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莊的新故事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2020-12-25 恩施新聞網

記者 何冶 通訊員 楊雪晴 

初夏,鹹豐縣清坪鎮楊家莊村朦朧在雨霧裡。這個季節的雨,讓這片山川又添了幾分新綠。

嶄新的入戶路上,三三兩兩的村民背著背簍、扛著鋤頭,熱情地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幾天忙摘茶,今天搶時間去翻包穀。」村民黃淑珍帶著兒子,正往自家田裡趕。

「家裡的母豬下了6個豬崽,日子越來越好。」村民周春桃在自家豬圈裡忙活著。

楊家莊村以前窮出了名,無路、無產業,村民糾紛不斷……沒少讓當地幹部頭疼。

村幹部王瓊是本村人,深有體會。以前她在鄰村上學,下雨天,先把鞋子包好放書包裡,穿雨靴走到村頭一家小賣部,再換鞋搭車。「沒得法,以前只有泥巴路,家家戶戶就靠種包穀、紅薯將就著過日子。」

2018年初,恩施高中駐村扶貧工作隊來了,和村幹部一起組成脫貧攻堅「尖刀班」,帶著村民修路、搞產業、整村容村貌。漸漸地,村裡變了,人也變了。

「我申請退出低保,退出貧困戶。」2018年6月,村民田金樹一語驚人。

低保補助、貧困戶幫扶政策,都是實實在在的「銀子」,別人想拿還拿不了,他居然不要了。村裡爆出這一大「新聞」,村民議論紛紛。

「當低保戶、當貧困戶又不是什麼光榮的事,現在家裡條件變好了,我覺得脫貧才是光榮的事。」田金樹坦言。

2018年來,村民口口相傳的「新聞」還真不少:

「田文武、李井紅把田土捐了!」這兩位村民為支持村裡修建文化廣場,主動來到村委會,無償「奉上」3畝田。

「路上那些泥巴找不到被誰清乾淨了,走路不髒褲子了,不曉得誰做的好事。」一次下雨,雨水將泥土衝上三組公路,淤泥覆蓋,沒過兩天,就被清掃得一乾二淨。大家四下打聽,才得知是居住在路邊的村民乾代金做的好事。

「曉不曉得,前幾天幾個退伍軍人在唱軍歌。」2018年建軍節來臨之際,「尖刀班」找企業贊助購買了迷彩服和軍用水壺,讓村裡的退伍軍人重溫軍旅生涯,再次唱響軍歌,18名老軍人唱得熱淚盈眶。

……

這些「新聞」,也傳進了村裡的大會小會。一時間,先進者自豪,後進者反思。村裡抓住時機,組織開展趣味運動會,籤署清潔家園行動承諾書,評選「最美媳婦」和「最衛生家庭」,趕、幫、超的鄉土「新聞」更多了。

以前,提起四組村民田輝武,村支部書記雷開平苦笑。田輝武因不熟悉精準扶貧政策,曾對村幹部有誤解,誰跟他講解政策他都要冒火,經常到鎮裡和縣裡反映問題。

村裡的變化他看在眼裡,切身感受到幹部們是「真扶貧、扶真貧」,從此,思想轉了180度的彎:將自家6畝土地流轉出來,支持村裡發展產業;挖了自家的院壩,支持修路;主動當起宣講員,宣傳政策……

眼下,雷開平很自豪:講「新聞」、擺龍門陣,楊家莊不斷發生的故事他能講三天三夜。

村裡有個養殖能手叫乾岸,2018年出欄仔豬、肥豬80多頭;村裡還有位種植能手,叫劉仕菊,年產玉米5000多公斤、稻穀6000公斤。

貧困戶李友祥早年務工不慎受傷,肩膀上還嵌著鋼板,他不等不靠不要,志在靠種地勞動脫貧。

……

一個個「新聞」,一點點變遷。曾經,這個貧困村沒有水泥入戶路,如今,家家通水泥路,再也不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曾經又髒又亂,如今院壩整潔,雜物碼放整齊,家家房前屋後種上了紫薇。

「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村裡發展白茶1100畝,村民既收穫土地流轉租金,每天還有80元務工收入,合作社的收益,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老百姓按7:1:2的比例分紅。

小河穿村過,石橋、溪水、農家屋,一派祥和,沿岸400餘棵柳樹、120餘棵紫薇茁壯生長。河邊30多個大棚中,各項農業產業種植實驗正穩步推進,這是楊家莊人的新產業、新希望。全村產業覆蓋率已達69%。

風吹柳樹露石橋,米湯泉彎彎穿村過,見證著楊家莊人酸甜苦辣的生活,聆聽著這方土地上的新故事,一路歡歌向遠方……

相關焦點

  • 鄉村處處景色新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記者童秀清 通訊員趙盛迷「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清晨的恩施大峽谷雲蒸霧繞,清江蜿蜒流淌,翠峰層巒疊嶂,景區遊人如織。山谷間,「勞模」導遊譚桂英與成都遊客對唱《六口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恩施市探索建立「景區帶動、鄉村旅遊拉動、產城融合撬動、綜合改革推動」四大旅遊扶貧發展模式,在全國旅遊扶貧現場會上得到充分肯定。
  • ...發揮好「三服務」職能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杜瑞芳 通訊員謝宇、彭永熬)12月23日上午,州委辦公室召開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傳達學習州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部署貫徹落實措施。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州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共恩施州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州委書記柯俊在州委七屆九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
  • 建南鎮 - 建南鎮_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近年來,全鎮廣大幹部群眾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搶抓新機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績。2015年實現鎮域經濟總收入7.35億元,同比增長10.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405元,同比增長12%。「十佳平安鄉鎮」●恩施州安全生產紅旗單位●恩施州「基層服務型示範黨組織」
  • 板橋鎮 - 板橋鎮_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恩渝公路貫穿全境,是鄂西南通往渝東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也是連接恩施大峽谷、利川騰龍洞、重慶天坑地縫及三峽黃金旅遊線的重要節點。近年來,板橋鎮緊緊圍繞恩施市委提出的「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和「五四三二」工作重心,大力實施「科教興鎮、產業富鎮、城建強鎮、旅遊活鎮」戰略,著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依託優勢資源,著力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穩定菸葉生產,唱響「中國板黨」品牌,擦亮「大山鼎」蔬菜名片,做大做強草食畜牧業,打造萬畝林果園,建設產業大鎮,實現產業富鎮;統籌城鄉發展,加強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以板橋集鎮建設為支撐,加快公路沿線和村中心點新農村建設步伐
  • 走好全域旅遊新路徑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宣恩縣國有雪落寨林場打造森林康養體驗區,只是宣恩縣走好全域旅遊新路徑的一個縮影。宣恩按照「景城合一」的發展理念,著力提升核心景區硬體設施和服務質量,實現近者悅、遠者來,走出了「景城共建共享」的創新之路,一個極具春之茶、夏之水、秋之韻、冬之雪的魅力小城應運而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恩施州全域旅遊受到不同程度衝擊,走好全域旅遊新路徑顯得尤為重要。走好「借雞生蛋」新路徑。
  • 初探金峰山 -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當地人說恩施縣誌中亦有金峰寺的記載,寺廟一度香火十分旺盛,香客遍及周邊恩施、建始、四川等地。11月10日,恩施戶外鐵三角前往太陽河賞紅葉,路遇當地的一個老羊倌兒,他看見兄弟們的這身行頭十分好奇,聽說是旅遊的,便極力向兄弟們推薦金峰山,於是就有了這次十分偶然的「初探金峰山」。當地人說金峰山曾駐紮過白蓮教,最多時需要四十八口灶臺生火做飯,現在還留有灶臺的遺蹟。
  • 因地制宜找出路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新拱橋村花卉基地,村民在培管玫瑰花。全媒體記者 向相輝 通訊員 張芙榮「以前村裡沒錢買紙買筆,現在有了綠茶加工廠,村集體經濟有了收入,修路補橋再也不煩惱了。」來鳳縣大河鎮桐子園村支書劉春生說。餘婆婆蒸汽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紅薯、玉米、蕎麥等粗糧粑粑暢銷恩施、重慶黔江等周邊超市,速凍粗糧粑粑銷往上海、南京等地。今年,中壩村再次爭取18.9萬元,在標準化廠房旁建凍庫,解決了粑粑就地速凍和存放的問題。「公司每年解決安置點20多人就業,給村集體分紅5萬元以上。」現任村支書楊宗國說。
  • 煥發新活力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吳青華是大河鎮黑家壩村村民,去年成立恩施明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香菇產業。當時,杭州拱墅區對口支援大河鎮雙凼槽、白果樹、芭蕉溪等3個村各20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經過討論,大河鎮決定統籌60萬元幫扶資金,由吳青華建香菇基地,3個村集體享受分紅。今年2月,3個村拿到首筆分紅,每村5萬元。目前,吳青華在來鳳縣20個村建設了香菇基地,每個村可獲得3萬至10萬元不等的分紅。
  • 風雪中的最美「警」色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特約記者張東平3月2日凌晨以來,巴東、建始等地迎來雨雪天氣,恩施公安民警冒著大雪和嚴寒,24小時堅守崗位,保障道路交通暢通,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在318國道巴東縣八字嶺、209國道建始縣玉蘭坪、業紅公路花坪鎮等疫情管控卡口,民警及時排查道路隱患,適時開展交通疏導,強化重點路段重點管控,確保應急物資運輸便捷,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 乘風破浪奮楫前行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項目建設「加速度」8月25日,湖北省長投集團與利川市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斥資100億元,用於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推動利川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就在7月23日,天府江廈公司牽手利川,擬投資107億元打造西蘭卡普。
  • 拓寬思路做強「冰雪經濟」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神農架緊鄰恩施,滑雪等冰雪項目發展較好,如何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競爭,就要注重特色發展。利萬高速公路開通後,利川取消利萬高速利川段門票,推出「99元玩遍利川五大景區」「萬名萬州人遊利川」「土家刨湯民宿文化節」等冬季遊活動,實現旅遊收入近千萬元。利川今冬旅遊贏得「開門紅」並非偶然。
  • 烤紅薯 - 烤紅薯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關於烤紅薯,還有一個難忘的故事。一個秋天的下午,天氣晴朗,我和幾個小夥伴去割豬草,快割滿筐時,一個小夥伴提議燜紅薯吃,我們紛紛贊成。一個人在沙崗上用鏟子挖坑,兩個人去撿柴火,還有一個人去自家地裡刨紅薯。我們把剛刨出來的紅薯放進去,把燒熱的炭灰和焦土埋在紅薯上。太陽西下,夕陽染紅西山,我們把紅薯扒拉出來,軟乎乎的,香氣在空氣中瀰漫。烤紅薯成了我抹不去的記憶。
  • 古樸的村莊 -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 氣球接力賽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 曉關侗鄉建起扶貧就業孵化園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文雅 通訊員樂舟、向慧玲)打包、點貨、裝箱……7月7日,在宣恩縣曉關侗族鄉集鎮下壩安置社區羅比克工藝禮品加工廠生產車間,工人們正趕製訂單,為7月外貿出口做準備。
  • 糧食知識問答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煎炸食品後的油不可與新油混合。用過的油由於吸附了大量的氧,部分不飽和鍵已經被氧化,微量的氧自由基已經產生,不可與新油混合。炒菜時別等到油冒煙。高溫油不但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因此炒菜時食用油加熱時最好不要超過油的煙點。食用油的不飽和脂肪酸見光會氧化變質,應避光、隔氧、低溫保存。
  • 五龍山 - 五龍山 -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如今還完整地保留著當時很多文明古蹟和遺址,當地百姓至今還流傳著很多有關五條飛龍盤踞此山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山水是五龍山風景的靈魂,她是大自然最完美的藝術組合,以險、奇、絕、秀、美之獨特,形成整個五龍山風景區。其重要景點有觀音坐蓮、石門、龍寇一炷香、一對蠟、斷山橋、蔣莊巖、三義洞、仙女洞、龍女洞、犀牛洞、洞中樹、仙龍爬壁,還有溫泉、七眼泉等奇景。
  • 2020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恩施州政府網連續5年躋身地市百強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胡成冞)12月15日,2020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暨第十九屆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於北京發布,恩施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列全國地市政府門戶網站58名,比上屆前進3位。這是恩施州政府網連續第5年躋身全國地市政府門戶網站百強榜。
  • 青山如錦 繡出鄂西林海新底色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開荒插綠重披新「綠裝」天然氧吧,風景如畫,房在林中,路在景中,人在畫中,建始縣從不缺乏對森林資源的溢美之詞。見縫插綠、修復山體、應綠盡綠……站在建始縣國有東坪林場山頂遠眺,2018年年初完成的340畝精準滅荒造林地,已綠影搖曳。呼吸著清新自然的富氧空氣,體驗著原始森林的芬芳氣息,滿目青山入畫來。
  • 萬裡探親行 -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