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袁繼林,是黔東南州林業局派駐錦屏縣彥洞鄉九勺村第一書記。由於我生在農村,對農村、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與群眾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九勺村是錦屏縣彥洞鄉一個偏遠高寒山村,平均海拔達900米,山高坡陡,但這裡古樹林立,生態環境良好,民風淳樸。全村有396戶143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75戶701人,貧困發生率48. 54%,為深度貧困村。
袁繼林(右一)幫群眾插秧
2018年3月,在組織的統一安排下,我來到這個偏遠村寨當起了第一書記。 為了讓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到村後我就積極投入到了扶貧工作中,奉獻自己的辛勤和汗水。 要開展好駐村幫扶工作,首先要了解村情民意。到村後我就挨家挨戶上門走訪,詳細了解每家每戶的家庭情況,建立問題臺帳。通過會議,座談等形式開展宣傳工作,與群眾交心談心。在走訪中把群眾的精彩生活用手機拍照下來,到相館洗成相片免費發給群眾,給群眾帶來歡聲笑語的同時,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經過走訪、交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同群眾建立了感情,成了群眾心目中喜歡的書記,工作就很好開展了。
袁繼林幫群眾打穀子(中)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兩年來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名,發展對象3名,預備黨員1人,使黨員隊伍在年齡、文化結構等方面明顯改善。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產業路(橋)、停車場、中藥材曬場、村寨亮化工程(太陽能路燈)、入戶步道硬化、飲水工程、人居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補短板等項目的建設,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增加了群眾的幸福感,提高了滿意度。 發展產業帶富鄉親。九勺村現已發展有鉤藤、薏仁米、油茶、黃精、精品水果、錐慄、魔芋、靈芝等產業。通過產業的發展,使群眾脫貧致富有了保障。
袁繼林(前排左一)與群眾座談,聽群眾心聲
同時,開展教育扶貧。九勺小學教師資源緊缺,三年級一直以來都不能按教學要求給學生上英語課。通過協調,曾經當過中學英語教師的縣政府辦幫扶幹部陸顯紅,到村裡開展教育扶貧工作,承擔起了小學三年級的英語課。 平時,除了幫扶工作,我還幫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田幫助群眾點秧、插秧、打穀秋收,幫助貧困戶勞動力解決就業、為病痛人員聯繫就醫,為癱瘓老人到縣辦理殘疾證,幫助群眾採購糧種、肥料、雞鴨苗、禽獸藥物,購買糖果、電風扇、換季衣服贈送與貧困戶,積極化解群眾矛盾糾紛……,見到群眾滿意開心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
袁繼林(右一)帶領群眾整治環境衛生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九勺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8年脫貧35戶158人;2019年脫貧71戶238人;2020年脫貧12戶28人,三年共穩定脫貧118戶424人。到2020年底,實現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清零,九勺村將徹底丟掉貧困的帽子。 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一切都是為了侗寨群眾過上好日子。三年來,由於工作需要,我難以顧及家庭,跟家人聚少離多,孩子已經從小學二年級讀到了現在的五年級。我唯有更加努力工作,做出更好的成績,讓孩子為我驕傲。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遠柏
編輯 胡銳編審 周文君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