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入學3個月,回頭看幼小銜接時的焦慮,終究是錯付了

2020-12-20 媽媽充電屋

從9月份開學到現在,孩子的一年級已經度過了3個月。我越來越發現,上學前老母親的那些焦慮,終究都錯付了。

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進入學校教育的開端,作為家長也是格外重視,小焦慮還是有的。因為聽了太多「過來人」的經驗,「入學前一定要學會拼音,一定要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一定要把一年級的課文讀會」……

這些「一定」我家娃都沒做到:拼音學了一半,複韻母基本沒學,加減法10以內的能算對就不錯了,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長啥樣都不知道。

懷著忐忑的心情入了學,事實證明,這些「一定」要掌握的知識,並沒有給一年級的小學生帶來多大的打擊。

語文課最大的挑戰:書寫和拼音

語文課本的第一單元,是幾篇小文章,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之類的。第二三單元是漢語拼音,全學完也就1個月的時間,第四單元往後是課文。

對孩子來說,最大的挑戰,一個是書寫,一個是拼音不熟練。

第一個難題:書寫一年級的孩子剛滿6周歲,他可能精力充沛,力氣很大,但手指的動作還不夠精細,書寫對他們來說有點困難。這也是我家孩子的弱項,特別是剛入學第一個月,字真是慘不忍睹,我因此被老師約談過2次。

孩子上小學之前沒有刻意練過字,握鉛筆用的力氣跟握鋤頭差不多,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離老師的要求還差著十萬八千裡。

寫字這件事急不得,孩子寫得不好,也不是故意的,確實是能力沒達到。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書寫,安撫孩子的情緒,避免孩子因為挫敗感不想學習。

字可以寫得不夠好,但一定要按照書上的筆畫,按順序一筆一划地寫。同時鼓勵孩子,多寫就會越寫越好,今天寫的已經比昨天好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孩子的握筆姿勢,控筆力度都會改進,寫出來的字也會變好。即使做不到完美,但能越做越好,還學習熱情不減,就夠了。

第二個難題:拼音拼音需要大量的練習。我家孩子拼音不夠熟練,特別是複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不熟練到什麼程度呢?拼個en,需要把an,en,in,un都讀一遍,才能知道en怎麼讀。

拼音真的是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拼多讀,容易錯的就多拼。讀課文,讀繪本,組詞造句,孩子學拼音的那段時間,在家裡說話都是帶拼讀的。

我曾經犯過一個錯誤,差點毀了孩子閱讀的習慣。為了讓孩子練拼音,我曾經要求他必須自己讀有拼音的繪本,結果就是,人家直接不看繪本了。

我只能換個策略,我讀一大段,他讀一小段,在他讀的時候我才發現,因為對拼音不熟練,他自己拼的時候閱讀體驗太差,跟老師檢查背書效果差不多。

經過一段時間的複習鞏固,對拼音比較熟練了,孩子也慢慢喜歡自己讀書了。這也提醒我們,讓孩子自主閱讀要循序漸進,等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拼音熟練之後,他自然就喜歡自己讀書了。

數學課的挑戰:不理解題和「不細心」

數學課本的編排是循序漸進的,先是認識數一數比一比,讓孩子把數字和圖形對應起來,再然後是位置,上下前後左右。從第3單元開始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加減法,中間會有認識鐘錶認識圖形等等。

通過這三個月的學習,孩子學數學的難點,一是讀題理解題,二是所謂的「不細心」。

第一個難點:讀題理解題有的數學題目中有拼音,有的題目完全是漢字,老師會讀題。做題過程中,孩子會出現兩個問題:老師讀完題目,孩子也不知道題目的意思;老師讀題的時候,孩子走神做其他題目,導致沒有聽到題目要求,瞎做一氣。

不知道題目意思,自然做不對。要讓孩子理解題目,除了平常的閱讀積累,我們也可以在孩子做題的過程中,有意識培養理解能力。

比如讀完題目孩子不知道什麼意思,我們不要著急解釋,讓孩子把題目讀一遍,再讀一遍。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孩子不理解,可能是題目的某一個字讀錯了,詞組劃分錯了,理解錯了,多讀幾遍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至於孩子在老師讀題的時候走神,讓孩子錯幾次他就意識到了,會調整做題的方法,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而這個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法又回到語文上了:多認字,多讀書。

第2個問題:所謂的「不細心」。孩子的作業本試卷上總會有些小馬虎,看錯><,看錯加減號,數錯前後左右等等。可別小看這些小馬虎,看起來是小問題,可不是下次認真就能馬上改正的。「不細心」反映的是孩子學習習慣欠佳和知識掌握不牢固。

孩子做錯的題目,要舉一反三的練習,多做同種類型的題目,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同時還能鞏固所學的知識。

在孩子入學的這三個月以來,我最大的體會是:家長的心態是決定孩子一年級能否順利度過的關鍵。

幼小銜接的關鍵:家長的好心態

現在的幼小銜接班,學前班層出不窮,很多即將步入一年級的家長各種取經,希望能給孩子的一年級打好基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自己家的孩子。

家長有個好心態,孩子的一年級之旅才會順利。好心態是什麼?能夠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不比較,不強求。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零基礎入學,那就做好暫時落後的準備,用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掌握消化每天學到的知識,一點一點積累,一點一點進步。這就是好心態。

與之對應的是「壞」心態。孩子零基礎入學,學起來可能會比較慢,家長也可能被老師談話。家長心態直接崩了,把氣撒到孩子身上,「你怎麼這麼笨,這個都學不會,你讓我多丟人。」

家長用「壞」心態面對孩子,孩子承受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很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

現在回頭來想想孩子入學前的那些焦慮,像甄嬛一樣,終究是錯付了。孩子的成長沒有標準答案,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式,並且和孩子一起承擔選擇的後果,就夠了。

家長保持好心態並不代表要讓孩子零基礎入學,我是反對零基礎的。我們去參加個會議,去出個差都要事前做好準備,孩子上小學也不能例外。幫孩子做準備,並不一定要學會市面上流行的「100以內加減法,學會全部的拼音,掌握多少個漢字」。

在孩子願意學的基礎上,讓他適當接觸數字,接觸拼音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陪孩子閱讀,通過讀書讓孩子積累詞彙,在潛移默化中認字,看圖說話;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無意識的行為都會給孩子步入一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孩子寶貴的財富。

相關焦點

  • 霑益區一幼開展幼小銜接系列活動 科學做好大班幼兒入學準備
    「小學是幼兒生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過渡階段幼兒將面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變化,為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防止幼兒的過度焦慮心理,6月以來,霑益區一幼聯合西平小學開展了系列幼小銜接活動。開展幼小銜接家教講座。
  • 倒計時1個月 四大方案教你搞定幼小銜接
    開學的日子還沒到,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們已經提前進入了焦慮狀態。剛離開幼兒園的寶貝們終於要放手獨立上一年級了,該怎樣度過這段適應期?小學開學後的第一課,小調皮們會不會跟不上老師教拼音的節奏?遇上個孩子不喜歡的老師應該怎麼辦?煩惱多:幼小銜接的這些問題讓家長焦慮  煩惱一:暑假幼小銜接班該不該上?
  • 看鄭州市扶輪外國語學校幼小銜接的獨特打開方式
    始於相遇,家校攜手9月7日下午3點,鄭州市扶輪外國語學校小學新生家長會如期舉行,校領導班子在校門口迎接,家長與孩子們大手拉小手經過測溫後井然有序地進入分配好的新班級,與各位班主任老師進行簡單見面儀式。家長會上,老師們就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概況進行介紹;又針對學習習慣、入校規範等事項簡潔說明;由於特殊時期,見面會後各位班主任又分別召開了本班線上家長會,對於入學準備和心理調適與家長進行線上分享和答疑。線上線下的交互配合,讓家長們有了更明晰的任務要求,有效地減少了家長們的入學焦慮,為今後家校共育、孩子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舉個例子,我們就說說拼音,拼音是一年級的學習重點和難點,而且拼音是語文的大基礎。
  • 幼兒園不教,一年級又要有基礎,幼小銜接誰來管?
    零起點入學,是教育部的規定。但是,這又存在一個矛盾——現在的幼兒園倒是響應號召啥也不教了,可是孩子入學進入一年級以後,又要求有一定的基礎,否則,根本趕不上趟。那些年教一年級的教師,是全校最輕鬆的教師,而且到了學期末成績排名,一年級的語文數學平均成績至少都是90分,全校最高。可是如今呢?沒有了學前班,沒有了幼小銜接,別說教師們費力了,就連家長們,也是莫衷一是,不知如此是好。
  • 年糕上小學了,來說說我眼中的幼小銜接
    上次說到年糕上小學了,我也開始陪作業的事,評論區裡好多人點名讓我說說幼小銜接。大家的問題我都看了,大概分為三類:1.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2.到底要怎麼選這種班、怎麼學?因為陪年糕經歷了這一段,等到他上小學後我再回過頭來看幼小銜接的意義,對比身邊很多人的經歷,我看到太多父母對它有錯誤的「執念」。不建議隨便報班的理由,我有三個①超前學習本身沒有意義年糕身上就有個現成的案例。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聰明的父母不教拼音和算術,更注重這三樣能力
    幼兒園遲遲還沒有開學,孩子讀大班的萌萌媽媽最近有點焦慮。對於幼兒園開學,萌萌媽媽又擔心又期待,擔心就是疫情沒解除怕孩子去了有風險,期待就是孩子宅家太久了馬上就要上小學害怕到時候入學跟不上。萌萌讀的是個公辦幼兒園,本身班上的幼兒園老師就沒有教多少拼音和算數。
  • 幼兒園不開學,別忘了準備幼小銜接,語文、數學、英語準備更充分
    關於幼小銜接,總結起來,媽媽們的焦慮大概分成這幾種:如果不上幼小銜接,是不是跟不上小學一年級的學習進度?如果上了幼小銜接,一年級學的那些知識都會了,是不是就失去學習興趣了?……我完全理解媽媽們的焦慮,因為我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當初在考慮暖暖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的時候我同樣產生過這些疑問。
  • 從「玩童」到「學童」,幼小銜接「三不」原則你知道嗎?
    面對幼小銜接,家長也要做好角色的轉變,把時間概念和規則意識貫穿在日常生活之中,「不遷就、不縱容、不代替」,做孩子的「陪伴者」,心平氣和、科學引導,從而讓孩子更快的喜歡上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對於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家長只要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孩子就能夠從容地順利過渡。 「作為家長,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轉變。」常冰提醒家長們要充分了解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對孩子入學後出現的「缺點」要有心理準備,但更要有科學的家教方法。比如:家長要做孩子的「陪伴者」,包括生活中的關心,學習上的幫助。
  • 幼兒園不讓教,沒有基礎小學又跟不上,到底要不要幼小銜接?
    答案當然是課外的遍地可見的幼小銜接輔導班了。所以,「去小學化」的結果就是,學校老師輕鬆了,外面的輔導機構也肥了。作者在想,如果大家都堅持不去上幼小銜接,難道小朋友一年級的知識就學不會了?作者認為肯定不會。
  • 一套繪本,緩解學渣媽媽焦慮的幼小銜接英語難題
    這套《迪士尼幼小銜接英語進階教程》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幼兒英語教材,怎樣好看呢?全書共3冊,第一冊是認知家庭、數字、顏色、身體、動物、字母等等;第二冊開始加入自然拼讀當中元音的發音,討論能力、喜好等;第三冊加入輔音字母的拼讀和天氣、職業、衣服等話題。課程設計合理,內容從淺到深,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 長沙雨花區教育局幼教集團:共研空間位置 同促幼小銜接
    同促幼小銜接」主題研討活動。2020年6月11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教育局19所公辦幼兒園教師代表相聚雨花區教育局第一幼兒園,共同研討幼小銜接數學教學相關內容。本次活動深入探討大班幼兒與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及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和數學教學方式的銜接,旨在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兒童數學學習生活化」的意識。
  • 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進入小學後都怎麼樣了?家長說後悔也晚了
    不上培優班,不去超前學習,寒暑假有條件的家庭都會帶孩子出去旅遊,到了入學適齡階段,孩子們去上學,家長也能做到盡力陪伴,輔導學習。然而,一二年級,還是能從日常學習中看出,哪些孩子是已經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幼兒園玩大的小學生,一年級幾乎是很難跟上小學的學習進度,靠家長的輔導,勉強學習。
  • 語文老師讓上學前就把拼音都學完,一年級才能跟得上,真是這樣嗎
    還有一個月就開學了,不少一年級新生家長開始焦慮了。有老師來家訪問學沒學拼音,是否上了幼小銜接?語文老師說讓上學前就把拼音學完。看著家裡那個沒上過銜接班的孩子,家長很擔心,老師這麼問是不是已經給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做好了鋪墊呢?孩子沒去學拼音,開學就跟不上了嗎?一年級的準新生們,到底要學習多少語文內容,才能在入學後跟得上語文學習的節奏?
  • 假如將寒暑假改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幼小銜接班會有哪些影響?
    蟲洞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機構,一個班的時長一般為一年。有些家長按照幼小銜接班的開學時間,在孩子該上大班的年紀,直接轉到幼小銜接班,做一年的銜接準備。也有些家長,只給孩子半年的銜接時間,更甚至有些家長根本不懂幼小銜接,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教孩子識字,在小學開學前教孩子一些語文數學知識就算完成了。如果將寒暑假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假,幼小銜接班會有哪些變化?
  • 和小學老師聊了一下午,終於搞清幼小銜接究竟要準備啥?
    目前,幼小銜接的這五個方面,在國際上已經基本達成了共識。國內也有大量關於幼小銜接方面的研究,比如前文提到的,錢志亮教授提出兒童「入學成熟水平」的概念,從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與協調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情緒與社會性、學習品質、言語與語言等八個維度來考察孩子的入學成熟水平。
  • 8月出生,上完幼兒園,9月1日上小學早不早?晚一年上開智力證明
    有的家長不想讓孩子剛滿6周歲就入學上一年級,主要是擔心孩子在班級裡是最小的,受欺負,不自信等等 。我女兒上一年級時不滿6周歲,因為那個時候入學不嚴格,虛歲6歲的孩子家長都會讓入學,並沒有什麼顧慮跟不上怎麼樣的,因為她們都是同齡孩子,一起上學很正常。
  • 一年級新生入學前要做哪些準備
    現代家長,很多的都認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小銜接時就報了補習班,在文化課上提前做準備。還有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名時,一般入學的學校會給一張建議紙,讓家長去準備孩子入學時需要用的生活用品和文具。別看這些事情小,可是等到上了學,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弄得家長經常往學校裡送書、送鉛筆、送水杯等。只有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才不會做邋遢少年,不會丟三落四。2.教孩子以適當響亮的聲音回答。這其實是教他怎樣做自信的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往往就有一些小朋友比較膽怯。不敢跟小朋友交往,不敢跟老師說話交流。
  • 幼小銜接學會漢字、拼音就夠了?恰恰相反!在家這樣學才對
    邦主有話說:今天繼續來講幼小銜接。上周《幼升小別焦慮!要不要上幼小銜接?該怎麼選?跑遍鄭州大小機構,終於總結出這份經驗!》聊到了幼小銜接為什麼這麼重要,也寫了鄭州目前幼小銜接有哪些,怎麼選。相信很多家長都清楚幼小銜接孩子應該銜接的是能力,那到底為什麼我們要銜接能力呢?
  • 【壽川女性之聲】幼小銜接那些事兒~
    而且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的孩子昨天才剛剛開學,一個學期只剩下一個月了,大班孩子銜接的關鍵期也沒有過好,讓很多的家長心理更沒底了,那麼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到底怎樣做才能能順利過渡呢?那麼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請到了山西省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北大街幼兒園安寶麗園長和山西省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壽陽縣濱河幼兒園的李彥宏主任。安園長您好,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們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