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2月27日電 (記者 於俊)一份最新的權威報告顯示,中國遊客去歐洲旅遊的熱情依然高漲,10個出國遊客就有1個去歐洲。不少「小眾」國家和新的玩法成為「黑馬」,在線旅遊平臺和線下門店銷量大增成為「網紅」……
資料圖 阿爾卑斯山 新華社/法新
中國旅遊研究院與攜程旗下華程國旅集團聯合發布《2018年中歐旅遊大數據報告》,結合中國遊客線上、線下預定大數據,對歐洲自由行、跟團遊、定製遊、門票玩樂、籤證等產品和用戶進行深入分析。
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預訂歐洲遊的人數同比實現27%的增長。攜程跟團遊、自由行等度假產品數據顯示:歐洲是中國遊客選擇的第二大目的地區域,佔比11%,僅次於亞洲。赴歐洲遊客的主要客源地涵蓋上海、北京、重慶、成都、廣州、深圳、昆明、西安、南京、武漢、濟南、哈爾濱、鄭州、杭州、長沙。
增幅最快的是重慶、昆明、濟南、南寧、太原、貴陽、鄭州、南昌、福州、西安等二三線城市,攜程歐洲遊數據顯示,這些城市歐洲遊的增幅達到100%以上。
傳統熱門目的地依舊受到遊客青睞,根據攜程旅遊和華程國旅集團的數據,2018年最熱門歐洲目的地國家有:俄羅斯、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希臘、捷克、瑞士、葡萄牙。中國遊客人次增量最多的是塞爾維亞、比利時、西班牙、俄羅斯、瑞典、丹麥、捷克、荷蘭、芬蘭。
中國遊客赴歐遊呈現深度化、個性化趨勢,跟團遊70%佔據主流,這與歐洲遊所涉及的語言、籤證、文化等因素相關。此外自由行、定製遊等個性化產品佔比30%,相比往年大幅增長。目前,攜程歐洲定製遊業務增長迅猛,已佔出境定製遊整體10%,近一年需求單量增長147%,花費平均在每人每天人民幣2500元。歐洲已經成為國人定製旅遊的第二大目的地。攜程提供了5000多名認證的專業定製師以滿足旅遊者需求。
根據中國遊客在線提交的需求單,2018年十大歐洲定製遊主題是:旅行結婚、當地美食、滑雪、貴族馬術體驗、小眾小鎮、觀球賽、人文深度遊、體驗特色節日、看極光、文明溯源等。如去希臘旅行結婚的定製遊人數增加了一倍。
網上預訂會講中文的當地嚮導帶著玩,成為出境遊新趨勢。報告根據網上訂單人氣,發布了歐洲遊十大新玩法,包括聆聽倫敦大英博物館學者講解、普羅旺斯旅拍寫真、參觀慕尼黑迪士尼城堡原型、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極地苔原散步看北極光等。
中國遊客也越來越有文藝範,愛上了古羅馬、文藝復興等歐洲文化。攜程海外玩樂景點門票的數據顯示,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歐洲景點包括聖家族大教堂、羅浮宮、巴黎迪士尼樂園、巴特羅之家、倫敦眼、米拉之家、古埃爾公園、凡爾賽宮、馬德裡王宮、梵蒂岡博物館和羅馬鬥獸場。
籤證便利度、飛機直航以及目的地對遊客的友好度,是中國人出境遊考慮的三個主因。伴隨「中歐旅遊年」框架下中歐旅遊合作的推進,中國遊客獲得更加便利化的待遇。對中國遊客提供入境便利待遇的歐洲國家達8個,每周有600多個航班往返於中歐之間,各地到歐洲新開通多個航線,極大縮短飛行時間。中歐旅遊企業的合作也更加深入,攜程與數十個歐洲目的地攜手戰略合作、推出了歐洲遊平臺、上線5000多條產品等,助推了更多中國人赴歐遊。(完)
延伸閱讀2018年出境遊人數達1.5億 國內旅遊人數增長10.8%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12日發布2018年國內旅遊市場基本情況:全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入出境旅遊總人數2.91億人次,同比增長7.8%。其中,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
文旅部表示,2018年國內旅遊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入出境旅遊市場穩步進入緩慢回升通道,出境旅遊市場平穩發展。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初步測算,全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旅遊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9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
國內旅遊人數增長10.8%
根據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結果,2018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其中,城鎮居民41.19億人次,增長12.0%;農村居民14.20億人次,增長7.3%。國內旅遊收入5.13萬億元,上年同期增長12.3%。其中,城鎮居民花費4.26萬億元,增長13.1%;農村居民花費0.87萬億元,增長8.8%。
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和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分別增長4.7%和5.2%
文旅部提到,2018年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外國人3054萬人次,增長4.7%;香港同胞7937萬人次,下降0.5%;澳門同胞2515萬人次,增長2.0%;臺灣同胞614萬人次,增長4.5%。入境旅遊人數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佔3.3%,飛機佔17.3%,火車佔1.4%,汽車佔22.3%,徒步佔55.7%。
此外,入境過夜旅遊人數629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6%。其中:外國人2364萬人次,增長5.2%;香港同胞2820萬人次,增長1.6%;澳門同胞553萬人次,增長5.9%;臺灣同胞553萬人次,增長4.5%。
國際旅遊收入達1271億美元
關於國際旅遊收入,文旅部表示,2018年國際旅遊收入127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其中:外國人在華花費731億美元,增長5.1%;香港同胞在內地花費291億美元,下降3.3%;澳門同胞在內地花費87億美元,增長5.0%;臺灣同胞在大陸花費163億美元,增長4.5%。
入境外國遊客亞洲佔比76.3%,以觀光休閒為目的遊客佔33.5%
文旅部還提到,2018年入境外國遊客人數4795萬人次(含相鄰國家邊民旅華人次),亞洲佔76.3%,美洲佔7.9%,歐洲佔12.5%,大洋洲佔1.9%,非洲佔1.4%。其中:按年齡分,14歲以下人數佔3.4%,15-24歲佔13.7%,25-44歲佔49.9%,45-64歲佔28.4%,65歲以上佔4.6%;按性別分,男佔59.6%,女佔40.4%;按目的分,會議商務佔12.8%,觀光休閒佔33.5%,探親訪友佔2.8%,服務員工佔15.5%,其他佔35.3%。
文旅部指出,按入境旅遊人數排序,我國主要客源市場前17位國家如下:緬甸、越南、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其中緬甸、越南、俄羅斯、蒙古、印度含邊民旅華人數)。(中新經緯APP)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新網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