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聰明的父母不教拼音和算術,更注重這三樣能力

2020-12-11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遲遲還沒有開學,孩子讀大班的萌萌媽媽最近有點焦慮。對於幼兒園開學,萌萌媽媽又擔心又期待,擔心就是疫情沒解除怕孩子去了有風險,期待就是孩子宅家太久了馬上就要上小學害怕到時候入學跟不上。

萌萌讀的是個公辦幼兒園,本身班上的幼兒園老師就沒有教多少拼音和算數。

可萌萌媽媽聽說對口小學的一年級孩子的家長講,不提前學一些一年級的內容,尤其是拼音,到九月份入學了孩子根本跟不上,老師也不會照顧沒學過的孩子,不可能為了一兩個學生耽擱全班學習進度。

為此萌萌媽媽已經好幾晚上睡不好覺了,幼兒園沒開學,老師教不了;校外機構沒複課,幼小銜接班上不到。這到底該如何是好?

幼小銜接-家長的困惑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對幼兒日後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同時小學一年級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緊,孩子和家長同樣會非常的焦慮。

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並重視幼小銜接,但也容易陷入幼小銜接的誤區。

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要進行幼小銜接?

1.幼兒園的教育屬於非義務教育,小學教育則屬於義務教育。也就是說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同樣是可以上小學的。但是不上幼兒園直接上小學的孩子,必定會與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有所差距,差距多少因人而異。因此進行幼小銜接,可以適當縮小差距。

2.幼兒園的教育是「教養並重」,小學教育則是「以教為主」。孩子上了一年級後,就開始了漫長了應試教育的旅程,一切以學業為主,升學為重。在幼兒園則是教育和養育同樣重要,因此不僅有教學老師,還有保育員生活老師。

3.幼兒園的課程是綜合性的,小學的課程則是以分科為主。我國幼兒園課程是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任何一個活動都可能包含幾個領域的教育目標由一個老師教學,相反小學裡語文就是語文,是數學就是數學學科,不同學科將有不同老師劃分教學。

4.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以遊戲為主,小學則以課堂教學為主。幼兒園的孩子的工作就是「玩」,通過遊戲活動的方式,在玩耍中學習。在小學裡,則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形式獲得知識。

幼小銜接不是教拼音和算術

正因為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不同,所以我們要對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結果出現了家長給孩子報拼音班、報算數班,給公辦幼兒園的孩子辦理退學報幼小銜接班等等。

其實幼小銜接不是教拼音和算數,聰明的家長也不會教孩子認拼音和學算術,她們更關注的是孩子這三樣能力。

1.生活自理能力

在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5~6歲幼兒也就是大班的孩子具有的基本的生活能力應該有:1. 能知道根據冷熱增減衣服。 2. 會自己繫鞋帶。 3. 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簡單的三個要求,看看你家的孩子都達到了嗎?

我們看到太多身邊的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後,不能很好的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午休。別驚訝!這種情況,真的存在不少。很多到了大班的孩子,還要老師餵飯、午睡還要老師陪伴、上廁所還需要老師幫忙,是孩子真的不會嗎?很可能只是家長捨不得放手。

幼兒園「兩教一保」三個老師照顧班上二三十個孩子,到了小學一個班三四十個孩子。

上了一年級再也沒有老師提醒你孩子熱了要脫衣,渴了要喝水,不舒服要給老師說。

沒有了生活老師,孩子一切在學校的生活得靠自己。

家長在家如何提高孩子入學前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自己收拾和整理,家長不要「嫌棄」孩子做不好,給孩子空間和自由,放手讓孩子做;監督孩子用好了用完了的東西能及時歸位,並能保持整潔。

還要督促孩子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排洩等事情。

家長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己收拾東西,學會整理小書包,提前一晚檢查並放好。到了小學,沒有家長會一天到晚還有事沒事跑學校,送衣服、送書本、送文具了。家長即便願意,老師也不會允許。

長假在家,家長要鼓勵和安排孩子做家務,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兒。其次家長和孩子一起合理的計劃並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和一日活動內容。

2.社會交往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時,工作是玩,學習是遊戲,收穫是成長和歡樂。但到了小學,孩子每日的學習就有明顯可見的衡量標準了。一是每日作業,二是階段考試。

在這裡略略要強調的並不是學習能力,而是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聰明的孩子腦子轉得快,老師講一遍也許就能聽懂,還能舉一反三。若是普通的孩子,聽一遍會有點懵,聽兩遍會基本掌握,聽第三遍就能充分記憶。

因此小學老師可能會照顧到普通孩子講第二遍,那孩子接受慢還沒聽懂怎麼辦?其實也不難,要麼孩子回家家長自己教,或者放學孩子上補習班。但還有一種更簡單的辦法,就是孩子下課主動問老師!

說實話沒有笨學生,只有懶學生和膽小的學生。膽小的學生就是課上沒聽懂,下課還不願意問。長期以往,不懂得問題越來越多就麻煩了。膽小實質就是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不足!

社會交往不只是和同伴和家人,同樣還要和老師和外人。

家長在家如何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首先家長要培養和激發入學願望和自信心,儘量消除孩子對小學的陌生和恐懼。家長在家千萬不能用「上小學就沒幼兒園好玩咯!」「讀一年級你的好日子就到頭了。」等話語來嚇唬孩子。

要多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寶貝,你真的長大了,媽媽為你驕傲。」

這樣的話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對即將面臨的小學生活就會更期待,也就更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了。上課沒聽懂就會舉手問,下課還不懂就會跟同學討論。

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看著對方的眼睛不能東張西望。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講話時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

3.時間管理能力

幼兒園的孩子拖拖拉拉,老師看著總是著急,家長卻往往不在意。早上8點入園,多少孩子到了大班還總是遲到?家長笑嘻嘻的解釋說:孩子起不來啊,等他上了小學,我就不會這麼將就他了。

真的能如家長所願嗎?破壞了的時間觀念,重新養成有多難知道嗎?

早上上學遲到,上課想去廁所,放學拖拉回家,在家磨蹭寫作業。這些都是沒有時間觀念造成了不良後果!孩子在入園前要是沒有適宜的時間管理能力,到了小學壞的影響的是全方面的。

家長在家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首要的是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浪費時間的危害。孩子愛磨蹭、愛遲到,很大程度是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他們並不了解時間是多少,時間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

讓孩子知道磨蹭時間,做事拖拉是會帶來不好結果的。比如家長跟孩子約定好了看20分鐘動畫片,還有最後幾分鐘結束時,家長提醒孩子注意時間。到了期限,孩子若是還沒有關閉電視,將取消下次看動畫片的機會,讓孩子為磨蹭付出相應的代價。

同時家長要做到儘量不催促孩子,因為往往越催越慢。要運用獎勵和鼓勵讓孩子「快」起來,使孩子做事有動力有幹勁。快起來之後,節約的時間,就可以安排孩子自由支配,孩子就能感受時間管理的好處。

還有三個多月大班的孩子就要進入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了!

有的大班孩子可能會錯過幼兒園的最後一學期,錯過在園在教育機構的幼小銜接。那麼家長在家對孩子幼小銜接能力的培養就很重要很關鍵了!

一定要記住,幼小銜接不是認拼音學算數,能力的培養比死記硬背更重要,否則出現了「三年級效應」後悔就晚了。

今日話題:放假在家,家長你對孩子有進行幼小銜接能力的培養嗎?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對於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即將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全新的老師和同學,開始一段和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跟不上」,家長:幼小銜接到底該怎麼辦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都特別擔憂,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會儘量選擇一些會進行幼小銜接教育的幼兒園,但是由於教育局出臺新的規定,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讓許多父母非常擔憂。教育局發布的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幼兒園進行的拼音、漢字、英語等課程要堅決禁止,社會上的任何機構也不得以幼小銜接的名義開設任何的課程,小學的教育必須從零開始。
  • 幼兒銜接是讀寫拼音加減法嗎?如果父母是這樣做,那是在拖延孩子
    現在已經是開學季了,上大班的家長想必心裡都懸著一把劍,叫做「幼小銜接」。有的父母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兒期的銜接」,不讓小學傷害孩子。本人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個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到校外幼兒園,提前學一些內容。
  • 幼小銜接拼音怎麼學?爸媽按照這個步驟教,省時省心更省錢!
    以前從來沒有教孩子拼音的意識,這下子朋友非常緊張了,因為孩子目前只認識聲母,韻母也只認識單韻母,對於複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更是零接觸。受疫情影響,目前重慶的所有幼兒園都還未開學。前幾天女兒班上的家長們也在群裡問大家有沒有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的打算,畢竟幼兒園本學期可能連韻母都教不完,更別說整體認讀以及拼寫、拼讀等問題了。
  • 幼小銜接的書就這幾類了,你看著選吧
    本文主要針對自己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的爸爸媽媽,上幼小銜接班的孩子應該會發教材,當然也可以當個參考吧。幼小銜接一般就以下幾種吧,我基本都買全了。第一種就這種凹槽板的,這種練字形效果非常好。希望廠家能改改啊,用一次性筆芯不就很好嗎,弄那麼複雜。第二種也是凹槽的,就是凹槽淺一點。這種效果也不錯,但跟第一種比還是差點。這一套也有七八本,有數字、算術、拼音、漢字、圖畫、英語什麼的,比較全。小孩子剛開始學寫字沒什麼概念,眼睛看著會了,手就不聽使喚了,所以用這種凹槽的還是比較好的。
  • 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小學進度又太快,家長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自從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項規定頒布以後,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熱議,這熱議的背後展現的都是慌張,那種「怕輸在起跑線」的慌張。首先幼兒園不教加減法、拼音和算術,但是上小學以後,教學進度又特別快,真怕孩子跟不上。
  • 小學要求有基礎,幼兒園卻不讓教,家長無奈:「幼小銜接」太難了
    不少家長都無奈表示,「幼小銜接」太難了,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難道還要家長自己教嗎。在我們身邊的絕大部分家庭中,父母都不是專業的幼兒園老師或者小學老師,對於給孩子上課、教孩子知識完全是門外漢。正是由於父母的能力有限,對於孩子的幼小銜接這件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的任務,也只能有心無力。
  • 幼升小的孩子,這三大準備比學拼音、識漢字、會算數更重要
    今年,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孩子們假期延長在家,只有靠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提前做好關於幼升小的充分準備,才能讓孩子進入小學後順利完成幼兒園小朋友到小學生的角色轉變。一提到幼小銜接,家長們條件反射似地就想到了學習上的準備,比如學拼音、識漢字、會算術,再還有最讓孩子緊張的面試。
  • 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教授小朋友拼音、算術,你怎麼看
    兒子回答不會,老師很驚訝,問為什麼不會,幼兒園不教的嗎?家長不教的嗎?....哎,有時間,還是報個銜接班吧。@愛辣椒:小學入學面試官問孩子6/7/8/10中間少哪一個數字啊,排隊過馬路你前面有三位同學,後面有5位一共有幾位同學。這些加減法,孩子幼兒園壓根沒學過,什麼都不會。如果不想讓孩子緊張,家長丟臉,就只能上幼小銜接班了。
  • 孩子一年級拼音總學不好?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這樣教比老師有效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才發現拼音原來比數學還要難。數學加減法背倒是還能背下來,但是語文拼音就難了,孩子讀都不讀不對,更別說拼成字了,認字都是難事。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學好拼音是我們認識字,學好語文,從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和幼小銜接班教拼音!家長怎麼辦?
    不知什麼時候起,身邊上幼兒園的孩子們都開始學起了拼音、數學、英語。更讓人不解的是,很多家長還專門按照這一標準來為孩子選擇幼兒園。除啟迪巨人教育外,精銳教育旗下的學前教育品牌「至慧學堂」,北京精誠文化學校2018年暑期幼小銜接加油站、北京光明外語學校暑期幼小銜接課程,均包含拼音識字、算數、英語等不同程度的超前教學內容。
  • 幼小銜接學會漢字、拼音就夠了?恰恰相反!在家這樣學才對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報,一定要根據自己家裡的實際情況。別因為聽了「不需要提前學」,就頭腦一熱,讓孩子在家放羊了,結果自己也沒時間培養孩子的求知慾和銜接小學的習慣。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如果不上幼小銜接班,我們應該怎麼在家給孩子做語文銜接。
  • 幼兒園不讓教,沒有基礎小學又跟不上,到底要不要幼小銜接?
    問題在於,你不學,但是別人都在學,別人都學了,都會了,小學教的自然就快,不會為了等你一個小朋友而放慢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問題來了,學校又不讓教,那他們都是在哪裡學的?答案當然是課外的遍地可見的幼小銜接輔導班了。
  • 你有一份幼小銜接準備指南,請查收!
    家長們與孩子們除了歡天喜地之外,對於幼小銜接是否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呢? 現在,幼小銜接已經成為了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得到了社會上廣泛的關注。家長們也開始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重視了。 那麼,幼小銜接究竟要做些什麼呢?家長和孩子都要做哪些準備呢?
  • 幼小銜接階段,比拼音數學更重要的是……
    畢竟時光不等人,有遠見的父母都想趁著假期為孩子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 「拼音老師教我兒子念b,他一直發p的音。如果在幼兒園教過他拼音就好了。」 專注力欠缺。 「孩子總是學一會兒就分神,注意力不集中還不自覺,我只能幹著急沒辦法。」 時間觀念差。
  • 幼小銜接④丨孩子寫字顛倒?分不清bdpq?這是你沒發現視知覺能力的...
    不要著急,教育君的【幼小銜接小課堂】又上新了,快跟我們一起為孩子入學做準備~閱讀會串行、拼音字母分不清,形近字易混淆,數學運算易錯……如果孩子有這種表現,那就一定要鎖定教育君本期帶來的內容—— 「視知覺能力」的答疑~教育君邀請到高級教師、昆明市第一幼兒園園長李婭,和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關於視知覺能力培養的經驗~回顧往期幼小銜接小課堂內容
  • 倒計時1個月 四大方案教你搞定幼小銜接
    剛離開幼兒園的寶貝們終於要放手獨立上一年級了,該怎樣度過這段適應期?小學開學後的第一課,小調皮們會不會跟不上老師教拼音的節奏?遇上個孩子不喜歡的老師應該怎麼辦?煩惱多:幼小銜接的這些問題讓家長焦慮  煩惱一:暑假幼小銜接班該不該上?
  • 疫情停課,孩子要如何學好拼音?這個方法讓父母不再焦慮
    父母們都很著急。家裡如果有人帶孩子,那沒問題。要是沒有人帶孩子,孩子怎麼辦?有的寶媽請假在家,還有的寶媽把孩子帶去一起上班。孩子這麼久的時間沒有在幼兒園學習,很多課程都落下了。小班和中班的孩子還好,可是大班的孩子就麻煩了。他們在9月份就要上小學去了,這中間幼小銜接的課程怎麼辦呢?
  • 老母親良心書單和閱讀打卡計劃表!(適合幼小銜接和低年級孩子)
    幼兒園以繪本親子閱讀為主,是否認字並不重要,但是小學是以文字閱讀為主,學會拼音和認識常用字是大量閱讀的基礎。所以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可以適當認字,並且學習拼音。不是非讓孩子所謂超前學習,是給孩子必要的適應和過渡,是一個學習的預習概念。
  • 幼兒園不開學,別忘了準備幼小銜接,語文、數學、英語準備更充分
    本文經暖暖媽愛分享授權轉載,原標題《幼小銜接不是搶跑,這些能力的訓練才是幫孩子過渡的關鍵》作者:暖暖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轉眼間,暖暖從幼兒園畢業都一年了。這一年的小學生活,暖暖適應得很好,不管是學習習慣和學習結果都在同學裡比較出色。不得不說,這跟我們在幼兒園最後一年的幼小銜接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