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to meet you, Miss lu.」12月20日上午,在錦屏縣彥洞鄉九勺教學點,孩子們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向剛從單位趕來幫扶義教的陸顯紅老師問好,歡迎陸老師回到課堂。
據了解,九勺村地處彥洞鄉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9公裡,距縣城47公裡,全村370戶1400餘人,侗族佔全村人口的98%。近年隨著易地扶貧搬遷和隨遷外出增多,生源變少了。為了讓邊遠山村人口能得到更優化的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均衡,錦屏縣對學校布局作了調整,陸續將九勺小學4-6年級撤併到鄉鎮中心的彥洞小學,九勺小學設為教學點。2019年從學前班到三年級4個教學班在校生有14名,教師3名。其中三年級學生4名,有英語課本,沒有科任老師,英語學習成了學生、老師、家長的心結。
「我到縣城表姐家過生日,同伴們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一個人默默地看她們唱。」在三年級就讀的萬錦說。「一些小朋友還說我這麼簡單的英語歌你都不懂,當時心裡就很難受,特別想有位英語老師來教我們學英語。」
「我們過去沒學過英語,想教也無能為力。」九勺教學點56歲的負責人龔祥炎慚愧地說。「我們也嘗試了請中心校教師走教,但中心校英語老師課務也重,真正能過來教學的時間不多,學生學習的效果很不理想。」後來,九勺村第一書記袁繼林駐村後借住在學校裡,平時交流時龔老師常向他聊起英語教學的事,給孩子們開展正常的英語教學成了袁書記的心事。
今年5月,扶貧攻堅幹部陸續下沉到村級前沿指揮部,縣政府辦公室陸顯紅是幫扶幹部中的一位。在脫貧攻堅工作交流中,袁書記了解到陸顯紅當過中學老師,曾教過英語課,冥冥中給教學點的孩子們送來了希望,袁書記當即發動陸顯紅到村教學點為孩子們教英語課。
起初,陸顯紅接到這個請求,還有些猶豫。作為縣政府辦公室輪流下村幹部,不僅要做好幫扶工作和村級前沿指揮部安排的工作,同時還要保證單位的正常運轉,如果答應給孩子們上英語課,就怕耽擱脫貧攻堅工作,影響脫貧驗收。
看到陸顯紅的顧慮,袁書記也有些猶豫了,脫貧攻堅是當前首要任務,確實耽擱不得。但每天晚上回到學校,他就會想到這個事情,琢磨琢磨再琢磨,他決定和小陸再商議商議。
「小陸,我們到村裡來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不能局限於走走訪、做做材料和開展常規工作,群眾有正當的需求,我們都要努力去做。開展英語義教也是扶貧工作,這是教育扶智,是大事。做好了,比做常規的一些工作意義還大!大家相互統籌協調,我們一定全力支持你。」
在袁書記的鼓勵下,今年秋季新學期第一天,陸顯紅走進了九勺教學點的課堂,為新升三年級的學生開啟了第一堂英語課。隨後,她並利用每周到村開展工作的2-3天時間開展英語教學,有時上午走訪下午教學,有時下午走訪就上午教學,每周上2-3節英語課,晚上時間則用來整理收集到的檔案材料。
「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明年四年級到中心校再學英語,那就比別的孩子晚了一年,陸老師在繁忙中抽出時間來給孩子們上英語課,真是太好了!」三年級學生家長吳得槐高興地說,「真是太感謝陸老師了!」
幾個月來,孩子們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常用語句,並在努力地練習。孩子們很珍惜學習的時間,每逢英語課,學習特別認真,陸顯紅也竭盡所能熱情授課,她說:「這些孩子大都是留守兒童,一年到頭都難得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見到他們我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把他們當作我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教育。」
英語課開起來了,陸顯紅本人及村級脫貧攻堅工作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以前,只是熟悉我的幾戶幫扶戶。到學校開展義教後,進村入戶,大家都喊『陸老師』『陸老師來了,請進來坐坐』都很客氣很熱情,有什麼話都願意向我講,交流起來也比原來順暢多了。」陸顯紅高興地說。「增加了工作量,雖然累一點,但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我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累也值得。」
「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我也會唱英語生日歌了,上個月陸老師教我們的。」小萬錦高興地說。「等爸爸媽媽過年回來,我要唱給他們聽。」(文/吳高楨 圖/袁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