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嶽飛故裡湯陰拜謁嶽飛廟

2020-12-14 聲宏紫閣

嶽飛是我國著名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在我國,共有三大紀念嶽飛的廟廟宇,分別在河南的湯陰、朱仙鎮和浙江的抗州。湯陰嶽飛廟紀念其「生」,杭州嶽飛廟紀念其「逝」, 朱仙鎮嶽飛廟則是紀念其「功」。

前些日子,報團參加了華東五市遊,在杭州西湖畔棲霞嶺下拜謁了紀念嶽武穆將軍的忠烈祠,和清潔幽森的嶽飛墓,再一次被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所深深打動。行走在西子湖畔,讓我不由聯想起數年前赴嶽飛故裡湯陰,拜謁嶽飛廟的經歷。

那年,我是隨省會一家報社組織的考察採風團來到河南的,其中一站即湯陰嶽飛廟。嶽飛廟址位於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一行人懷著崇敬心情,列隊走進嶽飛廟的大門。嶽飛廟的大門是牌樓式建築,又名精忠坊。坊側兩廂的護壁分別嵌砌著一塊青石碑.左刻「忠」字,右刻「孝」字,朱漆描就,蒼勁有力。

一進山門,就看到了一字排開的奸佞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王俊鑄鐵跪像,他們身後是施全祠。施全將軍怒目而視,手揮寶劍震懾群賊。一副對聯寫得好:蓬頭垢面,跪階想想當年宰;端冕肅旌,看看今日將軍。奸臣一時得道,忠魂千古永存,歷史是公正的!五賊之頭部皆烏黑髮亮,系被後人擊打所致。據說,杭州西湖嶽廟裡的群醜跪像就是按此複製的。

講解員說,大家站在院中可以看到與山門相對的儀門全貌,舊時為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之地。步入正殿,高大魁偉的嶽飛塑像端坐正中,頭戴頂盔,滿面紅潤,目光炯炯,紫袍金甲,神態凜然。嶽飛右手扶膝,左手握劍,象是正在中軍大帳坐陣指揮,雄韜大略盡在運籌帷幄之中。坐像上方嵌掛一帖金字巨匾,陽鐫「還我河山」四個蒼遒有力的大字,傳為嶽飛手書。

「還我河山」這是嶽將軍飛一生的追求,在他率嶽家軍氣吞萬裡如虎橫掃金軍若卷席時,歷史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上演了一出千古含恨的悲劇。裡通外合的秦檜向高宗進讒,用十二道金牌將嶽飛從戰場召回,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在「風波亭」,時年39歲。從頭收拾舊河山,終落得一場空。

正殿往後走,東側是嶽雲祠、嶽柯祠;西側是四子祠、張憲祠。張憲是嶽飛的主要副將,一生追隨嶽飛立下顯赫戰功。後被誣謀反與嶽飛、嶽雲一同被殺害。二殿殿內是流傳千古的「嶽母刺字」塑像,嶽飛袒背單膝而跪,嶽母正欲以手相扶愛子,神態逼真,栩栩如生,觀之不由讓人潸然淚下。

漫步在嶽飛廟中,一種發思古之悠情油然而生。嶽飛廟,一個到了嶽飛故裡一定要去的地方。嶽將軍,受我一拜……

相關焦點

  • 嶽飛墓前的五人跪像都是誰,這背後的故事究竟是什麼?
    杭州西湖邊的嶽廟前掛著一幅著名的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1142年,嶽飛及兒子、女婿在風波亭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宋孝宗時,為嶽飛平反,並掘秦檜墓,追奪其爵位,改諡謬醜。嶽飛墓通稱嶽墳,在嶽王廟中線上,墓前建有墓門,過墓門有甬道至墓前,嶽飛墓在正中,左側為其子嶽雲墓。墓門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栽贓嶽飛的秦檜、王氏(檜妻)、万俟卨、張俊等四人。跪像背面墓門上有楹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朱仙鎮嶽飛廟(下)盡忠報國忠武載譽歸(圖)
    《精忠嶽飛》中嶽飛也說:「我娘在我背上刺字:盡忠報國,何謂忠?勿忘國恥,光復中原!何謂國?萬千黎民父老鄉親,他們在哪裡祭拜祖先,他們為哪裡吟詠詩詞,哪裡就是我們的國……」  朱仙鎮嶽飛廟裡懸掛的匾額是「精忠報國」,而湯陰嶽飛廟裡則是「盡忠報國」。  那麼,嶽母刺的到底是什麼字?  經東方今報記者查找資料得知,嶽飛背上刺的是「盡忠報國」。
  • 嶽飛到底有多慘?如果不是一獄卒幫忙的話,恐怕就要屍骨無存了
    所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說的就是嶽飛廟,嶽飛廟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棲霞嶺南麓、西湖西北角,埋忠骨埋的就是嶽飛的骸骨,而鑄佞臣指的就是跪在嶽飛廟前四個鐵人,這四人分別為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這四位是陷害嶽飛的主要人物。
  • 旅行景點推薦:杭州嶽王廟,紀念民族英雄嶽飛
    嶽墓棲霞是民族英雄嶽飛的紀念景點,同時也是杭州新十景之一,在全國一共只有五個嶽王廟,分別是朱仙鎮,湯陰縣,武昌,新會,杭州。在嶽王廟和曲院風荷之間的廣場,有一個嶽飛的紀念雕像,靜靜的凝視著西湖。進入嶽王廟,在左右兩邊有兩條長廊,牆壁上分別是嶽飛的書法和詩詞。
  • 杭州西湖北岸嶽飛廟,民族英雄世人敬仰,奸臣跪像重鑄12次
    雖然嶽飛是宋相州湯陰縣人,也是今天的河南安陽湯陰縣。但遺骨卻是葬在了杭州嶽飛廟內。當你走進嶽王廟的瞬間,就能看到大殿忠烈祠重簷中間,一塊「心昭天日」的橫匾,是葉劍英元帥在1979年嶽王廟重建時所題寫的。步入大殿,供奉著身著紫袍的嶽飛像,頭頂高懸嶽飛書法手跡「還我河山」,這入木三分的四個大字,表明嶽飛當時希望收復國土的赤誠之心。
  • 湯陰行:拜謁嶽飛廟
    元帥蒙冤逝,湯陰築廟堂。 精忠謀報國,憾作輓歌唱。嶽飛廟位於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嶽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是紀念南宋抗金英雄嶽飛的祠廟。嶽飛廟始建於明景泰元年(1450年),清代續修,現存大多為明代建築。
  • 湯陰鵬舉始飛處?千秋萬代供先賢--湯陰嶽飛廟
    杭州是嶽飛遺骨安葬之所,湯陰是嶽飛騰躍而起的故土,嶽飛人生的開頭和收尾,其精神的遙相呼應,將變得更為頻繁和密切。&nbsp&nbsp&nbsp&nbsp忠孝仁義,文武雙全,嶽飛生前,生祠便有不少,嶽飛死後,祠堂更是無數。嶽飛的故裡湯陰,冤死的所在杭州,都分布著不少有關嶽飛的古蹟。
  • 杭州嶽王廟:紀念抗金英雄嶽飛的地方,這個地方你去過沒有?
    正殿忠烈祠殿內塑有嶽飛彩像,身著紫色蟒袍,臂露金甲,顯示了一代英雄氣概,其上有嶽飛草書:「還我河山」巨匾,據說是嶽飛手跡。嶽飛在生前是沒有資格穿紫色蟒袍的,他死後63年朝廷追封其為鄂王,所以身著蟒袍。過了庭園精忠橋後就是墓區了,古柏森森,莊嚴肅穆,有嶽飛墓,墓碑刻有「宋嶽鄂王墓」字樣,兩側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和動物俑,旁邊有其子嶽雲墓,墓碑刻著「宋繼忠侯嶽雲墓」,兩座墓保持著南宋時期的式樣,難道說這麼多年來沒有受到破壞嗎?墓道前有長跪千年的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等4座奸臣跪像,讓人恨之入骨。
  • 嶽飛大將軍,一生何等的忠肝義膽精忠報國,卻被佞臣所害
    從嶽飛做人的角度來說,小編覺得他這更讓人欽佩不已,他人格中的正直無私,仁義道德,簡直是我們的典範,何況這位嶽飛將軍還是一名忠於國家的好人民,所以他才值得我們歌頌。尤其是嶽飛在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爭中,嶽飛帶領將士北伐中原,運用許多的戰術策略,一口氣收復了許多土地,消滅了金軍的戰術力量和糧食資產,通過這次後,使金軍的軍心動搖,正是因為嶽飛大將軍的驍勇善戰,領導能力超強,才能讓歷史上著名的抗金戰爭有了轉機,還有嶽飛大將軍隻身與敵人搏鬥,雖然身上受傷多處,但卻英勇無比,這些無數傳奇的事跡,讓小編佩服不已。
  • 嶽飛墓前跪著5人,為何如今只剩下4人?還有1人去了哪?不用跪嗎
    一代名將嶽飛的一首《滿江紅》道遍赤膽忠心,只為收復山河,金戈鐵馬踏遍山嶽,不愧千古英雄氣。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忠心耿耿、一片丹心的民族英雄,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奸佞小人所害,含恨而死,也留給後世之人永久的遺憾。在嶽飛平反後,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紀念和崇敬,建立起了嶽飛廟和嶽飛墓,還澆鑄了秦檜和幾個同謀的跪像,讓他們世世代代懺悔自己的罪行。
  • 河南省資訊|在河南湯陰追思嶽飛,祭拜嶽飛廟
    河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在河南湯陰追思嶽飛,祭拜嶽飛廟嶽飛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嶽飛廟在全國各地建有多座,在祭祀武廟中數量僅次於關帝廟。在諸多嶽飛廟中,最有名的當屬杭州西湖之畔的嶽廟,因為嶽墳在彼,其次就應該是河南湯陰的嶽飛廟。湯陰嶽飛廟又名精忠廟,其正式名稱是「宋嶽忠武王廟」。現存湯陰嶽飛廟為明景泰元年重建,其以往歷史已經不可考。湯陰嶽飛廟坐北朝南,但大門開在西側,估計和城市規劃所形成的既有格局有關。明間坊額為「宋嶽忠武王廟」。嶽飛死後被追諡「武穆」、「忠武」,封「鄂王」。張應登為明萬曆十一年進士,在河南為官時頗有政聲。
  • 湯陰嶽飛故裡
    "碑,告示著過往旅客——著名抗金英雄嶽飛的故裡在此。"碑,並在接見湯陰縣領導時,詢問了嶽飛廟的情況,指出"群眾既很關心嶽廟,就要保護。多少年過去,湯陰人民牢記毛主席的教導,不僅認真保護了文物古蹟,又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了嶽飛紀念館,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更加點綴了嶽飛故裡。
  • 嶽飛墓前的5個跪像都是誰,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大部分人都不認識
    在全國大多數嶽廟內,在嶽飛像的面前都有跪著5個人的雕像,除了秦檜夫婦,其他3個人又是誰,他們對嶽飛之死又做了那些喪盡天良的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三個遺臭萬年的人。他曾與嶽飛、韓世忠、劉光世並稱南宋中興四將,後轉主和,成為謀殺嶽飛的幫兇之一。他迎合朝廷對金議和的意向,自請解除兵權,而宋高宗趙構藉此機會也順利地解除了嶽飛、韓世忠等人的兵權。緊接著,秦檜一手製造了嶽飛父子的冤案,他又追隨秦檜製造偽證,促成了嶽飛冤獄,成為謀殺嶽飛的幫兇之一。
  • 嶽飛墓前的跪像,從2人到5人又到4人,中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在杭州西湖嶽飛墓前,有四個鐵鑄的真人般大小的跪像。一邊是奸相秦檜和他的老婆王氏,另一邊是奸臣万俟卨和張俊。1162年,嶽飛冤獄終於被宋孝宗平反,嶽飛改葬在西湖棲霞嶺。一直以來,嶽飛墓前並無佞臣跪像。直到明憲宗成化十一年,常熟人周木來到杭州任浙江布政使時,出於對民族英雄嶽飛的景仰,重修了嶽飛墓。同時,他對百姓憎恨秦檜之情,感同身受,用生鐵鑄造了秦檜夫婦跪像,以供人口誅筆伐。秦檜是陷害嶽飛的主謀,讓他跪在嶽飛墓前理所應當。
  • 衡山有幸
    長沙會戰時,有數千抗戰烈士在我們當地捐軀赴難,七十年來一直默默無聞,近兩年才在僅掩埋有極少數人的合葬墓區,修理了一個小小陵園,我偶爾去一趟聽到衡山有忠烈祠,心裡一直隱隱有拜謁的期待,早天正好有個機會,去山腳下幹活,收了工,立馬往山上跑
  • 西湖拜嶽飛廟:哪個朝代都是英雄,但哪個朝代可能都不受待見
    三十年前書影第一次來杭州,馬上去嶽王廟拜謁,那時剛好評書《嶽飛傳》播出不久,嶽飛熱席捲全國,嶽王廟裡的遊客特別多,而且都排隊等著打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這四個人的耳光。白鐵無辜鑄佞臣,書影也去打了幾巴掌,但怎麼都不解心頭之恨。