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望去,確實如帆船一般,這就是位於臺灣南部屏東縣著名海濱旅遊勝地墾丁的船帆石,是臺灣知名旅遊景點之一。
由於其形狀似一艘進港的船隻,故而得名船帆石。船帆石高約50公尺,周圍40公尺,是一座隆起的珊瑚礁巖,石頭上長滿了野草花卉與灌木,成為鳥群棲息的窩巢。
可是後來由於當地居民為了種植瓊麻而砍伐樹林,以及城鎮、交通的開發,使得海岸林遭到嚴重破壞,"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後,逐將此地劃為生態保護區,僅供學術研究,一般遊客禁止進入。
再繼續前行3公裡,就到鵝鑾鼻了,可以騎行,也可以打車。
鵝鑾鼻(Ngoluanpi),又名南岬(South Cape),意為"位於中央山脈盡處臺地的最南端",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
據說天晴的話,這裡的海水特別藍,可惜在下雨。
臺灣日治時期之文獻上,此地名亦常以片假名書寫為"ガランピ",或漢字"鵝鑾鼻"。在1982年成立鵝鑾鼻公園,以鵝鑾鼻燈塔為主體,規劃出鄰近五十公頃的風景區。
鵝鑾鼻燈塔是清政府為避免外國人航海時在臺灣南部觸礁引發事端,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始建的,是臺灣擁有百餘年歷史的燈塔,為著名歷史古蹟,在燈塔所在地設有鵝鑾鼻公園。一度被認為是臺灣最南端的標誌,後被臺灣最南點地標所取代。
這一帶估計是大陸遊客比較多的緣故,有支付寶付款,也支持人民幣。
離開鵝鑾鼻,前往墾丁大街,去車站搭車去高雄。
充滿熱帶海洋風情的墾丁大街,素有「南臺灣的西門町」之稱,每到夜晚街上就熱鬧無比,墾丁大街幾乎是許多來墾丁旅遊的人晚上會去踩踏一下的夜市,白天也很有老街的味道呀!
南門是墾丁的一個標誌性古建築,一直保留下來的,如今當做一個圓盤使用。
下一站,高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