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藏自治區,簡稱「藏」。西藏面積有122.8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八分之一。西藏面積僅次於新疆,位居我國省級行政區第二位。沒錯!就是第二位。
西藏自治區近幾年的地級行政區名稱變化較多,例如,2014年,撤銷日喀則地區,設立日喀則市;撤銷昌都地區,設立昌都市。2015年,撤銷林芝地區,設立林芝市。2016年,撤銷山南地區,設立山南市。2017年,撤銷那曲地區,設立那曲市。
目前,西藏有6個地級市,1個地區。具體區劃如下:
拉薩市:下轄城關區、堆龍德慶區、達孜區、林周縣、尼木縣、當雄縣、曲水縣和墨竹工卡縣。共3區5縣。
昌都市:下轄卡若區、察雅縣、左貢縣、芒康縣、洛隆縣、邊壩縣、江達縣、貢覺縣、丁青縣、八宿縣和類烏齊縣。共1區10縣。
山南市:下轄乃東區、扎囊縣、貢嘎縣、桑日縣、瓊結縣、洛扎縣、加查縣、隆子縣、曲松縣、措美縣、錯那縣和浪卡子縣。共1區11縣。
日喀則市:下轄桑珠孜區、南木林縣、江孜縣、定日縣、薩迦縣、拉孜縣、昂仁縣、謝通門縣、白朗縣、仁布縣、康馬縣、定結縣、仲巴縣、亞東縣、吉隆縣、聶拉木縣、薩嘎縣和崗巴縣。共1區17縣。
那曲市:下轄色尼區、申扎縣、班戈縣、聶榮縣、安多縣、嘉黎縣、巴青縣、比如縣、索縣、尼瑪縣和雙湖縣。共1區10縣。
阿里地區:下轄噶爾縣、普蘭縣、札達縣、日土縣、革吉縣、改則縣和措勤縣。共7個縣。
林芝市:下轄巴宜區、米林縣、墨脫縣、察隅縣、波密縣、朗縣和工布江達縣。共1區6縣。
西藏各地級行政區的民用車牌字母代碼如下:
拉薩市:藏A
昌都市:藏B
山南市:藏C
日喀則市:藏D
那曲市:藏E
阿里地區:藏F
林芝市:藏G
以上是西藏各地級行政區市民上牌使用的字母代碼。另外,還有藏H和藏J。藏H使用範圍為西藏駐四川省天全縣車輛管理所;藏J使用範圍為西藏駐青海省格爾木市車輛管理所。
西藏各地車牌字母代碼是怎樣排序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西藏車牌字母排序與各地級行政區人口規模的關係。以2018年為例,各地級行政區的常住人口如下:
拉薩市:69.6萬人
昌都市:77.0萬人
山南市:37.5萬人
日喀則市:86.2萬人
那曲市:53.0萬人
阿里地區:10.9萬人
林芝市:23.0萬人
對比西藏車牌字母排序與現在各地級行政區的人口數量,基本都不吻合。例如,阿里地區人口最少,但車牌字母不是排在最後;日喀則市人口最多,車牌字母卻排在第四個。
再來看看西藏車牌字母排序與各地級行政區經濟實力的關係。以2018年為例,各地級行政區的GDP總量和人均GDP如下:
拉薩市:總量540.8億元;人均 7.8萬元
昌都市:總量193.6億元;人均 2.5萬元
山南市:總量164.3億元;人均 4.4萬元
日喀則市:總量243.2億元;人均2.8萬元
那曲市:總量136.5億元;人均 2.6萬元
阿里地區:總量56.2億元;人均5.2萬元
林芝市:總量150.0億元;人均 6.5萬元
西藏車牌字母排序與現在各地級行政區的經濟實力相比,只有拉薩市是完全吻合的,其餘基本不吻合。例如,昌都市地區生產總值(即GDP)排在全區的第三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即人均GDP)排在全區的第七位;綜合經濟實力較弱,但車牌字母卻排在第二個;林芝市地區生產總值(即GDP)排第五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即人均GDP)排第二位,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市,但車牌字母卻排在地級行政區的最後一個。
此車牌是在1994年左右啟用的,跟現在的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不相吻合,很正常;就算在當年,也不一定吻合。
除了省會或首府車牌字母代碼都使用A之外,全國各省區車牌字母排序方法是不一樣的,有些是按人口規模或經濟實力排序,有些是按地級市的成立時間早晚排序,有些是按方位排序。
西藏各地級行政區的車牌字母總數不多,記憶難度不大。如果用地理學科的方法,把各地車牌字母標在下面的地圖上,那就更加簡單明了了。
關於西藏車牌字母代碼話題,如您還有好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由「木木老師地理課堂」原創發布,請勿侵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