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插畫像攝影,繪本像電影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幾米:插畫像攝影,繪本像電影

圖片選自《我的世界都是你》

趙婷

幾米的新作《我的世界都是你》講述了一個女孩心愛的「小黑狗狗」不在了,她很想念它,於是寫了很多信給小黑狗狗,祈禱離開的小黑狗狗可以收到。小女孩家是一間歇業的旅館,沒有了黑狗狗的小女孩到處遊逛。在這些房間裡,她遇到了五個奇怪的人物……這是一本與以往不同的幾米漫畫,開篇便是一片墓地,而每一個畫面又好像藏著無數的玄機。記者給幾米寫去了長長的問題清單,待郵件回復,不但所有問題都有了答案,而且還多了一個標題《女兒、太太和編輯時常讓我感到受傷》。但記者還是更喜歡他的這一句——

讀者總是變化多端難以捉摸

問:您是臺灣成人漫畫的代表性人物,作品多數是成人繪本,但也有《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我不是完美小孩》這樣主人公是孩子的作品。這本《我的世界都是你》,最初是想畫給孩子的嗎?

我的作品一般來說都不是設想為兒童讀物,我想談的主題可能往往需要歲月與經驗去理解,即使我的繪本主角是兒童,但也是為了以兒童的角色去反襯成人世界,而不是真的給兒童來讀的。當然不是說兒童不能閱讀,而是說我是為了各種年齡層的讀者創作的,希望不同年齡的讀者都可以在裡面讀到自己欣賞的解讀。

問:您心目中,自己的作品有特定年齡的讀者嗎?或者說,哪個年齡段讀者可以更與您「心有靈犀」?

我希望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可以有其不同的閱讀感受。但這麼說,大概是顯現出我其實無法為哪些特定讀者量身訂做,讀者總是變化多端難以捉摸,實在超出我的能力。我只能相信只要誠心創作,與作品相呼應的讀者自然就可以感受到。

問:您的圖畫和文字的表述手段都是碎片式的、符號化的。沒有固定的主角和形象,文字與圖畫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相關性有時很模糊,像詩歌、像意識流。這是不是意味著讀懂幾米需要一定的條件:年齡、閱歷、理解能力……

閱讀可以是很直覺的,但那可能就是一次兩次之後就沒了。我總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讓讀者一讀再讀,在不同的年紀讀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吸引讀者持續翻下去,因此會想辦法設計一些機關在裡面。我喜歡的繪本是圖與文互補的,圖像表達過的不必用文字再寫一次,文字敘述的就不必再用圖畫重複呈現,圖和文像是接力賽一樣,圖畫看完讀文字,會有新的不同感受,這一頁的文字接到下一頁的圖也會有不同想法,再接到下一頁的文字又有新的東西跑出來,這是我理想中的狀況。圖與文可以相互產生撞擊火花與化學作用是我比較在意的。

女兒、太太和編輯時常讓我感到受傷

問:能談談「天蠍座的毒舌派太太」和女兒對您(尤其是創作方面)的影響嗎?

她們(以及編輯)是我最早的讀者,也是最直言不諱的讀者,我常因她們不避諱的感想而受傷,但也常從她們的毒舌裡找到修改作品的方向,我非常感謝她們的諍言。

問:許多人喜歡您的作品,不僅是因為畫面,更是因為畫面和文字所傳遞的對生活的感悟。您覺得,對一個漫畫家而言,想法、文字和繪畫,哪一個更重要?

有想法,但也得去畫去寫;會畫卻沒辦法產生讓人產生共鳴的想法,也很容易敗陣。文字和圖畫則是相輔的,圖畫可以具象,文字可以抽象,缺一就很可惜。這是沒辦法分高下的,都是必要的組成元素。

感謝大家的厚愛把一些雋永的句子都算在我頭上

問:網上有各種幾米經典語錄大全,您有自己最偏愛/滿意的作品或「經典語錄」嗎?

其實我自己也看過一些流傳的「語錄」,但有不少都不是我寫我講的,感謝大家的厚愛把一些雋永的句子都算在我頭上。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要找出最愛的總是為難,如果只看近年,那我覺得《星空》具有代表性;如果談意義,《森林裡的秘密》是我的第一本書,讓我知道我可以創作。而最滿意的作品,可能永遠是下一本。

問:這些年繪本很流行,但鮮有廣受喜愛且有持續影響力的作者和作品出現,是不是因為很多作者對他們畫裡的「小人」沒有投入足夠的情感,只是把創作看作工作,甚至只是掙錢的手段?您是如何與自己畫裡的「小人」交流的?

這我很難幫別人回答,也許可能許多人志不在繪本,而是插畫。有很多很棒的插畫作品,但即使50張很棒的插畫,也沒辦法變成一本好的繪本,兩者的概念是不同的。插畫像是攝影,但繪本像電影,好的攝影不一定可以變成好的電影,好的電影也不一定有好的攝影。我相信創作者對作品都是投入情感的,只是怎麼思考作品的定位,就會影響其展現出來的樣子。如果一位創作者要當攝影師,怎能以電影導演去要求呢。我覺得可能在於很多人把插畫認知為繪本,但兩者是不一樣的。

問:是不是只有經歷過生死考驗這樣巨大人生起伏的人,才可以看懂、點破許多我們每天經歷、深受其苦,卻又無知無覺的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比如內心的恐懼與孤獨……

創作有很多種不一樣的類型,我的方式是因為受到巨大恐懼的壓迫然後迸發出來的對於訴說與創作的熱情。但很多創作者不是這樣子,每個創作者各自的驅動力都不一樣,如果你問弗洛伊德,他就會說來自性。因此無法只以一種標準來看,每個創作者都在找尋自己想要透過作品對他人訴說的核心,可能就是創作的根源,而每個人的不同特色讓我們可以欣賞很多不同的創作,都是從每個人不同的特質而來的。

相關焦點

  • 幾米暢銷繪本《星空》改編成電影 兩岸同步公映
    根據幾米暢銷繪本《星空》改編的同名電影,11月3日將在大陸與臺灣同步公映。該片由曾以《九降風》耀眼亞洲影壇的林書宇編劇並執導,陳國富任監製精心打磨。  對《星空》,陳國富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我非常好奇《星空》怎麼改編,因為幾米的原著繪本非常簡單,只給你幾個畫面的意象,並沒有太多劇情和角色。我看到劇本的時候非常訝異,它等於是重新塑造的世界,既真實又很夢幻。《星空》描寫的情感極為深刻,觀眾可以在其中看到真善美的力量。我對這部電影有一種心痛的滿足感。
  • 《擁抱(幾米繪本)》
    一本叫做《擁抱》的繪本。 紅毛獅打開繪本,書裡滿滿是各種動物與小朋友在溫馨擁抱,一開始紅毛獅非常反感,覺得噁心至極,甚至還吐了。後來,紅毛獅忍不住把書丟了,但不久又伸出獅爪偷偷把書拿回去。 慢慢地,紅毛獅覺得繪本的動物和小朋友好甜蜜喔。 漸漸地,紅毛獅被書裡面的幸福所困惑。 紅毛獅開始羨慕起來,他想找其它動物擁抱,但是沒有動物願意,他是一隻到處被拒絕的獅子。
  • 幾米為繪本改編電影《星空》淚眼朦朧(視頻)
    視頻:根據幾米繪本改編電影《星空》預告片  作為今年釜山電影節的參賽片,改編自漫畫作家幾米暢銷繪本的電影《星空》9月18號在京首次公布長達8分鐘的電影花絮。  林書宇的處女作《九降風》當年橫空出世,顛覆了觀眾對青少年電影的印象。作為自己的第二部作品,他對《星空》非常重視,僅創作劇本就歷時一年。劇本不僅得到監製陳國富的認可,更感動了幾米,後者坦言「看到淚眼矇矓」。林書宇把這個劇本概括為「一個十三歲少女成長的故事,它捕捉到一個少女成長的美麗與悲傷,青春的脆弱與狂野。」
  • 幾米暢銷繪本《星空》上銀幕
    影片根據幾米最暢銷繪本《星空》改編,導演林書宇曾執導《九降風》在影壇嶄露頭角,美國攝影師Jake Pollock(代表作《風聲》《艋艵》)擔綱攝影,曾製作過《海雲臺》等大片的韓國第一大電影後期公司CJ Powercast協助電影後期製作。
  • 臺灣繪本作家幾米:「我是非常自律的創作者」
    當人們好奇地探究臺灣知名繪本作家幾米如何維持澎湃的創作靈感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回應說,想像力和靈感對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律——嚴格的紀律。   幾米本名廖福彬,曾在廣告公司工作12年,後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開創成人繪本新形式,掀起繪本創作風潮。
  • 臺灣繪本作家幾米:我是非常自律的創作者
    當人們好奇地探究臺灣知名繪本作家幾米如何維持澎湃的創作靈感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回應說,想像力和靈感對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律——嚴格的紀律。  幾米本名廖福彬,曾在廣告公司工作12年,後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開創成人繪本新形式,掀起繪本創作風潮。其作品風靡兩岸三地及美、法、德、韓、日等多個國家。
  • 組圖:雨中走入繪本世界 宜蘭幾米廣場紅遍兩岸
    (中評社黃文杰攝)東南網10月22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在兩岸三地擁有廣大讀者的幾米繪本故事,《向左走 向右走》搬上大螢幕拍成電影,現在也可以直接進入繪本故事。宜蘭火車站南側的鐵路局舊宿舍區,今年六月規劃成為幾米主體廣場,人偶與裝飾藝術,以幾米的《向左走。
  • 幾米繪本打造月亮公車
    「東森新聞雲」報導,最近在臺北信義路與松智路口,出現了一班不會動的公交車,但是每個人都甘之如飴地排隊等著上車,並且帶著滿足的笑容下車。《月亮忘記了》繪本講述一名單親家庭的小男孩,有一天遇見了從天上掉下來的月亮的故事,由於當初出版時甫經歷九二一大地震,因此成為許多臺灣人療愈內心的作品。走進月亮公交車,迎面而來的就是帶著微笑的小熊司機,而車上唯一的乘客,也就是收留月亮的小男孩。
  • 幾米推出最新繪本力作《星空》
    內容簡介《星空》,是風靡華人世界的暢銷繪本畫家幾米2009年最新力作。《星空》的畫面精彩、震撼、美輪美奐,是幾米目前最輝煌的繪畫作品。《星空》這個故事既單純卻又複雜。這種複雜的層次,來自於讀者的參與,而這正是幾米作品的魅力之一:他在頁面之間留下了縫隙,讓讀者進入,根據自己的經驗把故事。這本書,獻給所有無法與世界溝通的孩子。
  • 「繪本作家」幾米:我從臺灣來
    幾米近影    3年前,由臺灣漫畫家幾米引發的繪本風潮從臺灣刮進了大陸,《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照相本子》、《森林暢遊》等等作品讓「幾米」成為時尚人士的話題。  ●繪本不是快餐文化  筆者:從你詩化般的圖像語言中,可以猜想你一定喜歡讀詩吧?比如《向左走,向右走》就有一段很美麗的波蘭女詩人的詩。  幾米:我喜歡某一類的詩,比如新詩。
  • 幾米轉型創作兒童繪本 希望孩子保持自然天性
    幾米轉型創作兒童繪本 希望孩子保持自然天性   中新網11月22日電 近日,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攜最新兒童繪本《乖乖小惡魔》現身「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兒童繪本研討會。
  • 陳綺貞範植偉主演 幾米繪本《地下鐵》搬上舞臺
    中新網6月16日電 臺灣作家幾米的繪本近年來成為書市的新寵,繼《向左走,向右走》改編成電影之後,《地下鐵》也將首次以舞臺劇方式呈現。  據「中央社」消息,《地下鐵》的創作靈感源自於幾米多次旅行經驗,旅途中進出無數地鐵站,看見不斷轉換的風景,總是帶給他許多驚喜。
  • 繪本作家幾米談創作:畫畫可以訴說無盡的痛楚
    《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的每一部作品都會受到關注,近日,幾米又推出了新作———兒童繪本《乖乖小惡魔》。一向以都市人生活、情感為主要創作內容的幾米,為何轉型畫兒童繪本?日前,重慶晚報記者通過郵件對幾米進行了專訪。  在採訪中,幾米開玩笑說:「常常有人說我心裡住了一個天真小孩,其實我心裡住了一個衰敗的老人,老人已經慢慢絕望了,所以開始畫充滿希望的孩子。」  關鍵詞:意義  畫圖對幾米來說,意味著什麼?
  • 幾米去哪啦?轉型創作兒童繪本《乖乖小惡魔》
    新星出版社   定價:36.00元   近日,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攜最新兒童繪本《乖乖小惡魔》現身「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兒童繪本研討會。《乖乖小惡魔》一書是他繪製的最新兒童繪本作品,由新星出版社引進出版。   一向以都市人情感及生活題材為主創作的繪本作家幾米為何轉型去創作了兒童繪本?新作描繪了怎樣的主題?創作過程中又經歷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近日,幾米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採訪,就有關創作《乖乖小惡魔》一一作了詳細說明。
  • 歷數臺灣幾米繪本主題景點,來一趟尋覓溫暖的旅行!
    這個人叫幾米(即幾米),他是一位非常知名的臺灣繪本畫家。梁詠琪和金城武深受他影響,共同出演由他繪本改編的電影。張國榮更視幾米為知己,受其影響創作了《這麼遠那麼近》,而過去20年間,也有數千萬的大陸讀者因為他得到溫暖治癒。
  • 幾米《藍石頭》太「膩」 成人繪本成為「都市老孩子」的冰激凌
    4月10日,幾米最新繪本《藍石頭》正式發行。這是繼《幸運兒》之後,幾米暌違三年的長篇新作。此次全球以中、日、韓等六種語言同步發行。有「幾米的粉絲」認為,這幾年,都市閱讀越來越多元,對於柔軟的、溫暖的、牧歌式、惆悵的成人繪本,都市讀者已經膩味,他們更渴望有內涵、有衝擊力、原汁原味的深層閱讀,成人繪本只會成為「都市老孩子」的飯後甜點和冰激凌。
  • 五月天主唱《星空》電影主題曲 幾米畫手繪海報
    今年秋季最令人期待的浪漫奇幻大作《星空》,正式公布臺灣第一天團五月天主唱《星空》主題曲的精採正式版預告,以及幾米第一次親自為他的繪本改編電影繪製的電影海報,預告片及海報9月28日起全臺戲院及網絡同步露出。
  • 幾米:因為得了絕症,我才決定開始畫繪本
    最近,一向不愛接受採訪的幾米,在騰訊新聞出品,喜馬拉雅獨家音頻播出的訪談節目《巔鋒問答》裡,公開談到,「我是患了絕症才開始畫繪本,因為不知道人生還有幾年。」「繪畫是我的藥,因為我太害怕了,唯有在創作時候才可以稍稍忘記我是一個癌症患者,是一個不知道哪天醒來會離開的人。」
  • 幾米繪本《月亮忘記了》《森林唱遊》再度出版
    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繼《向左走 向右走》之後又一強勢力作——《月亮忘記了》及《森林唱遊》2010全新修訂版,在"消失"了近兩年之後已由天津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再次出版,並於近日與廣大讀者正式見面。  幾米之所以為幾米,《月亮忘記了》及《森林唱遊》兩部經典作品作了最佳的詮釋。  [內容簡介]  《月亮忘記了》創作於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前夕,在那樣的時期,它曾經至於許多孤單的心。有如一車車微笑的月亮,運往每個哀傷的黑暗城市。但是,當城市外在的黑暗過去,看不見的黑暗卻愈來愈深,人心的孤寂和不安未曾遠離。
  • 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首度搬上京城舞臺
    一座寂寞的城市,一對比鄰而居卻從不相識的寂寞男女,手拎小提琴向右行走的音樂家,拖著笨重行李箱孤單向左的女翻譯……臺灣著名畫家幾米暢銷全球、感動億萬男女的經典愛情故事——《向左走向右走》,在經過繪本、電影、電視劇後,即將於9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展覽館劇場首次推出劇場版,並且由幾米擔任創意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