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成渝地區|郝飛|成都地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雙城經濟圈

2020-12-14 騰訊網

川報觀察記者 羅向明/文 楊樹、郝飛/圖

衛星圖片,機場航站樓在萬米高空中清晰可見。(攝於2020年4月)

大家好,我是成都東部新區,今天,我就正式掛牌了,並以這個新的名字和大家見面了。在聊聊我的前世今生及未來之前,先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幾個「硬通貨」——

規劃範圍

東部新區規劃面積729平方公裡,空間範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分別是海螺鎮、蘆葭鎮、董家埂鎮、壯溪鎮、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養馬街道、石盤街道所屬全部行政區域及高明鎮、三岔街道、賈家街道所屬部分行政區域。

發展定位

——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

——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

——新經濟發展新引擎。

——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城市形態基本顯現,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逐漸凸顯,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基本覆蓋新區,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綠色空間體系逐步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加速集聚,法規治理和政策支撐體系全面建立。常住人口達到8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0億元。

——到2030年,城市功能加快健全,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公園城市品質顯著提升,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承載能力初步具備。常住人口達到11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0億元。

——到2035年,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全球航空網絡樞紐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核心支點,新經濟新動能形成支撐引領能力,輻射帶動成渝相向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成效充分體現,集聚配置國際資源要素能力走在全國前列,推動成都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常住人口達到16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00億元。

空間布局

堅持公園城市發展理念,秉承山水丘陵特色,按照城市組群模式,立足自然資源特點、土地利用現狀和產業發展方向,突出國際門戶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前沿產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等功能,彰顯公園城市特色,構建「雙城一園、一軸一帶」的空間布局。

——空港新城:依託天府國際機場,集聚航空經濟、國際金融、國際商貿、國際消費、科技創新、國際教育和文化交往功能,建設成為引領航空樞紐經濟的強大引擎、支撐內陸開放的高端平臺、匯聚全球創新人才的價值高地。

成都空港新城企業總部項目。郝飛 攝

——簡州新城:集聚創新研發、智能製造、商務辦公、特色文創功能,建設以成都東部新區鐵路樞紐站為核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開放創新服務平臺,以新經濟為引領的商業商務、生活服務、文化教育中心,以先進汽車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製造基地。

簡州新城龍馬湖公園規劃圖

——天府奧體公園:立足獨特的山水生態資源優勢,按照滿足舉辦國際頂級賽事和建設高品質公園城市的複合功能需求,聚焦體育競賽、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體育貿易、體育康養五大產業,建設展現成都特色的世界賽事未來城。

天府奧體公園規劃圖

——沱江發展軸:提升沱江、絳溪河生態品質,增強生態、景觀、文化、水源等功能,沿江(河)布局大型城市公園、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形成擁江發展新格局,打造城市核心生態骨架、景觀廊道、重大城市功能集聚的城市發展軸。

——金簡仁產業帶:集聚航空服務、航空製造、創新研發、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經濟、國際教育等現代產業,並南北延伸,輻射帶動簡陽城區、淮州新城、德陽凱州新城、眉山東部新城產業發展,形成龍泉山東側先進位造產業帶的核心支撐,打造成都東部新區核心產業聯動帶。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城市之眼」丹景臺景區。楊樹 攝

戰略考量

為何設立新區?

話說東部新區,還得從成都「東進」戰略說起。

基於三大戰略考量,即呼應國家戰略,促進成渝相向發展;提高成都的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優化城市人口的空間分布結構;從長遠來講,人口快速向成都遷移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必須要為未來更長時期成都人口增長準備。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應運於成都新謀劃而生的「東進」,大膽突破2300年建城史,讓成都實現從「兩山夾一城」變為「一山連兩翼」的城市格局千年之變。規劃了「四城一園」,即簡州新城、淮州新城、空港新城、簡陽城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戰略框架。

三年來,經過分區規劃,規劃集成、地質勘探、片區設計、功能提升,整個東區無論在管理體制和在運營機制上,都已經非常的穩定和成熟了,為何在此時又要提出設立東部新區呢?

主要出於三大因素:

第一個原因,今年新年伊始,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到國家戰略。

成都向東需要一個實實在在的載體。而此前東部新區無論是「四城一園」的哪一個區域都不能以一個區域的角度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立國家級新區。

同時,根據國家相關部門指導意見,國家級新區不能突破一千平方公裡,意味著不能把「四城一園」都涵蓋進去,因而選擇把簡州新城和空港新城所轄的13個鄉鎮729平方公裡作為東部新區的一個起步區、核心區,同時把淮州新城、簡陽城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以及德陽的凱州新城、資陽的臨空經濟區和眉山的東部新區列入協同區。這樣可以通過省級新區的成立,為爭創國家級新區做好準備。

第二個原因,東部新區以「精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來營城,是人城產邏輯,引人成為第一步的任務,只有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高素質的人群進入東部新區,東部新區才有未來之城的基礎。這三年來公安部門一直在探索,就是要為東部地區量身訂作人才政策和戶籍政策,但是沒有載體,所以整個東部地區如果要引入的話,只能藉助於現在金堂、簡陽、龍泉驛三個行政區的戶口政策,顯然不足以支撐新區的發展,設立新區,用新區系列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來。

第三個原因,僅僅以成都的城市能級和資源的配置能力,以及他在社會中影響力是遠遠不及一個國家級新區和一個省級新區的大,因此設立新區,並爭取成為國家級新區,爭取國家層面更大的支持,推動東部區域更好更快發展。

成都空港新城企業總部項目。郝飛 攝

歷史使命

新興極核未來之城

站在新起點,成都東部新區將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

首先要快速的提高人口的承載力,2017年成都實施東進以來,這三年成都的人口和產業的承載力增加明顯,東進戰略之於成都地區經濟和人口的承載力提升明顯,東部新區成立後,將繼續千方百計提高人口和經濟的承載能力。

其次,將充分發揮極核的引領作用,重塑成都的產業經濟地理。成都目前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100多萬,到本世紀中葉,預計將超過3000萬人口,如不超前謀劃,大城市病和「逃離潮」不可避免。所以必須要在未來的三千萬人口來之前,對現有人口分布的格局和產業經濟的分布進行一次重塑。如何重塑?成都將依託東部空港九千萬航空吞吐量的牽引能力和東部的鐵路樞紐的帶動能力,在東部形成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群,極大緩解現有城區人口規模增長和經濟規模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和公共服務配給的難題。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城市之眼」丹景臺景區。郝飛 攝

新區第三個使命將打造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新興增長極和動力源。每一個重大的城市群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一個核心,成渝相向發展,成都同樣需要一個「極核引領」,東部新區將扮演「極核引領」的角色,成為龍泉山東側四川主要的現代製造業和生產服務業產業發展帶的新興極核,一個動力源,引領輻射帶動其他區域發展。

地鐵十八號線三岔湖站。 郝飛 攝

同時,新區還將承擔「公園城市示範窗口」的使命。成都要分層分階段全面建設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第一個階段歷史階段,2300年的成都歷史發展史,他已經產生了即有的城市發展形態,需要在現有的城市發展格局的基礎之上,對他進行重塑,成為一個歷史街區形態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第二個階段既以高新區和天府新區為載體,邊建設邊規範邊提升,使他成為一個代表現有發展階段未來公園城市的一個代表。而東部新區則是白紙繪畫平地立城,立足於今後的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借鑑全球最先進的理念和成果,調動最先進的要素資源和人才資源來建設一個成都走向未來、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相關焦點

  • 成都邀請德陽、資陽、眉山三市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期待!
    成都市作為「公園城市」概念的首提城市,對於公園城市的概念可謂是理解到了極致,比如規劃布滿成都全域世界最長的天府綠道系統,建設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等等。今天說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就是成都規劃打造的一座超大型城市森林公園,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呢,因為這個公園可是把一整條龍泉山脈都給包含在內了。
  •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更近了
    近期,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在上交所成功發行,規模20億元,期限20年,首期募集4.3億元,利率3.55%,全場認購倍數14.19。且截至目前,森投公司申報入庫專項債券金額30億元,累計發行12.3億元。
  • 成渝雙城志·經濟共生|李後強:「雙星」輝映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一個「圈」的劃定,讓成渝兩地的合作在層次上有了提升,「體現了中央對成渝地區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李後強更為看重的,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對兩座中心城市的認識,「成都和重慶兩個極核在輻射帶動周邊腹地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也意味著處理好成都和重慶關係、實現成渝協同發展,是推動川渝兩地整體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 從「城市之眼」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古語云:「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城市之眼」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發展,進而了解東部新區乃至成都的蝶變。「城市之眼」——龍泉山丹景臺位於成都東部新區境內的丹景街道,是成都市著力打造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典範之作,為公園城市建設畫出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丹景臺的打造可以窺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未來、可以窺見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脈絡、可以窺見成都「三城三都」打造的美好圖景。
  • 雙城新發現丨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排頭兵 天府新區這樣做
    800多年後,當記者站在天府新區現代化的高樓俯瞰四方時,眼前波光粼粼的湖水、蜿蜒林間的健身步道、造型各異的現代建築物、遠處連綿的龍泉山,仿佛體會到了當年陸放翁的心境。9月7日,由上遊新聞與紅星新聞共同發起的「雙城新發現——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型主題活動走進成都天府新區,探尋這個年輕的國家級新區的發展密碼。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有大動作!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2020年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投資推介活動舉行
    昨日,2020年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投資推介活動舉行。市委常委左正出席活動並致辭。會上,5大類26個重點項目機會清單發布,涵蓋高端服務、文化創意、生態產業、體育產業、健康服務五種類別。左正說,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作為成都「城市綠心」,承擔著涵養城市生態、引領城市跨越龍泉山向東與重慶相向發展的重大使命,在築牢城市生態本底、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塑造城市形態、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打造1275平方公裡的「城市綠心」
    近日,成都人的朋友圈被新鮮出爐的「東部新區」刷了屏,「去丹景臺看成都東部新區」也成了不少成都市民新的「打卡」方式。作為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核心景點,丹景臺有「城市之眼」之稱。規劃面積1275平方公裡,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綠心」。
  • 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他還表示,成都的文化得天獨厚,對社會各階層都有充分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這些文化特質正好適應了當下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城市化乃至治理的現代化進程。最後,他表達了對成都及成渝地區未來發展的希冀。他相信,成都乃至以成都為核心的都市圈,或再放大到成渝雙城經濟圈,會成為中國未來城市治理現代化、區域治理現代化的樣板。
  • 武勝縣: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事實上,聚焦重點項目、搶抓項目建設只是武勝縣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個方面。 今年以來,武勝縣堅持「一盤棋」思維、「一體化」理念,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先行區、城市同城化示範區、產業協作化功能區的「三區」定位,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聚力重大平臺和重大項目,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中率先突破、加快成勢。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又有大動作!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又有大動作!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
    四川省經濟學會供圖 人民網成都10月16日電(記者李平)10月16日,四川省經濟學會2020年年會暨「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在他看來,在構建創新中國的進程中,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兩個極核,成都和重慶要向國內外一流創新城市看齊,參照奇點大學、西湖大學等構建創新人才聚集和培養新模式,搶佔未來發展先機。 中共四川省委決策諮詢委員會資深專家楊繼瑞教授,則從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視角,闡述了這一新發展格局的理論邏輯及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指導意義。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什麼?兩座特大城市終於名正言順抱在一起!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醞釀了多久我不知道,但它切切實實地開始加速構建。1、1月3日,中央首次提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舉行;3、3月18日央視《新聞聯播》更是予以了報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
  • 成德眉資攜手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成德眉資攜手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航拍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丹景山觀景平臺。本報記者 楊樹 攝(資料圖片)聯手包裝策劃龍泉山脈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聯手打造天府植物園、天府竹博園等一批重大生態文旅項目 協同構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快進慢遊交通體系本報訊(記者 雷倢 肖瑩佩)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將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培育打造同城化綠色發展示範區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呂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詩歌表達」核心...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華子、王志國
  •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雙城特產館亮相渝北區新光天地
    成渝雙城特產館由渝北區商務委攜手新光天地美麗市場超市打造,是渝北區深入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與四川友城深化市場拓展合作,支持特色產品、優質農副產品進入雙方超市、農產品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渝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渝雙城特產館由渝北區政府出資,委託美麗市場超市統一策劃、包裝、運營、推廣。
  •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雙城特產館亮相新光天地重慶
    10月11日,成渝雙城特產館在渝北區新光天地綜合體內的美麗市場超市開業。即日起,市民不用出重慶,就能在該特產館買到來自德陽市、廣元市、眉山市、廣安市、攀枝花市和成都雙流區、金牛區等四川多地的農特產品。
  • 全國專家共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
    本報訊 (記者 李自強) 連日來,「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2020中國·金堂成渝雙城鐵人三項公開賽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峰會,在成都市金堂縣舉行。據悉,此次比賽是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成渝兩地聯手舉辦的首場國家級鐵人三項比賽。
  • 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立:內陸變前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最有潛力
    在日前舉行的四川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立透露,自1月3日中央提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來,四川已舉行4次安排部署會和數次廳組會議,並形成近5萬字文稿。而根據現有安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最終將形成一個包含規劃綱要、協調機制以及若干專項在內的「1+1+N」規劃體系。徐立有一個形象比喻,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如果說戰略是靶,那麼規劃就是靶心。
  • 【小康故事】榮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面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戰略,榮昌的發展讓人充滿了想像。面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戰略,榮昌的發展讓人充滿了想像:榮昌要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的增長極。發展轉折 源於打了一副「成渝牌」通過梳理榮昌的發展歷史脈絡可以發現,榮昌經濟的爆發增長只是近3年的事情。過去的榮昌,一直都是以農業和傳統手工業見長,由此也形成了榮昌豬、榮昌陶、榮昌夏布、榮昌摺扇等頗具知名度的「榮昌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