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刷一波回憶!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
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小編想先回憶一下70後的課本,70後的課本封面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語文課本的內容還有人能想起來其中的某一篇課文嗎?
7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在全國還沒有採用統一的編制,但是很多學校都會使用人教版的教材,那個時候的中小學教材還是十年制的,語文課本非常具有時代特徵,但是因為處在70年代,所以並沒有收錄很多豐富的內容,不過,那個年代的課本內容雖然有限,卻依舊擋不住祖輩們對於知識的需求。不知道,你們看到這個圖片,是否能回憶起來小學時無憂無慮的時光呢?你們還有人記得當年課本裡的內容嗎?
我們再來一起回憶一下8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吧!80年代的人們,你們還記得你們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封面嗎?小學語文課文還能記得幾篇呢?
在80年代,有的學校用的是五年制的小學教材,有的學校用的是六年制的小學教材。不知道這些教材裡的課文你還能記起來多少?不知道提起來《邱少雲》、《黃繼光》時,你是否有些許印象?不知道《孔融讓梨》和《我的戰友邱少雲》這些經典文章能不能喚醒你小學時的記憶?
很多人懷舊,其實就是為了懷念過去的自己,不知道現在的70後和80後看到闊別已久的語文課本的封面,是否會懷念小時候的自己?歷時多年,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也經歷了不少事情,這些事情都在逼迫著你成長,你只能借著過去的物品來懷念回不去的舊時光了!
最後,我們再一起回憶一下90的小學語文課本是怎樣的?相信很多90後都已經走出象牙塔,步入社會開始生活了。不知道再看到這些小學語文課本,還能喚起你多少的童年記憶?
小編是90後,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的可以在評論裡留個印記哦!小編對小學語文課本印象比較深得有《司馬光砸缸》、駱賓王的《詠鵝》等等,還有《雪地裡的小畫家》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而且,小編到現在分辨東西南北,還是靠小學時學到的一篇課文。
「早晨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這篇文章嗎?小編對這篇文章和《雪地裡的小畫家》印象是最深的了,現在還能對這兩篇文章背誦出來。作為90後的你們,對小編說的這些還有印象嗎?有時候,想起來小學的時候,被老師要求背誦課文,還會緊張得手心冒汗。
社會一直是在進步的,我國的教育事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地優化中。課本一版一版地更迭,但是人們對於兒時的記憶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的。知識對於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逐漸地影響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對於回不去的時光,只能懷念,但是對於已經步入中年的70後、80後和90後的人們來說,還是要向前看,過去是用來珍藏的,人不能總是沉浸在過去,只有一直向前才能不斷地發展不斷地進步。
小編的分享就要結束啦!大家對於小學語文課本還有什麼要討論的嗎?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