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 王瑞文 實習生 馮惠濡)10月10日,江蘇無錫錫港路上跨橋側翻一事持續引發關注。今日(10月12日),從事橋梁設計和科研工作的業內人士蔡宏偉告訴新京報記者,據他分析,此次側翻具有一定偶然性。
與側翻橋體平齊上跨橋下部,中間兩個單支座橋墩,兩端為雙支座橋墩。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蔡宏偉表示,根據現場圖片觀察,他發現側翻橋梁的橋墩只有1個支座,「當超重貨車行駛到只有1個支座的橋墩上面時,是最危險的情況。」他具體解釋說,如果橋墩只有1個支座,當有偏心荷載的時候,基本只能依靠橋梁自身的抗扭性能防止側翻。
蔡宏偉標註的衛星示意圖,垮塌橋梁下方分別有4個橋墩,左右兩端的橋墩均各有兩個支座,中間部分的橋墩均各有一個支座。受訪者供圖
蔡宏偉表示,如果橋墩有2個支座,橋梁自身的抗扭性能以及2個支座產生的支反力,都能讓橋梁的受力性能更強。不過,前提是這2個支座必須是可以受拉的支座,當出現支座脫空的情況,受拉支座可以拉住梁體,抑制側翻。另外,橋梁側翻導致梁體大扭角,從而局部破壞一些支座或蓋梁,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蔡宏偉認為,根據現有的視頻與圖片來看,此次橋梁屬於整體破壞,橋本身並無太大破損。這證明橋的抗側翻能力低於橋抗彎抗剪能力。每一個橋梁設計的安全係數都略有不同,驗算的極端工況也會不同,細節構造可能也有不同,並且施工的質量也有所差異,再加上貨車行駛的位置也不一樣,所以此次橋梁側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王瑞文 實習生 馮惠濡
編輯 白馗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