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直九系列艦載直升機簡介

2020-12-16 搜狐網

2008年3月11日,我國南極考察隊員正在準備「直九」直升機。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資料圖:中國海軍艦載直九型直升機準備著艦

  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是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引進法國專利、研製生產的。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海上救護、空中攝影、海上巡邏、魚群觀測、護林防火等,並可作為艦載機使用。軍事用途包括偵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護、反潛、偵察校炮及通訊。

  直九系列直升機採用了雙發、單旋翼加涵道風扇尾槳和可收放式前三點輪式起落架布局,可滑跑起飛、著陸,具有重量輕、性能先進、安全可靠、容易維護、應用廣泛等特點。

  該型機曾於1997年隨駐港部隊進駐香港;先後多次參加南北極科學考察,創造一年三飛極地的紀錄;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和奧運安保工作中表現出色,是目前最先進的國產直升機。

(責任編輯:羅園)

相關焦點

  • 國產直九艦載直升機戰功赫赫
    兩架傲立甲板的國產直九艦載直升機在一身戎裝的特種兵護衛下,尤其引人注目,兩隻威武戰鷹在142天的時間裡共飛行268架次72小時54分,為驅離129艘可疑船隻立下赫赫戰功。  在參加護航的國產直九艦載直升機的背後,是為確保此次遠徵直升機圓滿完成任務的3名地勤維護人員,他們分別是來自中航工業哈飛公司的51歲機械師於濱、52歲特設師劉士傑和來自中航工業南方發動機公司39歲的曹凱明。
  • 從超黃蜂到直-18艦載直升機,中國被逼無奈卻闖出一片新天地
    儘管相比原版,直-8各方面性能都不算好,但有總比沒有強。後又陸續開發出直-8J(艦載型);真-8A(陸航型,帶浮筒);直-8B(陸航型,不帶浮筒);直-8S(搜救型)和直-8F。千裡神眼直-8F之後,2010年出現了飛越8000米高原的AC-313型直升機,當時就有人推測軍用版本應該也快出來了。果然,沒過多久,代號直-18的新式大型通用直升機就出現在公眾視野。與直-8系列最大的區別,將累贅的水密船型底改為平直式,優化了發動機進氣口,槳葉採用了全複合材質,生產效率得到空前提高。
  • 直-18艦載直升機對滑躍起飛航母的預警作用
    據悉,卡-31已出口印度和中國等國,成為海軍的艦載預警直升機,中國的卡-28反潛直升機,隨著4艘現代級驅逐艦一塊從俄羅斯引進,隨後又進口了一批,數量大於28架;但卡-31由於是艦載預警直升機,因此,沒有反潛直升機那般旺盛的需求量,海軍的進口數量當不超過10架。
  • 國產航母5月5日首次起降直-18改進型直升機
    本文圖片 「環球時報」微信公號「環球時報」微信公號5月5日消息,當日早上6時,一架直-18改進型直升機降落在國產首艘航母的甲板上,隨後直升機起飛離開。
  • 直-9直升機
    (一) 簡介直-9(Z9)是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引入法國海豚直升機的許可生產的多用途直升機。1980年10月15日,中法雙方籤約,授權中國方面生產SA365N1型直升機。1982年,哈爾濱飛機公司完成首架直升機的裝配。1983年,直9機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
  • 國產艦載無人直升機配備新型發動機,國內僅兩款,安全性大幅提高
    近年來在國產固定翼無人機呈井噴式發展的同時,我國無人直升機也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時代,僅500千克級無人直升機一項,就出現了中航工業直升機的AV500和AR500C高原型、北航的「駝峰」500縱列雙旋翼、兵器工業集團的"金雕"CR500共軸雙旋翼無人直升機,令人眼花繚亂。
  • 中國通用直升機開山之作,直-9輕型直升機,能否改進後繼續服役?
    那麼,已經服役了幾十年的直-9系列直升機,還有改裝後再繼續使用的價值嗎?從直-9基本型到直-9S——目前直-9處於什麼樣的水平?直-9直升機的引進,和中國海軍裝備的另一款法國艦載直升機——「超黃蜂」艦載直升機有很大的關係。
  • 直-8簡介
    直-8是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法國超黃蜂直升機為基礎仿製的一款中型直升機,該機在最初的研製過程中,曾經歷過一些波折,但通過不斷改進,最終成為一款成功的中型直升機。但作為國產運載能力最強的直升機,直-8依然沒能填補國內缺乏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空白。
  • 參展國產飛機巡禮:直9系列直升機
    直-9WA直9系列直升機是中航工業哈飛八十年代引進法國宇航公司SA365N型直升機技術專利製造的10-14座快速輕型多用途雙發直升機。其設計原則符合美國FAR29規範中A類和B類對儀表飛行規則(IFR)和目視規則(VFR)的要求。2001年,直9A直升機獲得了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民用適航證和生產許可證。
  • 國產艦載預警機現身試飛基地?進度或超彈射航母,先上遼寧艦測試
    在首艘國產航母隨時可能試航之際,國內軍事論壇曝出猛照。一直以全尺寸模型示人的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實體原型機疑現身我國西部某試飛基地。結合此前多個渠道傳出空警-600預警機即將首飛的消息來看,此次疑現身的原型機可能將在前述試飛基地開始首輪試飛測試。
  • 歷史今日12月24日:我國首次艦載直升機著艦試驗成功
    我海軍直九艦載直升機順利著艦。1987年12月24日,我國第一次直升機著艦試驗取得成功,從而結束了我國戰鬥艦艇上不能著落直升機的歷史。24日下午,膠州灣海面飄著淡霧,一架直升機從遠處飛來,慢慢降落在一艘我國自行研製的飛彈驅逐艦「格柵」平臺上,然後直升機在平臺上旋轉360°,再次試飛試落。這艘飛彈驅逐艦,是在這年7月完成加裝直升機艦面系統工程的。
  • 細數遼寧艦上的直升機,期待武直-10,遠望直-20
    從目前公開的圖片看,直-8、直-9、直-18多系列國產直升機都在遼寧艦上進行過起降訓練。事實上,根據任務需求,所有海軍現役直升機都能夠上艦。遼寧艦最多可以搭載24架各型直升機,主要作戰功能包括執行預警、搜救、反潛、反艦、運輸等任務。
  • 國產直升機直8到直20各自定位和用途
    直到2004年後直-8F型出現,採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B-67A發動機和國產發動機,才解決了技術瓶頸。直-8F型從2007年開始大量生產,預計超過100架。直8屬於大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3噸,可以搭載27~39名乘客。直9直9是我國在80年代仿造的法國海豚通用直升機。
  • 通向國產重型直升機之路——穩步前進的直-18
    圖——昌河直-8直升機雖然說直-18尚且不能被稱為重型直升機,暫時也不具備對標美國CH-53種馬系列或者俄羅斯米-26系列重型直升機的能力,但是直-18的出現使得中國的「中型運輸直升機」真正擺脫了法國超黃蜂直升機的影子,而旋翼系統、傳動系統等直升機關鍵技術的完全國產化也提振了我國直升機界的整體信心
  • 盤點我國各型國產直升機 除直-20外,這型直升機同樣讓人驚喜
    直-8直-18F反潛直升機直-8是13噸級的中型運輸機,是我國在法國SA321「超黃蜂」直升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早先由於技術問題,及我國可停載直-8的大型艦艇數量較少,直到2007年直-8F型號誕生前,
  • 烏克蘭發動機已不可靠 國產發動機助直8寬體型升級為重型直升機
    中國相關單位啟動了直-8寬體型直升機項目,未來可以將它進一步升級,作為國產重型直升機發展備份計劃。,讓人高興的是相關單位並沒有放棄5000KW渦軸發動機,繼續推進這個級別發動機研製,而是著眼於國產飛機未來發展,將發動機系列,目前5000KW渦軸發動機已經演化成了5000KW渦槳發動機,現代渦軸發動機和渦槳發動機採用一機兩型已經是一個趨勢,例如我們熟悉的PT6就包括PT6A渦槳發動機和PT6B渦軸發動機,國內也在渦軸8基礎上發展了渦槳9發動機,2018年珠海航展國產AEP500型5000KW渦槳發動機首次公開亮相
  • 哈飛股份擬採購30架直九系列直升機
    >   哈飛股份(600038)9月5日晚間公告,9月5日,公司與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籤署意向續購30架直九系列直升機的框架協議
  • 中國陸航直-18的正式亮相 看解放軍直-8型直升機的魔改之路
    該機從外形上看,應該就是此前曝光的國產新一代大型直升機直18,其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這次亮相的直18,應該就是幾年前我國在直-8基礎上進行的魔改,製造出來的民用型直升機AC-313,而後又在AC-313基礎上機型的改進,形成了如今解放軍裝備的直-18系列直升機。
  • 國產直升機開山之作:直-5直升機
    國產直升機開山之作:直-5直升機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周明責任編輯:楊一楠2018-10-25 10:43摘要:國產直升機能有今天蓬勃發展的局面,不能忘記60年前披荊斬棘開創國產直升機研製生產先河的直-5直升機。
  • 直9直升機個小腿短,為什麼國產航母偏偏就看上了它
    近日,媒體發布了海軍直9開展海上救援的圖片,畫面顯示,直9在海上浮冰區開展「海上遇險飛行員」搜救訓練。該型直9為航母專用的搜救直升機,這應該是為第2艘航母服役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