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房產——地產中國鄭州頻道
近年來,碧桂園、綠地等多家房企紛紛「落子」馬來西亞。繼碧桂園率先入駐馬來西亞後,從2013年年底到今年初,國內房企投資馬來西亞出現了一個小高峰。富力、新華聯不動產、雅居樂、綠地,相繼發布了進軍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消息。
前有房企扎堆進入,後有買房人接踵而至。
在近日仲量聯行舉辦的「2014年海外房地產投資媒體見面會」上獲悉,在過去的2013年,中國投資者海外住宅投資的國家首選馬來西亞,佔整個投資額的37%,其次是新加坡和美國,後兩者則僅佔總投資額的26%和12%。
這個數據讓在座的媒體人士很快聯想到因「馬航事件」而處於國際輿論風頭浪尖上的馬來西亞未來國際資本流入情況將會如何。這也是許多國內投資者關注的問題。資本市場上,去年憑藉一個項目就成為馬來西亞最大房地產開發商的碧桂園從馬航事件後的第一個交易日3月10日到3月27日,其股價從4.11港元跌到了3.17港元,降幅超過20%。儘管碧桂園方透露股價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業績未達預期、發展模式面臨風險等,但馬航事件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統計來看,碧桂園目前在馬來西亞擁有3個項目,分別位於柔佛州新山市、雪蘭莪州加影以及萬撓;富力在馬來西亞斥資85億元人民幣拿下6宗土地,其中4宗為空置永久業權地塊,2宗為永久業權填海地塊,這些地塊均位於柔佛州新山地區;新華聯獲得的馬來西亞柔佛州梅蒂尼B區9塊地塊,位於柔佛州依斯幹達經濟開發區。綠地在馬來西亞共投資兩個項目,分別位於新山市的東區和西區,沿柔佛海峽與新加坡隔海相望。雅居樂在馬來西亞的合資公司,以4.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宗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地塊。該地塊佔地面積4.1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國內投資者的身影在房企們的引導下,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吉隆坡、較多華人聚集的檳城以及緊鄰新加坡的新山區域。
為什麼馬來西亞這麼受歡迎?價值低洼是其重要的原因。據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網了解,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00萬元人民幣即可買入距離市中心40分鐘車程、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上的聯排別墅。有限的土地成本、開發商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當地較低的收入水平,是馬來西亞房價水平在整個東南亞都保持較低水平的原因。與此同時,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管制資本的做法不同,馬來西亞向外國房地產投資者提供了相對自由寬鬆的政策和制度。外國投資者允許直接持有馬來西亞房產產權,可自由購置價值超過馬幣50萬林吉特 (折合人民幣110萬元)的各類房產,且凡持有該房產滿五年後出售的,將一律免徵房產交易所得稅。此外,還能夠申請到最高為70%的房貸。顯然,仲量聯行新出爐的數據足以證明馬來西亞寬鬆政策在中國投資額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樣的優勢在馬航事件發生後是否還在?
「短期內,一些原本打算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的中國開發商將望而卻步。」盛富資本和協縱國際總裁黃立衝表示,長期來看,開發商應該選擇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因為這些地區的政治、經濟都更為穩定,風險更低,投資開發的回報率也跟國內差不多。
碧桂園方面表示,馬來西亞只是碧桂園全球布局中的一部分,碧桂園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調整。
「馬航事件」謎團待解,這一突發事件的「蝴蝶效應」勢必波及布局馬來西亞的中國房地產企業。仲量聯行國際資本集團亞太區總監Alistair Meadows比較樂觀。他認為「馬航事件」影響有限。資本會流向有錢賺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國人投資將不會排斥馬來西亞市場。據了解,以往在海外發生過的航班事故均未對當地旅遊業產生實質性影響,目前,國人海外置業主要是為了滿足以養老和醫療為訴求的移民、子女教育要求以及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這些需求都是剛性的,不會因為一些低概率風險而消失。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事件暴露出馬來西亞在安全等領域存在的隱患,其影響不會短時間消除。
(來源:網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