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大安區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來「點單」

2020-12-14 中國網·錦繡天府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千頭萬緒,居民訴求多、施工難度高,老舊小區怎麼改,不僅關乎民生民意,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切入口。5月20日,自貢市大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莉召集區委政法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民政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在周家衝小區召開院壩會,現場聽取、收集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建議。

院壩會現場

據了解,該區周家衝小區始建於1999年,佔地約46.35畝,有樓房16棟,現有居民900戶,約3000人。該小區屬動遷安置小區,無物業管理及業主委員會,小區居民入住時沒有繳納大型維修基金,小區內綠化、照明等公共配套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化糞池、下水管網等生活附屬設施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堵塞。

「我是9棟的居民,我們樓棟門口的路面年久失修,坑窪不平,下雨的時候,道路積水現象特別嚴重,而且路面很滑,老年人進出不方便,希望能在改造時得到解決。另外,門口堡坎上的黃桷樹太大了,移栽出去就好了。」「我是13棟的,我們那個樓棟前面的路很窄,車輛不能進去,之前都是居民自己出錢修的,質量也不好,希望這次改造可以擴寬路面,安裝防滑帶和護欄。」「小區門口那個下坡有點陡,可以安個減速帶,而且小區道路的路燈也不多,希望能夠增加一點路燈。」「6棟和7棟之間那個化糞池要清理一下了,味道太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院壩會現場,周家衝小區的居民代表們踴躍發言,紛紛提出了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想法,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居民代表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答覆,表示會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改造工作,監督工程進度和質量,將改造項目做實做好。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是為了讓居住環境更加宜人,徵集民意、匯集民智是為了提高綜合改造的質量,這項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和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建立好機制,樹立好理念,養成好習慣,留下好環境,提高小區居住品質。」朱莉表示。據了解,今年,大安區計劃投入2500萬元,改造提升8個老舊小區,改造建築面積約20.43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556戶,實現改造小區環境整潔、配套完善、管理有序。

據了解,為進一步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大安區堅持黨建引領、共建共享的思路,所有改造小區均成立了小區(片區)黨支部,將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與基層黨建、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老舊小區管理長效機制,形成小區(片區)黨組織領導,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自治團體、基礎網格等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居民小區治理和服務體系,促進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破解老舊小區管理機制不健全、安全隱患突出、居住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破損等難題,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楊夢婧 馮豔)

 

相關焦點

  • 自貢市副市長龍騰鑫率隊視察大安區仁和半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自貢市副市長龍騰鑫率市級相關部門視察了自貢市大安區仁和半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大安區政府副區長倪煜旻參與視察。視察現場  在視察中,龍騰鑫聽取了大安區仁和半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並肯定了該區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所做的工作。
  • 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改造老舊小區電力 惠及 50 萬居民(圖)
    「小區內供電出問題,卻找不到責任單位來維修。」雖靠近城中繁華,但這卻曾是周家衝小區、羅家灣安置小區、張化廠小區等 10餘個老舊小區數千戶居民多年來的無奈。由此,自貢市委市政府將老舊小區公共配套電力設施改造列入自貢市十大民生工 程 之 一 ,採 用「政企協作」方式推動城市老舊小區供配電設施改造,按「財政+企業出資」各 50%的原則 ,改 造 了 全 市121 個老舊小區,並力爭在 2016 年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務。據悉,自貢市是全川首批開展老舊小區公共配套電力設施改造的城市之一。
  • 自貢市大安區:部門單位包掛社區 齊心推進三創聯動
    10月13日上午九點,自貢市大安區安監局黨組書記陳立傑同區殘聯及財政投資評審中心相關負責人一起前往該區和平鄉金桂社區,與社區志願者一道開展三創聯動工作宣傳,並引導社區居民填寫自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調查問卷。
  • 玄武為老舊小區整治開「菜單」居民點單「定製」方案
    玄武為老舊小區整治開出「菜單」,根據居民需求、小區區情,由居民點單「定製」老舊小區整治項目方案。南報網訊(通訊員魏躍俊記者鄧露潔)如何避免老舊小區整治因「一把抓」導致的「千篇一律」?記者近日從玄武區住房保障與房產局了解到,玄武為老舊小區整治開出「菜單」,根據居民需求、小區區情,由居民點單「定製」老舊小區整治項目方案。「此前,老舊小區整治通常實施『一把抓』,立面、道路、屋頂等,均按照同一個模子進行整治。」玄武區住房保障與房產局物業科科長潘永祥說。在這一整治思路下,整治重點不能突出,並沒有完全切中居住環境「痛點」。
  • 自貢市大安區三座"渡改橋" 解決學生出行難
    在自貢市大安區回龍鎮的雙柏小學附近,一座嶄新的石橋橫跨在河岸兩邊,「渡改橋」解決了當地居民的日常出行,受到大家的一致「點讚」。今年以來,這樣的「渡改橋」,大安區一口氣建了三座。據了解,大安區通過實施三座貧困村「渡改橋」工程,極大程度地方便了當地居民,大幅提升了人民群眾滿意度。上學出行難 群眾盼望當地有一座「橋」「過去,我們這裡出行到對岸,都是靠船。
  • 宜興市官林鎮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幸福感
    原標題:官林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居民幸福感   11月15日下午,宜興市官林鎮儲巷新村小區沐浴在秋日的暖陽下,居住在此的幾位老人正帶著孩子們在新修的廣場上溜達玩耍,目之所及儘是一派嶄新模樣。原來,不久前,官林鎮對該小區進行了修補綠化帶「瘌痢頭」、新鋪瀝青路面等改造。
  • 老舊小區怎麼改?改造後的小區什麼樣?帶你去看看
    老舊小區怎麼改?改造後的小區什麼樣?你家的小區改造了嗎?改造後的小區有什麼變化呢?咱們到改造後的新城區聞都小區去看看。今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老舊小區的改造主要是以基礎設施的改造為主,主要包括地下管網以及小區各種線路的改造,還有就是對小區配套設施的整體提升。老舊小區具體該怎麼改?改什麼?這些都是居民說了算。
  • 陽信24個老舊住宅小區改造竣工「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尊重...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今年以來,陽信縣科學謀劃、加快推進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工作。目前,列入今年計劃的24個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工作全部提前竣工。老舊小區改造,體現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陽信縣按照國家、省市老舊住宅小區改造相關政策,對基礎設施薄弱、配套設施不完善、智能化程度不高的老舊住宅小區,依照民意問卷調查,進行規劃設計,實行「一區一策」「一樓一策」改造,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堅持居民自願、尊重居民意願;改得「好不好」由居民來評價;改後「怎麼管」仍需居民協商確定。
  • 居民作主「微改造」 老舊小區煥新顏
    過去,在一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失養失修失管,居住環境差,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近五年來,青雲譜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煥然一新的家園透出濃濃的幸福味道。
  • 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如何讓居民滿意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不斷加大老舊小區的改造、整治力度,助力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為城市發展補短板、添動力,使發展更平衡更充分,也讓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發展成果。但「新裝」是換上了,可誰來對它們進行長效管理,使小區內在品質和外在「顏值」一樣得到提升呢?
  • 自貢市大安區掀起新一輪創文高潮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近日,自貢市大安區某小區居民向區城管執法分局反映,小區裡有「殭屍車」常年霸佔停車位,希望能儘快治理。城管執法分局工作人員立即來到小區了解情況。原來,車主一家有多輛私家車,其中一輛淘汰的私家車不再使用,就逐漸成為「殭屍車」。隨後,區城管執法分局聯合相關部門對這輛「殭屍車」進行了清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見聞:「改」出滿滿...
    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發展相系。一方面,改造老舊小區有助於促進產業投資,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功能,是一舉多得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另一方面,老舊小區情況各異,改什麼,眾口難調,怎麼改,棘手問題多,又讓改造成為不折不扣的城市發展之「癢」。
  • 自貢市大安區高效推進交通秩序治理攻堅行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繼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改善道路通行秩序,近日,自貢市大安區實施三項舉措全力推進交通秩序治理攻堅行動。  整合資源,搭建一個「平臺」。大安區結合本區實際,建立交通秩序信息平臺,充分調動職能部門、行業部門、廣大群眾的力量,及時發現問題,上傳問題圖片,信息平臺及時梳理交通秩序重難點問題和具體點位,作為問題處理的基礎數據,形成網格化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已通過信息平臺收集圖片400張,涉及問題點位16個,處理問題點位5個,其餘問題點位正在研究處理當中。  上下聯動,暢通兩條「渠道」。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
  • 自貢市大安區「紅色盟約」擴大基層治理「朋友圈」
    人民網成都6月2日電 5月29日,自貢市大安區組織開展「紅色盟約」共駐共建啟動儀式,涼高山街道2個社區與分別結對單位現場進行籤約。「這是我們涼高山社區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名單,由社區和幫扶部門一共18名幹部組成,每個星期五是我們的固定黨員服務日。
  • 青島城陽創新老舊小區改造打法 讓居民改得心順住得順心
    中國山東網7月27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王曉順) 為什麼要改?小區老化已成居民「心病」。怎麼改?尊重居民意願,激發居民積極參與。日前,城陽區夏莊街道一片由8個零星樓座構成的老舊小區,告別舊日「衰老」的容顏,以更為時尚美觀的樣貌,「搭配」便捷舒適的生活設施煥新登場。
  • 馬家堡街道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感
    1998年建成的嘉園二裡社區地處南三環、南四環之間,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備,可居民的訴求量卻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源於物業的缺失。都說老舊小區管理難,沒有物業的失管樓管理更是難上加難。如何讓失管樓不再失管?讓居民的盼望成為現實?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 芝罘區這13個老舊小區改造,怎麼改?群眾說了算!
    老舊小區改造是政府、企業、居民對老舊小區及相關區域的建築、環境、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的活動,是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對於增強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住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 老舊小區有了封閉物業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這裡即將由開放式的樓群變成封閉式物業小區。一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服務功能更加便捷的「安全、便民、綠色、整潔、有序」的幸福家園,即將呈現在居民面前。「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範圍很廣,惠及的居民也很多。」共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董宇明說,這次改造就居民關心的問題,例如上下水、供暖、環境衛生、出行等方面進行了升級,通過這次改造極大提升了居民們的幸福指數。董宇明介紹,鐵西區共和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由於經濟情況等限制基礎建設較為不足,存在排水管網不暢、道路安全缺乏保障、小區整體綠化差和健身設施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對居民人居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