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本裡的4個「假故事」,都是虛構騙人的,你學過幾篇?

2020-12-11 miss李說教育

文/miss李說教育

小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正適合培養孩子道德意識,所以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面,都是關於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文章,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第一時間拿到語文課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裡面有意思的課文和故事讀完,而且還總是會被裡面的故事感動得熱烈盈眶。

可是你知道嗎?其實裡面某些故事的真實性並不是值得去推敲,只要你細心的去查一下,就會發現這些都是虛構騙人的「假故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小學語文課本裡面的4個「假故事」吧,你學過幾篇呢?

一、《華盛頓與櫻桃樹》

故事講得是華盛頓在他的爸爸那裡得到了一把斧頭,為了看一看斧頭是否鋒利,他就把爸爸心愛的櫻桃樹給砍倒了,爸爸知道之後很生氣。但是華盛頓還是勇敢說出是自己砍倒的櫻桃樹,爸爸因為華盛頓很誠實,所以不但沒有生氣並且還獎勵了他。可是經過研究發現,華盛頓的家裡面壓根就沒有種植過櫻桃樹,這只是為了教育孩子而虛構的故事而已。

二、《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篇課文絕對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個,小的時候可能我們對於地震的認知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會死掉很多人,所以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是我們第一次真實的感覺到地震的恐怖。文章說了明確的時間、地點和死亡人數,在1988年的洛杉磯,大概30萬人失去了生命。但其實只要你去翻閱資料,就會發現在1988年的時候,洛杉磯並沒有大地震,真正的地點是在舊金山,而且死亡人數並沒有那麼多,只有60個人。

都是經過小學教材的幾次修改,最後變成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直接模糊了地點和時間,把這件事情變成一個確切的虛構故事。

而這片文章的主旨是想讓學生們了解到偉大的父愛和生命的重要,可是時間、地點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寫上時間只是為了讓故事更加的完整。

三、《悲壯的兩小時》

文章描述的是一個太空人在返回大氣層之後,發生了故事最終墜毀的故事。在故事中,蘇聯對這一部分做了實時直播,留下了兩個小時時間讓他和他的家人告別。

但是根據記載,不管是時間還是邏輯都是不通順的,而且當太空人回報的時候,指揮官就切斷了通訊,進行救援工作,而且在那個年代下,這趟飛行事件是一次絕密計劃,是不可能進行現場直播的。

四、《愛迪生救媽媽》

這個故事和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關係,如果沒有他的話,我們的生活就不會像今天如此便利,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愛迪生媽媽在他7歲的時候,突然生病,醫生檢查後,發生是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不然會有性命之憂。

可是愛迪生家裡面的環境不好,光線陰暗,醫生們無法做手術,所以愛迪生便想到一個方法:點燃家裡面的煤油燈,然後召集幾個夥伴,舉著鏡子把反光匯聚到一起,醫生們順利的完成了手術。

聽起來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但是為什麼它是假的呢?第一在1886年,闌尾炎的患者才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來緩解痛苦,在這之前是沒有人用過手術的方法來治療闌尾炎的,而且在愛迪生出生於1874年,7歲的時候是1854年,離第一例闌尾炎的手術還有10多年的時間呢!

其實教科書裡面還有很多的假故事,雖然會有很多人產爭議,但其實只要故事只要達到了教育意義,可以讓孩子學到美德,其實就可以了,不需要那麼較真。

你還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有哪些虛構騙人的故事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小學課本中的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相信不少人,對於小學課本上的文章依然是記憶猶新,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第一篇散文,經典名著的橋段……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從語文課本上展開的,然而小學課本上,有兩個家喻戶曉的「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 語文課本中的3個「假故事」,學生們深信不疑,90後至少學過一篇
    但很多學生都不知道,語文課本中講述的故事,並不都是真實的,有一些文章是作者為了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而創造的,就比如語文課本中的3個「假故事」,很多學生都深信不疑,90後的學生至少學過一篇。第一個「假故事」:《尊嚴》這篇《尊嚴》是我們小學時學過的一篇課文,很多人知道如今都印象深刻,文章講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
  • 教科書中,那些「開局一張圖」的假故事,你讀過幾篇?
    當時學這首《木蘭辭》的時候,其中的教材內容翻譯就是把唧唧復唧唧解釋為木蘭的織布的聲音,到了後來才更改為是木蘭的嘆息聲。在語文課本中,文言文是必然會學到的,而當一些學者而後考證,其中也可能存在的某些爭議與錯誤,這被收入語文教科書內是無可避免的,可是這一些問題也僅僅是學術上的一些問題,稱不上是虛構捏造。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 官方是這樣回應的。近日瘋狂網絡和朋友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究竟是怎麼回事?小編和大家一起去看看: 人教版小學語文竟有8年未改的「假課文」? 近日,小學課文被指杜撰事件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網友戲稱,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隨後,人教社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回應,稱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插圖,你還認得幾個?90後才懂……
    年紀大了總喜歡回憶,作為早已畢業的90後,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學的課文嗎?回憶殺!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插圖,你還認得幾個?90後才懂……那些年的課本插圖,你能認出幾個?作為90後,小時候最喜歡的應該就是語文課,每次一發新書,就把語文書當做故事書看,不僅僅又好看的插圖,而且還有有趣的故事情節,比如下面這些圖畫。作為小學語文課本,裡面有寓言故事,也有各種歷史故事,而其中的配圖,更是上課的時候最容易遭殃的地方。五十六個閏土,五十六隻猹,五十六個閃亮鋼圈在我家,五十六把鋼叉,匯成一句話,叫你偷瓜,叫你偷瓜,叫你偷瓜。
  • 教科書中,那些「開局一張圖」的假故事,你讀過幾篇?
    當時學這首《木蘭辭》的時候,其中的教材內容翻譯就是把唧唧復唧唧解釋為木蘭的織布的聲音,到了後來才更改為是木蘭的嘆息聲。在語文課本中,文言文是必然會學到的,而當一些學者而後考證,其中也可能存在的某些爭議與錯誤,這被收入語文教科書內是無可避免的,可是這一些問題也僅僅是學術上的一些問題,稱不上是虛構捏造。
  • 小學語文課本中這三個故事,很多人被感動到流淚,其實全都是假的
    眾所周知,學生教材的編寫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小學時期的語文課本,更是對孩子們的三觀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編寫教材的專家一方面要顧及課本知識的連貫性,在循序漸進中讓孩子們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對孩子三觀的培養,畢竟其中很多重要的內容,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小學課本中2個「正能量」故事,其實是虛構的,但很多人信以為真
    對大部分人而言,最早的文學啟蒙、價值觀塑造都受小學課本上那一篇篇經典的課文影響很深很多情節時隔多年依然記憶猶新,原因在於課文傳達的思想影響了你最初的價值觀。但是,小學課本上有很多「正能量」故事是虛構的,信以為真的不在少數。 第一個故事非常經典,展現了偉大的父愛,也展現了愛可以創造奇蹟,更體現了堅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它就是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上冊的《地震中的父與子》。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 官方是這樣回應的。近日瘋狂網絡和朋友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究竟是怎麼回事?小編和大家一起去看看: 人教版小學語文竟有8年未改的「假課文」? 近日,小學課文被指杜撰事件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網友戲稱,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隨後,人教社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回應,稱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小學課本中2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其實是虛構,但是有很多人信以為真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最早的文學啟蒙和價值觀塑造都來自於小學課本上那一篇篇經典的課文。一個是身邊有很多小夥伴製造氛圍自己有在認真的再去學,在一個就是有老師的充分講解讓我們去吸收。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小學課本上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正能量」故事其實是虛構來的,信以為真的還真不再少數。《地震中的父與子》第一個故事非常經典,我想你一定會記得。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 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 《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語文數學化學生物 4大學科 97個漫畫故事...
    這套《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是專門給孩子寫的百科啟蒙書,它涉及了語文、數學、化學和生物四大學科,知識點特別豐富,涵蓋範圍很廣,非常適合給孩子做科普入門,對積累知識、開闊眼界都是很有幫助的。整體共12冊,4大學科,97個漫畫故事,500餘個知識點,用漫畫形式演繹課本知識,強化、拓展學科內容。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大變臉」插圖濃濃中國風
    之前一年級語文課本的目錄順序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新教材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此外,漢語拼音也由之前的4個單元減少為2個單元。而識字課卻從原來的8課增加到10課,體現了對識字教學的重視。
  • 《愛迪生救媽媽》,是這樣走進小學語文課本的!假課文貽害無窮?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編寫者在編每一篇選文的時候,應該有若干個標準,其中史實和科學的準確應該是重要標準之一。」在這些被質疑的課文中,最主要的一篇課文是人教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裡的《愛迪生救媽媽》。該篇課文說的是愛迪生7歲那年,媽媽得了闌尾炎,由於來不及上醫院,家裡燈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辦法,使媽媽手術成功。
  • 兒時課本裡,當年深信不疑後來被證實造假的故事,你被騙了幾個?
    課本是求學歲月中學生們最熟悉的東西,它涵蓋了各方面的學問,是老師教授知識的基礎工具之一。在判斷力和是非觀還沒有成型的幼年時期,孩子們幾乎對課本中的東西深信不疑,然而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中,卻陸續被發現了好幾篇「假課文」,由此引來了無數爭議。
  • 語文課本上的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不少人卻信以為真
    相信那一頁頁語文課本上的故事,成為了不少人寶貴的童年回憶,上面用淺顯易懂的故事,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經典流傳的大道理,然而讓人感到質疑的是,這些故事科學上真的可行,又或者是否存在呢?實際上,課本上就有兩個經典的「假故事」,其實根本不存在,不少人卻信以為真,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語文課本都是騙人,老舍:我也很無奈
    語文課本都是騙人,老舍:我也很無奈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名山大川,很多風景名勝或許不是那麼出色,由於歷史上的名人為其作過文章或者詩句,就一躍成為國內旅遊景點的熱門。歐陽修就曾為滁州的醉翁亭寫過文章,因此醉翁亭也一度成為很多人旅行的必去景點。不過很多景點並不像文章中描寫的那樣美麗動人,很多人來到這些景點後都會發出一聲感嘆,或許古人的眼光與我們有所不同吧!
  • 還有多少人記得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趙州橋》?
    趙州橋我一直覺得,我上中小學的時候,語文教材的課文選的好,很多課文是講國家重點文物、重點工程和重點風景名勝的。我一直記得小學三年級學的《趙州橋》就是其中一篇,作者是兩院院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這篇課文,我從學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忘記過,全文只有300多字,當時能背誦。其實,小時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學到的只是皮表知識,小孩子,哪裡知道「一千三百多年「是個什麼概念,哪裡知道一座石頭建成的小橋有多大的意義?當時是老師說好就是好。
  • 那些年被語文課本安利的景區,你去過幾個?
    你看我買了這個東西,非常好。隨後自己就會對這個東西呢?進行一份深度的了解。這個過程呢,在現在來說叫做種草或者安利。其實這並不是不是現在才出現的產物,人們在了解一個新生事物的時候,均是一個被安利的過程。最近剛好有一個「被語文課本安利過哪些東西?」的話題登上了熱搜。作為一個旅遊愛好者來說,這些年被語文課本安利過的景區並不少。
  • 新版小學語文教材脫胎換骨 周杰倫歌曲進課本
    新版小學語文教材修訂脫胎換骨,去偽存真  周杰倫歌曲也進了小學課本  北京消息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目前,語文版新版教材小學一、二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已經通過教育部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