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疆和田玉幾乎是無人不知,和田玉幾乎成了玉的代名詞。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特徵之一,便是玉器,而新疆和田玉在中國社會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鑑於此我們就來說一說和田玉。
在《山海經》中記載了玉的神話,傳說玉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皇帝的食品--玉膏形成的。共有六類,質地緻密堅硬,潤澤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為食,如果君子吃了,可以防止不祥之事。白玉中有普品,青玉中也有精品;籽料中有普品,山料中也有精品,不以產地論英雄,不以顏色論成敗,料質才是和田玉共同的基礎,每種類型的和田玉裡面,都是如此,包括國標和田玉的國標分類標準,也沒有將顏色和價值進行等同定義的規定,每種和田玉的價值,都是要看具體情況而定的,關鍵要看哪種最適合自己,自己喜歡就好,以下資料供樓主和朋友們參照學習。
和田玉分為六類十九級。
六類是: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
而這六類中,白玉分為四級,即:特級白玉—羊脂玉、一級白玉、二級白玉、三級白玉。
其餘各類每類分三級。
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和田玉的「類」和「級」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多數是逐漸過渡的。
分類的詳情如下:
(一)白玉類
白玉:和田玉以白為貴,而且在世界各地的軟玉中白玉是極為罕見的。特別是白玉中的羊脂白玉品種,因其顏色如羊尾的脂肪一樣潔白,故而得名羊脂玉,世界上僅新疆出產,而且產出極其稀少,十分名貴。在富士特和田白玉城僅羊脂玉飾品有近千件,小到指甲大小的掛件大到重達八公斤的雕件飾品,可謂應有盡有。另外還有一種青白玉,以白色為基調,在白玉中隱隱閃青色,屬於白玉和青玉的過渡品種,在玉雕飾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田白玉中雖然都屬於白玉類,但因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結構、構造的異常,綹、裂、雜質的不等,因此會出現不同的顏色、質地、光澤等。其中有糙米白、魚肚白、石蠟白、梨花白、月白、蔥白等等。理論上講:白玉是越白越好,但是太白了會變成「死白」,白而不潤並不是好白玉,白玉一定要潤,溫潤脂白才是上等白玉。
特級白玉一羊脂玉
顏色是羊脂白,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油脂一蠟狀光澤,堅韌,滋潤光潔,半透明狀(成品、工藝晶狀如捌旨,無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是和田玉之最上品。
一級白玉
顏色呈潔白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油脂—蠟狀光澤,半透明狀(成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等.品、工藝品基本上無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者),是和田玉中之上品。
二級白玉
顏色呈白色,較柔和均勻,偶見泛灰、泛黃、泛青、泛綠,油脂—蠟狀光澤,質地較緻密、細膩滋潤,半透明狀,偶見細微的綹、裂、雜質及其他缺陷。
三級白玉
顏色白中泛灰、泛黃、泛青、泛綠,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具有石花、綹、裂、雜質等。
(二)青白玉類
青白玉是白玉和青玉的過渡品種,其上限與白玉靠近,下限與青玉相似,是和田玉中數量較多的品種。
一級青白玉
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白中閃青、閃黃、閃綠等,柔和均勻,油脂—蠟狀光澤,質地細膩堅韌,
基本無綹、裂、雜質,半透明狀。
二級青白玉
顏色以白、青為基礎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非青非白非灰之色,較柔和均勻,油脂—蠟狀光澤,質地緻密細膩,半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石花等其他缺陷。
三級青白玉
顏色以青、綠為基礎色,泛白、泛黃,不均勻,較緻密細膩,較滋潤,蠟狀—油脂光澤,半透明
狀,常見有綹、裂、雜質、石花及其他缺陷。
(三)青玉類
青玉:和田玉中青玉最為常見,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顏色的種類很多,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竹葉青等。青玉中常見大塊者,因此常被雕琢成大的擺件,特別是大型的山水玉雕,不僅意境表達的完整,而且顏色清亮,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顏色由淡青—深青,顏色種類較多,有蝦青、竹葉青、楊柳青、碧青、灰青、青黃等等,一般以深青、竹葉青為基礎色者最為普遍,青玉是和田玉中最多的一種。
一級青玉
色青,柔和均勻,質地細苷,堅韌,滋潤光潔,油脂—蠟狀光澤,基本無綹、裂、雜質其他缺陷,半透明狀,為青玉中佼佼者。
二級青玉
色青,閃綠、閃黃等,質地細膩,滋潤光潔,堅韌,半透明狀,油脂蠟狀光澤,偶見綹、裂、雜質等。
三級青玉
色青泛灰、泛綠、泛黃等,色不均勻,質地較緻密細膩,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常見綹、裂、雜質等。
四)碧玉類
碧玉又稱綠玉,有暗綠、淡綠、鸚哥綠、松花綠、白果綠、蔥綠等等。其色潤菠菜綠者為上品而綠中帶灰者為下品。
一級碧玉
顏色以菠菜綠色為基礎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滋潤光潔,堅韌。油脂—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基本無綹、裂、雜質等。
二級碧玉
顏色以綠色為基本色,有閃灰、閃黃、閃青,較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呈現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等.
三級碧玉
以綠色為基本色,泛灰、泛黃、泛青,不均勻,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常見有綹、裂、雜質等。
(五)墨玉類
墨玉由全墨到聚墨再到點墨,「黑如純漆」者乃為上品,點墨和聚墨俏雕者價值極高。
一級全墨玉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為雲霧狀、條帶狀等,一般有全墨、聚墨、點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純漆」,乃是上品,十分少見。聚墨是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較聚集,常被用作俏色。點墨則分散成點狀。墨玉的顏色主要是由於含較多的細微石墨造成的。顏色通體呈「黑如純漆」,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油脂—蠟狀光澤,半透
明狀,基本無綹、裂、雜質等。
二級墨玉(聚墨)
顏色黑色呈葉片狀、條帶狀、雲朵狀分布在白玉或青白玉或青玉體中,均勻者可做俏雕利用,其價值更高。聚墨玉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油脂—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偶見綹、裂、雜質等。
三級墨玉(點墨)
黑色呈星點狀分布,影響玉質,當俏色利用者尚可。質地緻密,蠟狀光澤,半透明狀,常見綹,裂、雜質等。
(六)黃玉類
黃玉十分罕見,在幾千年採玉史上,偶爾得以見到,質優者不次於羊脂玉。黃玉由淡黃到深黃色,有慄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虎皮黃等色。古代玉器中有用黃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間的黃玉三羊樽,黃玉佛手等。黃玉有慄黃、秋葵黃、雞蛋黃、蜜蠟黃、桂花黃、雞油黃、虎皮黃等色。由淡黃到深黃,以「黃如蒸梨」色者為最佳。
一級黃玉 』
顏色呈深黃色,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堅韌,滋潤光潔,半透明狀,油脂·蠟狀光澤,基本無綹、裂、雜質等。
二級黃玉
顏色由淡黃到深黃,較柔和均勻,質地緻密細膩,油脂—蠟狀光澤,偶見綹、裂、雜質等。
三級黃玉
顏色淡黃,柔和不均勻,質地較緻密細膩,蠟狀光澤,常見綹、裂、雜質等。
糖玉:隨著新疆軟玉的不斷開採,人們在開採過程中又發現了許多新的品種,其中糖玉、碧玉是比較重要的兩個品種。糖玉是類似於紅糖的紅褐色,主要是由於玉石中所含的鐵元素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而呈紅褐色。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紅色象徵著吉祥如意,因此和田玉器飾品中的糖色也稱之為喜慶色,在玉器雕刻時常作為俏色之用。在富士特和田白玉城你可以看到一些飾品上有用這種糖色雕成的蝙蝠等吉祥物,喻為「鴻福」(紅蝠)的意思,這樣不僅延伸了飾品的文化底蘊,同時使得整個飾品更加栩栩如生。此外,根據和田玉產出的環境不同,方式不同,還可分為子玉、山流水和山玉: 子玉,人們也常常稱之為「子兒料、仔玉」,它是山上的原生礦石經風蝕剝落後被河水搬運到河流中、下遊,分布於河流兩側灘地中。由於經過了長期的河水搬運、衝刷使得稜角被磨圓,形狀就好似鵝卵一樣,結構鬆散的地方慢慢被磨落,留下的是質地堅硬的核心部分,所以子玉的質量一般都較好。
山玉,也被稱為寶蓋玉,產於山上的原生礦床,沒有經過水的搬運作用,因此它的塊度大小不一,而且稜角分明,表面不平整,質量上不如子玉那般細膩。
山流水,這種玉是由原生礦石風化剝落後,再由河水搬運至河流中上遊的玉石,後來被採玉人發現並將其形象地命名為「山流水」,其質地介於山玉和子玉之間。 和田玉顏色豐富,產出條件又有不同,因而和田玉的種類是非常豐富的,這是世界上任何出產軟玉的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和田玉的鑑別: 中國的和田玉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它是世界公認的軟玉之王。和田玉的珍貴性和稀有性也吸引著各商家,這其中也不乏魚目混珠者。為了讓大家清楚的認識和田玉,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鑑別和田玉的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幾種常見的冒充和田玉的仿冒品。1、大理巖:這種玉石顏色以白色為主,光澤是蠟狀光澤,內部結構為水線狀、條紋狀。2、水石:這種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巖,其硬度較高,但脆性強,易斷裂。內部結構是隱晶質結構,閃閃發亮。顏色呈蒼白的顏色,光澤看上去較乾澀。3、岫石:它是產於遼寧省岫巖縣,是中國另外一種玉石。岫玉產量較大,硬度低,易斷裂,在價值上僅次於和田玉。其內部結構呈雲版狀。以綠色為主,主要用來冒充和田青白玉。4、乳化玻璃:這是一種純粹的仿冒品,是人工仿照和田玉用玻璃合成的。它沒有明顯的結構,用肉眼可看見內部有少量氣泡。 其次,介紹一下鑑別和田玉的方法: 和田玉的硬度是很高的,韌性也很強。和田玉可以劃玻璃,而自身無損傷。對於其他的玉石來說,只有水石可以劃玻璃而自身無損傷。而水石常用來冒充和田玉的極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蒼白的顏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澤,水石較乾澀,光澤不好。和田玉的結構呈棉絮狀在不能劃玻璃的情況下,要仔細分辨他們的顏色和內部結構,多做比較。
和田玉石的保養: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些和田玉保養的小常識: 玉怕火,怕驚(磕碰),怕油腥。對於和田玉來說,最好貼身佩戴,因為其內部的微礦元素,可被人體吸收,對人身體有益,而人身體所出的汗液亦可養生,使和田玉的光澤越來越好,正所謂人養玉,玉養人。
和田玉的清潔也很簡單,用牙刷和清水就可以清潔了,切忌放入化學製品,這樣會破壞玉的光澤。大家在選擇玉器製品時,要多加辨認比較,選擇真正的和田玉製品,真正適合自己滿意的產品。
玉者善也,玉者仁心!通常愛玉者,必然玉不離身,言談舉止間,必然時不時撫弄一下以示片刻不能忘懷之意。但,真正愛玉的人是很少佩帶玉飾的。對他們來說,一般的玉器已經看不上眼,真正入得了眼的,又有機緣收藏的不多。就這麼幾件愛到極致的玉器自然不輕易拿出來示人,一則怕不經意損壞,二則怕同好之人索要。要知道,一件好的寶貝可是大家都眼紅的,欣賞讚嘆之餘,自然想要據為己有,朋友若心癢難耐,三番四次前來央求,自己可就要受苦了,給吧,自己實在割捨不下;不給吧,大家又是多年老友。如此為難,只有藏之深宮,自己私下把玩了。 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和田玉本身雖是一種石頭,但由於其特殊的晶體結構而十分稀有,它色澤美麗的外觀和獨特的音質、觸感更讓人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