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直升機開山之作:直-5直升機

2020-12-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國產直升機開山之作:直-5直升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周明責任編輯:楊一楠2018-10-25 10:43

摘要:國產直升機能有今天蓬勃發展的局面,不能忘記60年前披荊斬棘開創國產直升機研製生產先河的直-5直升機。

1966年,周恩來總理乘坐直-5直升機視察邢臺地震災區,人群後方即為直-5直升機。

直-5直升機是我國第一種批量生產的直升機。

說起國產直升機,人們肯定都會想到直-10、直-19。國產直升機能有今天蓬勃發展的局面,不能忘記60年前披荊斬棘開創國產直升機研製生產先河的直-5直升機。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在成功研製初教-5教練機和殲-5戰鬥機後,直升機的試製提上日程。1955年4月,從蘇聯批量引進的米-4直升機裝備部隊。同時,國家決定引進米-4及其發動機的相關技術,分別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廠和哈爾濱東安發動機廠進行仿製。

1956年10月,中國同蘇聯籤訂仿製生產米-4的合同,這一計劃代號為「旋風25」工程,預計從1957年6月開始,到1959年年底完成研製。但由於當時蘇聯正在對米-4進行延長使用壽命的改進,所以相關技術資料直到1958年1月才交給中國,因此整個計劃不得不同步延後。

哈飛拿到米-4的技術資料後,立即開始翻譯和描發圖樣,在6月底就完成全機圖樣及資料的描發工作,同時採取邊設計製造工裝、邊製造飛機零件的交叉試製工作法,11月完成第一架樣機總裝,12月完成全機靜力試驗,1958年12月14日首飛成功。

由於當時正處於「大躍進」時期,直-5的研製也受到影響,為趕進度不斷修改計劃甚至簡化工藝。首架直-5成功試飛後,未經鑑定就陸續投產45架,總裝完成10架,但因質量不過關,無法投入使用。1959年12月16日,用質量較好的第6架機勉強通過鑑定,而1958年到1960年間生產的直-5直升機全部不合格。

1960年12月,國防工業提出「軍工產品質量第一,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求數量」的方針,直-5直升機研製被列入徹底整頓的範圍。1961年3月,開始重新研製直-5,1963年7月第一架優質直-5總裝完畢,並於1963年8月20日首飛成功,9月通過鑑定驗收,1964年開始批量生產。

在充分消化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在生產中也對直-5進行改進。最大的改進就是用金屬旋翼槳葉代替原來的鋼梁木結構旋翼槳葉,大大提高旋翼的使用壽命和飛行性能。從直-5第十二批第7架機起,開始全部改用金屬旋翼。1966年後直-5改用玻璃鋼尾槳,還將燃油箱改為薄壁軟油箱,將座艙內活動副油箱改為機身兩側外掛副油箱。此外,直-5還在基本型的基礎上發展出客機型、農林型、航測型、水上救生型等衍生型。

到1979年停產,直-5共生產545架。1966年是生產數量最多的一年,年產量達到102架。隨著產量提升,直-5價格也直線下降,從1963年的158萬元人民幣降至1967年的48萬元人民幣。

除86架援助友好國家外,其餘的直-5均裝備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及地方單位,航跡遍布全國。直-5在整個服役期間參加了許多重大事件和作戰行動,如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西沙海戰和邊境作戰等。直-5在全國搶險救災工作中也屢建功勳。1966年3月8日,周恩來總理視察邢臺地震災區乘坐的就是直-5。這架3889號直-5現存放在中國航空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中國通用直升機開山之作,直-9輕型直升機,能否改進後繼續服役?
    直-20開啟了中國直升機的新時代雖然直-9型直升機只是一款4噸級的輕型直升機,但是在中國的長期傾力打造之下,直-9系列直升機,也成為了中國直-20通用直升機誕生前,中國通用直升機的開山之作國產直-5型直升機受限於當時中國直升機產業的技術水平,繼直-5型直升機之後的直-6直升機項目和直-7直升機項目相繼下馬。
  • 國產航母5月5日首次起降直-18改進型直升機
    國產航母5月5日首次起降直-18改進型直升機 「環球時報」微信公號 2018-05-05 10:21
  • 國產直九艦載直升機戰功赫赫
    兩架傲立甲板的國產直九艦載直升機在一身戎裝的特種兵護衛下,尤其引人注目,兩隻威武戰鷹在142天的時間裡共飛行268架次72小時54分,為驅離129艘可疑船隻立下赫赫戰功。  在參加護航的國產直九艦載直升機的背後,是為確保此次遠徵直升機圓滿完成任務的3名地勤維護人員,他們分別是來自中航工業哈飛公司的51歲機械師於濱、52歲特設師劉士傑和來自中航工業南方發動機公司39歲的曹凱明。
  • 國產直9直升機為何喪失大單,俄羅斯直升機取勝,物美價廉
    俄羅斯民用飛機一向質量低劣,為何這款雙發輕型直升機受到中國青睞?比較有意思的是,中國也有一款直升機和俄羅斯安薩特重量性能售價都很類似,這就是中國引進法國技術生產的直-9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4噸,安薩特3.3噸,重量稍小,但是兩款飛機售價都在4000萬人民幣,為何中國直-9失去訂單,而採用名不見經傳的俄羅斯直升機?
  • 直-9直升機
    至1990年,原法國授權之50架直升機均以完成生產組裝,1988年5月,直-9國產化總指揮部與有關部門籤訂了承包合同,其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是總承包單位,用了3年多時間和其他90餘家廠所協力攻關,於1992年1月16日成功完成了國產化直-9的首飛。
  • 國產直升機直8到直20各自定位和用途
    直到2004年後直-8F型出現,採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B-67A發動機和國產發動機,才解決了技術瓶頸。直-8F型從2007年開始大量生產,預計超過100架。直8屬於大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3噸,可以搭載27~39名乘客。直9直9是我國在80年代仿造的法國海豚通用直升機。
  • 國產直九系列艦載直升機簡介
    2008年3月11日,我國南極考察隊員正在準備「直九」直升機。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資料圖:中國海軍艦載直九型直升機準備著艦  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是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引進法國專利、研製生產的。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海上救護、空中攝影、海上巡邏、魚群觀測、護林防火等,並可作為艦載機使用。
  • 國產直升機迎來新發展,武直10、直20入役,重型直升機也納入計劃
    大量先進軍用機問世,填補了我國航空史上多項空白,這其中就包括國產武直-10武裝直升機和直-20通用直升機。這兩款性能可媲美AH-64「阿帕奇」以及「黑鷹」的國產直升機,已經投入批量生產之中,逐步裝備我軍。
  • 通向國產重型直升機之路——穩步前進的直-18
    圖——昌河直-8直升機雖然說直-18尚且不能被稱為重型直升機,暫時也不具備對標美國CH-53種馬系列或者俄羅斯米-26系列重型直升機的能力,但是直-18的出現使得中國的「中型運輸直升機」真正擺脫了法國超黃蜂直升機的影子,而旋翼系統、傳動系統等直升機關鍵技術的完全國產化也提振了我國直升機界的整體信心
  • 寬體直8有何優點?運力直20都自愧不如,彌補國產大型直升機缺口
    而直升機也不敢落後,先後有直-8,直-11,直-20和S-70等知名的武裝直升機。這些武裝直升機都各有用途和優點,但直-8有一個優勢,連最新的直-20都比不上。雖然擁有國產中型大型運輸機,但在很多情況下,還是需要直升機來完成複雜地區的運輸任務的,而寬體直-8的優勢就顯露出來。
  • 解放軍未來主力武裝直升機,直10搭配直19,標配武裝直升機
    自行研製生產,專業武裝直升機 我國直升機的研發歷程十分曲折。從涉足直升機生產,到引進,改裝,再到合作,直到實現完全自主研製,它歷經38年,終於研製出中國和亞洲第一款專業武裝直升機——武直-10,緊隨其後的是,我國又在直-9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研製出中國第一款輕型武裝偵查直升機武直-19。
  • 中國軍用直升機直8、直9、直10、直19、直20有何區別?
    眾所周知,直升機是現代戰爭一大主角,武裝直升機配置特種兵的場景在電影《黑鷹墜落》給國人印象極其深刻,相信很多人對美國武裝直升機都有點酸酸的感覺 ,但是雖然中國國產直升機沒有美軍那麼普及,但國產直升機水平也不差。
  • 經過六年試飛的直20直升機終於迎來曙光
    直20直升機在軍迷們的千呼萬喚下終於現身,,這也是中國直升機領域研發史的一個裡程碑,由最新的直20高清圖片可清晰的看出直升機的主旋翼電熱除冰系統、尾漿、漿轂、機頭雷達、空速管、前視紅外傳感器等部位,據專業人士表示,直20研發已經攻克很多重要的難關,例如旋翼防除冰技術以及國產渦軸-10
  • 烏克蘭發動機已不可靠 國產發動機助直8寬體型升級為重型直升機
    中國相關單位啟動了直-8寬體型直升機項目,未來可以將它進一步升級,作為國產重型直升機發展備份計劃。 從海外資料來看,中俄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選擇了烏克蘭D-136-2渦軸發動機,它是米-26上面D-136渦軸發動機改進型,由於中俄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起飛重量要小於米-26,所以它的高溫高原遠高於後者,這也是國產直升機性能要求一個特殊之處,即便黑鷹直升機也是經過改進之後才滿足這個要求。
  • 直8寬體型曝光:首款國產入門級重型直升機 起飛重量還可以加大
    現在大夥明白它為什麼這樣設計 前不久有消息說國產直-8寬體直升機試飛成功,標誌著國產直升機型號譜系進一步完善,增強了陸航作戰能力,也為國產重型直升機研製積累了經驗
  • 直9直升機個小腿短,為什麼國產航母偏偏就看上了它
    近日,媒體發布了海軍直9開展海上救援的圖片,畫面顯示,直9在海上浮冰區開展「海上遇險飛行員」搜救訓練。該型直9為航母專用的搜救直升機,這應該是為第2艘航母服役做準備。
  • 參展國產飛機巡禮:直9系列直升機
    直-9WA直9系列直升機是中航工業哈飛八十年代引進法國宇航公司SA365N型直升機技術專利製造的10-14座快速輕型多用途雙發直升機。其設計原則符合美國FAR29規範中A類和B類對儀表飛行規則(IFR)和目視規則(VFR)的要求。2001年,直9A直升機獲得了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民用適航證和生產許可證。
  • 直8型直升機
    直8型直升機直8型直升機編隊飛行直升機編隊的特點是:一是機群龐大,數十架直升機形成一個整體,飛行高度低,飛行速度較其他飛機稍慢,氣勢宏偉,更利於觀看;二是隊形上與50周年閱兵時相比增加了難度。當時是5個5機「楔」字隊形編隊,這次則增加了9機「品」字隊形的編隊。「難度增大了,但觀看效果好。」
  • 中國第一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直升機---直11多用途輕型直升機
    直11直升機屬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是我國直升機行業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種。由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飛公司等單位1989年開始共同研製。原型是歐洲直升機公司法國分公司(原法國宇航公司)研製的AS350「松鼠」多用途輕型直升機。
  • 實拍國產AC352直升機首飛
    【環球網軍事-航空12月20日報導】2016年12月20日,由中航工業最新研製的先進中型多用途直升機AC352成功首飛。作為代表當今世界最先進水平的中型直升機之一,它的問世填補了中國民用直升機7噸級譜系的空白,是國產直升機家族中的一顆新星,是民族直升機工業60年發展的巔峰之作,是踐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成功典範,必將對促進我國直升機工業和通航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AC352直升機採用雙發動機、寬機身設計,最大起飛重量7.5噸,可搭載14至16名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