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長徵路歸來,掩卷長思,總覺得仍有未盡之心緒,未解之心結。靜下心來,細思慢想,原來的確有那麼幾個人或那麼幾段情或幾個場景永遠揮之不去。
為騎行長徵路,我做了十餘萬字的攻略,最後幾易其稿,終於匯成了一個五萬餘字的攻略。在2019年4月下旬自江西瑞金市開啟了我們騎行長徵路的徵程。
下面幾個故事是我們騎行長徵路時的所見所聞,可能很簡短,也很簡陋,在此展現給大家,作為我們共同的精神食糧!
6月12日在甘肅會寧境內邂逅獨行青海湖的騎友
2019年4月27日,我們一行四人騎行在廣西全州縣至資源縣的路上。那天,一場大雨如注的路上,幾個不同方向的騎友都聚在一個屋簷下躲雨。因為都是騎友,所以就相互交流起來。這是一個開封騎友,一個人獨行,反騎長徵路。其實,如果不是下面的事,他也只是我眾多邂逅騎友中的一個而已。但是,他最讓我們難忘的就是他在騎車的同時,還攜帶了河南老家的擀麵杖,在騎行途中還時不時做手擀麵條吃。
他說騎行長徵路,大部分路段都在縣鄉村道,特別是在鄉村騎行,遇到誰家的狗出來咬人,而擀麵杖就是最好的防護工具,就算遇到了再厲害的動物咱也不會害怕了。
5月26日在四川蜂桶鄉邂逅騎行川藏線的四川騎友
騎長線的人都知道,在一次長途騎行中,除了必須的物品,多帶一件東西都是負擔,但是,他卻帶了擀麵杖和小面板。遺憾的是我們因聊天太投入,沒有留下合影照片。
2019年4月29日,騎行至湖南寧遠縣天堂鎮時,正是午飯時間,於是進到路邊一個小飯館吃飯。進去後我就發現他家一個顯眼的地牆上掛著一個「光榮之家」銅色牌子。我知道這是一個退役軍人之家。在男主人做飯的空間,我和他交流了起來。
本人與曾參加越戰的1982年老兵合影
他說,他是1982年入伍的,入伍一年後就隨部隊去了老山前線。他說他所在的連當時有一百多人,第二天攻取一個山頭時,只剩下80多人回來,那場景太慘烈了。至今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了,想起來都想哭。他還說,他家人都說他不會笑,原因就是那天那場戰鬥以後,他們面對倒下去的那麼多的戰友已經沒有笑的權利。現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的活著,把自己的事做好,不給任何人增添麻煩。
在老兵班長有點悲傷低沉的講述中,我們也受到了感染,吃飯時大家的話比往日省了許多。
吃完飯,和老兵班長合影鄭重告別。那個參戰老兵的身影至今還留在我的腦海。
邂逅騎騎長徵路的長沙70多歲老騎友
此後,5月3日,在通道縣遇到七十餘歲長沙市騎友,他一個人獨自騎行長徵路。他說,他在尋找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要親自感受和探索當年紅軍長徵的艱難困苦的場景。
5月6日,我們繼續在貴州境內的大雨中趕路,雨水打在臉上,模糊了視線。朦朧中,突然發現一個穿騎行服的人迎面衝來,我趕緊招手,示意他在路邊停一下。兩人交流後,原來這個騎友是重慶人,獨行俠,一個人騎行三俠後又趕往湖南。隨後我們互留了微信,合影后就朝各自的目標出發了。
大雨中邂逅獨騎長徵路的重慶騎友
這二個騎友年齡都比我們大好多,不用說,他們的言行一直在鼓勵著我們一行4人,就算前方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堅持完成長徵路的騎行。
5月12日,我們騎行至赤水河畔的騎行道附近時,大概是紅軍二渡赤水的地方,我們又遇到了一個騎友,也是獨行俠。年輕人一個人從赤水市騎過來的。他也是立志騎行紅軍長徵路,感受紅軍長徵故事,重溫長徵精神。
赤水河畔邂逅的一個獨行年輕人
長徵的路上真情很多,長徵路上的故事也很多。
心心念念的長徵路騎行完了,也算了卻了一個人生的心願。至今,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一年有餘,但是,每每起起,就讓人心裡暖意濃濃,久久不能平靜,且經常被那些遙遠的不知名的人物所感動,被那些已經淡漠了友誼所包圍。
若有緣,讓我們相會在故事裡吧!
在湖南道縣邂逅的當地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