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旅行,最好騎摩託
於臺灣旅行,駕駛摩託車或電瓶車,想必是種最為便捷的選擇了。無論是在臺北的西門町,還是臺南的友愛路,甚至於這遙遠的墾丁風景區,隨處可見的~都是些兩輪油電車。至於騎單車的,或是開著四輪機動車的,皆不算太多。
於墾丁的民宿下榻,女老闆在遞交房卡的同時,也隨口說了一句:「在我這裡,可以幫你們租到便宜些的電瓶車。想好呦,這裡的景點距離都不近呢。」她的話沒錯,從小灣風光帶到船帆石,大約為3000米;再由船帆石至鵝鑾鼻,也是3000米。如果去墾丁城區,或是更遠的貓鼻頭,那麼就不僅要掉轉方向,而且無機動車~就甭想著快速到達了。畢竟,我們賴在墾丁的時間有限。
臺灣先民的墾拓盡頭,是在恆春
來到墾丁,若不是還有些民宿和「711」店,或許我就感覺自己~是置身於孤島上了。其實,對於久居三亞的我來說,腳下的這片土地,真的還有些似曾相識。記得年前~我在國家圖書館裡~翻閱《海南通志》的時候,知道了華夏民族在海南島墾殖的最南點,絕不是如今的三亞市,而是一個名曰崖州的地方。在臺灣島的最南端,人們開拓的盡頭,也並不在墾丁,而是恆春。
從高雄的左營高鐵站,坐上時長約為2個半小時的「墾丁快線」,就能邂逅恆春。據說,這座古城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全臺灣地區都是絕無僅有的。這裡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包括相當部分的城牆,帶著日據時代以前的大清國建築印記,被鬼使神差般地保留了下來。只可惜,我沒能下車去看。
墾丁的「假警察」,用的是斑馬
墾丁之白天,是很少能碰到人的。於是,連警察叔叔也不在街頭上巡視了。我於當地派出所的門前,跟斑馬警察打了個照面。它不動聲色地翹著個二郎腿,悠然自得地用目光掃我。我衝它笑笑,拍張照,然後走開。回望大陸,似乎也有警察人偶,但大凡是高速公路或國道上的假交警,看上去遠不及這斑馬叔叔可愛。我還依稀記著,美國行旅作家彼得.海斯勒~在其《尋路中國》一書中,便是以一尊搖搖欲墜的假交警~當作封面的。
在我參觀牧場前,牛羊已被緊急轉移了
揶揄夠了,繼續尋路墾丁。在墾丁的城區裡,曾經有座「都市牧場」,據傳裡面的牛羊成群。但我到來的時候,卻意外地聽說,就在一個多月之前,這些牛羊已然連夜搬家了。新家的地點,距舊牧場甚遠。是要避開我們這些大陸客的目光麼?牛羊們很單純,怕見了我們的「鬼樣子」~會受到驚嚇,於是產量下降?行了,胡思亂想該停止了,還是仰望藍天吧。
遊覽貓鼻頭,或許要以央視「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佐餐」
前往貓鼻頭參觀,對於海峽那邊來的人而言,是個常備項目。其實,待我站在~有著望遠鏡的大觀景臺上時,並沒看出貓鼻頭的形態。或許是我藝術細胞太少,以前到訪頤和園的排雲門,人家指著十二塊太湖石,讓我辨認~到底乃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種,我也搖晃著腦袋,表示~看不出來。而今看貓的鼻子,更是為我所難了。
在貓鼻頭迎著海風,能讓我大致認清的,只有左側的巴士海峽,與右側的臺灣海峽。這邊是臺灣海峽的最南端,海水的顏色略帶點綠。而那邊則是巴士海峽的至北端,水色湛藍湛藍。見到巴士海峽,我的耳畔~便不由自主地響起了《潛水姑娘》和《漁歌唱晚》的旋律,很是奇怪。待我回到酒店,突然發覺~那兩首曲子,原來是央視《天氣預報》節目的背景音樂。
臺灣半島的兩隻腳
從貓鼻頭~再到鵝鑾鼻,是要環繞半個墾丁的。就在這半個墾丁的海岸線之外,澎湃著的~是巴士海峽的波濤。待到鵝鑾鼻附近,巴士海峽即告終結。接下來,便是更為遼闊的太平洋海面了。如果把貓鼻頭~當作是臺灣島的一隻腳,那麼,鵝鑾鼻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另一隻腳~分隔開巴士海峽與太平洋的一隻腳。
對於鵝鑾鼻本身來說,「臺灣最南點」不過是個旅遊的噱頭罷了。這裡無甚風景,有的只是礁石與大海。在我的眼裡,與其把最南點~單獨分割出來,還不如打造一個~以鵝鑾鼻燈塔為中心的大景區呢。說實話,作為軍事目的而建造的鵝鑾鼻燈塔,實在是太有象徵意義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鵝鑾鼻附近的外海上,有處七星巖暗礁。過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隻觸礁沉沒。1867年,一艘美國商船從汕頭開往牛莊途中,在暴風中迷失方向,漂至七星巖附近觸礁沉沒。當船長夫婦和船員遊泳登岸之後,除一中國船員逃至打狗外,其他人均被龜仔角社(社頂)的原住民所俘虜並殺害。琉球漁民也在南岬一帶遇難,還因此引發牡丹社事件,美國和日本政府因此要求清朝在此處設燈塔。
在外交壓力下,清政府於1875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於6月18日自打狗出發前往琅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仔角社原住民購買燈塔預定用地建塔。燈塔於1881年動工,1883年建成。由於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前後,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
後來,甲午戰爭中國負日。就在1895年清軍在離臺前,恆春知縣歐陽萱奉令秘密焚毀南臺灣鵝鑾鼻燈樓、石牆,以及石路碼頭。燈塔在9月13日摧毀。待到1898年,燈塔重新整修完成,1904年還架設起電話線。二次大戰時,燈塔遭盟軍空襲損毀。1962年燈塔再次重建後,塔高24.1米,塔頂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經過大型旋轉透鏡後,光力為1,800,000支燭光,每十秒一閃,照射距離達27.2浬,是目前臺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光"。
這麼翔實的資料,是我抄來的。因為記不住那麼精準的參數。好了,介紹完了鵝鑾鼻燈塔,還是讓我們繼續看海吧。
墾丁,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申哥帶你走臺灣之三
臺灣夜未央~從臺南到臺北的「夜生活」:申哥帶你走臺灣之五
蔣公父子,你們可好?:申哥帶你走臺灣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