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長徵路,遍交天下朋友,講述騎行路上的故事

2020-09-19 布衣隴山

騎行長徵路歸來,掩卷長思,總覺得仍有未盡之心緒,未解之心結。靜下心來,細思慢想,原來的確有那麼幾個人或那麼幾段情或幾個場景永遠揮之不去。

為騎行長徵路,我做了十餘萬字的攻略,最後幾易其稿,終於匯成了一個五萬餘字的攻略。在2019年4月下旬自江西瑞金市開啟了我們騎行長徵路的徵程。

下面幾個故事是我們騎行長徵路時的所見所聞,可能很簡短,也很簡陋,在此展現給大家,作為我們共同的精神食糧!

6月12日在甘肅會寧境內邂逅獨行青海湖的騎友

2019年4月27日,我們一行四人騎行在廣西全州縣至資源縣的路上。那天,一場大雨如注的路上,幾個不同方向的騎友都聚在一個屋簷下躲雨。因為都是騎友,所以就相互交流起來。這是一個開封騎友,一個人獨行,反騎長徵路。其實,如果不是下面的事,他也只是我眾多邂逅騎友中的一個而已。但是,他最讓我們難忘的就是他在騎車的同時,還攜帶了河南老家的擀麵杖,在騎行途中還時不時做手擀麵條吃。

他說騎行長徵路,大部分路段都在縣鄉村道,特別是在鄉村騎行,遇到誰家的狗出來咬人,而擀麵杖就是最好的防護工具,就算遇到了再厲害的動物咱也不會害怕了。

5月26日在四川蜂桶鄉邂逅騎行川藏線的四川騎友

騎長線的人都知道,在一次長途騎行中,除了必須的物品,多帶一件東西都是負擔,但是,他卻帶了擀麵杖和小面板。遺憾的是我們因聊天太投入,沒有留下合影照片。

2019年4月29日,騎行至湖南寧遠縣天堂鎮時,正是午飯時間,於是進到路邊一個小飯館吃飯。進去後我就發現他家一個顯眼的地牆上掛著一個「光榮之家」銅色牌子。我知道這是一個退役軍人之家。在男主人做飯的空間,我和他交流了起來。

本人與曾參加越戰的1982年老兵合影

他說,他是1982年入伍的,入伍一年後就隨部隊去了老山前線。他說他所在的連當時有一百多人,第二天攻取一個山頭時,只剩下80多人回來,那場景太慘烈了。至今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了,想起來都想哭。他還說,他家人都說他不會笑,原因就是那天那場戰鬥以後,他們面對倒下去的那麼多的戰友已經沒有笑的權利。現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的活著,把自己的事做好,不給任何人增添麻煩。

在老兵班長有點悲傷低沉的講述中,我們也受到了感染,吃飯時大家的話比往日省了許多。

吃完飯,和老兵班長合影鄭重告別。那個參戰老兵的身影至今還留在我的腦海。

邂逅騎騎長徵路的長沙70多歲老騎友

此後,5月3日,在通道縣遇到七十餘歲長沙市騎友,他一個人獨自騎行長徵路。他說,他在尋找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要親自感受和探索當年紅軍長徵的艱難困苦的場景。

5月6日,我們繼續在貴州境內的大雨中趕路,雨水打在臉上,模糊了視線。朦朧中,突然發現一個穿騎行服的人迎面衝來,我趕緊招手,示意他在路邊停一下。兩人交流後,原來這個騎友是重慶人,獨行俠,一個人騎行三俠後又趕往湖南。隨後我們互留了微信,合影后就朝各自的目標出發了。

大雨中邂逅獨騎長徵路的重慶騎友

這二個騎友年齡都比我們大好多,不用說,他們的言行一直在鼓勵著我們一行4人,就算前方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堅持完成長徵路的騎行。

5月12日,我們騎行至赤水河畔的騎行道附近時,大概是紅軍二渡赤水的地方,我們又遇到了一個騎友,也是獨行俠。年輕人一個人從赤水市騎過來的。他也是立志騎行紅軍長徵路,感受紅軍長徵故事,重溫長徵精神。

赤水河畔邂逅的一個獨行年輕人

長徵的路上真情很多,長徵路上的故事也很多。

心心念念的長徵路騎行完了,也算了卻了一個人生的心願。至今,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一年有餘,但是,每每起起,就讓人心裡暖意濃濃,久久不能平靜,且經常被那些遙遠的不知名的人物所感動,被那些已經淡漠了友誼所包圍。

若有緣,讓我們相會在故事裡吧!

在湖南道縣邂逅的當地騎友

相關焦點

  • 騎行長徵路,重溫紅色故事,傳承紅軍精神
    喜歡騎行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我將近十年的騎行生活中,有苦有累也有迷茫,但是更多的是快樂,是收穫。我歷來認為騎行過程就是發現的過程,也是求證的過程。特別是騎行一個長線時(超過500公裡以上),途中,我們也和年輕人一樣每到一個景點或遺址或紀念地都要打卡拍照,擺POS秀一把,曬快樂、曬艱辛、曬美食、曬心情。當然,所有這些都算是騎行路上的收穫吧。
  • 騎行紅軍長徵路,聆聽傳奇故事,感受紅色文化
    於是,騎行赤水,重溫紅色故事,接受紅色教育,成了我們騎行紅軍長徵路的重要目標之一。因為路況好,我們雖然在小雨中騎行,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天氣對我們影響,騎行路兩邊是爛漫的鮮花和綠樹,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
  • 騎行長徵路--九月的雨
    7月18我們來到江西瑞金,開始騎行長徵路,途徑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5個省,截至9月23日,我們正式抵達遵義。由於當年城市裡有大量的敵軍,所以紅軍長徵一路走的都是偏僻的山區,路過的都是農村鄉鎮,最多經過縣城。所以遵義是我們騎行長徵以來,經過唯一的地級市,也是最大的城市。
  • 騎行長徵路之廣西
    界首鎮湘江右岸的樹陰下有一條小石子路,左岸有界首渡口石碑和紅軍堂紀念館。我和長官走過石子路,過了界首大橋來到界首渡口。看著如此清澈碧綠的江水,誰能想像當地曾有「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湘江戰役指揮所紅軍長徵路上,湘江血戰是最慘烈的戰役。
  • 騎行長徵路,萬水千山只等閒
    騎行長徵路已經半個月了(加上休息時間),昨天穿過湘粵邊界,正式進入湖南老鄉的地界,今天在湖南平時坐在家裡不吹風扇空調都受不了,更何況在太陽底下騎行。一天中比較適合騎行的時候是上午10點以前,下午5點以後(4點的太陽還是很猛烈)。但是從上午十點到下午5點,中間隔了7個小時,我們也不可能在路上等7個小時。我們只能早上早點出發,然後騎到中午11點鐘左右,遇到鄉鎮就住店休息,每天騎幾十公裡。
  • 騎行長徵路至通道,感受紅軍長徵路上又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
    2019年5月3日,我們騎行紅軍長徵路一行四人自廣西龍勝縣出來就一直冒著小雨前行,天氣也有點冷,但是,探索紅軍長徵路的熱情絲毫未減。至中午時分騎到湖南省通道縣。三江風景區一角我們騎行至通道轉兵紀念館時展示了中央紅軍長徵在通道召開的中共中央負責人緊急會議和通道會議促成的通道轉兵這一歷史史實。
  • 重走長徵路 騎行第3天
    7月25日 晴 鐵山壠鎮路線:於都-利村鄉-禾豐鎮-鐵山壠鎮今日只有40km23日,嚴重低估了長徵路線的複雜性,搞到筋疲力盡、膝蓋都痛了,長此以往必不可長久,重走長徵路,考驗的並非一時的速度,而是耐心持久。若是把身體累垮,半月板損傷、乃至廢膝蓋,那是得不償失的。
  • 重走紅軍長徵路用哪種旅行方式比較好呢?徒步、騎行、自駕、包車
    二萬五千裡長徵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為了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就出現了重走長徵路的旅行熱潮。每當我們讀到長徵這段歷史,是不是也有重走長徵路的想法?在當年紅軍走過的長徵路上,重要的地點和節點都建立了紀念館,紀念園,紀念碑,紀念地等,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 傳承紅軍精神,沐浴紅色教育,騎行紅軍長徵路完美收官
    紅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和將臺堡地區的「三軍大會師」,標誌著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結束。2019年,我們一行2人從哈達鋪鎮出發,經過二天艱苦的騎行,順利抵達會寧縣。會寧,是我們騎行紅軍長徵路心儀許久的地方,也是我們騎行的終點。於是,到會寧後,匆匆登記了住宿,簡單收拾了一下,就急不可行的前往會師舊址,去看望期許日久的會師樓,感受當年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的熱烈氛圍。
  • 重走長徵路 騎行第16天 【湖南永州】
    8月16日 晴 藍山 路線:臨武-楚江鎮-新圩鎮-火市-藍山 52公裡 從酒店出來,先上韓山北路騎行1.1公裡,就到S324了,之後沿著這條省道騎行約19公裡,過新圩鎮後轉村道,再進入X050,由古城路入藍山縣城。
  • 騎行長徵路,翻越夾金山,感受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一首高亢的長徵組歌把我們帶進了紅軍爬雪山的艱難場景。至夾金山北坡的達維鎮(當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的地方),期間僅有260餘公裡的路程,我們騎行了四天。雖然說距離不遠,但是艱難程度加上高原反應讓我們吃夠了苦頭。我們是騎著山地自行車,行走在平整的國道上爬山,是一種奢侈的旅遊。
  • 重走長徵路 騎行第11天 【廣東-湖南】
    丹霞大道 下午是臨時決定直接趕赴汝城,沒想到卻成為騎行重走長徵路以來最苦難的一天,事後查資料才知道爬的那個九曲山,是南嶺山脈的中部,與之交接層巒疊嶂的又是羅霄山脈,這是真正的南嶺之地。【粵北紅軍紀念館】,在路口就發現一大群GY在聽導遊講解,路旁的紅色雕像故事,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1,這個路口並沒有太多車輛往來,但還是有好幾個交通執法人員,前後維護秩序,讓我們靠邊行駛;2,導遊講解,最前面那位領導是最認真聽講的,站在後面的人看表情,就有些心不在焉了,站在最後面的幾位,尤其女性甚至是拿著文件袋遮在頭頂擋太陽,還有些很不耐煩。
  • 騎行長徵路至遵義市,感念偉人睿智,感受偉大的歷史轉折
    2019年5月11日,我們騎行紅軍長徵路一行4人歷經風雨和路途無以言狀的坎坷,終於騎行至遵義市。遵義,因其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們決定在此抽出一天時間進行深度參觀和遊覽。2019年5月13日手機拍攝的遵義會議會址求真求實是我們此次騎行紅軍長徵路的宗旨
  • 騎行路上,10000KM的約定
    你好,這裡是小雞腿在路上,愛騎行、愛旅行。#10000公裡的騎行裡程#,終於到了,一個近階段的人生小目標,一個騎行的自我約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期來回憶、分享這一萬公裡的騎行故事。《10000公裡的約定》與周董出演電影同名,與《破風》邱田高原突破心律同質。
  • 騎行長徵之四渡赤水
    比起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毛主席從地理環境來說,長徵之路有兩段路是最難走的,雲貴高原和川西地區。四渡赤水就是在雲貴高原,而雪山草地就是在川西地區。第二四渡赤水主要發生在貴州(四川和雲南只是一掠而過),這是紅軍長徵路上兜的最大的圈子。
  • 2020-08-26【徒步長徵路】→貴州習水縣隆興鎮•晚露宿
    【今日記實】講述長徵路上的故事沿長徵路下坡繞行到鎮區路邊看見有修鞋的,花了點錢讓這位老師傅把背包帶給修理好。又往前走到距跨省大橋不遠處的餐館買了碗麵條,同桌用餐的是開車途經此地的瀘州小夥子姓李,替我付了10元錢的飯錢並給我裝了1斤瀘州產的沒有勾兌的基酒。
  • 2020-08-27【徒步長徵路】→貴州習水縣土城鎮•終於到了
    天氣:晴【記錄地點】貴州•遵義•習水縣土城鎮渡口客棧203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習水縣隆興鎮福祿臺騎行驛站沿S303省道徒步至土城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4080華裡+乘車790公裡。【今日記實】講述長徵路上的故事
  • 公益騎行山東淄博聯盟休閒騎行蓑衣樊~安瀾灣
    倡導中短途通勤使用更安全的單車出行,天下騎友一家親。《騎行強度》中等,無坡。《集合時間》7.00點《集合地點》淄博市博物館《騎行線路》集合地點~新村路~西10路~張田路~蓑衣樊~安瀾灣~澤地午餐~返回淄博。
  • 戶外騎行只服你——蛋定騎跡!(原創首發)
    他就是一人一車歷行數年風雨兼程騎遍華夏各省的蛋定騎跡。只是這一騎便是幾年,開始了追風逐夢的漫漫長路。從2014年開始,邊打工邊騎行,一人一車,風歺露宿。直至去年七月,拿下最後一個省份新疆,完成了自己騎遍華夏大地的心願。
  • 山東莒縣喜德盛俱樂部重走長徵路第六天——騎行黃河
    騎行黃河(重走長徵路)第一階段環騎青海湖完美收官。四天行360公裡,要是平常,一天就可以搞定。在3200多的海拔數據也不錯環騎青海湖線路騎行黃河活動8.18號我們一行來到了青海省西海鎮~結束後第一件事就是帶著何乃磊主席和王有祥老師為助力「騎行黃河,愛我中華」的書法作品帶到了這裡的國家原子城紀念館展出。得到了紀念館領導和參觀者們很高的評價。紀念館還同時把《沂蒙畫派概論》以及我們的這次黃河騎行攻略也收藏了,並對我們的這次騎行活動大加讚賞。騎行到哪裡,我們就把我們的「莒文化」傳播到哪裡。這是我們的使命和擔當,也感謝莒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們對我們的傾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