亮點

1984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十二次國慶閱兵。這次國慶閱兵的特點與亮點:

1、改變以往閱兵程序。35周年國慶閱兵,中央決定改變以往的閱兵程序,國防部長不再發表講話,閱兵總指揮向中央軍委主席報告後即開始閱兵,由中央軍委主席乘車檢閱受閱部隊。

2、參閱部隊集中在「閱兵村」訓練。參閱部隊集中北京後不在進佔公園,進駐機場進行閱兵基礎訓練、合練和預演。由於此次閱兵與國慶10周年相比,受閱隊伍中摩託化、機械化部隊數量大,軍兵種多,技術裝備複雜,物資技術保障要求高,以往那種各自分散駐訓的方法已經無法適應要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閱兵指揮部決定,分別在北京沙河、通縣、南苑三個機場修建臨時訓練區,即「閱兵村」,實行集中駐訓。

3、女兵方隊第一次參加受閱。這次是我國閱兵史上第一次出現女兵方隊,成為閱兵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閱兵歷來是男子一統天下,世界上也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女兵參加過閱兵,此次我軍女兵方隊第一次參加國慶閱兵。

4、武裝警察部隊第一次參加受閱。1983年4月5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正式宣布成立。他們擔負了首都及全國各重要城市的治安和警衛任務。剛剛組建不久的武裝警察部隊受閱官兵,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在人們殷切的注視中昂首闊步向前行進。

5、國產戰略飛彈首次亮相。戰略飛彈方隊的9輛大型牽引車,載著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飛彈首次公開展現在人們面前。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威武的長劍戰車以昂揚的姿態向世人表明:中國戰略飛彈部隊已經肩負起捍衛祖國安全的神聖使命。

6、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的。受閱的28種武器裝備,都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製、自行生產的,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電子化、自動化。其中19種是新裝備,具有現代水平,有的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1984年國慶閱兵中中國女排緣何引人注目
    自1959年國慶閱兵後,1984年的國慶閱兵,是時隔25年後的國慶大閱兵,也是筆者出生後首次看到的國慶閱兵,雖然那時筆者還是一個孩子,但是觀看閱兵時的情景還記得很多。1984年國慶閱兵是慶祝我國成立35周年而開展的一項重要慶祝活動。此次閱兵,解放軍武器裝備科技含量有了很大提升,全部28種武器中有19種是新裝備,其中有的裝備已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戰略飛彈部隊首次亮相,更是震撼了世界。
  • 縱覽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6次參閱
    (新中國70年·慶典時刻)縱覽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6次參閱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縱覽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6次參閱  中新社記者 李純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也是人民軍隊全面改革重塑後的首次整體亮相。
  • 1984年閱兵:「小平您好」最感人畫面世間傳
    1984年閱兵 首次出現女兵方隊 「百團大戰」雄師上陣 北大學生舉起橫幅——  國慶35周年  時間:  1984年10月1日10時  時長:  歷時56分鐘  人數:  10370餘人  首次受閱的部隊:  戰略飛彈部隊、女兵方隊  閱兵首長:  鄧小平  閱兵總指揮:  秦基偉  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12次國慶閱兵,是中國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第一次公開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
  • 1984年國慶大閱兵:戰略飛彈首次亮相以振國威,步兵方陣殺氣縱橫
    【三軍儀仗隊】1984年10月1日,國家在北京舉行了國慶三十五周年大閱兵,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12次國慶閱兵。這次閱兵意義非凡,因為之前24年因種種原因,「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的規定被打破,長時間沒有進行閱兵。
  • 1984年國慶大閱兵:規模空前,殺氣縱橫,戰略飛彈部隊首次亮相
    【三軍儀仗隊】1960年9月,國家本著勤儉建國方針對國慶閱兵制度進行改革,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此後,因為種種因素長達24年沒有進行閱兵。1984年國慶節,在新中國成立35周年之際,國家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閱兵式。
  • 1984年國慶35周年大閱兵首次受閱的部隊 和武器裝備是什麼
    國慶閱兵曾沉寂24年 1984年戰略飛彈首亮相(來源:文匯報)1984年閱兵,中國戰略飛彈部隊首次亮相天安門。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點亮了共和國航船駛向未來的燈塔。    時隔25年,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紀之後,天安門城樓重現金碧輝煌。    1984年10月1日,一位偉人在萬眾矚目之下,挺立在新中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國慶大典的閱兵車上,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受閱部隊。
  • 閱兵·檔案|2009年國慶閱兵:武器裝備科技含量高
    受閱部隊光榮地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奉獻了一場具有中國特色、富有民族氣派、振奮民族精神、展現時代風採的閱兵盛典。200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歡慶偉大祖國的這一盛大節日。國慶佳節,中華大地萬眾歡騰,首都北京繁花似錦。
  • 2021國慶閱兵可以去現場嗎?國慶閱兵什麼人可以去現場看?
    5、1953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6、1954年第六次國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並沒有跳傘。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後一次接受檢閱。7、1955年第七次國慶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
  • 2009歷屆國慶閱兵視頻推薦
    這次國慶大閱兵規模宏大,場面壯觀。參閱部隊都是精銳之師,這樣的規模和陣容,在我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1984年國慶閱兵視頻 第一次國防力量大檢閱    視頻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ODk2ODAw.html
  • 2018國慶閱兵嗎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直播回顧
    【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進行過15次閱兵,除了2015年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外,其餘都是在國慶日當天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 閱兵·檔案|2009年國慶閱兵:武器裝備類型多、科技含量高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姜廷玉2009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60周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的第十四次國慶閱兵。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檢閱了受閱部隊,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 今年閱兵可能出現的新式武器
    確實,從1984年恢復閱兵,至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我國此前已形成"逢十"才舉行大閱兵的慣例。但我們既要看"祖制",也要看現狀。近年來,在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戰略的支撐下,日本對華越來越猖狂,並試圖顛覆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改變日本的戰敗國地位。
  • 國慶70周年閱兵亮點搶先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許雯 吳為)今年10月1日,時隔10年,國慶閱兵將再次亮相天安門廣場。國慶70周年閱兵規模將超越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和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今天,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公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有關情況,首次公開國慶70周年閱兵的安排。
  • 二炮常規飛彈部隊組建十餘年 實彈發射即達100枚
    飛彈方陣通過天安門。本報記者 範江懷 攝本報記者 江宛柳【大事回放】 199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盛大閱兵式在天安門前舉行,也稱世紀大閱兵。10年一瞬,轉眼迎來了共和國60華誕。而採訪慶祝共和國成立50周年世紀大閱兵的經歷,依然歷歷在目。那是個令人激動的早晨,一夜秋雨將盛裝的天安門廣場洗得格外絢麗。
  • 2018國慶節沒有大閱兵儀式:期待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
    2015年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外,其餘都是在國慶日當天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1984年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 時隔25年再一次舉行國慶閱兵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了歡慶共和國建國35周年的盛大慶典,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迸發出了勃勃生機,人們終於在1959年之後再一次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閱兵式。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紅旗牌黑色敞篷轎車檢閱部隊,鄧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口號。
  • 2018國慶閱兵嗎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直播回顧
    【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進行過15次閱兵,除了2015年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外,其餘都是在國慶日當天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 國慶70周年閱兵亮點搶先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許雯 吳為)今年10月1日,時隔10年,國慶閱兵將再次亮相天安門廣場。國慶70周年閱兵規模將超越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和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今天,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公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有關情況,首次公開國慶70周年閱兵的安排。
  • 新中國,甲子大閱兵——國慶60周年閱兵全景實錄
    這是新中國的第14次國慶閱兵。這是邁入新世紀的中國第一次舉行盛大國慶閱兵。    黎明,大軍開拔    沙河的黎明,總是陪著呼號聲、步伐聲一起到來。    這個黎明卻格外寧靜。你只能從燈光下那些閃動的身影裡,捕捉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如同火箭就要升空,戰艦就要起錨。
  • 2021年今年國慶有閱兵嗎 國慶閱兵幾年舉行一次
    2021年的國慶還會有大閱兵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今年國慶有閱兵式嗎,國慶閱兵幾年舉行一次。2021國慶節會有大閱兵嗎2021年國慶是沒有閱兵的,原因在於我國國慶實行的閱兵制度是以「5年一小慶,10年一大慶」,而2019年剛舉行70周年閱兵式,因此2021年(72周年)是沒有閱兵儀式的。
  • 大盤點︱細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5次閱兵
    1953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1957年第九次國慶閱兵,中國自行生產的轟-5型噴氣轟炸機、殲-5型殲擊機首次受閱。1984年10月1日,第二炮兵戰略飛彈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1984年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時隔25年再一次舉行國慶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