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位於金寨縣中南部油坊店鄉境內,響洪甸水庫西畔,梅山水庫東南側,山上平均海拔600多米,屬於高山盆地地形。蓮花山向西南山勢逐漸升高。蓮花山周邊的鄉鎮(街道)主要有油坊店、青山、石碑、響山寺、槐樹灣、馬店(金寨動車站)。由周邊鄉鎮道路進入蓮花山主要有三條道路,均是盤旋上坡道路。東面由油坊店街道上蓮花山的上坡路約13公裡,近年來路面經過修整,屬於雙向2車道,有公交車通行。北面由槐樹灣上蓮花山最為陡峭。南面由青山至東蓮花山也是一條沿著峽谷的盤旋道路。蓮花山上有2個村,分別是西蓮村和東蓮村。東蓮、西蓮均是高山盆地地形,地處高山之上,兩塊盆地自古以來是山民的安居之地。
由油坊店上蓮花山的盤旋山路。
由槐樹灣上蓮花山的山路
我先後去過三次蓮花山,交通工具分別是摩託車、自行車、汽車。三上蓮花山,在內心深入留下了「世外桃源」的印記。同大別山1000多米的眾多高峰相比,蓮花山似乎算不得入流,但蓮花山周邊主要街道均位於山下峽谷,由山下街道進入蓮花山的3條道路均是10公裡以上的蜿蜒盤旋上山小徑。今天的進山道路經過數十年的持續投資修建,路況要比過去好了許多。在道路原始,以人力、畜力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上山、下山均是一項艱苦的體力勞動。過去的蓮花山應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高山盆地村落,個別居民一生未曾下過山,未曾見過山外的世界。正如此,蓮花山成了一個世外桃園,成為原生態的山區村落。
蓮花山是一座生態茶山。大別山區盛產綠茶,其中以響洪甸水庫周邊為最佳產區。蓮花山地處響洪甸之畔,自古以來是六安瓜片主產區。蓮花山間盆地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盆地四周群峰環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山區生態環境。而600餘米的海拔高度,晝夜溫差大,病蟲難以生存,茶園勿需使用農藥除蟲,保證了茶草的無汙染。然後,由於蓮花山相對高度較高,高山茶葉上市時間普遍較山下晚,使得蓮花山茶葉上市時,茶葉市場價格已經由明前茶的高價明顯走低。所以蓮花山茶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優質茶。
蓮花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蓮花山之名有兩個說法:一是蓮花山屬於高山盆地,盆地中央有一座形似木魚的山,盆地周邊山峰環繞,形似蓮花,因之得名。二是西蓮村的有數塊巨石組成的一個石頭陣,各個巨石擺放有序,形似盛開的蓮花,即所謂的「蓮花石」。在蓮花石旁一塊聳立的工巨石之上有民國唐淮源手書「天地正氣」石刻。1932年國民將領唐淮源率部圍剿大別山區紅軍,駐地在蓮花山,題下「天地正氣」四字並由軍士刻於巨石之下。唐淮源畢業於雲南講武堂,與紅軍總司令朱德是同窗好友。講武堂畢業後與朱德、金鼎文三人同投川軍。後三人同至上海,朱德轉道歐洲求學後起上共產主義道路。唐淮源繼續效力於國民革命軍,後升遷至軍長並參加了中條山抗戰,戰至彈盡糧絕之際自殺成仁,是國軍抗戰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蓮花山西山腳下的響山寺是中共早期領導人王明(陳紹禹)的故鄉,王明故居至今保存完好。響山古寺後有廖磊墓。廖磊是桂軍高級將領,1937年松滬中日激戰正酣之際,蔣介石調桂軍入滬參戰,廖磊作為集團軍長率部奔襲數千裡入滬,在裝備簡陋,彈強不足情況下衝鋒,展示了桂軍之頑強,同時也遭受了重大損失。桂秕首領白崇禧聽聞廖部折損過半竟失聲痛哭。松滬戰役後廖部北上參加徐州會戰。廖磊後任命為安徽省政府主席,率部駐紮安徽省政府臨時駐地金家寨。1939年,廖磊因病去世,被安葬於響山寺。
蓮花山還是一座愛情山。在激情燃燒的年代,來自各大城市的青年男女下放於蓮花山,稱為「知青」。這些來自於大城市的知識青年給偏僻的蓮花山帶來了青春活力,相對於蓮花山的羞澀,他們帶來了大城市時尚和奔放。在生產建設中他們相互扶持、相互學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因此收穫了激情燃燒的愛情。他們的愛情帶著時代的印記,也被蓮花山打下深深的印記,即使日後回鄉返城,蓮花石、龍潭瀑布也時常縈繞於腦際和睡夢中。每年來蓮花山觀光的人群中總有一部分六七十歲操著上海口音的人舊地尋訪,他們是蓮花山的老知青。上了年紀的村民也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姓名和當年的故事。我的忘年好友甄老當年下放蓮花山,收穫了上海姑娘的芳心,成就了歷久彌新,愈久愈醇的愛情故事。甄老夫婦每年總要回蓮花山兩到三次,並幫助茶農推銷蓮花山新花。提起蓮花山,甄老總是說:蓮花山值得一去!
騎行蓮花山,由六安出發,如果安排三天時間,最好把周邊的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致納入遊覽範圍,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大的騎行經歷,方不負騎行之意。本人梳理了一下周邊的主要景觀和線路,理出三天的騎行方案,供參考。主要遊覽點是蓮花山、抱兒山、響山古寺、廖磊墓、王明故居、「流波古渡」石刻、仙人衝畫家村、十八盤等。其間體會分別由油坊店、青山、槐樹灣等三個鄉鎮街道進出蓮花山的三條道路。
三條進出蓮花山的盤旋公路
第一天,由六安出發,經獨山、鮮花嶺、馬店(金寨火車站)、油坊店,右轉進入爬坡(13公裡)到蓮花山。午飯在西蓮農家樂。下午遊覽「天地正氣」石刻、龍潭宿霧及峽谷;晚餐,小量飲酒,餐後體驗蓮花山夜生活(廣場舞、夜市及相關特色活動)。縣、鄉駐村幹部、中小學校教師等為主體的廣場舞隊伍別具特色。
見此標誌算是進入了蓮花山,由此右轉是西蓮村,左轉下坡是東蓮村
國軍將領唐淮源手書「天地正氣」石刻
第二天:晨起,觀日出,早餐後入東蓮村遊覽。由東蓮村經峽谷小道進入青山鎮、茅平烈士墓、遊覽抱兒山後爬查嶺,下坡至古碑、響山寺,遊覽響山古寺、桂系抗戰將領廖磊之墓、中共早期領導人王明故居及生平紀念館。午飯可在古碑或響山寺。經槐樹灣,體驗爬大坡,上蓮花山。晚餐可就蓮花山壩小酌。騎行畢竟辛苦,小酒解乏,宜睡眠。睡眠足則次日精神足,體力佳!
響山寺街道的響山古寺
桂系抗戰將領,廖磊之墓,蔣介石、林森、于右任均題詞緬懷並刻於墓碑之上
第三天:晨起,早餐或可觀日出,返程建議三條線:(1)由油坊店沿省道209南行可遊覽洪道尖,經六安西茶谷觀景,至張衝加油站附近看「流波古渡」崖壁石刻;經張衝、流波、諸佛庵、仙人衝(可短暫觀賞畫家村、三線軍工博物館)、黑石渡,午餐後由霍山返回六安;(2)由上條線路,有興趣的,可由諸佛庵爬十八盤,由龍門衝、西河口回六安);(3)由油坊店經鮮花嶺,午餐後返回六安。
六安西茶谷,一橋接兩峰,茶山變景點
畫家村小憩
仙人衝的畫家村的三線軍工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