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黃河(重走長徵路)
第一階段環騎青海湖完美收官。四天行360公裡,要是平常,一天就可以搞定。在3200多的海拔數據也不錯
環騎青海湖線路
騎行黃河活動8.18號我們一行來到了青海省西海鎮~原子城。
中國第一課原子彈從這裡誕生!中國第一課氫彈從這裡研製成功!
原子城紀念館
原子城紀念館,全稱為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館,是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項目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
8.18號我們來到原子城,正好周一紀念館閉館,只能先去環湖。結束後第一件事就是帶著何乃磊主席和王有祥老師為助力「騎行黃河,愛我中華」的書法作品帶到了這裡的國家原子城紀念館展出。得到了紀念館領導和參觀者們很高的評價。紀念館還同時把《沂蒙畫派概論》以及我們的這次黃河騎行攻略也收藏了,並對我們的這次騎行活動大加讚賞。
騎行到哪裡,我們就把我們的「莒文化」傳播到哪裡。這是我們的使命和擔當,也感謝莒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們對我們的傾力支持!
王友祥老師為騎行黃河做的蒼山幽居圖在原子城紀念館展出,博得領導和參觀者大加讚賞。
東風飛彈
紀念館的鎮館之寶之一~東風飛彈。
這枚飛彈曾經在1966年10月27日在我國本土完成了帶核空中爆炸試驗而成為了共和國核工業發展史的見證。
紀念前的廣場上,有一座最醒目的標誌——主題雕塑《聚》。它豎立於入口東側,以鮮明的主題形象,表現出原子城的歷史。
這個《聚》,既有核聚變的寫實,更有集納聚合全中國人民力量、譜寫宏偉詩篇之意。螺旋上升的形象則象徵著中國人民凝心聚力、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而《聚》選用的耐候性鏽蝕鋼,源自模擬核武器研製基地獨有的半掩體建築的外保護材料。
環湖榮譽證書和紀念獎牌
用時四天,騎行路線:西海鎮~二郎劍~江西溝~黑馬河(茶卡鹽湖)~鳥島~剛察縣~西海鎮全程360公裡,用時21小時30分鐘8
完成的五位隊友他們分別來自廣東東莞李總和河南的帥哥美女
跟俱樂部段總合影留念
早晨八點離開剛察縣~魚鳥天堂海濱藏城
剛察縣:它是一個以藏族為主,藏、漢、 蒙古、回、撒拉雜居的地方。草場遼闊,自古以來畜牧業就很發達,水草豐美,素號「樂土」,是 青海省環湖重點牧區之一,來剛察感受那奔放豪邁的塞外風情。
廣東一家四口環騎青海湖 一個六歲一個三歲半為他們點讚!你還等什麼,趕快出發吧!
今天我倆都高中頭彩,這是在青藏高原上一次經歷。早晨剛要出發就發現我的戰車出問題,走在半路上又發現孫哥的戰車也一樣。多年的騎行經驗修車補胎還是很熟練的,十分鐘搞定。
環湖結束坐車回到西寧,小慶祝一下。幾天來高原反應嚴重一點酒也沒喝,從3500回到西寧海拔2200高反症狀消除了,整上一杯。夜宿西寧 ,明天驅車去黃河源頭~瑪多縣牛頭碑。
文圖:吳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