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壽光市:老舊小區成立起黨支部 居民有了「主心骨」

2021-01-20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11月26日,在壽光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指導下,聖城街道組織轄區60個老舊小區聯合成立16個小區黨支部,併集中召開揭牌儀式,構建起街道、社區、小區三級黨組織引領體系,將黨建工作嵌入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為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水平,將基層黨支部的治理功能延伸到小區,聖城街道通過單獨建立、片區聯建等方式,組織小區內直管黨員、在職黨員、機關事業單位「雙報到」黨員、離退休黨員、紅色管家等共同成立小區黨支部,將進一步推動組織在小區建立、資源在小區聚集、作用在小區發揮、難題在小區化解、服務在小區提供,讓居民的煩心事在家門口解決、小事不出小區,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相關焦點

  • 濰坊11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完工,惠及居民55062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12月21日記者獲悉,今年以來,濰坊市住建局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發展工程,截至目前,116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全面完成,惠及居民55062戶,進度居全省第一。
  • 藍田街道華油社區成立小區黨支部 構建小區治理體系
    四川新聞網瀘州9月9日訊(劉暢)為全面構建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小區體系,使居民小區治理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9月6日上午藍田街道華油社區召開天桂苑小區全體黨員大會。會議由華油社區書記主持,會上宣讀了江陽區委組織部《江陽區加強城鎮居民小區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的文件要求,並按照流程,選舉產生了黨支部委員、書記,這標誌著華油社區天桂苑小區黨支部正式成立。街道辦事處領導、社區黨組織成員、小區物業人員及天桂苑小區全體黨員共21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如何讓居民滿意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不斷加大老舊小區的改造、整治力度,助力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為城市發展補短板、添動力,使發展更平衡更充分,也讓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發展成果。但「新裝」是換上了,可誰來對它們進行長效管理,使小區內在品質和外在「顏值」一樣得到提升呢?
  • 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老小區改造居民說了算 始建於1996年的麗寶第花苑,現有58個單元,615戶、約2067人,今年被列入省級宜居住宅區改造項目。工程隊8月底進場後,並沒有急於施工,而是首先成立了由街道、社區、物管公司、小區業主代表共同組成的臨時黨支部,便於及時交流工程進度,傾聽意見建議。
  • 老舊小區改造的「園林作為」(中)
    辦事處黨委及廣大社區、小區黨員幹部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紮實推進。 今日起,本網將編發一組系列報導…… 黨建引領破難題——老舊小區改造的「園林作為」(中) 潛江新聞網訊(通訊員 嚴勤 吳建華)園林城區建成於2000年以前的老舊小區基本上都是一些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
  • ——​記青神縣青城鎮福家小區黨支部書記王志明
    雖然是個老舊小區,但小區庭院的地面和各樓道中幾乎看不到紙屑和生活垃圾,整個庭院井然有序。「我是越來越老,可老小區卻越住越新,越住越溫馨。」小區居民說。然而,在小區居民的印象中,過去,這裡矛盾突出,大家多有不滿。「車亂放,衛生難保證,這不理想那也不理想。」「管理很混亂,像是一個大雜院。」
  • 這就是山東丨濰坊市奎文區多措並舉,為三無老舊小區築起「安全門」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2月11日訊(記者 孫永蓮 通訊員 嘉浩 宗鋒)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而無物業、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是此次防疫的薄弱環節,濰坊市奎文區多措並舉,通過引入物業管理、基礎設施維修,為三無小區築起一道「安全門」。
  • 居民作主「微改造」 老舊小區煥新顏
    過去,在一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失養失修失管,居住環境差,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近五年來,青雲譜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煥然一新的家園透出濃濃的幸福味道。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
  • 自貢市大安區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來「點單」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千頭萬緒,居民訴求多、施工難度高,老舊小區怎麼改,不僅關乎民生民意,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切入口。5月20日,自貢市大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莉召集區委政法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民政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在周家衝小區召開院壩會,現場聽取、收集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建議。
  • 有困難找黨支部 嘉魚縣方莊小區每月辦件實事
    8月26日,嘉魚縣魚嶽鎮方莊小區居民開心地說。居民說,這事最應該感謝的是小區黨支部書記李運。今年之前,方莊小區沒有接通天然氣,居民生活全靠購買罐裝液化氣。疫情期間,居民在家隔離,用氣需求反映強烈。「要是我們小區也通天然氣,那該多好啊!」
  • 「十三五」濰坊增加15萬城鎮人口,完成536個老舊小區改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見習記者 孫浩1月7日記者獲悉,「十三五」期間,濰坊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5.8%增長到64%左右,年均增長約1.64個百分點、增加城鎮人口約15萬人,是濰坊城鎮化率增長最快的歷史時期。
  • 博愛縣:支部貼心 小區暖心
    說話的是博愛縣犇鑫園小區黨支部2名離退休黨員。小區黨支部成立後,兩人經常相約到黨員活動室參加活動。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幫扶縣直機關黨組織、黨員、樓院居住的黨員積極服務樓院小區建設,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米」。做強「主心骨」,難題有人管鴻昌街道地處博愛縣城中心,下轄62個居民小區,約有八成是老舊小區。小區內的大事小情缺少主心骨,治理難題不易破解。
  • 通州北苑街道鐵路小區:自管會成防控主心骨
    吳秀芹是鐵路小區的居民,這個無物業的老舊小區管理問題突出,單靠居委會的一己之力很難實現精細化管理,2016年底,鐵路小區自管會成立了,吳秀芹成了自管會主任。自管會共有7名成員,其中4名黨員。他們全部由居民推選產生,義務服務、不領工資,不少人在小區裡生活居住已經超過了20年。
  • 邢臺襄都區老舊小區有了「共享管家」
    ●「打包管理、整合資源」破解物業入駐難由於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環境相對較差,且多數規模較小,單獨管理和日常維護成本較高,加之小區居民花錢買服務意識差,物業收費難、標準低,管理運營無利可圖,因而很少有物業公司願意入駐老舊小區。
  • 衡水安平:271個小區實現臨時黨支部全覆蓋
    安平縣城有271個居民小區(其中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190個),目前已實現臨時黨支部全覆蓋。 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攻堅克難。為進一步在社區防控工作中加強黨的領導,強化黨建引領,安平縣委組織部制定下發了《關於在疫情防控一線成立社區臨時黨支部的通知》,原則上每個小區組建1個臨時黨支部,對於沒有黨員或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63個小區,由包聯單位選擇就近的分包小區組建臨時黨支部,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組織小區居民做好聯防聯控工作。
  • 濰坊奎文區最大老舊小區7處門禁杆正式啟用 商戶犯愁居民點讚
    5月13日訊 作為濰坊市著名的老舊小區,奎文區葦灣社區擁有78棟居民樓,居民數量超過3000戶。作為擁有3000多戶居民的大型社區,葦灣社區這個開放式老舊小區正式「落杆管理」。老舊小區改為封閉式管理 商戶叫苦居民點讚作為奎文區規模最大的老舊小區,建造於上個世紀的葦灣社區居民數量較多。對於這門禁杆的設置,居民和商戶各持什麼態度呢?13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葦灣社區八連體大樓,發現該樓南側的一條過道兩側都各樹立起了一根門禁杆。
  • 四川彭山:「黨建+」 老舊小區改出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並非易事,量大面廣,情況各異,任務繁重,這不僅是一項建設工作,更是一項社會基層治理工程,需發動老百姓共謀、共建。 在改造工作中,該小區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傾聽居民心聲,把黨的領導、依法治理和基層民主治理結合起來,讓居民參與社區決策,實現共治共贏。
  • 伊寧市加速老舊小區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條件
    今年,伊寧市繼續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針對史達林路二巷5個家屬院,通過拆牆並院合併成1個小區進行管理服務,化零為整組建新小區物業管理模式,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請看報導:  據了解,伊寧市史達林街二巷州畜牧局、農業局家屬院等5個小區都建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總建築面積約1.11萬平米,總戶數140戶。
  • 「四問」破題 開創居民新生活——江西南昌老舊小區改造透視
    公共設施老化,高樓危房難爬,垃圾汙水外溢……這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痼疾。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南昌,何以讓舊城共享城市發展新成果,抑或通過改造給居民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南昌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四問」破題,探索開創出老舊小區居民的新生活。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