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9日電(記者潘清)一年一度的「上海孔子文化節」19日在上海嘉定孔廟啟幕。今年的孔子文化節以「儒行雙城」為主題,上海和臺北兩座孔廟首度「牽手」,共同緬懷先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上海嘉定區素有崇文重教的傳統,享有「教化嘉定」美譽。嘉定孔廟於公元1219年落成,是大陸保留較為完整的縣級孔廟之一。自2008年起,「上海孔子文化節」每年在此舉行。
19日舉行的「上海孔子文化節」開幕式首次以上海、臺北孔廟為載體,在兩地設立主、分會場,通過視頻連線進行實時互動,並向臺北進行全程線上直播。
圍繞開幕式「教化疁聲」「禮樂疁芳」「聖賢疁心」三個篇章,上海主會場先後上演武術誦讀《中華少年說》、編鐘樂舞《上下求索》、朗誦《儒行雙城》,展現青年學子修習禮樂、上下求索傳統文化之道的情境。臺北分會場則以祭孔大典所用《雅樂舞》作出呼應。
兩地孔廟形象宣傳片也於當日正式發布,寓意兩岸攜手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
據主辦方介紹,持續至9月30日的「上海孔子文化節」採用「線下+線上」形式進行,並與蘇州姑蘇孔子文化節合作,推出同圈儒家文化研學體驗。期間將有12項主題活動在嘉定上演。其中,「《子曰》儒家文化達人挑戰賽」以傳世經典《論語》及後世諸家經典名句為題材,通過網絡有獎知識競賽及線下團隊競賽方式進行,將成為「上海孔子文化節」舉辦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活動。
繼開幕式雲端互動之後,嘉定孔廟還將線上觀摩於9月28日舉行的臺北孔廟祭孔大典,續寫滬臺孔廟的特殊緣分。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臺商李政宏表示,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一脈相傳,深刻影響兩岸民眾的思想文化與日常生活。疫情雖然暫時阻隔了滬臺之間的交流交往,卻阻斷不了深刻在兩岸人民血脈中「仁、義、禮、智、信」的文明烙印。嘉定孔廟與臺北孔廟的「雲端對接」,不僅為兩岸深入交流提供了新的探索與嘗試,也成為兩岸同文同宗、同根同源的最佳寫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