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一過,馬上就要進入最熱的三伏天了。拿什麼來拯救你的苦夏?來一杯香甜冰爽的冰飲吧,立馬給你一個清涼甜蜜的夏天。
比如最近很火的周杰倫新歌《莫吉託》(Mojito),這種誕生於古巴的雞尾酒製作方法很簡單:將薄荷葉洗淨放入杯中,加入兩勺白砂糖,放入一杯底的檸檬汁,搗碎薄荷葉,再倒入少許白朗姆酒,加入碎冰攪拌,最後倒入蘇打水,用檸檬和薄荷葉裝飾。
每逢盛夏,我都會想起廣州街頭那一碗明記「薑汁豆花」,廈門中山路附近的「八婆婆燒仙草」和南京「螺絲人家」的桂花糖芋苗……它們就像夏日的「甜蜜情話」般,在我這個西北長大的人面前竊竊私語,我不由不感嘆:南方人真有口福啊。
中國從南到北都有明顯地域代表性的消暑飲品,從老北京的酸梅湯到廣東人的糖水、四川人的冰粉、閩南人的燒仙草、甘肅敦煌的杏皮水……這些來自民間的降暑清涼飲品,雖然「土味」十足,卻是中國人熬過一個又一個酷暑炎夏的特有清涼「神器」。
老北京:酸甜冰爽酸梅湯
酸梅湯是老北京最獨特的消暑飲料,它的歷史悠久,早在《燕京歲時記》就有記載:「酸梅湯以冰糖合酸梅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以北京前門九龍齋及西單牌樓邱家為京都第一。
看似簡單的酸梅湯,實則很有講究,要熬到梅汁粘稠,入口酸甜適度,酸梅湯從配料到熬製時間上都要絲毫不差。最早的酸梅湯僅用烏梅及冰糖,烏梅選三四兩,溫水泡開洗淨,再用清水清洗後入鍋,與冰糖同煮;後來發展到口感更豐富,加入桂花、山楂及甘草等,也有人會加入洛神花。
閩南:清涼消暑燒仙草
2011年我第一次去廈門,在中山路偶遇「八婆婆燒仙草」,後來每次去廈門都不忘再去那裡吃一碗正宗的燒仙草,讓時光在舌尖流過。
燒仙草中所用仙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形狀類似薄荷葉,翠綠小巧,低海拔山麓地區較常見。傳說很久以前,由於交通不便,人們天熱趕路容易中暑,有位神醫將一種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送給路人食用,讓人神清氣爽。大家認為這種草是仙人所賜,因此將之命名為「仙草」。此後,民間開始流傳夏季用仙草來熬製祛暑茶飲。
最原始的燒仙草,是用曬乾的仙草加水煮沸勾芡而成,待其成凍之後再切塊澆上蜂蜜水。也可用仙草來熬煮仙草茶,若添加太白粉就可凝結成仙草凍,更是消暑聖品。
敦煌:清香甘甜杏皮水
敦煌人稱的「杏皮」,其實就是曬乾的杏脯。杏脯曬乾後一個個手工去核,把杏肉扒拉下來再進行熬煮,這個過程費力費時。做杏皮水公認的最好杏子是李廣杏,它果大賽李,果皮金黃色,皮薄肉多核小,味美汁多,香氣四溢。杏皮水在蘭州等地也有,煮杏皮水只需杏脯和清水一起煮。
南京:香甜潤滑糖芋苗
2013年9月中旬我在南京那一周,幾乎天天要去「螺絲人家」品嘗一碗桂花糖芋苗。這也是我對南京最深切的夏日思念。
其實,小販挑著扁擔,走街穿巷地叫賣糖芋苗,是老南京城一道特別風景。口感潤滑清爽、香甜酥軟的糖芋苗,特別適合夏天飯後食用,甜甜的汁一下子在嘴裡瀰漫開來,散發著濃鬱的桂花香,吃後唇齒留香。
全國各地那麼多特色消暑飲品,你想不想都去嘗一嘗,哪一個才是你心中夏天的味道呢?
文/木易
(中國婦女報)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