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時候,下班總喜歡喝點小酒,最愛的下酒菜就是花生米了,因為它物美價廉,越嚼越香,偶爾也改善一下生活,整上點醬牛肉嘗嘗,不得不說,一分錢一分貨,多花錢買不錯,醬牛肉鮮味濃厚,口感豐厚,切成片狀當作下酒菜來食用,最合適不過了,冬天食用醬牛肉,還有暖胃驅寒的功效,實在是難得的滋補佳品,市場滷肉攤的熟牛肉真便宜,才38元一斤,我經常光顧,後來也試著滷過幾次,發現牛肉縮水情況嚴重,按照這個價格售賣,菜市場滷肉攤不虧錢嗎?
為了此事,我也專門諮詢了這方面的師傅,他這樣講:「一斤生牛肉的價格是38元左右,每一批牛肉的含水量可能略有不同,正常情況下,一斤牛肉出0.65-0.7斤牛肉,再加上人工費、房租等,他至少要賣60元才有利潤可言」,我聽完恍然大悟,菜市場的肉攤,顯然是不按常理出牌,沒有哪個老闆會傻到賠錢賣,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牛肉為什麼會縮水?
其實說來說去,就是為了一個「利」字,按照國家標準,牛肉含水率為77%,但是部分牛肉的品質不同,有的牛肉含水率在67%,低於國家標準,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如果是農村,比較實在一點,都是鄉裡鄉親買了肉吃,也就這樣了,如果是黑心屠宰場,那肯定繼續注水,只能高於77%,絕對不可能低於77%,一般會超過80%,多了可壓秤,無非是增加牛肉的重量,多賣點兒錢,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注水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牛肉在滷製的過程中,縮水是正常現象,因為它的肉質纖維特殊,一斤生牛肉出6兩熟牛肉,但這種縮水的牛肉,是最正宗最純的熟牛肉,味道自然沒得說,零售價不會低於60元一斤,這是無質量的生牛肉。
為什麼商家可以賣到38元一斤?
為什麼菜市場的熟牛肉,商家可以賣得比生肉還便宜,這顯然違背了常理,這個就得從源頭說起了,滷肉店開門是做生意,所以他們在滷牛肉的時候,肯定就會往牛肉裡面,添加一些添加劑,而牛肉裡面只要放特殊添加劑,就可以大大提高熟牛肉的重量,達到牟利的目的,有時候一斤可以出一斤半,這一點也不誇張。
滷出來的牛肉,雖然分量增加了,但口感也下降了,都是一些鬆軟的牛肉,軟踏踏的,吃起來也就不好吃,沒有一點緊實感,但總有貪小便宜的顧客,所以說,低價也能招攬一部分回頭客,有些廠家批量生產的熟牛肉,其實都是這種情況,用真空包裝密封,售價低於市場價,記住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保證不會上當受騙。
只要保證添加劑是正規的、使用劑量在安全範圍內,這也沒什麼好苛責的,怕就怕個別商家,私自增大用量,為了謀取蠅頭小利,坑害了消費者,正常情況下的牛肉,一斤出六兩肉左右。
很多不規範的農貿市場裡,時常有擺攤做滷肉的,還大聲叫賣現滷現嘗、熱滷免費試味,在外行人眼裡那種飄香的確是香,內行人眼裡看,全是添加劑的味道,老百姓嘗過之後,感覺味道還可以,一問價格也合適,於是紛紛掏錢購買,老闆也賺得喜笑顏開。
還有很多黑心店鋪,用老母豬肉、馬肉充當牛肉賣,加上嫩肉粉、添加劑、食用香精,普通人根本吃不出來,還有市場上賣的牛骨頭,全是豬骨頭冒充的。
在這裡奉勸大家一句,如果你不是很懂牛羊肉的人,最好不要去市場買,除非是親眼所見切割的,否則極有可能買到假貨,特別是價錢便宜得不合理的,要買就買那些老店家的,起碼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