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階段,比拼音數學更重要的是……

2020-12-19 騰訊網

儘管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幾乎幼兒園和小學都沒上幾天課。但暑期還是如約而至,再過兩個月,又有一批寶貝升入小學,升格為小學生。

匆匆流逝的時間,平時再佛的媽媽,都忍不住開啟「雞娃」形態。畢竟時光不等人,有遠見的父母都想趁著假期為孩子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

很多一年級孩子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非常好,但小學後卻難以適應。

學習跟不上。

「拼音老師教我兒子念b,他一直發p的音。如果在幼兒園教過他拼音就好了。」

專注力欠缺。

「孩子總是學一會兒就分神,注意力不集中還不自覺,我只能幹著急沒辦法。」

時間觀念差。

「作業不多就是磨蹭,寫十分鐘就玩一會兒,我在旁邊看著他越看越生氣」

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很多父母都容易走入誤區,不想輸在起跑線線上,就給小朋友在暑假期間報各種培訓班以提前適應,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朗誦、學繪畫、學舞蹈......

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遊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但這種超前學習,真的有益嗎?

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到小學二年級後卻變糟糕。

媒體曾報導過一個「神童」 的故事:

武漢的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了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託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

據了解,小傑瑞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9點才回家。

傑瑞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的都很簡單,反而認為其他同學都是笨蛋。

到了二年級時,傑瑞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裡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

專家指出:

「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由於學習過這些知識而在成績上比別的孩子優秀。

但孩子上課容易因已經學會了而導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養成聽講不專注的不良習慣。

等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加上學習欲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由此可見, 在幼兒階段就讓孩子過早學習小學階段才能接觸的內容, 並不能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

反而會導致孩子進入小學後喪失對知識的新鮮感,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對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公立學前班(類似於中國幼兒園中班、小班及小小班)的孩子們做了一次系統的評估。

結果顯示,那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之後表現出了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同齡人更強的閱讀和學習技能,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後,他們對於上學的態度卻會惡化。

而到了小學二年級,他們在讀寫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的測試上表現得更加糟糕。

調查人員告訴《紐約》雜誌說:「讓這麼小的孩子就掉到枯燥的課業之中,他們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所以,在幼兒階段, 知識的培養並不是第一要務。

那麼幼小銜接階段,最應該培養孩子什麼呢?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養成,是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務。

一名記者採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那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

記者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

諾貝爾獲得者說: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別人要道歉;做錯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一直按幼兒園老師教的去做的。」

幼兒時期應努力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習慣、生活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等,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閱讀習慣、傾聽習慣等。

孩子在早期養成了正確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後面的學習和生活就很簡單。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忽視了對這些良好習慣的培養,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長大後再要求也不遲。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小養成,一旦錯過了黃金好習慣的養成期,而是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過來。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見到有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還是丟三落四,不會收拾學習用具,桌面亂糟糟的,上課找不到學習物品,聽講心不在焉,經常走神......反覆教育,卻收效甚微。

常言道:一年養習慣,十年改習慣。

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長大後很難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甚至會伴隨孩子一生。

注意力

在小學低年級,學業成績的好壞與其說是孩子智商高低的反映,不如說是注意品質的反映。

所以,請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具體方法是:在一項活動前設定時間要求,如果孩子堅持下來,就給予適當獎勵,反之,施以一定懲罰。

最初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入手,逐步延長時間提高難度,直到孩子能獨立堅持25分鐘不覺得疲勞。

時間管理能力

不少家長在孩子入學後,就與孩子的「慢」做沒完沒了的鬥爭。

其實,「慢」意味著孩子在身體、心理、學習等方面能力有所缺失,父母過分嬌寵,對孩子的任何要求無條件、無原則滿足,以及長期隔代教育,都會產生一些問題。

在這個幼小銜接階段,家長要針對性地訓練孩子,同時要讓家庭生活規律化,包括起床時間、作業時間、作息娛樂時間等。

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著名作家麥家說過:「讀書的長度是需要鍛鍊的,當你每天多增加一點閱讀量,你自然會習慣,你的人生就會慢慢變得厚實,你的內心就會變得生動、善良、細膩、美好。」

愛讀書的人會發光,有了書,就等於有了未來,當孩子們愛上了讀書,也就走進了未來。

可以在家為孩子劈出一角作為孩子的學習區域,創設閱讀環境,建立閱讀區規則,保持安靜,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閱讀圖畫書,按故事內容講述表演,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

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是孩子其他一切認知活動,比如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組織能力、思維邏輯的基礎。

讓感覺統合能力不佳、大腦潛能發展基礎薄弱的孩子學習複雜的知識,就像在淺淺的地基上建築高樓大廈,會傾斜,如果繼續加到相當高度,還可能倒塌。

當孩子感覺統合失調時:

視知覺統合不良,就容易出現寫字漏東漏西,寫字時常常會漏掉筆畫,寫一串數字時也會少掉幾個;寫字不整齊,通常很難把一行字寫整齊,不是越寫越高,就是越寫越低,有時寫著寫著就歪倒格子外頭去等。

聽覺功能統合不良,難以專注,上課時只要教室裡有其他聲音,就無法專注於老師的上課內容;聽覺理解力差,沒辦法了解或記憶他所聽到的訊息。通常一次只能執行一個或兩個連續的指令,多了就會記不得等。

……

所以想要為孩子打好專注力、空間辨識力、視知覺能力、創造力等各項學習能力的基礎,平時要做好感統相關的刺激與訓練。

END

猜你還想看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開學,別忘了準備幼小銜接,語文、數學、英語準備更充分
    關於幼小銜接,總結起來,媽媽們的焦慮大概分成這幾種:如果不上幼小銜接,是不是跟不上小學一年級的學習進度?如果上了幼小銜接,一年級學的那些知識都會了,是不是就失去學習興趣了?……我完全理解媽媽們的焦慮,因為我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當初在考慮暖暖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的時候我同樣產生過這些疑問。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一、基本的自理能力在幼兒園的時候,一個班級三個老師,孩子的生活都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顧。
  • 幼小銜接選火花思維好還是豌豆思維好?文中有答案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合理、成功的幼小銜接不僅能促進兒童小學階段教育的良好開展,更是適應兒童連續性發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它對兒童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 【壽川女性之聲】幼小銜接那些事兒~
    而且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的孩子昨天才剛剛開學,一個學期只剩下一個月了,大班孩子銜接的關鍵期也沒有過好,讓很多的家長心理更沒底了,那麼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到底怎樣做才能能順利過渡呢?那麼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請到了山西省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北大街幼兒園安寶麗園長和山西省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壽陽縣濱河幼兒園的李彥宏主任。安園長您好,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 五筆輸入法逐漸消失,代表拼音學習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拼音最重要
    在幼小銜接階段,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拼音學習。但是要問起來,為什麼要給孩子學拼音?大部分家長都會說,不學拼音,一年級跟不上。大家都學了拼音,我的孩子也得學,卻沒有一個家長能從拼音的使用重要性來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孩子來學拼音。拼音是識字工具,是輔助孩子識字的注音工具,只有學好了拼音,我們才能更好地來識字。識字,是為了生活中的溝通、記錄。
  • 幼小銜接階段不可缺少的「早教課」!
    給孩子買了很多課外書,想給他增加閱讀量,結果問題反而更多了:孩子不喜歡看文字,只喜歡看圖;識字量少,閱讀困難;知識儲備少,理解不了內容;沒有閱讀方法,不能獨立閱讀閱讀能力差的孩子,意味著考試讀不懂試題,不能完成答卷,更嚴重的
  • 幼小銜接重要嗎?
    緊趕慢趕不都得18歲左右參加高考,為什麼現在的教育都這麼急,什麼知識都得超前學習,催著孩子趕緊學、趁早學,同時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幼小銜接就成了課外興趣班的風潮。幼小銜接有沒有必要學呢?總的來說,幼小銜接還是有必要上的,哪怕是一個月的那種強化班也比零基礎直接進小學要好。託管班見仁見智,好的的確能解放家長一部分精力,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各階段狀態幼兒園老師要求和小學老師要求不一樣,幼園是以玩為主,小學是以學為主。
  • 幼小銜接——拼音單韻母學習
    之前寫過關於拼音規則,那麼今天開始我們要把幼小銜接階段孩子們如何學習拼音進行講解 。拼音聲母23個,單韻母6個,複韻母 8個 特殊韻母1個,前鼻韻母5個,後鼻韻母4個,整體認讀16個,這些字母如果在幼小銜接階段一點不接觸,就等到學校開始真正從零起點學習,我相信,過來人都知道這其中的艱難,我也相信如果拼音是從零起點開始 ,識字,數學應該也會是零起點,箇中滋味,只有體驗過的家長才能明白。
  • 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這樣教比老師有效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才發現拼音原來比數學還要難。數學加減法背倒是還能背下來,但是語文拼音就難了,孩子讀都不讀不對,更別說拼成字了,認字都是難事。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學好拼音是我們認識字,學好語文,從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
  • 年糕上小學了,來說說我眼中的幼小銜接
    上次說到年糕上小學了,我也開始陪作業的事,評論區裡好多人點名讓我說說幼小銜接。大家的問題我都看了,大概分為三類:1.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2.到底要怎麼選這種班、怎麼學?③幼小銜接班讓人忽略了更重要的事說完前面兩點,我還想說,只想著報個幼小銜接班過渡,很可能會忽略「最重要的事」——以前我們做過一個採訪稿,問了上小學後媽媽們最想提醒後來人的事,他們的答案是這樣的(戳這裡可以看老文):@麗麗,給女兒報了很多網課
  • 火花思維革新幼小銜接課 深度交互優化在線學習
    原標題:火花思維革新幼小銜接課 深度交互優化在線學習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大班後,不少家長就會面臨如何應對幼小銜接的困擾。面對這個關鍵轉折點,家長們雖然會有意識的選擇幼銜小課程來幫助孩子完成過渡,但在如何選擇課程上,仍存在諸多困擾。「選擇線下學前班還是嘗試在線教育」、「選擇單一學科還是培養綜合學習能力」,在選擇課程時,這兩大問題首先擺在了家長面前。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聰明的父母不教拼音和算術,更注重這三樣能力
    幼小銜接-家長的困惑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對幼兒日後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小學一年級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緊,孩子和家長同樣會非常的焦慮。
  • 長沙雨花區教育局幼教集團:共研空間位置 同促幼小銜接
    2020年6月11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教育局19所公辦幼兒園教師代表相聚雨花區教育局第一幼兒園,共同研討幼小銜接數學教學相關內容。本次活動深入探討大班幼兒與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及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和數學教學方式的銜接,旨在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兒童數學學習生活化」的意識。
  • 芽芽故事打造啟蒙課程體系 解決幼小銜接難題
    對於廣大家長來說,「幼小銜接」是個教育難題。如何讓孩子從幼兒園的「玩中學」適應小學的專科學習狀態,跟上學習知識的進度?
  • 和小學老師聊了一下午,終於搞清幼小銜接究竟要準備啥?
    我之前聽過一個建議,說不要把「幼小銜接」,當成一個小階段去突擊,它是一個很長的周期,可能需要幼兒園三年,甚至從孩子出生就要去做準備。孩子上小學後出現的問題,一定要放在學前這個周期中去解決。目前,幼小銜接的這五個方面,在國際上已經基本達成了共識。國內也有大量關於幼小銜接方面的研究,比如前文提到的,錢志亮教授提出兒童「入學成熟水平」的概念,從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與協調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情緒與社會性、學習品質、言語與語言等八個維度來考察孩子的入學成熟水平。
  • 幼小銜接—諾亞舟嘉興慶安幼兒園大班組家庭教育講座活
    【家長學校】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諾亞舟嘉興慶安幼兒園大班組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家長學校2020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這個階段也是處於人類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幼小銜接意義重大。幼小銜接不當,孩子會出現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等三方面問題。為了讓家長正確認識幼小銜接工作、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順利入學做好準備。12月10日,諾亞舟嘉興慶安幼兒園大班組邀請了嘉興市實驗小學心理健康專職教師沈碩文老師開展了大班組家長講座活動。
  • 你有一份幼小銜接準備指南,請查收!
    家長們與孩子們除了歡天喜地之外,對於幼小銜接是否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呢? 現在,幼小銜接已經成為了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得到了社會上廣泛的關注。家長們也開始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重視了。 那麼,幼小銜接究竟要做些什麼呢?家長和孩子都要做哪些準備呢?
  • 倒計時1個月 四大方案教你搞定幼小銜接
    知道嗎:這些幼小銜接知識家長必須get  什麼是幼小銜接?  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所 謂「幼小銜接」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活動需付 出的準備。  小學與幼兒園有啥差異?
  • 假如將寒暑假改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幼小銜接班會有哪些影響?
    蟲洞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機構,一個班的時長一般為一年。有些家長按照幼小銜接班的開學時間,在孩子該上大班的年紀,直接轉到幼小銜接班,做一年的銜接準備。也有些家長,只給孩子半年的銜接時間,更甚至有些家長根本不懂幼小銜接,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教孩子識字,在小學開學前教孩子一些語文數學知識就算完成了。如果將寒暑假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假,幼小銜接班會有哪些變化?
  • 幼小銜接的書就這幾類了,你看著選吧
    本文主要針對自己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的爸爸媽媽,上幼小銜接班的孩子應該會發教材,當然也可以當個參考吧。幼小銜接一般就以下幾種吧,我基本都買全了。第一種就這種凹槽板的,這種練字形效果非常好。最後一種就比較全面了,一套有14本,拼音、數學、英語、思維訓練基本都包含在裡面了。我一直覺得幼小銜接大班開始比較好,湯圓是中班下學期開始的,我覺得有點早了。這些內容其實不多的,一天教一點,到上學的時候基本都能很快適應了。這一套可以在上小學前的暑假鞏固,這樣孩子上學後就輕鬆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